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操作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3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
混合痔是指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的一种痔疮类型,也是痔疮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混合痔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自动套扎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对自动套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自动套扎术的原理和方法
自动套扎术是通过将套扎器和痔结扎在一起,通过循环套扎的作用,使痔结栓塞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自动套扎术的操作简便、疼痛轻微,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套扎术的操作步骤如下:
1. 患者保持侧卧位或膝胸位,屈曲膝关节。
2. 经肛查找到混合痔,并用肛钳固定住。
3. 将套扎器插入痔旁皮下组织,使其通过肛管上缘到达混合痔的底部。
4. 按照套扎器的说明书,选用合适的套扎环,将其放入套扎器的套管内。
5. 将套扎环拉出套管,使其包裹住混合痔,并迅速拔出套扎器。
6. 拉紧套扎环,使其紧密套扎在痔结上。
7. 剪断套扎环多余的部分,确保其紧贴于痔结。
8. 处理完所有混合痔后,患者保持30分钟左侧卧位,观察无异常后可离院。
二、自动套扎术治疗轻中度混合痔的优点
1. 创伤小:自动套扎术不需要切除痔结组织,只是通过套扎使其坏死脱落,因此对肛门周围组织的创伤很小,几乎不留疤痕。
2. 恢复快:由于自动套扎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患者一般可以在1-2天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疼痛轻微:自动套扎术操作简单迅速,术后疼痛轻微,患者一般只需口服镇痛药即可缓解疼痛。
4. 疗效确切:自动套扎术可以有效控制混合痔的出血和症状,达到持久的治疗效果。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一、自动痔疮套扎术的原理及操作流程自动痔疮套扎术,又称为环扎术,是一种常见的内痔治疗方法。
该术式通过将一枚薄绳套环置于黏膜下和内痔上皮下,然后通过结扎机构捆扎痔核脱出物,最终通过约束痔核的血供,使其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的效果。
自动痔疮套扎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镜下观察:通过脱出物的形态、数量、大小等进行术前审查和定位;2.套环置入:使用专用的器械将薄绳套环放置在肛管内痔的上方黏膜下;3.套环扎结:通过结扎机构对套环进行扎结,约束内痔的血液供应;4.术后观察:观察患者有关不适和并发症的情况;5.随访复查:术后随访,观察痔核坏死脱落的情况。
1. 疗效优势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疗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创性:手术无需开放性切口,仅须在肛门内黏膜层次进行操作,术后患者疼痛小、恢复快,不易并发感染;2.疗效确切:该术式直接约束痔核血供,使其坏死脱落,根治痔核;3.并发症少:自动痔疮套扎术并发症较少,术后疼痛轻微,出血少,患者术后康复快。
2. 术后疗效自动痔疮套扎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包括:1. 减轻疼痛:约束了痔核的血供,有效减少了痔核的充血和炎症,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显著缓解;2. 减少出血:术后患者痔核逐渐坏死脱落,出血明显减少;3. 提高生活质量:术后患者排便时不再感到疼痛和不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三、自动痔疮套扎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自动痔疮套扎术适用于内痔病变较大、症状明显、出血明显的患者,常用于Ⅱ度和Ⅲ度内痔的治疗。
该术式适用于痔核肿大,疼痛明显,出血较多的患者。
2. 禁忌症自动痔疮套扎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1.良性或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直肠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2.直肠炎:患者合并有直肠炎、直肠溃疡等直肠炎性疾病;3.出血性疾病:患者合并有血友病、出血性疾病等;4.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自动痔疮套扎术的常见并发症包括:1.出血:术后痔核坏死脱落时有时会伴随出血,一般不多,较易控制;2.疼痛: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不适、疼痛,一般情况下较易控制;3.感染:由于手术创面较小,感染的几率较低。
弹力线套扎吻合器与胶圈吻合器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目的探討弹力线套扎吻合器(RPH-4)与胶圈吻合器(RPH)治疗混合痔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9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5例。
