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矫治32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固定疗效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90.43 KB
- 文档页数:2
3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引言埋伏牙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常由于邻近牙齿、骨、软组织的阻碍,使之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
造成上颌前牙区埋伏阻生牙的原因有乳牙的慢性根尖周病、乳牙的外伤、乳牙早失、多生牙和牙瘤等引起。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也很常见,对于埋伏的多生牙或者第三磨牙,临床上一般选择拔除方法治疗,而对于自然牙列中的其他恒牙埋伏阻生,则尽量给予保留,以维持自然牙列的完整性。
随着固定正畸技术的日益提高及与颌面外科的相互合作,很多埋伏阻生牙避免了被拔除的厄运[1]。
临床上患者常因邻牙已萌出,患牙未萌或乳牙早失,继承恒牙迟萌来就诊,摄片后才发现患牙为埋伏阻生。
本文应用助萌法和闭合式开窗导萌法两种矫治埋伏阻生的上颌前牙3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1 患者资料选择近几年来我院口腔正畸科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小的为9岁,年龄最大的为25岁,平均年龄为17岁;中切牙6例,侧切牙4例,尖牙26例。
2 方法常规临床检查,取研究模型,常规拍摄根尖片、头颅侧位片、牙列曲面断层片。
如果埋伏牙情况复杂,可以用CT或螺旋CT确定埋伏牙的位置、根部发育情况及与相邻牙的关系,由正畸医师和口外医师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助萌法和闭合式开窗导萌法两种,前者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后者适用于埋伏阻生牙无法自然萌出或无萌出能力。
将全部36例患者分为A、B 两组,分别18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A组采用助萌法,B组采用闭合式开窗导萌法。
3 结果A组18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通过助萌法矫治,其中应用正畸扩弓后获得间隙使埋伏牙自行萌出4例,在拔除多生牙或滞留乳牙获得间隙后埋伏牙自行萌出4例,横切助萌后自行萌出10例。
B组18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通过闭合式开窗导萌法,埋伏阻生牙全部牵引成功,埋伏牙排齐后牙髓活力测试均正常,牙周组织附着良好。
4 讨论埋伏阻生牙是牙齿在往外生长时,因为往外生长的空间不足,被已有的牙齿压制难以长出牙龈外或只露出牙龈很少。
·短篇论著·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疗效分析彭文波,缪颖作者单位: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通讯作者:彭文波,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E -mail :pwbo@【摘要】目的探讨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11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经全景片证实的尖牙阻生患者32例,共52颗阻生尖牙,其中上颌38颗,下颌14颗。
正畸拔牙14例,不拔牙矫治18例。
应用外科翻瓣粘结、正畸牵引助萌的方法,用链状皮圈进行正畸牵引导萌。
结果52颗尖牙全部牵引成功,矫治时间1年1个月 2年5个月。
32例正畸患者,牙周和牙髓情况均良好,牙周附着良好,牙无明显松动,根尖无明显吸收,牙髓活力测试正常,牙龈形态良好。
26例达磨牙Ⅰ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结论翻瓣助萌矫治埋伏阻生尖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美容牙科技术。
【关键词】牙,阻生;正畸矫正器;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781.21【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3.12.096彭文波,缪颖.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疗效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4334-4335.[ ]The Efficacy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Impacted Canines PENG Wen -bo ,MIAO Ying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Foshan 528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impacted canines.MethodsThirty -twopatients with impacted canines treated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from July 2005to July 2011were enrolled.There were 52impacted canines ,of which 38were of upper jaw and 14of lower jaw.Orthodontic extraction was performed for 14pa-tients ,while the other 18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on -extraction therapy.Flap operation ,acid eruption ,and orthodontic traction with elastomeric chains were performed.ResultsAll 52impacted canine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duration oftreatment ranged from 13months to 29months.The periodontal tissue and dental pulp were in good condition without loose teeth ,bone loss ,root resorption ,and gingival recession.Satisfactory effect of clinical esthetics was achieved.And 26patients had Class Ⅰmalocclusion.Conclusion Flap acid eruption proced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eatment of impacted canines in cosmeticdentistry.【Key words 】Tooth ,impact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 ;Treatment outcome尖牙阻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颌畸形,可以造成邻牙迟萌、错位萌出,牙弓间隙的丢失,邻牙牙根吸收,甚至完全埋伏于骨内,称为埋伏牙,个别可能导致牙源性囊肿。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上前牙埋伏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中取94例,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1年11月。
