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奶牛介绍及图片
- 格式:docx
- 大小:145.52 KB
- 文档页数:4
见到一头最长寿的荷斯坦奶牛
2006年在澳洲塔斯马尼亚岛看到一头长寿奶牛。
我看到它时,他已经生了16头母牛犊。
主人非常希望她生一头公牛犊,好留作种牛。
据说,她每年一胎,每胎都是顺产,更奇怪的是每胎都是母牛犊。
连续16年产16头牛犊都是母的。
因为相对而言,我是一位奶牛业的专业工作者,对这样长寿的奶牛还是第一次听说,别说还能亲眼看到。
所以,我就按照专业手法,据实考察了一番,查看了生产记录,确实如此。
该牛的外形体征也符合专业上的长寿牛特征。
拍照留念了。
澳大利亚的一头长寿奶牛。
中国荷斯坦奶牛养殖技术荷斯坦奶牛是由中国黄牛与引进荷斯坦牛杂交而成的一种品种,这也是我国唯一的奶牛品种,在我国养殖也特别普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荷斯坦奶牛养殖技术。
一、牧场选址建设符合村镇建设发展规划、距离居民区至少300m以上、地势高燥、向阳、易于排水、附近无污染源、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等;消防设施符合GBJ39之规定;粪污处理设施完善。
奶牛选择被毛光亮、整齐,富有弹性,不易脱落,皮肤颜色正常,无肿胀、溃烂、出血等。
三、乳牛的饲养管理1.母牛临产前2-3天进入产房,产房提前消毒并铺干草,专人进行看护。
2.刚出生的乳牛,用净干草或净布片把小牛口、鼻端的粘液擦净,让母牛自然舔干乳牛身上的胎水。
3.用消毒(2-5%碘酒)剪刀距乳牛脐孔20-25厘米处剪脐带,断口消毒。
4.半小时以内给乳牛吃到初乳,犊从生后3-4月龄断乳。
四、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1.犊牛一般60天断奶,可降低成本。
2.出生5-7天投给开食料和优质柔软干草。
3.常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出现稀便时,适当减少喂奶量和在奶中加1-2倍温开水。
4.犊牛料水按1:1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加入等量优质干草或4-5倍青贮料搅拌均匀后饲喂,当每头进食精料量达500克时,犊牛可以断奶,精料采食量达2千克后,保持水平直到6月龄。
冬季、早春、晚秋要给犊牛温水。
精料参考配方:玉米50%,豆饼25%,鱼粉3%,麸皮18.5%,石粉1%,食盐0.5%,骨粉1%,预混料1%。
早断奶母犊生长受阻,在后期补偿。
五、泌乳牛的饲养管理1.泌乳初期(产犊-70天)。
此阶段比泌乳后采食量还低15%,应该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及饲料的品质。
最高日产奶量出现在产后4-8周,最高干物质在产后10-14周。
当泌乳牛日粮中精料过多,其粗纤维为13-14.5%时,为保持瘤胃的正常环境和消化机能,防止前胃弛缓和乳脂含量下降,应另加0.5-0.8%氧化镁与1-1.5%碳酸氢钠,对酸度有缓冲作用。
养殖荷斯坦奶牛,如何提高饲料的转化、稳定产奶?核心提示:在内蒙古广阔的大草原,有一种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产奶量大,而且奶质好,它就是今天的主角,荷斯坦奶牛。
在呼和浩特南面和林在内蒙古广阔的大草原,有一种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产奶量大,而且奶质好,它就是今天的主角,荷斯坦奶牛。
在呼和浩特南面和林格尔县就有不少牧民进行养殖。
荷斯坦奶牛被毛黑白相间,外观漂亮,它原产于河南地区,后来被引入到北部内蒙古地区,被广泛发展。
它全身因为是白毛和黑毛覆盖,并呈块状分布,人们也叫它黑白花奶牛。
硕大的后腹和强健的四肢,是它们的标签;它们每头牛的年产奶量都在10吨以上,当然养殖管理上也是有诀窍的。
荷斯坦奶牛养殖,舍内气温适宜在10~16摄氏度。
秋冬季节养殖荷斯坦奶牛,由于气温低,在产奶量会有所下降,养殖户一般会采取相关增温措施来提高产乳。
如今已经是秋季,对于牛圈要进行修缮,门窗要完好,墙缝要堵严,防止冬季寒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还可以挂上门帘。
在完善圈舍的同时,还要加强饲养,提高饲料质量,选择适口性好的青料和精料。
户外放牧养殖的,回圈应给予补充禾荬草、菊聚草等这样的优质草料;为了增进营养,混合精料要提高15%左右。
另外,还要给牛采食适量的食盐,有利于提高胃液的分泌,促进食欲。
每头牛每天喂50克左右的食盐,可以按照日粮的1%的用量拌入精料;也可以在圈内设置一个专用的盐槽,供牛群自由舔食。
这样它们就有足够的食欲,采食增大就有足够的能量转化到体温的维持上,确保多产奶。
饮水不方面不能断。
秋冬季节很多养殖户给予补充干草、粗料。
如果没有充足的饮水,它们的采食量就会下降,从而也会影响产奶,甚至还可能引发疾病。
一般采食2斤的干物质需要有10斤的饮水。
饮水的温度也有要求,成年的母牛适宜饮用13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产奶期和怀孕的母牛饮用水温15摄氏度左右,牛犊阶段一般饮用36摄氏度左右。
