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9.75 KB
- 文档页数:1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皮肤未受损伤,但腹腔内器官或组织受到了损伤的情况。
这种损伤可能发生在交通事故、跌落、暴力袭击等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在临床实践中,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问题。
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病例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以探查腹腔和修复受损的器官或组织。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成功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1. 临床特征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包括腹痛、呕吐、失血和肠鸣音减弱等症状。
这些症状在患者最初受伤时可能不会很明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逐渐加重。
此外,在受伤部位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发现以下情况:•腹部肿胀或硬度•腹部挤压痛或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尤其是在腹肌紧张和肠鸣音消失出现时,医生需要进一步排除腹腔内出血或器官受损的可能性。
2. 诊断方法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CT扫描。
CT扫描可以快速、无创地检测腹腔内的损伤情况,并确定是否有出血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或X线检查对腹腔进行初步评估。
对于一些患者,即使没有出现腹痛等典型症状,但是由于身体状况比较复杂或存在其他疾病,他们可能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诊断。
例如,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胸痛、腹泻或尿频等症状,医生可能会要求他们进行内窥镜检查、尿液分析或尿道镜检查等检查。
3. 治疗方法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
对于一些较为轻微的损伤,患者可能只需要进行短期的观察和康复护理即可。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损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开放手术:医生通过腹壁切口进入腹腔,以检查腹腔内的损伤情况并进行手术治疗。
•腔道镜手术:医生通过腹壁小切口,使用腔道镜探查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并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伤势较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保守治疗方式。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死亡3例),其余42例患者治愈出院;15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呼吸功能严重损伤),其余14例治愈出院。
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快速早期明确诊断与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腹部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具有隐蔽性,常危及生命,病死率可高达10%以上,早期诊断困难[1]。
易受伤的脏器依次是脾、小肠、肝、肠系膜、胰腺、十二指肠[2]。
因闭合性损伤病情复杂多变,诊断比较困难,易导致漏诊误诊而延误手术时机。
我科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60例该病患者,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17~76岁,平均43.2岁;脏器损伤情况:脾破裂31例、肝破裂3例或肝脏包膜下血肿12例、网膜及肠系膜损伤4例、十二指肠小肠破裂3例、胰腺损伤2例、腹膜后血肿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6例、撞击挤压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击打性伤6例;单一脏器损伤42例,复合脏器损伤18例,合并休克26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其中肋骨骨折13例、血气胸7例、颅脑损伤15例、四肢骨折骨盆骨折17例。
1.2 症状与体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除少数意识障碍者外,都具有腹痛症状[3],查体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膜炎体征、休克症状。
1.3诊断措施有⑴腹部立位X光片表现为膈下新月形阴影,是胃肠道破裂导致腹腔出现游离气体的证据;⑵腹部B超具有无创、快速、对液体准确率高,价格便宜等优点;⑶腹部CT能高精度地判断实质器官裂伤、血肿,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腹腔内的出血量,提供高度可靠的腹内及腹膜后的损伤情况;⑷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尿淀粉酶、凝血功能血气分析;⑸在辅助检查中诊断性腹腔穿刺简便[4],对腹腔脏器损伤诊断帮助很大,但伤后早期假阴性率较高。
腹部闭合性损伤6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减少漏诊,提高抢救率。
方法总结我院2001-2011年共收治69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其中采用手术55例,非手术治疗11例,急诊手术包括脾脏切除、肝修补、肠道修补、肠造瘘等。
结果本组69例腹部外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25天,经积极抢救65例治愈,死亡4例。
死亡率达6%。
患者死亡原因为ARDS,病情较为严重。
结论早期伤情准确判断,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院前及院内伤情的动态评估等均对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急救腹部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其发生率在平时约占各种损伤的0.4%-1.8%。
多数腹部因涉及损伤内脏而伤情复杂、严重,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若早期院前病情判断失当或院后处理不当,易造成严重后果。
有报道死亡率可高达10%-20%[1]。
腹部外伤的危急性,要求临床医师能够及时救治,但临床上常因处理不及时、误诊和待诊而引起患者伤情加重甚至死亡,本组研究回顾69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
对全部患者进行及时救治,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1-2011年共收治6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男42例,女27例;年龄16-67.5岁,平均41.3岁,损伤平均时间5.33h,69例患者全部闭合损伤,损伤部位:脾破裂28例;肝破裂16例;肠破裂19例,胰腺损伤3例;肾损伤3例。
合并伤情况:合并胸部损伤10例,合并骨折3例,合并脑外伤11例;合并肾挫伤5例;致伤原因:挤压伤21例,撞击伤26例,堕落伤22例。