以盲选的方式,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总结2组的疗效。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好转率(95.74%)、治疗满意度(97.87%)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4.26%)较低,组间有差异(P<0.05)。
结论:给予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上前牙埋伏阻生;口腔正畸;临床疗效在临床口腔科,上前牙埋伏阻生是一种常见病,指牙齿部分未正常萌出,或者完全未萌出。
据统计,在成年人中,有20%会出现这类疾病,导致龋齿、口臭等[1]。
现阶段,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不良事件。
近年来,口腔正畸疗法获得广泛的应用,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上,作用显著[2]。
本文以94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为对象,总结了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从我院收治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中取94例,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1年11月。
以盲选的方式分组:观察组47例,包括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7例。
其中,年龄最大者33岁,最小者14岁,平均(25.30±7.69)岁。
对照组47例,包括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6例。
其中,年龄最大者32岁,最小者14岁,平均(25.32±7.71)岁。
比较发现,2组的资料差异不大(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均确诊,无禁忌症;知晓本次调研的意义;精神状态正常,可以配合整个治疗过程。
(2)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听力或视力障碍;有其他口腔疾病。
1.3方法1.3.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也就是外科导萌手术。
30例正畸牵引矫治埋伏阻生牙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正畸牵引矫治埋伏阻生牙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30例埋伏阻生牙应用正畸的方法进行牵引治疗,观察其疗效和时间。
结果除1例因埋伏阻生牙位置过深且患者年龄较大未能成功牵引,其余29例均牵引成功,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96.66%。
牵引时间平均需要11.4个月。
结论正畸牵引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埋伏阻生牙的保留和治疗。
【关键词】固定正畸牵引埋伏阻生牙埋伏阻生牙在临床矫治人群中所占比例不高。
矫正风险较大,但矫治后对于病人的美观恢复及咀嚼功能的提高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笔者应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牵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2011年由我院临床矫治该类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
年龄9~19岁,平均年龄13.7岁,上中切牙埋伏14例,上尖牙埋伏9例,下第二双尖牙埋伏7例。
1.2方法经X线片观察,选择牙体、牙根形态较为正常的埋伏牙,先进行X线的三维定位[1](通过CT断层片三维重建程序的使用而获得定位或通过MRI直接获得定位),以确定埋伏牙的确切部位及与邻牙的相互关系。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暴露埋伏牙牙冠,酸蚀牙面,在充分干燥、隔湿可靠的前提下在牙冠唇面(或舌面)牢固粘贴牵引钩或舌侧扣,在上牙列(或下牙列)黏固固定矫正器,并弯制弓丝结扎固定,与主弓丝上用链状皮圈相连,轻力牵引,部分病例因间隙不够,可在埋伏牙牵引出来后再利用链状皮圈或螺旋推簧开拓间隙、排齐,或留待乳牙替换完毕后二期矫治。
2 结果30例患者中,矫治疗程9~15个月,平均11.4个月,在矫治过程中,除1例因患者年龄较大,埋伏阻生牙位置较深,最终放弃牵引而导致治疗失败,其余29例均治疗成功。
3 讨论3.1埋伏牙的矫治是临床矫治中相对较特殊的一类,经统计,此类患者多有早期的牙外伤史,牙齿替换障碍等,也有的患者属牙胚发育异位,牙根发育异常,牙根弯曲,牙根融合等.有报道[2]认为侧切牙牙根长度变异、龋齿所致残根、乳牙滞留、牙瘤、多生牙、不明原因的萌出困难及医源性因素均是可能的病因。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上前牙埋伏阻生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方法:由于开展的治疗方案不同,因而将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80例分组,即外科导萌手术(对比组40例)与口腔正畸(分析组40例),较比不同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析组(95.00%)高于对比组(57.50%),较比,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组(7.50%)低于对比组(37.50%),较比,存在差异性(P<0.05)。
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应用价值高,既能够保证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口腔正畸;上前牙埋伏阻生;临床效果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对口腔的保健意识有所增强。
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各种正畸装置,调节患者面部骨骼连接、颌面部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牙齿之间的异常关系等,从而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和美观稳定[1]。
埋伏阻生齿是牙齿在萌出过程中受到牙龈等软组织,牙槽骨或邻牙的阻碍,不能正常暴露在口腔内的情况,其中以上颌前牙阻生是最为常见的。
上前牙埋伏阻生是会影响到患者牙齿的发育,导致患者牙齿畸形,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患者面部美观程度,不仅会影响患者生理健康,也会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2]。
为此,必须为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保证患者牙齿的正常发育。
