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603.00 KB
- 文档页数:21
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摘要:简述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详细阐述中央空调控制方案中新风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中央空调;新风空调机组;自动控制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管理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央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在改善和提高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质量及生活和健康水平上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为了使中央空调系统能高效,经济,安全运行,中央空调多采用自动控制。
1. 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1.1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目的(1)创造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
空气调节简称空调,它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大气环境,使人在该环境中感到舒适;或者是保证(室内)大气环境满足生产工艺或科学研究,试验的需要。
(2)节约能源。
空调系统能耗通常占整个建筑能耗的40%左右,因此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控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进行了综合节能控制的空调系统节能效果极其可观。
(3)保证空调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空调系统各设备的运行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故障,自动关闭相关设备,并报警通知人们进行事故处理。
从而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1.2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特点从控制角度分析,空调系统的被控对象(空调房间),具有干扰因素众多、运行多工况性、温、湿度相关性等特点。
(1)干扰因素众多,影响房间温湿度的干扰因素很多,例如,室外空气温度通过围护结构对室内空气温湿度的影响;通过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它随季节变化,同时受气象条件影响;通过门、窗、缝隙等侵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新风状态对房间空气状态的影响;由于室内人员的变动,照明、电气设备、工艺设备的开停所产生的余热余湿变化。
(2)运行的多工况性,中央空调系统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具有很多的季节性。
一年中,至少要分为冬季、过渡季节和夏季。
同时由于空调运行的多样性,使运行管理和自动控制设备趋于复杂。
(3)温、湿度相关性,空气状态的两个主要参数温度和湿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变量。
前言:楼宇自控系统是弱电系统中非常难的系统,很多新手楼控系统知很少,那么跟着薛哥一起来学习吧!正文:1. 中央空调系统哪些部分需要配置自动控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冷热源主机部分和末端设备部分,需要分别配置自动控制系统。
2. 末端设备,例如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等一般本身没有带自控系统,需另外配置自控系统好理解,但是冷热源主机部分不是都自带了控制面板吗,为什么也要配置额外的控制系统?冷热源主机设备本身确实带有控制面板,但只能对本机进行保护和控制,不能解决外围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管路阀门等的统一协调问题,在没有配置额外的控制系统的情况下,这些设备只好手动开停;此外,冷热源主机设备本身的控制面板也不能解决多台主机之间的协调问题,例如根据冷热负荷自动选择应该开停的主机,所以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热源主机部分通常需要配置额外的自控系统。
3. 末端设备配置自控系统有什么作用?控制系统的作用无外乎几点:1) 空调区域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的控制,对于舒适空调,温湿度过高过低都影响舒适感,只有自控才能将温湿度自动控制在设计值;对于工艺空调,是生产工艺的必备条件。
2) 设备的保护,自动维护等,例如过滤器的压差报警,提示及时清洗堵塞的过滤网,再如风机和加热器的连锁控制,风机关了,加热器必须自动关闭,否则可能引起火灾等。
3) 有节能的作用,例如根据负荷变化通过变频调整风机转速就可以降低风机能耗;过渡季节自动开大新风量,就可以节省主机能耗等。
4. 怎样配置自控系统?所有的自动控制系统都由三类设备构成: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把温湿度等参数变成电信号,便于输入到控制器中,相当于人体的眼睛,耳朵等信息器官;控制器――例如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所有的逻辑和控制策略都在这里完成,相当于人体的大脑;执行器――例如电动调节阀等,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命令,通过改变控制对象的输出来调节参数,例如电动调节阀开大,可以增大进入表冷器的冷水流量,降低送风温度等。
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思路探讨摘要:本文对中央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设计原则、方法和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研究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在掌握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自动控制原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节能技术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设计;节能思路引言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不仅可以为用户创造高效、方便、合理、安全的环境,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央空调作为夏天可以制冷,冬天可以产热的智能设备,以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和节能工程的一种新方法,以及一些可供中央空调节能制造可以参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
一、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构成与配置原则1.1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构成目前,国内建筑中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较为齐全,主要分为分布式控制模式和模块化结构,通常由中央政府控制。
中央空调系统结构构成中,其工作站和终端设备的主控制器和现场控制器在大楼中央控制器集中统一管理,通常由一台计算机和一台打印机组成,可用于系统的操作监控、显示、记录和远程配置,中央空调系统的线路状态、参数远程启动和停止控制均可以直接连接到系统的号码。
1.2中央空调系统的配置原则中央空调系统的主机可以使用Intel 80386或更高版本,建议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采用奔腾Ⅱ微处理器32M内存及104增强型键盘,两个字符串一个并口和一台彩色打印机,采用实时图形监控操作软件可以显示信息,并根据使用标准的TCP/IP协议进行应用,既能满足集中监控的需要,又能适应系统的规模[2]。
同时,中央空调系统配置必须能保证建筑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出现的异常事故可以及时处理,使其能够易于使用和维护,且配置应尽量减少故障区域,实现风险分级,进而保证当中央操作站出现问题时控制器不会受到影响,可以继续运行来完成原有的控制功能。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基本原理中央空调自控系统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调节和控制的系统。
它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且具有节能、智能化的特点。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的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算法,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首先,传感器会感知室内外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温度、湿度等设定值,通过与传感器的数据对比,判断当前的环境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最后,控制器会通过执行器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以达到预设的舒适目标。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器,它是整个系统的大脑。
控制器通常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能够实现数据的处理、存储和通信等功能。
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连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同时,控制器还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如与计算机、手机等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
在中央空调自控系统中,传感器起到了收集环境数据的作用。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室内外的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准确判断当前的环境状态,从而做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执行器是中央空调自控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执行器通常包括电动阀门、风机、压缩机等。
控制器通过与执行器的连接,能够控制它们的开关、运行速度等,从而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例如,当室内温度过高时,控制器会通过执行器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降低室内温度,使其达到预设的舒适范围。
除了硬件设备,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还需要相应的软件算法来实现自动控制。
这些算法通常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通过对误差、积分和微分的综合调节,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
模糊控制算法则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关于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及调试的实例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高层的智能化楼宇发展快速。
