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
- 格式:ppt
- 大小:273.50 KB
- 文档页数:30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皮肤未受损伤,但腹腔内器官或组织受到了损伤的情况。
这种损伤可能发生在交通事故、跌落、暴力袭击等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在临床实践中,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问题。
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病例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以探查腹腔和修复受损的器官或组织。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成功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分析进行探讨。
1. 临床特征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特征包括腹痛、呕吐、失血和肠鸣音减弱等症状。
这些症状在患者最初受伤时可能不会很明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逐渐加重。
此外,在受伤部位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发现以下情况:•腹部肿胀或硬度•腹部挤压痛或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尤其是在腹肌紧张和肠鸣音消失出现时,医生需要进一步排除腹腔内出血或器官受损的可能性。
2. 诊断方法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CT扫描。
CT扫描可以快速、无创地检测腹腔内的损伤情况,并确定是否有出血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或X线检查对腹腔进行初步评估。
对于一些患者,即使没有出现腹痛等典型症状,但是由于身体状况比较复杂或存在其他疾病,他们可能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诊断。
例如,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胸痛、腹泻或尿频等症状,医生可能会要求他们进行内窥镜检查、尿液分析或尿道镜检查等检查。
3. 治疗方法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
对于一些较为轻微的损伤,患者可能只需要进行短期的观察和康复护理即可。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损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开放手术:医生通过腹壁切口进入腹腔,以检查腹腔内的损伤情况并进行手术治疗。
•腔道镜手术:医生通过腹壁小切口,使用腔道镜探查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并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伤势较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保守治疗方式。
一、临床表现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于生产、交通和生活事故中。
病人的预后决定于有无内脏损伤,常伴有其他部位伤,如脑外伤、胸外伤和骨折等,掩盖了病史和体征,而使其诊断不易明确;又因某些表现轻微的损伤,也可能有腹内脏器损伤。
因此,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必须密切观察,反复检查,妥善处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1.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常为腹内脏器伤的一般表现。
2.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腹内脏器伤的重要体征,体征最明显处,常为损伤所在。
3.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是内出血的表现,如皮肤粘膜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并可伴有腹膜刺激征。
4.空腔脏器破裂,主要为腹膜炎的表现,有强烈的腹膜刺激征。
二、诊断依据1.腹部有直接或间接暴力伤史。
2.常有明显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
可出现休克症状。
3.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可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X线检查,膈下可有游离气体。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获得阳性结果。
6.B型超声波、CT、或MR检查,对实质性脏器伤可确诊。
7.腹腔动脉造影,腹腔内出血有阳性结果。
8.剖腹探查明确诊断。
三、治疗原则1.防治休克。
2.抗生素治疗。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腹腔内脏器损伤诊断明确或有探查指征。
应尽快剖腹探查。
根据各脏器伤情,采用适当术式,作确定性处理。
5.注意清洗腹腔,并根据情况放置引流。
6.术后营养维持及对症治疗。
用药原则1.腹部闭合性损伤并有腹腔内脏器伤,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应用各种药物辅助治疗,其中主要是液体和抗生素治疗。
2.术前必须给予补液,必要时输血,防治休克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以提高手术耐受性。