1.2临床表现询问病史院前都有外伤史,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合并体温升高32例,查体:脸色苍白,血压不同程度下降,腹胀,恶心呕吐,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
血常规红血球下降,压积下降,肉眼血尿2例。
1.3诊断受伤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腹部创伤最基本的方法。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概述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在没有外部创伤的情况下发生的腹部器官损伤,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及时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1. 临床表现•腹痛: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剧烈疼痛,可能伴有腹胀和恶心呕吐。
•腹部压痛:腹部叩击或压迫时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
•防御性肌肉紧张:患者在受压时会出现腹部肌肉紧张、僵硬的表现。
2. 体征•血压下降:由于腹部内出血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可出现进行性的血压下降。
•心率增快:由于失血性休克或疼痛刺激引起,心率明显增快。
•腹部肿块:在部分情况下,可以触及腹部肿块,提示可能存在脏器破裂。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
•血气分析:评估患者的气体交换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肝肾功能检查:排除腹部损伤导致的肝肾功能异常。
4. 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腹部骨折,如肋骨骨折可能暗示腹部内脏器损伤。
•腹部超声:可辅助检查是否存在腹部内出血或脏器损伤。
•腹部CT:精确评估腹部内脏器的形态结构,发现腹腔内有无积液或出血等情况。
5. 腹部穿刺•经皮腹腔穿刺:可用来检查腹腔内是否有脏器破裂、积液或出血等情况。
•腹腔灌洗:在开腹手术前可进行腹腔灌洗,帮助医生了解腹腔内的具体情况。
结语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因素,及时明确损伤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延误诊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希望以上诊断要点能够对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分析摘要】腹部闭合性损伤多见于生活交通及生产事故,是外科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因其多伴有其他外伤而掩盖了病史和体征,容易导致诊断的延误,尤其腹部闭合性损伤处于休克状态患者多属于危重病患,属于外科急诊重症,不及时抢救,死亡率较高。
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原则及经验。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剖腹探查腹膜后血肿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均来自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52例,女12例,男女之比 4.33∶1;年龄最大62岁,最小5岁,平均29.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日常生活伤5例,车祸34例,斗殴伤8例;病损情况肝破裂26例,胰破裂2例,脾破裂29例,肾脏损伤14例,小肠损伤11例,结肠破裂6例,膀胱损伤9例,肠系膜损伤8例,腹膜后血肿5例,多数患者合并两处以上脏器损伤,复合性损伤占82.6%,就诊时间20分钟至10小时。
1.2 临床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实质性脏器破裂,主要是内出血的表现:皮肤粘膜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症状,腹痛呈持续性;空腔脏器破裂多数表现腹膜炎,有强烈的腹膜刺激征,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胃肠道症状,有时可有气腹征,可出现全身感染的表现。
1.3 诊断 X线检查膈下可有游离气体15例,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28例,B超诊断一次确诊者16例,二次确诊者25例,CT诊断确诊48例。
2 治疗结果开腹手术58例,保守治愈6例。
患者受损严重脏器行部分切除、全切、修补、造瘘。
因多脏器损伤导致大出血导致休克引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
3 讨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是关键,因损伤多伴其他部位损伤,对腹内损伤症状体征有掩盖作用,尤其严重休克患者,医护人员处理过程中更易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有研究报道:腹部闭合性损伤超过12小时治疗,死亡率达66%[1]。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治体会
1 诊断
关闭合性腹部损伤是一种以腹膜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疾病,
它最常是由外伤引起的,如交通事故或暴力犯罪等,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在快速床边诊断时,首先要检查患者的伤口位置和大小,以判断
外力的方向和程度;其次,注意观察腹部损伤的部位,检查血肿程度、纵隔分离、腹壁折叠,有时甚至能看到大网膜的外翻及其他虚弱症状,以便正确判断腹部损伤的类型。
2 治疗方案
关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清创术、壁修补术等,非手术治疗的方式,一般是采用超声检查及气体胃镜检查等方式,以及抗感染、支持体液
代谢的药物治疗。
3 护理重点
护士应针对关闭合性腹部损伤,注意以下几点护理:第一,应立
即采取抢救措施,消除外力对患者腹部组织结构的可能影响;第二,
应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定期进行损伤部位的手术修补和清创
操作;第三,遵循正确的营养支持,控制合理的摄入量;第四,采取
充分抗感染的措施来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4 病情演变
关闭合性腹部损伤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急性疾病,多数患者无论是
病理特征还是治疗效果都会发生变化,其中,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加重,或者变得轻微,或者甚至有时会出现完全康复的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护士应引导患者控制病情,定期进行记录查看,从而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有效提高病情的恢复速度。
总的来说,关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治疗是复杂的,需要牢记技术护
理等要点,严格控制病情的演变,并及时采取药物护理和手术治疗的
方法,才能有效促进治疗效果。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在外部没有创伤的情况下,腹部内部器官却受到了损伤。
这类损伤可能是由于车祸、跌倒、运动伤害等造成的。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需要及时、准确,因为它可能导致内脏出血、脏器破裂等严重后果。