对照组采用RPH治疗,干预组应用RPH-4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其应用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术后疼痛及术后肛门坠胀感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患者未发生大出血,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失禁、狭窄及肛周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RPH-4和RPH均能有效治疗混合痔患者,但相对于传统套扎疗法,RPH-4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疗效确切及微创等特点。
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坠胀感及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astic wire ligation stapler (RPH-4)and loop stapler (RPH)i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Methods 2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xed hemorrhoids from March 2014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with 1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PH treatment,the intervention group used RPH-4therapy stapler.The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and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postoperative anal distension sensa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did not suffer from massive hemorrhage,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anal incontinence,stenosis and perianal infection i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RPH-4 and RPH can effectively treat hemorrhoid patients,bu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igation therapy,RPH-4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short treatment time,accurate curative effect and minimal invasion.It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pain,postoperative anal distention,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massive bleeding.[Key words]Elastic wire ligature device;Loop stapler;Hemorrhoid disease;Perianal infection混合痔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肛管皮下和直肠末端黏膜下静脉曲张瘀血肥厚,为内痔与相对应相的外痔血管丛相互融合而成[1-2]。
弹力线套扎器 RPH在内痔混合痔术中的合理使用目的:保留齿线,保留肛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同时治疗痔出血及内痔脱垂。
方法:分析评估适应弹力线套扎器治疗混合痔脱垂及内痔脱垂的临床及诊疗,我院比较2018年混合痔的外拨内扎术及套扎术的对照比例,对于手术的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愈合,两组间差距显著。
结果:套扎术治疗100例,治愈率百分之90,疗程(14—16)天,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复发率百分之2—3,在手术中出血量少,操作快,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痔疮为肛肠科常见病之一,出血和脱垂为疾病主要特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会发展为严重痔疮。
就目前而言,临床对严重痔疮治疗具有较大的挑战,此外由于疾病存在并发症等特征,常规手术治疗并无确切疗效,多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
与此同时,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
痔疮的症状包括排便时或排便后出血、疼痛或不适、肛周瘙痒或刺激。
临床上对于I-II期的痔疮,一般建议保守治疗为主,从饮食、生活和药物三方面干预治疗。
药物包括血管收缩剂、糖皮质激素或止痛药可能有助于暂时缓解痔疮症状。
对于更严重的痔疮(III-IV期),通常建议进行手术干预,这些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胶圈套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痔切除术和痔动脉结扎,其中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最为常见。
