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联想与想象训练学生用
- 格式:docx
- 大小:14.63 KB
- 文档页数:3
单项技能训练课——联想和想像教案1. 前言联想和想像是日常表达与思考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技能。
通过联想,我们可以像熟悉的游戏规则一样,快速找到正确的答案;通过想像,我们可以创造出无限可能的新事物。
联想和想像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本课程以联想和想像这两种技能为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动脑、思维敏捷的能力。
2. 教学目标•了解联想和想像的含义和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掌握联想和想像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教学内容3.1 联想1.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东西。
2.联想的作用联想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也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正确的答案。
3.联想的方式•关键词联想:将关键词联系起来,构建起一个与记忆相关的联想链,最后从链条上找到答案。
•图像联想:将需要记忆的信息转化为图像形式,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幅“影像化”记忆图像,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声音联想:通过听音乐或发出声音形成记忆联想,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2 想像1.什么是想像?想像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新的事物或情境,从而创造新的思维空间。
2.想像的作用想像能够帮助我们扩展思维空间和创造性思维灵感,并且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3.想像的方式•图像想像:通过将想像的事物形象化,构建出一个具体的图像表示,从而加深感知和记忆。
•视觉想像:此项技能相当于是对想象力的眼力的考验,让学生闭上双眼形象化事物。
•形体想像:通过设想具体事物的形状、大小、质感等细节,构想出一个物体的“形身”,从而加深记忆。
3.3 联想和想像的差别联想和想像都是将事物联系在一起,在脑海中生成一个新的概念或新的东西。
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联想是将已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而想像是通过创造新思维来构建表示新的概念或新的东西。
4.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联想和想像的概念、作用和技巧。
《联想与想象》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2、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3、提高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2、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象教学方法:探讨--总结训练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互动设计:一、导语设计:1、诗人郭沫若告诉我们,天上的街市最迷人,那里有提着灯笼的人儿在行走;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最和谐,有良田美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苏学士的琼楼玉宇最为华丽庄严,那里有婵娟翩翩起舞。
毛泽东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就是对三峡水库的未来规划。
是什末让诗人到达那最美的地方?老师要告诉你们,是诗人张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那么,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2、由这条波浪线,你们可以想到什么?小组讨论:具体物象——抽象3、归纳: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想到大海的波涛、蜿蜒的小路、学习成绩的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想到曲折的人生之路……这一切证明: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
由一点出发,从多个角度想象。
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的直观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
但联想与想象又是不完全相同的。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感性形象的思维活动。
(用学生上面回答的为例分析)如:波浪线——曲折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不同的是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二、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遍及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今天,我们重点探讨的是在写作中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一个话题,一个诗题出来之后,我们朝那些方面去想象?怎么样打开我们的思路?我们看到“零”你们想到了什么?围绕“零”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描绘画面场景也可以联想社会人生哲理。
学生谈,教师评,要求其谈出理由。
同学们的这些想象都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呢?鸡蛋、乒乓球、项链-----------相似一无所有、零分、空白--------相关(横向)富足、圆满-----------------------相反母鸡、鸡蛋、小鸡----过去、现在、未来(纵向)鸡蛋外太空游记---------------纵横交错(超时空想象)小结:想象和联想就是从一点出发,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相关相反的横向或者是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的纵向联系,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
★少⼉兴趣频道为⼤家整理的想像与联想思维训练,供⼤家参考。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频道!想像与联想思维训练想像和联想思维在视觉艺术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决定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
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先要从想像和联想的训练⼈⼿。
艺术家的想像⼒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举⾜轻重的。
因此,要让艺术家积极地开动脑筋,针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类型、⼿法、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和⾊彩表现等⽅⾯,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发挥艺术创作的想像能⼒,不拘束于个别的经验和现实的时空,⽽让⾃⼰的思维遨游于⽆限的未知世界之中。
爱因斯坦说:“想像⼒⽐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像⼒概括着世界上的⼀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与科学⼀样,没有想像⼒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命⼒和艺术感染⼒的。
我们在作画时注重视觉对象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这种知觉选择性与知觉对象的转化关系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平⾯艺术中称为图(视觉对象)地(周围环境)反转。
这是对视觉艺术家普遍进⾏的思维训练⽅法之⼀。
最早研究图地转化关系的鲁宾(E.Rubin),他的的“Rubin之杯”(图)图形表现的是在⼀个长⽅形画⾯中画着⼀只对称的⿊⾊杯,如果仔细观察杯⼦的左右空⽩部位,则发现是相对着的两⼈侧⾯像。
随着视觉的转换,杯和⼈的侧⾯像相互交替出现,形成特殊的画⾯。
这类图形在视觉艺术作品中被⼴泛地应⽤。
如染织美术中的“千鸟纹”,⼴告、装演艺术中的各种画⾯等。
图地反转变化的理论强调了⼈们的感觉不是孤⽴存在的,它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利⽤这个⽅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艺术想像⼒。
在此基础上,要求被训练者表达出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在视觉艺术领域⾥,这样的训练是培养⼈们充分发挥艺术想像⼒⽽进⾏创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
联想是⼈的头脑中记忆和想像联系的纽带。
由⼈对事物的记忆⽽引发出思维的联想,记忆的许多⽚段通过联想形式进⾏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二、理论阐述1.联想与想象的定义和特点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或多个相关事物的思维过程。
它具有随意性、跳跃性和发散性的特点。
想象则是基于现实或已有知识,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它具有创造性、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2.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的重要性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实践案例分析1.情景创设法情景创设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
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其中,感受那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2.故事引导法故事引导法是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在讲授《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些与人物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文本解读法文本解读法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例如,在讲授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在讲授小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四、反思与建议1.反思总结通过上述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故事引导法和文本解读法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创新。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感谢您的阅读!
