13象形字真奇妙
- 格式:ppt
- 大小:897.50 KB
- 文档页数:23
13象形字真奇妙【教材简析】本课是“读课文趣味识字”单元的打头篇,向大家介绍了“六书”中的一种造字方法-----象形。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儿歌形式,写了几组象形字。
第1节,用“模仿形状把字造”一句话写出了象形字的造字特点;第2-6节分5组写了10个象形字,为了便于学习,大多是归类编排的,如交通工具——“车”和“舟”;动物类——“鱼”和“燕”;和水有关的“川”和“泉”等。
在10个象形字中,只有“网”和“川”是生字,其余7个是熟字,意在让学生温故知新。
所以教学本课,既要用象形字的造字特点来对照学习生字,又要激发学生学习识记其他象形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已贮备了一定的识字量,掌握了较为典型的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掌握了不少识字的方法。
对于汉字的书写,上个学期学生以描写为主,关注的是汉字零件的书写和笔画的先后顺序,书写以描为主,以写为辅。
学生对于词语的认读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运用有点难度,可以结合语言文字情景进行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9个:“象、形、状、造、苗、网、勺、波、川”。
认识部首同字框。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学习用事物的图像识记一些象形字的方法。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积累词语不少于7个,句子不少于2句。
3、能发挥想象,编个造字的小故事和小伙伴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9个。
2、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7个:“象、形、状、造、网、勺、川”。
认识部首同字框。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学习用事物的图像识记一些象形字的方法。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教学过程:一.画简笔引入,揭示课题1、(老师在黑板上画鱼和鸟)师:最近老师学到个本领,就是将字像图画一样画出来,仔细看好了,猜猜看这两个是什么字?(你真会观察!)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对了,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为了交流方便,为了传播知识,就用图画来表示意思,像鱼的形状就是(),像鱼网的形状就是(),像物体形状的字,我们把它们叫“象形字”。
13 象形字真奇妙(余婷婷)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9个;描写4个字。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学习用事物的图象识记一些象形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积累词语不少于7个,句子不少于2句。
3、能发挥想象力,编个造字的小故事和小伙伴交流。
教学重点:1、能用好办法学习本课的生字,并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认读。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学习用事物的图象识记一些象形字。
2、能发挥想象力,编个造字的小故事和小伙伴交流。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一)出示相形图1、猜猜读读。
2、师:多有趣的汉字啊,这些像图画一样的字,我们叫它“象形字”。
3、学习生字“形”——后鼻音。
二)出示课题:13 象形字真奇妙1、指名读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分组识字一)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交流读。
2、全班朗读。
二)小组学课文(边读边圈出图画上的字)1、交流。
2、学习生字:形、状、川、造、波、网、(1)小老师领读。
(2)看图巧记字形。
(3)书空指导“网”,知道“同字框”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带有生字的词)(1)指名读。
2、出示词语:模仿、形状、小苗苗、轮子、古人(1)自由读。
5、学习生字:苗——草字头(1)单人火车读。
(2)齐读。
三、读儿歌,看图背诵一)同桌对读(读好)1、自由准备。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对读。
二)指导背诵:谁能看着图片读?1、指名同桌对背。
2、师引背。
3、找好朋友对背。
四、复习巩固一)复习词语(见课件)二)复习生字(见课件)三)我为汉字编故事(见书后练习1)四)描写生字“网、苗、波、川”指导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子板书设计:模仿形状13、象形字真奇妙造字参考资料:(一)象形字象形,六书之一。
用线条来临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
(二)汉字的故事布父亲干活累了,拿起毛巾擦擦汗,这就是“布”字。
13 象形字,真奇妙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象”“形”“状”“造”“苗”“网”“勺”“波”“川”9个。
认识“同字框”。
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描写“川”。
积累“象形字、形状、水波”等词语。
2、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3、能发挥想象,创编造字儿歌。
4、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的特点,学习用事物的图像识记一些象形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并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认读。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卡片四、教学过程:(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1、猜猜象形字。
(教师板演象形字:月、山、水、火。
学生齐读)2、简单介绍象形字。
板书:象形字。
3、学“象”。
多媒体显现“象”字演变,师指图、古汉字、汉字,讲述字形。
书空“象”字。
师:多神奇的象形字!看看像幅画,其实是个字,真是——奇妙(板书:真奇妙)4、师:今天,我们就走进象形字,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
(板书13)个读、齐读课题。
个读、齐读加“!”,读出惊叹的语气来!(设计意图:运用“猜一猜”这个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感知字与现实事物的联系,发现这其中存在的规律。
再通过由图到字的媒体演变,让学生理解象形字由来并加强对字形的记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从而达到对汉字强化识记的目的。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说到哪些象形字,用笔圈出来。
生自由读课文,师确认小朋友是否圈对,巡视。
交流、反馈:接龙读课文。
(出示课文)一人读一节。
(随机正音)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2、细读课文,随文识字:你找到哪些象形字呢?请你按照这样的句式来介绍:我介绍的是(),它是模仿()造的。
我们先在小组内介绍,然后选派一位组员来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应小节:▲学习第二小节(1)交流象形字“木”“禾”。
《象形字真奇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形、状、模、仿、棵、舟、轮、勺、川、古“10个生字。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特点,学习用事物的图象识记一些象形字的方法。
2.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教会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理解象形字的特点,以及让学生试着辨认一些象形字。
三、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引入:媒体出示“勺”这个字,小朋友,这个字你认识吗?媒体演示“勺”的演变过程,学习生字“勺”。
2.师:在很久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就只能画一幅图来和别人沟通,这些像图画一样、古老的文字,我们称它们为“象形字”。
(板书:象形字)3.学习生字“形状”4.过渡:刚才,XX小朋友说“勺”字和勺子的形状很像,妙不妙呀?5.补充板书:真奇妙6.出示句子:象形字,真奇妙,模仿形状把字造。
(指名读、齐读)这句句子谁会读?7.学习生字“模仿”8.复习词语9.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象形字的奇妙世界,一起来学习15课揭示课题:象形字真奇妙(指名读,齐读)(二)通读课文,学习生字1.听课文录音。
师述:课文中有许多象形字,请小朋友打开课本,仔细地听。
2.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里的象形字,再把这些象形字所对应的汉字圈出来。
3.检查自学(1)指名分小节读(2)学习生字:舟、川、棵、轮、古(3)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那么课文中的象形字你找到了吗?看,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象形字请出来了,它们是什么字呀?3.那么这些象形字和它们所模仿的事物到底像在哪儿呢?前后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
(师介绍象形字“车”的演变过程)4.那么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的呢?老师和你们一起读(师生配合读)5.男生女生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每个小组读两句。
6.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7.都想读是吗?好,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配上动作读读课文)8.让我们看着图试着背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