本文旨在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一、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症状1.疼痛:剧烈的腹痛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主要症状之一,可能伴随着肿胀、压痛等症状。
2.恶心、呕吐:由于腹部压力增加,可能造成恶心、呕吐的症状。
3.休克:重度腹部闭合性损伤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等症状。
4.肠坠胀:腹部闭合性损伤也可能导致肠坠胀,患者会感到腹部胀满、排气困难等症状。
以上症状是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二、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1.紧急救护:对于疑似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初步的紧急救护,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停止出血等。
2.临床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3.手术治疗:对于确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受损的脏器、止血等。
4.术后管理: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术后管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
5.康复护理:对于康复期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进行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
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规范运动: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器材,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安全驾驶:驾驶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超速等。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胃疾病。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创伤,对于这类创伤的处理需要及时、准确,预防措施也需要加强。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为医护人员和广大读者提供帮助,减少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生。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处置的7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资料。
结果手术治疗65例,保守治疗7例。
治愈出院67例,抢救无效死亡5例。
结论①外科医生必须尽快了解病情,边抢救、边诊断。
②结合腹腔穿刺和床旁B 超检查,是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最有效、简便、快捷的措施。
③根据病情及时抗休克和手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具有隐蔽性,常危及生命,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快速准确的检查有助于尽快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
本文就我院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处置的7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资料组共72例,其中男63例(87.5%),女9例(12.5%)。
腹腔脏器损伤情况:脾破裂37例,肝破裂(包括胆道损伤)14例,胃肠损伤11例,腹膜后血肿2例,腹腔多脏器损伤8例(包括肝脏+脾脏破裂伤6例,肝脏+脾脏+胃肠破裂伤2例)。
合并其他器官损伤:骨折31例,颅脑损伤9例,胸部损伤4例,泌尿系统损伤4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5例,坠落伤和撞击伤13例,斗殴14例。
1.2 辅助诊断措施床旁B超及腹部平片为本组常规检查。
腹部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8例(占胃肠损伤11例的72.7%)。
B超检查58例,阳性率为95.0%。
腹腔穿刺69例,阳性率为92.7%。
腹部CT检查35例,阳性率为87.5%。
1.3 处理方法及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手术治疗65例,保守治疗7例;其中,直接入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4例(5.5%),其中肝脏+脾脏破裂伤2例及脾脏破裂伤合并胸部损伤2例,该4例患者均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经急诊抢救后生命体征仍不稳定,如血压持续不升等,行急诊手术,手术效果良好,均治愈出院。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往往会造成内脏器官的损伤或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损伤,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征、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征比较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腹痛:患者会感到腹部剧痛,疼痛部位通常在损伤部位附近。
2、腹胀:由于内脏器官的破裂出血,可能会造成腹腔内气体积聚,从而导致腹胀。
3、腹部肌肉紧张:由于肌肉的紧张反应,患者在触诊腹部时会感到腹肌的硬化和紧张,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4、恶心呕吐:由于腹部内脏器官的受伤和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1、快速确定损伤性质:当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该尽快进行检查,包括体征、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快速确定损伤性质。
2、镇痛处理:对于腹部疼痛明显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镇痛处理。
在给予镇痛时,应该避免使用过量的镇痛药物,不然可能会掩盖疼痛,延误治疗。
3、休息和观察:对于腹部关闭性损伤,切忌过于活动,应该保持休息状态,以免给腹部内脏器官带来更多损伤,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止血、疏通肠胃、修复破裂出血器官、切除坏死组织等。
三、注意事项1、遵循先诊断后治疗的原则,快速确定损伤性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这对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很有帮助。
3、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包括高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
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治疗评估,掌握手术后的康复情况。