为进一步分析口腔正畸效果优势性,本文针对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落实不同治疗策略,具体如下。
1基础信息和治疗方案1.1基础资料研究跨度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共计80例,对比组患者40例实施外科导萌手术,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2至26岁,平均年龄(19.12±0.13)岁;分析组患者40例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3至27岁,平均年龄(19.25±0.26)岁;两组基本信息开展均衡性比较,不存在差异性(P>0.05)。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外科导萌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
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6.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疗效上前牙埋伏阻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其一,在牙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牙列间隙不足;其二,因为受到骨、纤维组织的影响,牙萌生长遭到障碍,从而不能够顺利生长出来[1]。
由于上颌尖牙是撕裂食物的主要牙位,上前牙埋伏阻生的出现对口腔咀嚼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
对于上前牙埋伏阻生,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口腔正畸治疗、外科导萌手术。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18-38岁,年龄平均值为23.56±2.53岁,其中易位牙16例、多生牙15例、间隙不足10例、萌出异常9例。
观察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18-38岁,年龄平均值为23.55±2.53岁,其中易位牙15例、多生牙13例、间隙不足12例、萌出异常10例。
33例埋伏阻生上颌尖牙正畸导萌治疗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正畸与导萌联合治疗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33例牙列重度拥挤伴有一侧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减数拔牙扩展牙弓间隙后进行开窗导萌,暴露埋伏尖牙牙冠进行牵引与进一步正畸治疗。
结果:经过19-25个月(平均20.7个月)的正畸治疗,33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排列整齐,牙髓活力正常,牙龈形态良好,牙周组织未见异常,咬合关系良好。
影像学示:根尖发育良好,无明显吸收,髓腔未见异常。
临床效果良好。
结论:正畸联合手术导萌是有效的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方法。
标签:正畸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导萌前言由于各种原因(骨、牙齿或软组织等)阻挡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的牙齿称为阻生牙[1]。
当牙齿严重阻生埋伏于软组织或颌骨内完全不能萌出时称为埋伏阻生牙[2]。
埋伏阻生牙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牙弓中的任何牙位,最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其次为上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3]。
上颌尖牙在维持面部形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上颌尖牙正畸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我科近3年收治的33例通过正畸导萌方法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病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巴州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2010~2013年正畸牵引治疗的患者中选取33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1-24(平均13.5)岁。
所选病例均为单侧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其中左侧20例,右侧13例;在唇腭向上,唇侧阻生21例,腭侧阻生12例。
所有患者均为严重拥挤病例,需采用减数拔除第一前磨牙来提供足够的萌出间隙。
1.2治疗方法1.2.1检查及诊断首先拍摄患者上颌X线全景牙片,了解尖牙阻生情况,触诊触及不到的尖牙应用三维CT成像和多层面重建技术准确确定埋伏阻生牙的位置,显示颌骨内埋伏阻生尖牙的大小、形态、牙体长轴方向、牙根发育情况;取研究模型,制定正畸治疗方案。
固定矫治技术矫治上颌埋伏尖牙的临床体会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发病率高,常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和邻牙牙根的吸收,但因其位于口角处,牙根粗大,有支撑口角、尖牙保护颌的功能,若拔除,会使口角塌陷,影响美观,应尽可能予以保留,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2010年已矫治结束的尖牙埋伏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2~28岁,平均17岁;单侧阻生9例,双侧2例;唇侧阻生10颗,腭侧3颗;均在正畸治疗前常规拍全口曲面断层片时发现,部分病例行CT三维重建检查,详细了解其阻生位置、发育状况、形态、与邻牙位置关系及邻牙牙根是否有压迫吸收等。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错颌类型,正畸牵引的可行性,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拥挤严重者采用减数拔牙,非拔牙病例尽可能开辟间隙,待间隙充分,牙弓排齐后开始手术开窗和正畸牵引。
对于唇侧位的埋伏阻生尖牙均采用封闭导萌法,腭侧位的采用直接暴露法或封闭导萌法,根据牙齿位置、方向、萌出道状况,决定埋伏牙牙冠上牵引附件的黏接位置及牵引方向,与弓丝或其他牙齿之间牵引,力值60g左右[1]。
当牙冠至正常牙弓不远时,在主弓丝稳定牙列的情况下用Ni-Ti片段弓将牙齿逐渐纳入牙列正常位置。
结果11例矫正疗程10~22个月,平均16个月。
矫治完毕后,采用温度测试法对比12颗患牙牙髓活力正常,牙周情况良好,牙龈形态美观,咬合关系正常,摄片未见牙根吸收及根尖阴影。
1例牙髓活力丧失牙齿变色,行根管治疗后保留,未见明显松动。
由于正畸治疗前的有效沟通,所有病例对疗效均满意。
保持观察1~1.5年,均未见明显复发。
讨论矫治的必要性: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常见,国内、外研究显示,正畸门诊病例中其发病率约2%[2],常导致错颌畸形发生、邻牙牙根吸收,还可出现神经症状,成为感染病灶,继发炎症、囊肿,若不及时治疗,影响颜面美观和口腔颌面部健康、功能。
应尽可能予以矫治。
牵引前的要点:在埋伏牙的矫治前,术前明确诊断和埋伏牙的定位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矫治成败。