内痔治疗的传统方法,包括硬化剂注射、弹力线套扎以及各种形式的手术切除术等均是针对痔本身进行治疗,旨在使痔核缩小或消失。
弹力线套扎术是祖国中医传统结扎法发展而来,一方面避免损伤肛周皮肤引起术后疼痛,另一方面保留了肛垫的完整性,避免术后出现精细控便障碍.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因未损伤肛垫区组织,不影响其对排便的反射,肛垫对肛门的关闭增压作用亦未受到影响,因此从理论上说,此种治疗方法是符合现代痔治疗原则的。
从手术结果来看,近期疗效不错。
传统手术疗法:采用外剥内扎术切除痔核,是近年来最常用的重度痔的治疗方法,但是传统手术疗法所带来的术后疼痛以及较长的住院与愈合时间等问题,常常令患者闻之色变,而且传统手术疗法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它或多或少的切除了肛垫。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操作指南
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工作
1.1首先,将病人安置在舒适的姿势,如侧卧或俯卧位,以便操作者
更好地观察和定位痔疮。
1.2对于可能需要局部麻醉的病人,先进行麻醉操作。
可以选择使用
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凝胶或喷雾。
1.3确保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和其他操作所需物品已经准备齐全,
如清洁好的器械、消毒液、无菌手套等。
步骤二:套扎操作
2.1消毒探头:将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的探头部分用75%酒精或其
他适用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2.2定位:用无菌棉球或消毒液擦拭痔疮周围的区域,清洁皮肤,并
用指关节对痔疮进行轻度按摩,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摸清痔疮的情况。
2.3弹力线装入:将弹力线装入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中相应的位置,确保线头露出。
2.4插入痔结:将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探头部分轻轻插入痔疮的内腔。
此时,可以进行光束或内窥镜的辅助观察,确保探头插入的准确性和
稳定性。
2.5套扎:将探头插入到痔疮内部一定深度后,按下套扎按钮,自动
弹力线痔疮套扎器会自动释放弹力线,将其扎在痔疮的基底位置。
2.6缩回:等待一定时间(一般15-30分钟),以确保弹力线套扎牢固,并使痔疮基底缺血坏死。
然后,缓慢将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探头从肛门中缓慢缩回。
步骤三:操作后处理
3.1丢弃废弃物和清理:将用过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和其他废弃物分类丢掉,并做好无菌操作台、器械和环境的清理和消毒。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自动痔疮套扎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出血性痔疮的方法。
该术式结合了痔结扎和痔环扎两种方法的优点,能够迅速止血并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自动痔疮套扎术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在门诊或者手术室进行。
将患者安置于仰卧位,用麻药或者局部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
然后,医生将肛镜插入肛门,观察病变区域,选择适当大小的套扎器。
接下来,医生将套扎器通过肛镜插入肛门,找准病变的痔结或痔环,然后用套扎器将其套扎住。
将套扎器拔出,病变组织被套扎住后会迅速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自动痔疮套扎术的主要优点是局部创伤小、出血少,可以在门诊进行,并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疼痛感轻。
该术式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迅速止血,并减少痔疮的复发率。
病变组织被套扎后会迅速坏死脱落,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疗效评估显示,自动痔疮套扎术对于出血性痔疮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能够迅速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痔疮套扎术也有一些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痔疮,套扎术的适应症较广。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如合并静脉曲张、肠壁浸润、肛门狭窄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套扎术。
孕妇、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也需要谨慎考虑手术适应性。