综上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和损伤的性质,及时合理的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轻损伤,并降低手术风险。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
方法:我科收治4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最初保守治疗20例(其中4例保守失败转手术),最终26例行手术治疗,死亡2例。
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症状轻的患者易漏诊误诊,病情危重的患者,手术复杂、处理难度大、并发症多,临床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早手术,术中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标签: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伴有腹内多脏器损伤,或者合并有腹部以外其他部位损伤,极易掩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使得该病的临床诊治更为复杂,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
腹部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闭合性易受伤的脏器依次为脾、小肠、肝、肠系膜、胰腺、十二指肠[2]。
如果处理不当,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3-4]。
我科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共收治42例腹部闭合性損伤患者,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34例,女8例;年龄25~77岁,平均45.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撞击伤、挤压伤;脏器损伤情况:脾破裂、肝破裂、肠破裂、肝脾破裂、腹壁挫伤。
合并颅脑损伤3例,胸部闭合性损伤4例。
1.2临床表现腹部闭合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腹膜炎和休克症状。
出血者休克表现重而腹膜炎体征轻,空腔脏器破裂者腹膜炎体征典型,十二指肠破裂和胰腺损伤虽然出血不多也往往出现休克表现。
1.3治疗⑴保守治疗:行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止血、抗炎、抑酸、能量支持等治疗。
检测血常规、腹部彩超、CT等检查;⑵手术治疗:包括脾切除、脾修补、肝切除、肝修补、小肠切除吻合、小肠修补、结肠一期修补、结肠造瘘、肠系膜修补、胆肠吻合等。
2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0例康复出院,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损伤、失血性休克。
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contusio abdominis)是指腹部在外部没有明显伤口的情况下,因外界暴力作用而造成的腹部软组织、内脏等部位受伤的一种损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见于交通事故、跌落、打击、挤压等外伤。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需要及时的识别和评估损伤程度,并进行相应的处置,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本文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进行探讨,包括对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介绍,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损伤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一、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受伤的情况,包括外伤的机制、时间、地点等,同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症状询问和体格检查。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部肿胀、疼痛、压痛、呕吐、腹部压迫感等。
在体格检查中,需要仔细观察腹部皮肤是否有挫伤、淤血等情况,触诊腹部是否有明显的压痛、肌紧张等征象。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可协助评估患者的伤情和内脏功能。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帮助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对于腹部关闭性损伤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在处理腹部闭合性损伤时,首要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并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于轻度的腹部闭合性损伤,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冷敷、止痛等对症处理。
对于中度和重度的腹部闭合性损伤,需进行更积极的处理,包括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腹部脏器破裂、腹膜后出血、腹部脏器挫伤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探查和修复,以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除了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还需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腹膜炎、腹腔感染、腔隙出血等,需要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
对于有明显腹部脏器损伤的患者,还需要密切观察其肠道功能、呼吸功能等,并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以帮助其尽快康复。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介绍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内部组织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造成的损伤。
其中,腹部意指从膈肌至腹股沟的区域,涉及多个器官如肝脏、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脾脏等。
在急性腹部紧急诊治中,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本文通过个人经验,分享一些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中的体会。
常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在急诊情况下,腹部闭合性损伤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腹部挫伤:外伤导致腹壁及腹部软组织因受挤压而损伤。
2.急性腹痛:感染、充血、梗阻、炎症或器官破裂等因素引起。
3.腹部穿刺伤:尖锐物或炮弹等穿刺腹腔,导致腹腔内脏器官及血管损伤。
4.腹部奇痛:突然发生的疼痛,可能由内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伤引起。
5.腹部挤压伤:高空坠落等情况导致腹腔内脏器官及腹壁受到挤压而损伤。