人们对高层建筑的管理越来越重视,作为中央管理系统核心的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针对上述情景,对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与调试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最后应用实例分析了中央空调的调试。
[关键字]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及调试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616-01如今的中央空调自控系统大多采用集成方式实现的,为了确保自控系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常运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同样是重点,好的自控系统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性能。
但是在中央空调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当,不仅会影响工期,而且还会造成设备甚至是整个系统的不良运行。
因此本文不仅对自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相关分析,还着重对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调试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现状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中央空调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主要分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fcs系统)两种。
dcs系统主要是由两台以上的pc组成的中央操作管理站进行集中管理,通过plc即进行分散控制,其中操作中心主要是将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系统的相关操作以及见识、报警、记录、存储等,操作中心和控制站之间主要通过控制网络实现系统的资源共享。
而fcs 系统是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现场总线主要是有现场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字以及各种网络构成,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的i/o形式,将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接到一根总线上,并具有本质安全规范,现场总线具有令牌结构的监控网络、具有实时多主的特征。
profibus现场总线的主要的组成硬件是主设备、从设备、网络网路,其中主设备用以控制总线上的数据的传输,即使没有外部发送的请求信息,仍可对总线进行访问。
自动化控制• Automatic Control12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关键词】组态软件 中央空调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1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功能目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内主要包括冷冻机结构、冷冻水控制系统、冷却水控制系统以及热水控制系统等,要维持中央空调运行的稳定性,就必须从机组基本参数的监测出发,有效对设备的启停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完成冷热源以及水管的调节应用,确保能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节约运行成本。
基于此,有效结合组态软件对中央空调进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空调系统的监控点位要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文/唐海波求,在设计过程中增加或者是删除对应的监控点位,确保能维持系统运行的管理。
因此,基于组态软件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是提升中央空调整体运行效率的根本。
2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结合系统的规模以及控制系统的特点、技术要求等进行数字控制系统的管理,具体DDC 系统组成见图1。
结合图中型号参数可知,I-7520,I-7017,7024,7050均为数据采集设备,能有效对温度、湿度、压差以及流量进行测定。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基本原理是结构传感器对现场环境变量进行集中测定,并且保证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能有效将收集的书传输输出,此时,会将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完成与计算机的通信互动。
并且,计算机要对采集到的数据予以及时的检索和计算处理,利用标准控制算法就能对数据予以整合,确保能制定对应的实时性决策,从而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确保输出控制信号的同时能对执行机构予以控制,完成中央空调的调控和自动管理。
在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通信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出模块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系统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相应处理工序更加完整。
博物馆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文化、历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参观博物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
而在博物馆中,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于保护文物、提升参观者的舒适度和保证博物馆内的艺术品以及展品的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博物馆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供冷供热的系统,通过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和管道等组件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调节。
而自动控制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再通过控制器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自动调节。
在博物馆中,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文物和展品博物馆内的文物和展品通常都对环境条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控制。
而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超出设定范围,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调节,以保证文物和展品的安全。
在温度方面,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自动调节,防止温度波动对文物的影响。
二、提升参观者舒适度博物馆内通常人流量大,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参观者的舒适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实时人流量和气温变化进行调节,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度。
通过智能控制,可以在保证能源效率的前提下,提供一个宜人的室内环境。
三、节能减排对于博物馆来说,环保和节能减排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可以通过优化控制策略,进行智能化调节,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比如在人流较少时,系统可以自动降低供冷或供热的需求,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四、监控和管理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节。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和运行异常,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系统运行策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施工方案一、引言中央空调自控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的系统。
它能够自动调节空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实现室内舒适的环境条件。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组成、施工步骤、设备选型等内容,以期为工程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系统组成中央空调自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控制。
2.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参数。
3. 执行器:如电动阀门、风机等,用于执行控制命令,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4. 通信网络:用于实现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三、施工步骤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施工步骤主要分为系统设计、材料采购、布线安装、设备调试等阶段。
1. 系统设计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进行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整体设计。
包括系统的布置图、电路图、通信网络方案等。
确保系统设计与实际工程的要求相符合。
2. 材料采购根据系统设计的需求清单,采购所需的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标准。
3. 布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布线安装。
将控制器、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的连接线缆进行合理布置,并进行相关的接线工作。
确保布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设备调试安装完毕后,对系统进行调试。
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执行器的校准等工作。
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果。
四、设备选型设备选型是中央空调自控系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设备选型能够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 控制器选型根据系统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
考虑控制器的品牌、型号、功能、扩展性等因素。
