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适应症讲座
- 格式:pdf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16
起搏器植入术操作规范一、临时起搏器安置术【适应症】1、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
2、可逆性的或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症或类似晕厥发作。
3、保护性起搏,用于潜在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须做大手术或分娩者。
4、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协同药物治疗。
【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传染病检查、床边心电图、床边胸片、床边心脏彩超等。
2、术前查房,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做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
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6、术前小结。
8、建立静脉通道。
【操作方法】1、采用经皮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
2、确认电极导管接触右心尖满意后,测定起搏阈值小于1V,将导管的尾部与起搏器连接,以3倍阈值电压行按需起搏。
3、将静脉鞘退出皮肤外,穿刺处缝一针或以消毒胶布固定导管,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1、患肢制动,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2、心电图监测起搏和按需功能。
3、临时起搏器放置一般不超过7天。
【并发症及处理】1、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和血肿,予加压包扎。
2、近期阈值增高或感知不足,可提高输出电压,调整感知灵敏度。
3、导管移位,应在X线和心电监测下渐退导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
同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必要时行手术修补。
4、穿刺部位局部或经导管引起全身感染,使用合适抗生素,尽早撤出电极导管。
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基本原理】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秘电极导线)植入羁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皿功能。
起搏系统主要有单心腔(仅起搏心房或心室)和双心腔(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两种起搏方式,前者简单经济,后者更具生理性。
【适应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01起搏器植入术基本概念与原理Chapter起搏器定义及作用起搏器定义起搏器作用植入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手术过程简介术前准备包括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签署手术同意书等。
手术步骤局部麻醉后,穿刺静脉并插入电极导线至心脏内,测试电极位置并固定,连接起搏器并埋入皮下囊袋中,最后缝合伤口。
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效果预期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需注意的问题02术前准备与评估Chapter患者心理准备指导01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及起搏器植入适应症020304血液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胸部X线或CT检查,了解肺部及纵隔情况,为手术提供参考其他特殊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心脏磁共振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术前检查项目清单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必要性、风险及预后提供详细的手术知情同意书,家属仔细阅读并签字确认告知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照顾家属沟通与签字流程03手术过程详解Chapter消毒铺巾操作规范铺巾顺序消毒范围先铺对侧,再铺近侧;先铺下方,再铺上方。
确保铺巾无菌,且覆盖全面。
注意事项麻醉药物选择注射技巧麻醉效果评估030201局部麻醉技巧掌握电极导线选择和放置位置确定电极导线类型选择放置位置确定注意事项囊袋制作在选定位置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肌层至胸大肌表面,制作大小合适的囊袋。
囊袋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囊袋位置,一般位于胸大肌表面,需避开乳腺组织和肋骨。
起搏器固定将起搏器放入囊袋中,用丝线将其固定于胸大肌筋膜上,防止其移位或脱落。
同时注意避免损伤起搏器及周围组织。
起搏器囊袋制作和固定方法04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Chapter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遵循医生指导进行伤口消毒和换药。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