诊断方法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紧急救治中,正确的诊断方法比任何治疗措施都更加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通过检查腹部的触感及音响表现、外观观察以及深层刺激反应等来确定损伤的情况。
其中,气囊胃管法(NG)、直接心肺复苏法(CPR)、翻身和拍打后腹部液体量变化法(FAG)等可以帮助医生识别临床症状。
2.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多种检查工具,可以全面地评估腹部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腹部损伤情况而定,以保护腹腔内器官的完整性,防止进一步的腹泻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疼痛管理:对于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疼痛是最令人不安的问题之一。
针对不同的腹部损伤情况,医生可以使用药物控制疼痛,如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2.检查监控: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密切监控是非常必要的。
包括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需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腹部闭合性损伤,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根据损伤程度和器官受伤范围不同而有所不同。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正确的诊断方法、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密切的监控。
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诊治分析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入院后应该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快捷安全合理的医学救治。
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采取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总结有效合理的治疗方式及其临床效果。
结果:60例患者通过治疗后,治愈54例,死亡6例,死因主要为合并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
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重视,及时明确诊断及病情,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治愈率及预后良好率。
标签: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抢救;及时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BAI)属于临床中外科急诊中不易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往往因多脏器损坏程度严重,病情错综复杂,因此容易被误诊、漏诊,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
在治疗过程中,快速、规范、合理的检查方法能够准确提供患者的病情信息,从而采取相应急救措施[2]。
在检查过程中,往往较易漏检项目,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改善闭合性腹部损伤治愈率成为目前临床中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6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入院后应该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快捷安全合理的医学救治。
现报道分析如下。
(您也说了,这方面的手术治疗尚没有标准,这个我没有办法操作,请老师您理解,而且我也没有查到相关参考文献!文章开始拟题时就是这样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总结6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4 ~65岁,平均年龄:40.8±2.0岁。
致伤因素:42例车祸伤、11例工伤事故、7例暴力伤;受伤后至入院时间:半小时~43h,平均时间:55.6±2.4min。
脏器损伤:39例单一脏器:11例脾脏破裂、3例肝脏破裂、15例小肠破裂、6例结肠破裂以及4例胰腺挫伤;21例两个及以上脏器损伤;15例脾脏破裂、11例肝脏破裂、4例胃破裂、16例小肠破裂、4例结肠破裂以及2例胰腺挫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58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提高对此类损伤的认识,及时诊断、妥善处理闭腹部闭合性损伤,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
方法对5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愈54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9.2%。
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系统的体格检查、多种辅助诊断技术的综合运用及全面的手术探查,有助于减少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漏诊、误诊,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分析诊断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58例。
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8-75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24例,暴力伤13例,挤压伤8例,畜兽伤13例。
1.2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30天1.3诊断与治疗:患者入院后,仔细询问伤者及目击者患者受伤史及受伤经过,包括受伤时间、地点、致伤源及致伤条件、伤情,受伤到就诊之间的病情变化。
严格体格检查的同时积极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变化,保证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有休克体征,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
根据“先抢救后诊断和治疗、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的原则[1]”,在未查明病因之前慎用止疼药。
对于诊断困难者,可以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术、腹部B超、CT等辅助检查,对于病情危急诊断困难者还可行剖腹探查术,积极术前准备,对具有手术指针的患者及早手术。
本组58例患者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腹腔出血44例,阳性率75.8%。
诊断性腹腔穿刺58例,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46例,抽出浑浊液体6例,阳性率89.7%。
X线检查,提示膈下有游离气体6例,阳性率10.3%。
2.结果本组58例患者,其中9例由于病情较轻或患者有手术禁忌而选择保守治疗,51例行急诊手术治疗。
痊愈35例,好转18例,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另3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