2. 传感器选型根据需要监测的参数和准确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
3. 执行器选型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如电动阀门、风机等。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大型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之一,电能的消耗非常大,约占建筑物总电能消耗的50%。
通常中央空调系统中冷冻主机的负荷能随季节气温变化自动调节负载,而与冷冻主机相匹配的冷冻泵、冷却泵却不能自动调节负载,几乎长期在100%负载下运行,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也恶化了中央空调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采用西门子的S7—200PLC作为主控制单元,利用传统PID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MM440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保证系统根据实际负荷的情况调整流量,实现恒温控制,同时又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关键词:PLC;中央空调;控制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b ased on PLCAbstract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supporting facilities of modern large-scale buildings.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energy is very large,which accounts for abou t50%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The frozen host usually in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load can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 o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 e and load regulation,refrigeration pump and cooling pump ma t ch ed with the frozen host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load,almost run100%under load operation,resulting in a gr eat waste of energy,bu t also worsen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and operation quality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This p 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then use SIEMENS S7200PLC as the main control unit,using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algorithm,thr ough the SIEMENS MM440inverter control pumpspeed ensure system according t 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adjust load flow,realize constant temperatur e control,bu t also can save a lot of energy.Key words:PLC;central air conditioning;control目录摘要 (I)1绪论 (1)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2)2中央空调控制的原理 (4)2.1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4)2.2中央空调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及应用 (4)3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6)3.1变频器的原理 (6)3.2西门子MM440变频器性能介绍 (6)3.2.1主要特征 (7)3.2.2控制性能的特点 (7)3.3PLC选型 (7)3.4人机界面设计 (8)3.5系统硬件设计 (9)4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2)4.1PLC的初始设定 (12)4.2PLC主程序流程图 (14)4.3程序设计 (14)4.3.1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I/O分配表 (14)4.3.2程序中使用的存储器及功能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20)附录PLC软件源程序 (22)1绪论1.1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己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域,如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厂房等场所,用于保持整栋大厦温度恒定。
中央空调系统自控原理中央空调系统自控原理1. 介绍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能够为大型建筑物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重要设备。
而自控原理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能的能源利用。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介绍中央空调系统的自控原理。
2. 自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器中央空调系统的自控系统主要由控制器组成,它是系统的大脑。
控制器能够监测和分析系统运行的各种参数,通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测量和感知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压力等。
这些参数将用来判断当前的环境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执行器执行器是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系统进行相应操作的设备。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风机、阀门、压缩机等。
通过控制执行器的运行状态,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调节。
3. 自控原理的工作方式反馈控制自控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反馈控制,也称闭环控制。
通过不断地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测量和监测,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控制器能够根据差异来调节执行器的运行状态,使系统逐渐趋向于理想状态。
这种控制策略能够实时地对系统进行修复和调整,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控制策略在自控原理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
比例控制通过调节执行器的运行时间,使量的增减和目标值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积分控制通过累计误差来修正系统的偏差,使系统能够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
微分控制则通过预测系统变化趋势,对执行器的操作进行精细调节,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自学习能力现代中央空调系统的自控原理具备自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分析系统运行的历史数据,控制器能够逐渐形成一套适应当前环境的控制策略。
这种自适应性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4. 自控原理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自控原理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节,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使用需求,自动调整空调和送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施工方案中央空调自控系统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中央空调自控系统是通过采集传感器信号、实时监测和控制设备运行来实现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本施工方案旨在对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验收工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施工步骤:1. 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自控系统的设计,包括传感器的选型、变频器的配置、控制面板的设置等。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2. 施工准备准备所需材料、设备和工具,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3. 预埋线管和敷设线缆根据设计方案,在楼宇内预埋线管,并将传感器、控制线缆等连接设备敷设完毕。
同时,进行设备的固定和接地操作。
4. 接线和安装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的接线,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并将控制设备进行安装。
5. 调试和测试对所有设备进行连接和打开电源,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并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
6. 参数设置和调整根据实际环境和需求,对自控系统的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
如温度设定值、湿度设定值、风速设定值等。
7. 验收和交付对已完成的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进行验收,确保其运行稳定和无故障。
并将系统交付给用户使用。
三、施工规范:1.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和现场人员的安全。
2. 施工现场的布线应整齐、美观,线路应避免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交叉,避免损坏和干扰。
3. 施工时应注意设备的防护,避免受潮、碰撞和污染。
4. 施工结束后,清理现场,并对设备进行保护和维护,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设计方案评审和技术交流,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3.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五、施工安全:1.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范,如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