正畸技术矫正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正畸技术矫正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30例上颌前牙阻生进行临床检查与CT检查,了解阻生前牙的具体位置及其周围组织情况,采取正畸牵引治疗。
结果:27例埋伏阻生前牙均萌出排齐,牙周与牙髓均正常,矫正成功率高达90%,疗效显著。
结论:正畸技术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正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可靠、成熟的矫正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正畸技术前牙埋伏阻生【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21-02牙齿由于萌生位置不够或者某些外在因素影响时很容易出现埋伏阻生,牙齿无法在正常位置萌出,不仅对口腔功能造成影响也往往不够美观[1]。
如果不给予重视,很容易发展为牙颌重度畸形而影响患者容貌,埋伏牙尤其是埋伏前牙的矫治对恢复患者口腔美观与功能都十分重要。
近年来我科通过正畸技术对30例埋伏前牙进行了矫治,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我科2011.03-2012.03期间收治的前牙埋伏阻生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根据其X光片与临床表现诊断。
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为7—15岁,平均年龄11.5岁,上尖牙10例,上侧切牙12例,上中切牙8例,共计埋伏阻生前牙30例。
1.2 矫治方法①矫正前先进行X线定位以选择牙根、牙体均相对正常的埋伏牙进行矫治。
②先拔除滞留乳牙与多生牙,以消除埋伏阻生牙齿萌出方向的压力。
③采用翻瓣术或环切术去除牙冠部覆盖的黏膜与骨组织,将埋伏牙的牙冠暴露出来。
④按照埋伏阻生牙齿的方向及其和邻牙间的关系选取合适的方向实施正畸牵引导萌。
牵引力应视埋伏牙齿的深浅而定。
如果牙齿埋伏过深,渗血较多,可以使用二步粘贴法或者电刀电凝止血,术后使用碘仿纱条进行1周的压迫,随后粘贴牵引附件,牵引钩要稍长,缝合创口后牵引钩应显露出来。
对患者进行1年以上的观察。
2 结果30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中有27例均成功萌生,且排列整齐,牙齿无松动,牙髓检测正常,牙周的附着效果良好,矫正成功率高达90%。
简述口腔正畸治疗中上前牙埋伏阻生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冈县人民医院治疗的40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
对照组行外科导萌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口腔正畸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正畸;上前牙埋伏阻生;生活质量上前牙阻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科疾病,若情况较为严重,阻生牙会埋在患者牙床内,不仅影响生理健康,还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1]。
此疾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牙齿发育,致使其牙齿畸形,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程度[2]。
因此患者需要接受有效、及时的治疗干预。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对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冈县人民医院治疗的40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
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12~20岁,平均(14.34±2.82)岁;病程13~24个月,平均(18.59±3.16)个月;其中间隙不足3例,多生牙4例,易位牙6例,萌出异常7例。
研究组男9例,女11例;年龄11~20岁,平均(13.59±2.75)岁;病程15~26个月,平均(18.72±3.45)个月;其中间隙不足4例,多生牙5例,易位牙6例,萌出异常5例。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研究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以便于为今后上前牙阻生患者的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36例进行研究讨论,所有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采取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显效的有22例,有效的12例,无效的2例,总有效率94.4%(34/36),发生异常情况的有5例,发生率为13.9%(5/36)。
结论对于上前牙埋伏阻生的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异常,并且该方法治疗起来安全性较高,受到很多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青睐,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rthodontics therapy of anterior maxilla impacted teeth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maxilla impacted teeth. Methods 3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terior maxilla impacted teeth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o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s,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2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2 cases were effective,2 cases were ineffective,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4% (34/36),5 cases were abnormal,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3.9% (5/36).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s therapy of anterior maxilla impacted teeth is obvious,which can reduce the abnormalities of patients,with high safety,wining popularity of patients and medical staff,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future.[Key words] Orthodontics;Anterior maxilla impacted teeth;Clinical effect齒错位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障碍,则有可能会埋在患者的骨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2019 年第 6 卷第 103 期2019 Vol.6 No.10337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末节断指再植术效果显著,可改善术后指甲长度、远端指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安全性高,利于断指恢复。