51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17例,包括切口感染、胃肠道粘连、肺部感染、肠瘘等。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31T09:32:34.8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作者:卢正嘉
[导读]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快速早期明确诊断与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死亡3例),其余42例患者治愈出院;15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呼吸功能严重损伤),其余14例治愈出院。
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快速早期明确诊断与合理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
腹部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具有隐蔽性,常危及生命,病死率可高达10%以上,早期诊断困难[1]。
易受伤的脏器依次是脾、小肠、肝、肠系膜、胰腺、十二指肠[2]。
因闭合性损伤病情复杂多变,诊断比较困难,易导致漏诊误诊而延误手术时机。
我科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60例该病患者,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17~76岁,平均43.2岁;脏器损伤情况:脾破裂31例、肝破裂3例或肝脏包膜下血肿12例、网膜及肠系膜损伤4例、十二指肠小肠破裂3例、胰腺损伤2例、腹膜后血肿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6例、撞击挤压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击打性伤6例;单一脏器损伤42例,复合脏器损伤18例,合并休克26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其中肋骨骨折13例、血气胸7例、颅脑损伤15例、四肢骨折骨盆骨折17例。
1.2 症状与体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除少数意识障碍者外,都具有腹痛症状[3],查体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腹膜炎体征、休克症状。
1.3诊断措施有⑴腹部立位X光片表现为膈下新月形阴影,是胃肠道破裂导致腹腔出现游离气体的证据;⑵腹部B超具有无创、快速、对液体准确率高,价格便宜等优点;⑶腹部CT能高精度地判断实质器官裂伤、血肿,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腹腔内的出血量,提供高度可靠的腹内及腹膜后的损伤情况;⑷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尿淀粉酶、凝血功能血气分析;⑸在辅助检查中诊断性腹腔穿刺简便[4],对腹腔脏器损伤诊断帮助很大,但伤后早期假阴性率较高。
腹腔灌洗术阳性率可达90%,对于判断腹腔内脏有无损伤和哪一类脏器损伤有很大帮助,腹腔灌洗术优于诊断性腹腔穿刺。
1.4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指征:脾包膜下血肿,腹痛局限在左上腹,血液动力学稳定,估计失血量在500ml以内,观察12—24小时血压无下降者,排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
应严密观察腹痛的变化情况,动态观察血压,红细胞压积,如病情加重应毫不犹豫地手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时应加强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2)手术治疗: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应及时剖腹探查: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手术探查。
胃肠出血;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膈下有游离气体;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吸出气体、不凝血液、胆汁或胃肠内容物;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肠蠕动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
2结果
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4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死亡3例),其余42例患者治愈出院;15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呼吸功能严重损伤),其余14例治愈出院。
3讨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表现为腹痛,面色苍白,心慌,无力,脉搏快、弱,脉压减小,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常在受伤现场未及时抢救而死亡。
我们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采取一次性行头部CT、胸部CT、全腹部CT同时检查,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建立绿色通道立即手术治疗,这样为患者争取了宝贵抢救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实质脏器损伤引起的腹痛常呈持续性,一般短时间内不加重,除胰腺损伤外,由于少有化学性物质的强烈刺激,腹痛一般不剧烈,腹膜炎体征也较空腔脏器损伤轻。
体征最明显处往往提示为损伤部位。
空腔脏器破裂尤其是上消化道破裂时,由于有较多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强烈刺激腹膜,常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亦较重。
下消化道破裂时,漏出的肠道内容物化学性刺激较轻,腹痛往往不剧烈,腹膜刺激征较轻,出现时间也较晚,常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过程。
治疗中急救是第一首要措施,无论患者是否手术,先应保障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平稳、控制脑疝,血气胸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这是救治的关键。
手术时应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主要原则,即手术应尽可能简单,以首先解决影响患者生命的问题,对暂时并不威胁患者的问题放到以后解决,过大或过复杂的手术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5]。
手术探查原则先检查肝脾膈,后检查胃肠;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先处理污染重的损伤,后处理污染较轻的损伤,先结肠回肠后空肠胃。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8-96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0.
[3]卢绮萍,腹部损伤的诊治[J].临床外科杂志,2007,11:740-742.
[4]尤东明,潘占胜.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8,28(11):42-43.
[5]黄云平,腹部闭合性损伤74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