辽河石油勘探局物探学校五年五班语文老师,针对学习写记叙文,缺乏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情况,上了一堂“文具盒上的联想和想象”的作文训练课。
课前,老师布置了每个同学都要仔细观察自己文具盒上的图案,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一篇小故事、作文课开始了,全班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联想。
,想象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最后,老师又布置同学们按记叙文的耍求,当堂把故事改写成记叙文。
通过这次训练,同学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有了增强,作文成绩有所提高。
张永会同学过去最怕作文,现在不但喜欢作文课,在,一次作文考试中还得了九十分呢!。
浅谈--联想与想象话题作文训练联想与想象就是从眼前的事物,想到不在眼前的事物;由眼前的景与物想到与它有关的其他的事物;由现在想到它的过去或者未来;由事物的特征想到它体现出的精神、品质等等。
运用联想与想象创作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上下五千年”、“横跨五大洲”,只要能表达一个中心,均可涉猎。
此类创作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题目1: 根据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进行联想和想象作文;字数800字左右;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析题:这一题目留给学生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它可以训练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从字母形状,字母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它与其他字母组合所产生的新的意义等方面来进行联想和想象。
作此类话题作文容易离题,所以拟题时尽量让文题与话题有所关联,也就是说把选择的联想字母写入题目。
比如:《由“o”想到的》、《“v”,我要张开双臂拥抱你》、《字母家族》、《架起人类沟通的桥梁——h》。
构思:首相分析所选择字母的特点,根据其特点立意、选材。
例如:a象埃及金字塔,由此联想到世界发展文明史;c象一张饥饿的嘴,由此联想到非洲和战乱国家的难民,饥饿和病痛正在折磨着他们,它还可以理解成一种渴望,一种不圆满;x看似美丽蝴蝶,又似老师笔下的错号;v则是胜利的象征,又象是对号;m代表曲折的人生;j象一根倒立的拐杖;o代表一滴水,一颗泪,一种圆满的结局,也可以看成是“零”,一切的开始。
找出了字母的特点,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立意,围绕立意选择材料,选择的材料既要体现中心,还要和字母的特点有间接联系。
比如:x像美丽的蝴蝶,蝴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昆虫,但它的美丽却是经过痛苦蜕变后才呈现出来的,那么我们人生的每一次成功又何曾不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达到呢?“字母x”和“人生成功”之间靠美丽蝴蝶将其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可选择经过不懈努力,付出极大的代价取得成功的过程来说明越是美丽的东西越要经过极大努力,付出重大代价才能获得。
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效使用联想与想象力的写作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在学业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有效使用联想与想象力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效使用联想与想象力的写作。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联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联想是指通过类比、比喻等方式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思维和观点。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联想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点来培养联想能力。
例如,带领学生观察一朵花,让他们描述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然后引导他们想象花的其他特点,如花的声音、味道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培养联想能力。
阅读是培养联想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
同时,写作也是培养联想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联想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鼓励他们思考和联想。
除了联想能力,想象力也是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想象力是指通过思维和想象来创造新的事物和观点。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培养想象力。
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思维和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一个动物、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虚构的角色,让他们想象自己是这个角色,从这个角色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创造性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来培养想象力。
绘画和手工制作是培养想象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画画和制作手工,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2.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3. 实际案例分析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定义、特点和训练方法。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运用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
4.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应用。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思路清晰度、创新性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 练习题或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练习题或活动材料,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定义、特点、训练方法等。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个或多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创新。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并提供相关的练习题或作业。
八、教学反思1. 课堂掌控: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节奏,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参与。
写作训练---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训练,使学生了解有关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一.知识点讲解联想和想象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书本和想象,作文需要联想和想象。
联想,从心理上来说,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
世上万事万物彼此总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人们能够产生联想的基础。
想象,是指人在已有的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开扩思路,拓深意境。
例如:同是写高楼,一篇文章,只是直接叙述楼房“很高”,“高极了”,“高耸入云”,“巍然矗立”,而另一篇文章却以高楼为中心,把高楼与它附近的其它建筑物相比,写自己在高楼下仰望“抬头掉帽子”,这种写法使人们很自然地产生联想,同时小作者还从登楼鸟瞰和远眺高楼的不同感受来描绘楼高。
比较两篇文章,后一篇写得具体,并且有立体感,这就是联想的作用。