综上所述,手指末节离断患者行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术效果显著,可改善术后指甲长度、远端指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安全性高,利于断指恢复。
参考文献[1] 厉运收,徐 涛,王晓阁.手指末节缺损修饰性再造方法的选择与探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06):580-582.[2] 梁富旭.手指完全离断84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8,44(08):926-928.[3] 郑颂耀,李展新,尹 优,等.手指末节离断指体再植及创面临床处理策略[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9,33(02):239-242.本文编辑:赵小龙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汪家斌(镇江京口嘉美口腔诊所,江苏 镇江 212000)【摘要】目的 观察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上前牙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16例。
对照组实施外科导萌手术,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联合外科导萌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
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上前牙阻生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上前牙阻生;口腔正畸;疗效;治疗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03.37.02阻生牙是临床常见牙齿发育障碍,上颌尖牙和中切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阻生牙。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上前牙阻生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64例上前牙阻生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2例。
治疗期间,常规组患者行外科导萌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比较其治疗有效率、满意度等相关指标。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上前牙阻生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既能恢复其咀嚼功能,又可以提升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持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上前牙阻生;临床疗效;满意度;咀嚼功能;外科导萌术前言作为阻碍牙齿发育的一种口腔常见疾病,牙阻生主要是由牙齿萌出错位所致。
患病后,轻度患者可表现为无法实现正常咬合,重度患者则表现为牙列不齐、牙齿畸形等征象,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不仅会诱发脸颊肿胀、语言障碍、咀嚼障碍等并发症,而且会促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及工作。
传统治疗牙阻生多选择外科导萌术,经王伟、刘兰等学者[1]研究指出,导萌术的应用虽然可以促进牙阻生正常生长,但术后易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整体治疗效果。
随着口腔正畸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完善,罗静、姚严琦等学者[2]提出,将口腔正畸方案应用于上前牙阻生治疗中具有突出效果。
基于此,我院将64例上前牙阻生患者进行分组讨论,重点探究了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64例上前牙阻生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
常规组包含18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1岁,平均年龄(16.32±3.21)岁;患病类型:14例萌出异常,12例间隙不足,6例多生牙。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上前牙阻生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
给予对照组外科导萌手术的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口腔正畸的治疗方式,并对两组的治疗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中给予上前牙阻生患者口腔正畸的治疗方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上前牙阻生;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impacted upper anterior teeth.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impacted upper anterior teeth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of surgical guided eruption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of orthodontics.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impacted upper anterior teeth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orthodontics; Impacted upper anterior teeth; Treatment satisfaction;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牙齿发育不良,不管是上颌还是下颌都可能有阻生牙的出现。
关键词:口腔正畸上前牙阻生临床疗效阻生牙为临床常见的牙齿发育障碍,上颌、下颌均有可能出现阻生牙。
轻度阻生会造成牙齿萌错位或者是迟萌,重度阻生患者会出现埋伏牙,严重影响口腔功能[1]。
上前牙阻生指的是上前牙生长时因为纤维组织、骨软组织等因素无法正常萌出至咬合位置,会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2]。
上前牙阻生发病率较高,为临床常见的牙齿疾病,患者需及时进行诊治。
本次研究旨在寻找上前牙阻生的高效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
