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六个奶牛品种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23
奶牛品种的比较和选择中国主要奶牛品种的比较1.科尔沁牛(1)外貌特征:被毛为黄(红)白花,白头,体格粗壮,胸宽深,四肢端正,后驱及乳房发育良好,乳头分布均匀(2)生产性能:母牛280天产奶3200千克,乳脂率4.17%,高产牛可达4643千克。
在自然放牧条件下120天产奶1256千克2.三河牛(1)外貌特征:身躯高大、结实,骨骼粗壮,被色多为红(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色或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以下、腹下及尾帚呈白色(2)生产性能:产奶量平均为2500千克,乳脂率4.1%,乳干物质12.5%。
核心群产奶量为3000-4000千克,个别高产可达8000千克以上(3)繁殖性能:三河母牛一般20~24月龄初配,终生可繁殖10胎以上。
该牛种耐粗饲、宜牧,能适应严寒环境,抗病力强。
3.新疆褐牛(1)外貌特征:身躯见状,头清秀,被毛为深浅不一的褐色,成年公牛体重为951千克,母牛为431千克(2)生产性能:在舍饲条件下,新疆褐牛平均产奶量为2100~3500千克,乳脂率4.03%~4.08%,乳干物质13.45%(3)适应性能:该牛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在草场放牧可耐受严寒和酷暑环境。
4.草原红牛(1)外貌特征: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体格中等,乳房发育较好,成年公牛体重700~00千克,母牛为450~500千克(2)生产性能: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平均产奶量为1800~2000千克,乳脂率4.0% 5.中国荷斯坦牛原称中国黑白花牛(1)外貌特征:中国荷斯坦牛多为乳用型,体质细致结实,结构匀称,毛色为黑白相间。
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2)伸长性能:成母牛平均产奶量为4774千克,平均乳脂率在3.4%以上,其中育种水平较高的京、沪、津等市达7006千克左右,个别高产牛群产奶量已超过8000千克。
总体上,北方地区产奶量较高,平均为5000~6000千克6.中国西门塔尔牛(1)外貌特征:体躯深宽高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肌肉发达,行动灵活,被毛光亮,毛色为红(黄)白花,乳房发育良好,成年公牛体重850~1000千克,母牛550~650千克(2)生产性能:育种核心群2178头平均产奶量为4300千克,乳脂率4.03%,最高个体产奶量达11740千克,乳脂率4.0%,具有适应性强,耐高温,耐粗饲,寿命长等特点,深受各地群众欢迎饲料选择1.奶牛饲料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2.粗饲料包括牧草、青干草、青贮饲料和农作物秸秆及籽实类皮壳等。
奶牛的种类,奶牛是公牛还是母牛奶牛有三河牛、绢姗牛、爱尔夏牛、新疆褐牛、草原红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等品种。
1、三河牛:乳肉兼用,品质优良,主产于内蒙古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镇。
2、绢姗牛:平均年产奶量为3500公斤左右,乳脂率为5.5-6%,乳蛋白率为3.7-4.4%,乳质浓厚,风味良好。
3、爱尔夏牛:具有早熟、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我国湖南省、广西省等省市有引进。
一、奶牛的种类1、三河牛该品种品质优良,可乳肉兼用,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镇。
2、绢姗牛(1)该品种较耐热,目前在日本、印度、新西兰、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有养殖。
(2)平均产奶量为3500公斤左右/年,乳脂率为5.5-6%,乳蛋白率为3.7-4.4%。
(3)乳质浓厚,产奶量高,乳脂肪球较大,容易分离,乳脂呈黄色,风味佳,可用来制作黄油,鲜奶及奶制品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3、爱尔夏牛(1)该品种原产于英国爱尔夏郡,最初为肉用型,1750年开始引进荷斯坦牛、更赛牛、绢姗牛等乳用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到了18世纪末将其育成奶牛,目前已成为中型乳用牛。