有的牛场就有做过相关实验,冬季让牛饮用温水,可提高10%的产奶量。
中国荷斯坦奶牛(1997年以前称中国黑白花奶牛)是19世纪末期,由中国的黄牛与当时引进我国的荷斯坦牛杂交,经过1970-1980年的不断选育,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格健壮,结构匀称。
毛色呈黑白花,花片分明。
中国北方的黑白花奶牛体性高大,多偏于奶用型,南方黑白花牛多属于奶用型。
中国荷斯坦奶牛特点中国荷斯坦牛多属于乳用型;它具有明显的乳用型牛的外貌特征。
乳用牛的外貌特点是:全身清瘦,棱角突出,体格大而肉不多,活泼精神。
后躯较前躯发达,中躯相对发达,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输廊明显,前躯的头和颈较清秀,相对较小,所以,从侧面观看,背线和腹线之间成一三角形,从后望和从前望也是三角形。
整个牛体像一个尖端在前,钝端在后的圆锥体。
乳牛的头清秀而长,角细有光泽。
颈细长且有清晰可见的皱纹。
胸部深长,肋扁平,肋间宽。
背腰强健平直。
腹围大而不下垂。
皮簿,有弹性,被毛细而有光泽。
乳房是乳牛的重要器官和部位。
发育良好的乳房大而深、底线平、前后伸展良好。
整个乳房在两股之间附着良好。
四个乳头大小适中,间距较宽。
有薄而细致的皮肤,短而稀的细毛,弯曲而明显的乳静脉。
中国荷斯坦奶牛分类中国荷斯坦牛,因受荷兰兼用荷斯坦牛的影响,近似兼用型。
毛色一般为黑白相间,花层分明,额部多有白班;腹底部,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端多呈白色,体质细致结实、体躯结构匀称,泌乳系统发育良好,蹄质坚实。
中国荷斯坦牛因在培育过程中,各地引进的荷斯坦公牛和本地母牛的类型不一,以及饲养条件的差异,其体型分大、中、小三个类型。
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地与分布中国黑白花奶牛是引用国外各类型的黑白奶公牛(弗里生公牛)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地母牛杂交选育而成的,是我国唯一的乳牛品种,现已遍布全国。
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工矿区和乳品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据中国奶牛协会1981崐年统计,总头数达到万头以上的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崐四川、江苏、广东、山西等省、直辖市。
荷斯坦牛介绍及图片荷斯坦牛,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能饲养,并培育出了各具本土特色的荷斯坦牛。
中国荷斯坦牛,原名中国黑白花牛,1992年正式更名。
中国黑白花牛,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是中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分布全国各地。
中国荷斯坦牛是从国外引进的荷兰牛在中国不断驯化和培育,或与中国黄牛进行杂交并经长期选充而逐渐形成。
一、外貌特征由于各地引进的荷斯坦公牛就本地母牛类型不一,以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差别,中国荷期坦牛的体格有大、小、三个类型。
大型奶牛主要含有美国荷斯坦牛血统,成牛母牛体高135cm,体重600kg左右;中型奶牛主要引进欧洲部分国家中等体型的荷斯坦公牛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133cm以上;小型奶牛主要是引用一些国家的荷斯坦牛与中国体型小的本地母牛杂交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130cm左右。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外貌多为乳用体型,华南地区的偏兼用型,毛色多呈现黑白花,花色分明,黑白相间,额部多有白斑,腹部低,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端呈白色,体质细致结实,体躯结构匀称,有角,多数由两侧向前向内弯曲,色蜡黄,角尘黑色。
尻部平、方、宽,乳房发育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荷斯坦牛的主要毛色是黑白花,也有少数是红白花,皮肤红润。
奶用型和兼用型两种。
1、奶用型:体型高大,轮廓清秀,骨突明显,角部清瘦,甲骨狭长,后躯宽长,全身成楔形。
皮薄,皮下脂肪少。
后躯较前躯发达。
乳房大而丰满,紧凑不下垂,前伸后展明显。
四个奶区发展均衡,乳房中隔显而不深,附着好,支撑坚韧,后附着部高而宽,奶头大小适中,四奶头间距适宜,奶静脉粗而弯曲。
成年公牛体高1.40-1.45米,体重900-1200千克;成年母牛1.30-1.35米,体重650-750千克。
2、兼用型:体形偏矮,体躯较壮实,肌肉丰满,颈稍粗,耆甲不狭瘦,背部较宽厚,臀部肌肉丰满,腿较粗。