其中,参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3~24岁,平均年龄(18.02±1.64)岁,多生牙7例,易位牙15例,其余类型3例;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2~26岁,平均年龄(18.97±1.56)岁,多生牙8例,易位牙13例,其余类型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患者及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①参照组实施导萌术治疗,患者麻醉过后剔除埋伏牙周边的黏膜组织与骨组织,将其完全暴露,将骨阻去除后进行止血缝合。
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最大程度避免损伤患者邻牙,患者需进行定期复诊。
②研究组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的口腔与牙齿进行全景拍摄,依照患者颌面骨CT与口腔全景片制定正畸方案,应用方丝弓矫正固定患者的埋伏牙牙冠,此过程中若出现磨牙需进行粘结,清除处理前牙阻生,若出现出血需要进行止血处理,依照患者牙槽骨剩余量与患者牙周支持组织量确定正畸力的大小,进行正畸固定。
若患者患有局部骨缺损,可植入HA,术后进行止血缝合。
医师在进行牵引固定时需要做到小心谨慎,动作轻缓温柔,防止出现大出血现象。
两组患者于治疗阶段行一致的术后护理干预。
1.3评价标准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在治疗上前牙阻生时,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案的效果及对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纳入的时段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取60例在本院开展上前牙阻生治疗的患者,对其做统计对比,随机规范化分组,分为2组,即30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30例观察组,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牙槽骨密度、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在治疗前对比牙槽骨密度,无差异,P>0.05,治疗后,再次对比牙槽骨密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发现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治疗上前牙阻生时时,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案,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上前牙阻生;口腔正畸治疗;治疗有效率;牙槽骨密度;并发症发生率上前牙阻生属于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地出现是因前牙在萌出时出现牙列间隙不足,或是没有萌出到正常的咬合部位,即会形成阻生牙,常见的阻生牙是下颌的第三磨牙,其次为上颌的第三磨牙、上颌尖牙,据调查表明,在成人中阻生牙的发生率可以达到20%[1]。
上前牙阻生属于成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症状。
上颌的尖牙处在口角的部位,其属于牙根最长的牙,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也最长,其在撕裂食物时,上颌尖牙具有较大的作用,其还能保持面部的丰满[2]。
如尖牙在萌动产生相应的障碍,会影响口腔的相关功能,其中最为常见的即为上前牙阻生。
上前牙阻生的出现多因牙列、牙数出现不足,导致牙齿的排列、咬合出现相应的影响,同时还会压迫邻近牙齿的牙根,影响其吸收[3]。
故本文就取6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评价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的时段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取60例在本院开展上前牙阻生治疗的患者,对其做统计对比,随机规范化分组,分为2组。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分析关雪娇【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42例上前牙阻生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外科导萌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口腔正畸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龈炎症、咬合关系紊乱等口腔异常现象的发生率更低,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能够较好的促进前牙萌出,且口腔异常发生率低。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orthodontics treatment for maxillary teeth.Methods 42 patients with forward maxillary teeth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rough computer random method (n=21).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guide treatment, patient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s treatment on the basis ab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Results Patient's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n research group was 95.24%, signiif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66.67%, the differences was signiifcantly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gum inlfammation, occlusal disorders and dental anomalies were lower in research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oral cavity maxillary orthodontictreatment to teeth can better promote the front teeth eruption, and has lower incidence of abnormal oral.【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29【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口腔正畸;上前牙阻生;临床疗效【作者】关雪娇【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宿迁 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阻生牙属于较为常见的牙齿发育障碍,症状较轻的可能造成牙齿萌出错位,严重的则可能在骨内埋伏,产生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