(2)该品种的特点为早熟、耐粗饲、适应性强,现今在美国、芬兰、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均有养殖,我国湖南省、广西省等省市也有引进,但由于难以管理导致纯种牛数量较少。
4、新疆褐牛(1)该品种为乳肉兼用型,于上世纪30年代起开始培育,经过50多年才育成,其父本为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母本为哈萨克牛,还有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血统。
(2)主要种群包括原伊犁地区的伊犁牛、塔城地区的塔城牛、新疆其他地区的褐牛。
(3)该品种曾被称为“新疆草原兼用牛”,1979年全疆养牛工作会议上将其统一称为“新疆褐牛”。
5、草原红牛(1)该品种为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省协作,引进兼用短角公牛作父本,再以我国的蒙古母牛作母本,经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自群繁育3个阶段,最后在放牧饲养条件下育成的兼用型新品种。
奶牛主要品种1.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和西弗里生省,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各国对荷斯坦牛选育方向不同,分别育成了以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乳用型和以荷兰、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乳肉兼用两大类型。
外貌特征: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庞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躯发达,侧望成楔形,具有典型的乳用型外貌,被毛细短,毛色呈黑白斑块,界限分明,额部有白星,腹下、四肢下部及尾帚为白色。
成年公牛活重为900-1200千克,母牛体重650-750千克,体高135厘米。
犊牛初生重40-50千克。
生产性能:乳用荷斯坦牛的产奶量为各奶牛品种之冠,美国2000年登记的荷斯坦牛平均产奶量达9777千克,乳脂率为3. 66%,乳蛋白率为3.23%。
荷斯坦牛的缺点是乳脂率较低,不耐热,高温时产奶量明显下降。
2.绢姗牛:属小型乳用品种,原产于英吉利海峡南段的绢姗岛。
外貌特征:体型小、清秀、轮廓清晰。
头小而轻,两眼间距宽,眼大而明亮,额部稍凹陷,耳大而薄,著甲狭窄,肩直立,胸深宽,背腰平直,腹围大,尻长平宽,尾帚细长,四肢较细,关节明显,蹄小。
乳房发育匀称,形状美观,乳静脉粗大而弯曲,后躯较前躯发达,体形成楔形。
成年公牛活重为650-750千克,母牛体重340-450千克,体高113.5厘米。
犊牛初生重23-27千克。
生产性能:绢姗牛的最大特点是乳质浓厚,单位体重产奶量高,乳脂肪球大,易于分离,乳脂黄色,风味好,适于制作黄油,其鲜奶及奶制品备受欢迎。
一般年平均产奶量为3500公斤,乳脂率5. 5%-6%,乳蛋白率3.7%-4. 4%。
绢姗牛较耐热,印度、斯里兰卡、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均有饲养。
3.爱尔夏牛:属于中型乳用品种,原产于英国爱尔夏郡。
该牛最初属肉用型,1750年开始引进荷斯坦牛、更赛牛、绢姗牛等乳用品种杂交改良,于18世纪末育成为乳用品种。
爱尔夏牛以早熟、耐粗,适应性强为特点,先后出口到日本、美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
牛的品种:奶牛品种:荷斯坦牛:荷,大型,产奶量高,乳脂率较低,较晚熟,尤其抗寒,但不耐热,适应性强。
娟珊牛:英,小型,单位体重产奶量高,乳脂率5~7%(最高),乳脂肪球大,较早熟,耐热。
爱尔夏牛:英,中型,产奶量仅次于荷斯坦牛,早熟,耐粗饲,适应性强。
更赛牛:英,中型,高乳脂,高乳蛋白,高β-胡萝卜素。
肉牛品种:中小型肉牛品种:海福特:英,增重快,肉质柔嫩多汁,肌肉大理石纹状,早熟易肥,公牛种用性能良好,耐粗饲,适应性强。
安格斯:苏格兰,无角黑毛,国际专门化肉牛典型品种之一,生长发育快,早熟易肥,胴体品质好,出肉率高,肉的大理石纹状好,连产性好,极少难产,耐粗饲,适应性强,较耐寒抗病。
短角牛:英,产肉性能高,肉质好,肌纤维细,去势牛屠宰率高,脂肪太多,分割肉在西方市场上不受欢迎。
产乳量高,耐粗饲,早熟,繁殖力高,母性好。
大型品种:利木赞:法,初生体重小,成年体重大,产肉性能高,眼肌面积大,肉嫩,瘦肉多,风味好,小牛产肉性能好,生产早熟小牛肉,难产率极低,耐粗饲,适应性强。