乳房形状和结构基本与奶用型相似,但向后伸展程度较差,乳房略下垂。
成年公牛体高1.30-1.35米,体重900-100千克;母牛体高1.25-1.30米,体重550-750千克。
进口牛奶品质的好坏,奶牛是关键因素。
荷斯坦乳牛,又名黑白花牛,起源于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North Holland)和西弗里生省(West Friesland)。
由于荷兰是荷斯坦乳牛的发源地,是目前唯一拥有纯种荷斯坦乳牛的国家,所以荷斯坦乳牛也被称作荷兰牛。
荷斯坦乳牛体型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皮薄脂肪少,被毛细短,被毛为黑白相间的斑块,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大而丰满,乳静脉粗而弯曲。
成年公牛体高143--147厘米,体重900-1200公斤,母牛体高130--135厘米,体重650--750公斤。
其中奶牛的产奶量是奶用牛中最高的。
平均产奶量为4500--6000升/年。
目前,荷兰奶源的收奶标准为脂肪含量最低4.41%,蛋白质含量最低也高达3.47%,远高于其他乳制品大国,如此高品质的奶源得益于荷兰的纯种荷斯坦乳牛。
荷斯坦乳牛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15世纪荷斯坦牛就以产奶量高、奶味醇香而闻名于世。
荷斯坦乳牛的起源已不可考,据对其头骨的研究,认为是欧洲原牛的后裔。
品种的形成与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荷兰地势低洼,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牧草生长茂盛,草地面积大,且沟渠纵横贯穿,形成了天然的放牧栏界,是放牧养奶牛的天然宝地。
同时,历史上荷兰曾是欧洲一个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商业发达,干酪和奶油随着发达的海路交通输往世界各地。
由于荷斯坦牛及其乳制品出口销量大,促进了奶牛的选育及品质的提高。
荷斯坦乳牛的风土驯化能力极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能饲养。
几百年来,荷斯坦乳牛因产奶量高、营养丰富被引进到世界各地,成为最主要的优种乳牛,对世界各国奶牛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各国用荷斯坦乳牛同本国土种牛杂交,培育出了各具本土特色的荷斯坦乳牛。
荷兰奶牛业相当发达,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
荷兰大部分农场都是采用天然散养的方式,非规模化饲养,每头牛都有丰富的牧草和足够大的自由活动空间。
荷斯坦奶牛介绍及图片
一、外貌特征
荷斯坦奶牛是目前世界上产奶量**、饲养数量**多的奶牛品种。
由于其毛色呈黑白花片状,故亦称黑白花奶牛。
牧场上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牧场上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皮薄、有弹性,骨骼较细而强壮。
戏耍较长,皮薄多皱纹,垂肉小。
肩狭长,胸深而宽,背线平直。
母牛后躯较前躯发达,腹部圆大,侧视呈楔形,乳房发达,乳静脉粗而弯曲。
毛色多黑折花或白黑花,额、腹、四肢下部,乳房和尾帚多为白色。
公牛体高140厘米左右,体重800-1000千克;母牛体高一般在135厘米左右,体重450-750千克。
澳系:体格高大,肢蹄强健,结构匀称,被毛细短,光泽性好,毛色呈黑白斑块,界线分明,额部有白星,腹下、四肢下部(腕、跗关节以下)及尾帚为白色。
成年公牛平均体重955kg,平均体高158cm,平均体长202cm,平均胸围239cm,平均管围24cm,平均睾丸周径44cm。
美系:体格高大,前躯发达,四肢结实,被毛细短,毛色呈黑白斑块,界线分明,腹下、四肢下部(腕、跗关节以下)及尾帚多为白色。
属大型牛,成年公牛体重900-1200 kg,平均体高160cm,体长190cm,胸围248厘米,管围26cm。
二、生产性能
母牛泌乳性良好,泌乳期270-305天,产奶量在4500-10000公斤,乳脂率3.5%。
肉用价值高,淘汰母牛屠宰率49.7%,净肉率40.8%;营养良好的淘汰公牛,屠宰率可达58.1%,净肉率50.1%。
繁殖性能良好,产后发情为53天,发情周期21.2天,怀孕期280天。
遗传稳定、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
澳系:群体平均遗传产奶量达12200kg,乳脂率3.8%,乳蛋白率3.35%,2006年入选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的公牛28头,占已投产公牛总数的2/3以上,美国名牛“黑星”之孙98001为从澳大利亚活体引进验证公牛(澳注册号925996)。
美系:美国、加拿大荷斯坦奶牛是世界**好的乳用型奶牛品种,它产奶量达12000-18000kg,乳脂率为3.66%、乳蛋白率为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