自动痔疮套扎术是一种治疗出血性痔疮的常用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该术式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于减少症状、迅速止血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术前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的定期随访也是必要的,以确保手术效果的长期稳定和患者康复。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
操作指南
一、决定痔疮胶圈套扎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指标
决定痔疮胶圈套扎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指标,一是“胶圈内孔径”,二是“胶圈弹性回缩力”,这两者共同决定了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以及痔血管闭塞的程度。
胶圈内孔径越小,弹性回缩力越大,痔核坏死脱落后形成的溃疡面越小,痔血管闭塞越完全;也即是说,术后出血率越低,手术疗效越好(图1)。
二、传统胶圈套扎术无法克服的缺点
由于橡胶天然特性的限制,胶圈内孔径的最小极限值为1.5mm;也就是说,无论采用何种制造技术,都无法制得内孔径小于1.5mm的胶圈。
与此同时,橡胶的天然特性还决定了胶圈的弹性回缩力有限;加上老化、疲劳和变质等固有缺陷,随放置时间延长,胶圈的内孔径将逐渐变大,弹性回缩力亦逐渐减弱。
以上因素决定了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比较大,更重要的是无法确保套扎术后痔血管完全闭塞,这意味着套扎术后出血的隐患无法避免(国外90年代末报道的术后出血率为0.8%~15%;国内近年来报道的出血率为0.3%~2%)。
此外,胶圈内孔径变大和弹性回缩力减弱还还可能导致以下后果:①术后短期内胶圈滑脱致治疗失败;②组织坏死不完全致溃疡面愈合延迟。
三、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的优势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是在原专利产品自动痔疮套扎器(RPH)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 以弹力线环套代替胶圈,性能优异
传统痔疮套扎,无论国内外,均以胶圈作为套扎材料,其缺点是橡胶容易老化、疲劳和变质。
RPH-4改变传统做法,创新性地以弹力线代替胶圈,而弹力线由特殊高分子材料制成,性能独特,避免了橡胶的一系列固有缺陷,能明显提高套扎效果(图2)。
2. 弹力线环套可极度紧缩,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
当弹力线被套扎于目标组织上后,通过抽紧弹力线可使环套的内孔径进一步缩小,因此对目标组织的套扎极为紧固,组织脱落后的溃疡面极小(接近于零),痔血管闭塞完全,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3. 弹力线强度高,表面摩擦力大,套扎更紧固
弹力线呈特殊双层结构,强度高,表面摩擦力大,套扎后不易滑脱,更不易断裂,因此能避免“术后短期内胶圈滑脱致治疗失败,组织坏死不完全致溃疡面愈合延迟”等缺点。
4. 同一水平面可多点套扎,上提肛垫效果明显
传统套扎因胶圈性能缺陷,同一水平面套点一般不超过3个,否则容易滑脱。
RPH-4以弹力线代替胶圈,套扎极为紧固,故套点可适当增加,肛垫上提效果明显。
对于重度环状脱垂性痔疮,可在痔块基底部套扎3~4个点,痔上粘膜套扎6~8个点(即环绕直肠壁一周,相当于将痔上粘膜环状切除了一圈),上提肛垫的效果极其明显(与痔上粘膜环切术即PPH类似),且愈合后粘膜平整,不遗留异物和瘢痕。
四、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操作步骤
1. 常规消毒,铺巾;
2. 肛窥镜检查,了解痔核分布与脱垂程度,决定套扎位点和方法;
3. 开始套扎前,先拆除推线管固定夹;
4. 将发射头对准目标组织,吸引,待负压表指针慢慢上升到-0.08至-0.1MPa 之间并维持不动时,转动驱动轮360度至红点回归原位,弹力线环套即被发射(与既往发射胶圈的操作方法相同);
5. 转动推线管释放轮至数字"1",释放第一根推线管(同理,推线管释放轮转至数字"2",即释放第二根推线管;转至数字"3",即释放第三根推线管);
6. 助手帮助持枪;术者左手持推线管,右手捏紧弹力线尾部并用力作对抗牵引以收紧弹力线前端环套,直至将目标组织牢牢扎紧;
7. 确认弹力线环套收紧后,术者接过套扎器,打开负压释放开关,释放被套扎的组织(与既往胶圈套扎释放组织的方法相同),并将套扎器置于一旁;
8. 术者左手继续持推线管并稍用力往后抽拉,露出弹力线前端,右手持长剪于打结处剪断,留长4~5mm;至此第一个套扎完成;
9. 依序可进行第二、三个套扎,方法同前;
10. RPH-4与RPH一样,也包括“痔块基底套扎”和“痔上粘膜套扎”两种方法。
对于轻、中度痔疮,一般采用痔块基底套扎法即可;而对于中、重度痔疮,可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11.对于重度环状脱垂性痔疮(即4期环状痔),可先做痔上粘膜交错套扎6~8个点,再做痔块基底套扎3~4个点,这样既可消除痔块本身,又能明显上提肛垫(如图5、6、7、8)。
五、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组件更换
1. 当上述三个套扎完成后,如需更多次的套扎,则可更换新的枪管组件;
2. 更换时,先拔除牵引线旋钮,再按压组件连接卡扣,然后稍用力抽拉即可拔除组件;
3. 插装新组件前,先确定驱动轮红点已回归原位,同时将推线管释放轮转回“0”位;
4. 将组件的三个部位(枪管接头、组件连接卡扣、推线管尾端)分别与枪体相应位置对准,然后缓缓对应插入;
5. 于组件上取下牵引线旋钮,绷紧牵引线后安插于套扎器本体的旋钮轴心上;
6. 至此安装完毕,取除推线管固定夹,即可重新开始套扎。
图5. 痔上粘膜交错套扎(6个点) 图6. 痔块基底套扎(4个点)
图7. 套扎术前
图8. 套扎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