夏洛来:法,双肌,生长速度快,眼肌面积大,瘦肉多,难产率高,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肌纤维粗,肉质欠嫩,做“终端”父本。
皮埃蒙特:意大利,双肌,国际公认的终端父本,屠宰率净肉率高,眼肌面积大,肉质鲜嫩,瘦肉率高,经产母牛无难产。
含瘤牛血液的品种:契安尼娜:意大利,最大的肉牛,无瘤峰和发达的垂皮,早熟,肉质好,大理石纹状结构,细嫩,适应性强,抗日晒防暑,胴体瘦肉率高,很少难产。
婆罗门:美,出肉率高,胴体质量好,适应围栏肥育,上膘很快,屠宰率高,犊牛初生重小,生长发育快,耐粗饲,耐热,耐蜱、蚊、刺蝇,抗传染性角膜炎和眼癌,利用年限长,合群性好,好奇胆小,易调教。
乳肉兼用型牛品种:国外:西门达尔牛:瑞士,产乳、产肉性能均较高,常年发情,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温顺,耐粗饲。
丹麦红牛:丹麦,较好乳用,肉用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耐热抗寒,耐粗饲,采食快。
高产奶牛产奶量标准
高产奶牛的产奶量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奶牛品种和管理条件而变化。
一般来说,高产奶牛每年的产奶量可以达到10,000升
或更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产奶牛品种以及其产奶量的标准:
1. 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高产奶牛品种之一。
一头成年的荷斯坦奶牛每年的平均产奶量可以达到10,000升以上。
2. 法国蓝白奶牛:法国蓝白奶牛是另一种广泛饲养的高产奶牛品种。
其产奶量也可达到10,000升或更多。
3. 杰尔西奶牛:杰尔西奶牛是一种产奶量较高的小型奶牛品种。
其平均产奶量通常为5,000到8,000升。
当然,以上的产奶量标准只是一个参考。
实际的产奶量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饲养管理、饲料质量、健康状况、泌乳周期和泌乳阶段等。
我国奶牛品种
奶牛品种是决定牛奶产量的前提条件。
及特点名称原产地毛色特征
荷斯坦牛:原产地荷兰及德国北部,毛色为黑白花或红白花;特征为清秀,鼻镜宽,鼻孔大,有角。
娟姗牛:原产地泽西岛,变异性大。
毛色多为淡黄褐色、略深暗;特征为额宽、略呈盘形,有角。
更赛牛:原产地更塞岛,毛色淡黄褐色带有白斑,界色分明;特征为鼻镜浅黄色头长,角向外斜,奶的色泽特黄。
爱尔夏牛:原产地苏格兰的爱尔夏,毛色从浅至深樱桃红、褐色与白色相结合;特征为角分开宽,向上向外弯,也有无角系。
瑞士褐牛:原产地瑞士阿尔卑斯山,毛色全身褐色,从浅褐到深褐都有;特征为鼻及舌为黑色,在鼻镜四周有一浅色带。
荷斯坦牛遍布全世界,已成为国际性品种,因其体型大、产奶量高,现已成为全世界奶牛业的当家品种。
我国自19 世纪60 年代开始,从国外输入少量的荷斯牛(黑白花)与当地的母牛进行杂交,形成大量的黑白花奶牛。
以后,又不断从国外引进优良种公牛与原有黑白花奶牛配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987 年由农业部命名为
“中国黑白花奶牛”。
全世界许多优秀的种公牛都含有红色基因,其后代也有呈红白花,体型、生产性能与黑白花奶牛相似,因此1992 年农业部根据奶牛协会的建议,将“中国黑白花奶牛”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
根据中国奶牛协会对23 个省市的调查,到1994 年底成年母牛总头数已达到83 万头,每头牛平均产奶量已达4454 千克。
在培育核心牛的工作上,根据1990 年结果,1 万四千头核心牛年产奶量平均已达8780 千克,乳脂率达到 3.6% 。
奶牛的知识点奶牛的知识点通用文档第1篇奶牛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它们以生产牛奶为主要目的。
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奶牛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奶牛的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神奇的动物。
一、奶牛的起源与分布奶牛起源于欧洲和西亚地区的野生牛,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和育种,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家养奶牛。
奶牛最早被驯养的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中东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奶牛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各种文化和宗教中的重要符号。