3.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也需经静脉输入液体、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
一般需2-3天,腹膜炎严重者需4-5天,以维持热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4.病情重,术后不能进食及发生并发症的病人,需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此类病人有必要给予用药框限“B”中之营养药物。
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胆、脾、肠、肾破裂)(总分:3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36,分数:36.00)1.男性,24岁,腹部闭合性损伤后2小时,血压120/80mmHg,脉搏96次/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不明显,肠音消失,尿无异常。
应诊断为∙A.腹腔内实质脏器损伤∙B.腹腔内空腔脏器损伤∙C.泌尿系损伤∙D.胰腺损伤∙E.肝破裂(分数:1.00)A.B. √C.D.E.解析:2.患者车撞伤4小时,右上腹痛,查血压80/60mmHg,脉搏120次/分,右肋见皮擦伤,右上腹压痛明显,全腹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弱,尿色正常。
应诊断为∙A.肝破裂失血性休克∙B.脾破裂失血性休克∙C.肾破裂失血性休克∙D.胃破裂失血性休克∙E.胰腺破裂失血性休克(分数:1.00)A. √B.C.D.E.解析:3.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伴休克,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
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A.输血补液,并用升压药物抗休克∙B.抗休克待血压好转后手术∙C.先抗休克后手术∙D.抗休克同时手术∙E.用大量止血药物不手术(分数:1.00)A.B.C.D. √E.解析:4.一体操运动员,练习时翻高低杠折腹,突然上腹疼痛,两小时后疼痛加剧,疼痛主要位于右上腹,且有对应部位背部疼痛,曾有血性呕吐物,X线见腹膜后有气体,应考虑诊断∙A.肝破裂∙B.胆囊破裂∙C.右肾破裂∙D.十二指肠破裂∙E.腹膜后血管破裂(分数:1.00)A.B.C.D. √E.解析:5.关于肝破裂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右上腹外伤∙B.局部疼痛及压痛∙C.血红蛋白值逐渐下降∙D.心率加快∙E.必须等待腹腔穿刺抽出血液(分数:1.00)A.B.C.D.E. √解析:6.关于脾破裂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行脾切除术∙B.行脾缝合修补术∙C.待失血性休克好转后手术∙D.可收集腹腔内出血行自家输血∙E.白细胞计数多升高(分数:1.00)A.B.C. √D.E.解析:7.上腹部汽车撞伤四小时,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140次/分,血压60/40mmHg,全腹轻度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首先应考虑为∙A.胃破裂∙B.十二指肠破裂∙C.肝脾破裂∙D.严重的腹壁软组织损伤∙E.腹膜后血肿(分数:1.00)A.B.C. √D.E.解析:8.腹部最易损伤的空腔脏器是∙A.结肠∙B.胃∙C.小肠∙D.直肠∙E.十二指肠(分数:1.00)A.B.C. √D.E.解析:9.严重结肠损伤的治疗最好为∙A.裂伤缝合∙B.肠切除,肠吻合术∙C.肠外置造口术∙D.肠捷径吻合∙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10.诊断外伤性脾破裂下列哪项最重要∙A.左上腹有外伤史∙B.有早期休克表现∙C.腹部有压痛而且逐渐扩大∙D.有进行性贫血∙E.诊断性腹腔穿刺,有不凝固血液(分数:1.00)A.B.C.D.E. √解析:11.结肠破裂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A.结肠损伤比小肠损伤机会少∙B.一部分结肠位于腹膜后,伤后易漏诊∙C.结肠内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多,故腹膜炎出现的较早∙D.WBC总数增高∙E.Hb,RBC不一定下降(分数:1.00)A.B.C. √D.E.解析:12.胃破裂∙A.左肩放射性痛∙B.尿淀粉酶升高∙C.膈下游离气体∙D.腹膜后积气∙E.腹部外伤后直肠指检指套染血(分数:1.00)A.B.C. √D.E.解析:13.脾破裂∙A.左肩放射性痛∙B.尿淀粉酶升高∙C.膈下游离气体∙D.腹膜后积气∙E.腹部外伤后直肠指检指套染血(分数:1.00)A. √B.C.D.E.解析:14.患者40岁,胸腹部摔伤,呼吸困难,腹痛,呕吐,血压90/70mmHg,右肺呼吸音弱,右上腹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明显,腹部无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X线光检查,右侧膈肌升高,活动受限,右7、8、9肋骨骨折,诊断∙A.胃破裂∙B.肠破裂∙C.脾破裂∙D.肝破裂∙E.损伤性气胸(分数:1.00)A.B.C.D. √E.解析:15.患者男性,30岁,二天前左胸被自行车把撞伤,拍片见左7,8肋骨骨折,余未见异常,今日上午下楼梯突然腹痛,面色苍白,急送医院,查BP50/30mmHg,P140次/分,弥漫性腹膜炎,腹穿抽出1ml不凝血,诊断∙A.上消化道出血∙B.外伤后腹膜后血肿破裂∙C.迟发性脾破裂∙D.虚脱∙E.肝被膜下血肿破裂(分数:1.00)A.B.C. √D.E.解析:16.第9,10肋闭合性骨折,肝破裂,脉搏106次/分,血压90/60mmHg,血红蛋白9.0g%,适当的治疗是∙A.吸氧,输血,观察∙B.抗休克,病情好转后手术∙C.抗休克同时开腹手术∙D.先抗休克2~3小时,不好转一面抗休克一面手术∙E.肋骨骨折处封闭及橡皮膏固定后手术(分数:1.00)A.B.C. √D.E.