二.举例分析想象的例子:龟兔赛跑第一次跑输了后,兔子不服气,提出再次比赛,结果兔子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想象1“唉,可怜的孩子!”原来它是一只世界上最诚实的兔子,拣到一块钱,在雨中焦急地等待失主。
想象2比赛在龟国进行,龟王请来诸葛亮用八卦阵布置跑道,兔子找不准方向,累得气喘吁吁却到不了终点。
想象3“哦,我的天!”原来大赛请来德高望重的狮王发令,有中风后遗症的狮王手一抖竟对着兔子开枪了,比赛却继续进行。
同学们面对作文,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写什么,我什么都没想到!”如果老师叫你们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最常说的也总是一句话:“我没什么想象力,别问我了!!”当你无话可说……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发挥联想和想象概念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联想和想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常处于"伴生"状态.联想与想象的区别•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
2023年《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2023年《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1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__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1.展开联想,使__主题更加深刻。
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__新颖、深刻,使__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看见这漫天飘飞的雪花,你想到了什么?预设“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师: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个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
(板书课题:发挥联想和想象)【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熟悉的事物,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温故知新1.辨一辨:联想和想象的区别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天上的街市》,看看哪里用的是想象,哪里用的是联想,二者有什么区别。
课件出示:天上的街市(节选)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预设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的新形象。
联想是“客观实际,由此到彼的过程,特点是实的”,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的,特点是虚的”。
联想与想象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认识到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想与想象的定义与区别2. 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3. 联想与想象训练的方法4. 实践练习: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写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联想与想象训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联想与想象的运用。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运用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点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联想与想象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与想象的定义、作用及训练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联想与想象运用。
4. 实践训练: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创作。
5. 小组讨论:分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互相点评。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联想与想象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对联想与想象概念的理解、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
2. 评价方法:a.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心得时的表现。
b.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创作,关注联想与想象的运用。
c.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作为案例分析的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及训练方法。
3. 网络资源:搜集相关文章、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4. 写作工具:为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各种工具和资源,如词典、参考书等。
第7课,联想与想象训练
由波浪线可以想到什么?
看到“零”能想到什么?
联想
①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
例:由眼前的荷花想起江南采莲旧事。
③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
例:一片叶子落下来——秋天到了;树生病了……
(1)相似联想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西北的白杨树那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与挺拔,联想到抗战军民的伟大、质朴、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2)相关联想庄稼农民、土地现实过去、未来
(3)相反联想幸福痛苦某人的自私自利人的大公无私
联想要贴切
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他的侄子谢朗和他的侄女道韫道。
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空中撒盐差可拟。
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那么,分析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一般。
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由“绿”你想到什么?
想象
1、想象: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例如:月亮上有什么?天上有什么?
当你看见圆圈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2、请以“时间”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聚萤读书”的故事,车胤,是晋朝时候的人,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
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区别:想象是“虚”的,是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
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的。
阶梯训练
1、由镜子可以联想到什么。
2、想一想下列事物包含的哲理
昙花:
一滴水:
啄木鸟:
3、由小草你想到了什么?(字数在50字左右)
4、根据下列情境运用想象与联想,补写出文章内容。
一年以后,我参加了高考,考试结束后,我走出考场,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5、请以“雨中”为题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
6、请以“水之歌”为题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
7、请以“墙头草”为题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
8、以“0”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9、以“1”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