目前,全球奶牛数量约为2.5亿头,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二、奶牛的品种与外貌特征奶牛的品种繁多,根据体型、毛色、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可分为许多类型。
常见的奶牛品种有荷斯坦牛、杰西牛、安格斯牛、布朗瑞士牛等。
其中,荷斯坦牛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奶牛品种,其生产性能优良,乳用体型特征明显。
奶牛的外貌特征主要包括:体型较大,肩颈结合部发达;头部呈圆形,眼睛大而明亮;耳朵呈三角形,大小适中;乳房发达,乳头整齐;尾巴较长,尾毛呈螺旋状。
毛色多样,有黑白相间、红白相间、棕白相间等。
三、奶牛的生长发育与生产性能奶牛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犊牛期、育成牛期、产奶初期和产奶盛期。
犊牛出生后3个月左右进入育成牛阶段,此时开始逐渐增加饲料摄入量,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产奶初期是指奶牛开始产奶至产奶量达到峰值的阶段,通常在3-4岁左右。
产奶盛期是奶牛产奶量最高的阶段,一般可持续3-5年。
奶牛的生产性能主要包括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产奶量是指奶牛每天生产的牛奶量,受品种、年龄、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奶制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四、奶牛的饲养管理奶牛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饲料管理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饲料的种类、配比和饲喂方法等。
环境管理主要指牛舍的清洁、通风、保暖、光照等方面,以保证奶牛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性能。
奶牛品种有哪些?世界上的奶牛品种很多。
近年来,为了**牛的生产水平,各国都在选择品种。
今天,让小编介绍一下常见的奶牛品种和奶牛品种!1.荷斯坦牛中国饲养的奶牛主要是“黑白花牛”。
荷斯坦牛最初被称为“黑白花牛”,并于1992年更名为“荷斯坦牛”。
该品种是由引进**外国荷斯坦牛和中国牛杂交形成的品种,经过长期培育,也是中国的奶牛品种。
荷斯坦牛多为乳型;它有**的乳型牛的外观特征。
乳牛的外观特点是:全身瘦,棱角突出,体格大,肉少,活泼精神。
后半身比前半身发达,中半身相对发达,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走廊**,前半身头颈细腻,相对较小。
因此,从侧面看,背线和腹线是一个三角形,从后面和前面也是一个三角形。
整个牛体就像一个圆锥体,前端钝端后端。
乳牛头清秀而长,角细而有光泽。
颈部细长,皱纹清晰可见。
胸部深长,肋扁平,肋间宽。
背部强壮而笔直。
腹围大而不下垂。
皮书,有弹性,毛细而有光泽。
2.三河牛三河牛,又称滨州牛,原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
它是中国培育的优良乳肉牛。
现有种牛约7万头,其中90%以上分布在原产地。
然而,它被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省、市和自治区引进,并出口到蒙古人民共和国。
三河牛的血统极其复杂,是由几种牛品种与当地三河牛长期杂交,再经系统选育而成。
它的被毛是红(黄)白花,花片分明。
头部为白色或额头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以下、腹部以下、尾尖为白色。
牛有角,角稍微向上弯曲。
躯体结构匀称结实。
成年公牛体重156.8厘米,体重1050公斤;成年母牛体重131.8厘米,体重547.9公斤。
三河牛以产乳为主,乳肉兼用。
据统计,305天产奶量为3145公斤,平均产奶率为4.1-4.47%。
三河牛晚熟,6个月大体重:小牛平均178.9公斤;小牛169.2公斤;断奶后至18个月,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日体重增加500克;2-3岁的去势公牛屠宰率在50%以上,净肉率在44-48%。
三河牛具有适应性强、粗饲、耐寒、易放牧等特点,但不适应高温潮温的中热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