解析:17.回肠小穿孔早期查无腹膜刺激症状,原因为∙A.临近肠管紧贴穿孔,堵塞穿孔∙B.肠腔空虚内无粪便∙C.机体防御能力强,反应迟钝∙D.肠管痉挛,粘膜外翻,血凝块堵塞∙E.肠麻痹,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不外漏(分数:1.00)A.B.C.D. √E.解析:18.男性,22岁,腹部被拳击2小时,经查体,化验检查,X线腹透及腹腔穿刺未明确诊断,现应如何处理为宜∙A.立即剖腹探查,免于误诊∙B.注射杜冷丁止痛∙C.严密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D.多活动,使体征明朗化,便于确诊∙E.禁饮食补液,作好术前准备(分数:1.00)A.B.C. √D.E.解析:19.患者被汽车撞伤,右上腹剧痛,呼吸36次/分,脉搏100次/分,BP90/65ˉmmHg,诊断不明,禁用∙A.非那根∙B.安定∙C.6ˉ氨基己酸∙D.吗啡∙E.鲁米那(分数:1.00)A.B.C.D. √E.解析:20.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伴休克,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概述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在没有外部创伤的情况下发生的腹部器官损伤,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及时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1. 临床表现•腹痛: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剧烈疼痛,可能伴有腹胀和恶心呕吐。
•腹部压痛:腹部叩击或压迫时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
•防御性肌肉紧张:患者在受压时会出现腹部肌肉紧张、僵硬的表现。
2. 体征•血压下降:由于腹部内出血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可出现进行性的血压下降。
•心率增快:由于失血性休克或疼痛刺激引起,心率明显增快。
•腹部肿块:在部分情况下,可以触及腹部肿块,提示可能存在脏器破裂。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
•血气分析:评估患者的气体交换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肝肾功能检查:排除腹部损伤导致的肝肾功能异常。
4. 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腹部骨折,如肋骨骨折可能暗示腹部内脏器损伤。
•腹部超声:可辅助检查是否存在腹部内出血或脏器损伤。
•腹部CT:精确评估腹部内脏器的形态结构,发现腹腔内有无积液或出血等情况。
5. 腹部穿刺•经皮腹腔穿刺:可用来检查腹腔内是否有脏器破裂、积液或出血等情况。
•腹腔灌洗:在开腹手术前可进行腹腔灌洗,帮助医生了解腹腔内的具体情况。
结语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因素,及时明确损伤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延误诊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希望以上诊断要点能够对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闭合性腹部损伤名词解释闭合性腹部损伤是指腹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但腹壁皮肤未完全破裂、内部器官未暴露的一类伤害。
通常由于剧烈外力撞击、挤压、跌倒、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
闭合性腹部损伤常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腹部挫伤:指腹部组织受到强力挤压或撞击而引起的疼痛、淤血、肿胀等症状。
此类损伤较轻,一般不会引起内脏损害,但也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或骨折。
2.腹壁血肿:指腹壁下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积聚在腹壁下方形成的肿块。
血肿较大时可引起腹部疼痛、触痛、肿胀等症状,并可能造成相应腹部器官受压、功能异常。
3.腹壁挫伤性穿孔:指腹部受到剧烈挤压或撞击导致内脏破裂并穿破腹壁。
此类损伤常见于剧烈外力作用下,如交通事故、跌倒等。
常见的穿孔器官有胃、肠、膀胱等。
腹部穿孔所引起的严重腹痛、肠梗阻等症状通常会迅速出现。
4.腹腔内出血:指腹部内脏破裂后出血到腹腔内。
严重的腹腔内出血可导致血压下降、休克等危急情况。
该情况需要紧急就诊并进行手术止血。
5.腹腔内器官损伤:指闭合性腹部损伤导致胃、肠、肝、脾、肾等腹腔内器官的破裂、挫伤或功能异常。
这些损伤可能引起相应脏器的出血、破裂,导致严重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消化道出血等。
对于严重的腹腔内器官损伤,需紧急进行手术修复。
6.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腹部损伤强力的挤压或撞击力量可导致脊柱骨折或脊髓损伤。
这些损伤一般会导致腹背部疼痛、脊柱对应部位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在发生闭合性腹部损伤后,需要尽快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确认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通过临床表现、体检、血液检查、影像学等手段,可以进行诊断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修复、止血等。
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第三章病例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胆、脾、肠、肾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可能仅局限于腹壁,也可同时兼有内在器官损伤。
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所致。
常见受损内脏依次是脾、肾、小肠、肝、肠系膜等。
胰、十二指肠、膈、直肠等由于解剖位置较深,损伤发生率较低。
分类及临床表现腹部闭合性损伤分为:1.腹壁损伤:常见的表现是局限性腹壁肿、疼痛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淤斑,程度和范围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2.实质器官损伤:如肝、脾、胰、肾等,或大血管损伤。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细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除肝内胆管或胰腺损伤外,一般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并不严重。
3.空腔器官损伤:如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破裂。
主要临床表现是弥漫性腹膜炎。
除胃肠道症状及稍后出现的全身性感染的表现外,最为突出的是腹膜刺激征;有时可有气腹征,尔后可因肠麻痹出现腹胀;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诊断要点1.有无内脏器官损伤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重点是明确有无内脏损伤,须做到:详细了解受伤史、重视全身情况的观察、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化验。
腹部外伤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有内脏损伤:①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续性甚至进行性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④有气腹表现者;⑤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者;⑥有便血、呕血或尿血者;⑦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者。
2.什么脏器受到损伤应先确定是哪一类脏器受损,然后考虑具体脏器。
以下各项表现对于确定哪一类器官破裂有一定价值:①有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②有排尿困难、血尿、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者,提示泌尿系器官损伤;③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者,提示上腹器官损伤,其中尤以肝和脾的破裂为多见;④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有肝或脾破裂的可能;⑤有骨盆骨折者,提示有直肠、膀胱、尿道损伤的可能。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名词解释腹部是人体重要的解剖区域之一,其内部包含着大量重要的器官,如胃、肠、肝脏等。
闭合性腹部损伤指的是腹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但皮肤并未被破坏,即没有外部可见的伤口。
这种损伤不仅对腹部本身造成威胁,还可能危及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处理。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其他身体部位的外力作用:例如交通事故、跌倒、摔打等。
在这些情况下,腹部可能受到强力的压迫、挤压或撞击,从而造成内部器官受损。
2. 运动创伤:运动活动中的不当姿势或外力过大都可能引发腹部损伤。
例如,某些高风险运动如搏击、格斗和极限运动,由于接触或撞击力过大,可能导致腹部损伤。
3. 突发性剧烈运动:例如咳嗽、打喷嚏等突发的剧烈运动,特别是在腹肌无力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腹肌撕裂或腹壁破裂。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症状和表现因受损器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1. 腹部疼痛:损伤后腹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2. 腹部紧张:当腹部内出血或器官受损导致腹腔内积液时,腹部会变得紧张和鼓胀。
3. 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腹部内的不适和损伤可能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功能,导致这些症状。
4. 耐受性差:由于腹部内的压力和疼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活动能力下降、乏力等。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外部没有明显的伤口的情况下,很难直接观察到内部器官的损伤情况。
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做出诊断。
常用的检查包括:1.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超声、CT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内部器官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损伤。
2.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的化验,可以了解有关器官功能和内部出血的情况。
一旦诊断为闭合性腹部损伤,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控制损伤造成的内部出血,保护受损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部位,可能需要采取手术干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等综合措施。
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是常见外科急重症,多数损伤因涉及内脏而伤情严重,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腹部损伤约80%为闭合性损伤,损伤的原因为撞伤、挤压伤、跌伤及车祸等。
多数损伤因涉及内脏而伤情严重,病因较复杂,绝大部分内脏损伤需要手术治疗, 由于病情轻重缓急不一,如伴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可危及生命,所以对其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时予以恰当的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腹部抽伤患者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就诊时间最短伤后2小时,最长12小时。
致伤原因为车祸伤、刀刺伤、坠落伤、跌伤。
脾脏54例,肝脏6例,小肠损伤2例,结肠损伤1例,直肠损伤1例。
1.2 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腹腔穿刺和床边B超、腹部CT,尽快、尽早作出确诊。
对急救应迅速予以处理并积极预防休克,当休克发生后,必须快速输血、输液,以尽快恢复血容量。
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根据各种损伤分别行相应的修补术。
术后伤员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全身、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镇静、止痛、止血等。
2 护理2.1 术前护理在急救护理时应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病人。
首先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表现,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30min测定一次呼吸、脉搏、血压;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判断病情的演变,反复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以判断出血量及对治疗的反应。
注意有无急性腹膜炎、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期间病人做X线等影像学检查时,应有专人护送,并注意病情变化。
对已发生休克者应迅速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及时补液,必要时输血。
输血、输液,对于腹腔内出血,虽然丧失主要是血液,但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
首先快速补给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45min内输入1000~2000ml。
同时做好配血,若病人血细胞比容小于30%,应输血。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处理腹部闭合性损伤(blunt abdominal trauma, BAT)的急救处理从空间上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两个阶段;从内容上包括基本创伤⽣命⽀持( basic trauma life support, BTLS),⾼级创伤⽣命⽀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及确定性处理(definitive care, DC)三个过程。
BTLS应该在院前完成,DC只能在院内完成,ATLS可能始于院前,并持续⾄院内。
BTLS,ATLS是所有创伤急救的共同要求,但其内函可能因创伤部位,性质,程度不同⽽有所侧重。
⼀、BTLSBTLS通常由⽬击者(同伴,⾏⼈,警察)实施,⽬的在于抢救⽣命,预防损伤。
基本措施如下: 1、清理呼吸道,以⼿指搜括⼝咽,取出异物。
2、现场⼼、肺复苏:⼝对⼝或⼝对⿐⼈⼯呼吸,胸外⼼脏按压。
3、⽌⾎:简单有效的⽅法为直接压迫,束带捆扎不宜常规应⽤。
4、保护脊髓:未经影像学诊断除外颈髓损伤以前,任何伤员均应给予护颈。
5、维护事故现场。
6、固定⾻折之长⾻。
7、迅速运送伤员。
⼆、ATLS本阶段的主要⽬的是迅速恢复⽣理功能,美国外科学院推荐使⽤ABCDE⽅案作为ATLS的标准程序。
A、airway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创伤急救处理的第⼀步,也是最为关键的⼀步。
判断伤员呼吸道是否通畅最为简便的⽅法是呼叫伤员的名字,如果回答发⾳清晰,提⽰伤员呼吸道通畅。
机械性清除呼吸道异物及托颏或推下颌动作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简便⽅法。
如果该法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或合并头、颈、颌⾯伤,严重休克,必须选择确定性的呼吸道管理办法即⽓管内插管,但要注意保护颈髓。
B、breathing 呼吸管理⽓管内插管后,如果呼吸⽆⼒,胸壁不稳定,此时需要机械辅助呼吸。
影响有效呼吸的常见原因有三点:⽓管插管位置不当、⽓胸、⾎胸。
胸部体格检查,前后位X线⽚有助于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