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三视图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简述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是指制图中的仰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结合在一起能够
囊括几何图形的完整信息,是机械工程制图的重要基础。
根据图形造型大小及图形相对关系制图的过程,空间平面图形可以投射到水平面、垂直面以及斜面,将各视图投影在三个不相干的平面上,从而得到仰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三种投影视图。
仰视图,它将模型统一地投射到水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的上方的一个新面。
仰视
图投影,把造型中的垂直元件变成线段,水平元件变成点,水平面变成直线,物体在此面上看起来像是从上方望下看一样,所以称作仰视图。
俯视图,它将模型统一地投射到水平面墙面相对面上,俯视图投影后,所有垂
直元件变成点,水平元件变成线段,斜面变成点和线段的集合,物体在此面上看起来像是从下方望上看一样,所以称俯视图。
侧视图,它将模型统一地投射到水平面的左右,侧视图投影后,水平面变成点,斜面变成直线,物体在此面上看起来像是从侧面望去的一样,所以称作侧视图。
因此,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仰视图投影将垂直元件变成线段,
水平元件变成点,水平面变成直线;俯视图投影将垂直元件变成点,水平元件变成线段,斜面变成点和线段的集合;侧视图投影将水平面变成点,斜面变成直线。
三视图是机械工程制图的核心技术,需要把握投影规律。
理解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便能根据投影原理对对象的造型参数准确的表达出来。
正确的三视图投影可以使得工程师更准确地表达产品外观造型,关键是需要准确地把握投影中的规律和要点。
机械制图–三视图1. 介绍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而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制图方式。
三视图是指通过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来展示机械零件或产品在三个主要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
本文将介绍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制图过程和一些注意事项。
2. 三视图的概念在机械制图中,三视图是通过正交投影的方式来展示机械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正交投影是一种由三个相互垂直的相互投影面组成的投影系统。
而三视图则分别是对这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的。
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正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侧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侧面投影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零件或产品的上方投影得到的视图。
通过这三个视图,可以全面地了解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方便进行加工和装配。
3. 制图过程制作三视图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适当的投影面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投影面,这取决于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要展示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正视图通常选择垂直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侧视图选择平行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俯视图则选择垂直于工作面的投影面。
步骤2:绘制正视图在选定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正视图。
注意要准确地表示出特征和尺寸,包括主要特征、孔和轴等。
步骤3:绘制侧视图在平行于主要特征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侧视图。
要注意与正视图的对应关系,确保主要特征的位置和尺寸一致。
步骤4:绘制俯视图在垂直于工作面的投影面上,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零件或产品的俯视图。
同样要与正视图和侧视图保持对应关系。
步骤5:标注尺寸在绘制完三个视图后,需要进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要准确、清晰,并遵循一定的标注规范。
标注需要对零件或产品的尺寸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于工艺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加工和使用。
4. 注意事项在绘制三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保证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三个视图中的主要特征和尺寸应该是一致的。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缩放比例,使得绘制出的三视图能够清晰地展示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机械制图课程–三视图的画法引言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学习三视图的画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正确绘制三视图,我们可以描述一个物体的外观和尺寸,为制造和加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画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是指一个物体的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通过这三个视图可以全面而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外观和尺寸。
•正视图:从物体的正面观察,以垂直于物体的视角绘制。
•俯视图:从物体的上方观察,以垂直于物体的视角绘制。
•侧视图:从物体的侧面观察,以垂直于物体的视角绘制。
通过绘制这三个视图,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信息,利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准确沟通和理解。
三视图的画法步骤绘制三视图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物体的投影方向: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和方向。
一般来说,正视图位于左侧,侧视图位于右侧,俯视图位于上方。
2.绘制物体的正视图: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正视图的尺寸和比例,并按照比例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注意保持物体的轴线与视图之间的一致性。
3.绘制物体的俯视图: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俯视图的尺寸和比例,并按照比例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注意保持物体的轴线与视图之间的一致性。
4.绘制物体的侧视图:根据题目或实际需求,确定物体侧视图的尺寸和比例,并按照比例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注意保持物体的轴线与视图之间的一致性。
通常侧视图位于俯视图的右侧。
5.标注尺寸信息:根据物体的实际尺寸确定比例尺,将尺寸信息标注在三视图上,包括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其他关键尺寸。
标注要清晰、准确,方便理解和后续的加工和制造。
6.完善细节部分:检查三视图的绘制是否完整和准确。
根据实际尺寸和细节,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添加细节信息,如孔的位置和直径、倒角的大小等。
三视图的绘制技巧和注意事项在绘制三视图时,应注意以下技巧和事项:•视图之间的一致性:保持三个视图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比例一致,特别是轴线的位置和方向。
课题名称:机械制图三视图
◆三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物体的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如下图
一、
三视
图的
形成
1、
三投
影面
体系三投影面体系由三
个互相垂直的投影
面组成,V面称为正
立投影面;
H面称为水平投影面;W
面称为侧立投影面。
三
个投影面把空间分成八
个部分,称为八个分角。
顺序如上图。
我国标准
是将物体放在第一分角
内进行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
三
个投
影面
的交
线
OX、
OY、OZ
称为
投影
轴(简称X轴、Y轴、Z轴)。
三根投影轴互相垂直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以
原点为基准,沿X轴方向度量长度尺寸和确定左右位置;沿Y轴方向测量宽度尺
寸和确定前后位置;沿Z轴方向度量高度尺寸和确定上下位置。
2、三视图的形成和名称
如上
图所
示,把
物体
正放,
就是
把物
体上
的主
要表面或对称平面置于平行于投影面的位置。
物体的位置一经放定,作各个视图
时就不许再变动。
然后将组成此物体的各几何要素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射,就可
在三个投影面上画出三个视图。
由前向后投射在正面(V)上所得的视图叫主视图,由上向下投射在水平面(H)面上所得的视图叫俯视图,由左向右投射在侧面(W)上所得的视图叫左视图。
把这三个视图按正确的投影关系配置的视图,常称为三面视图或三视图。
3、投影面的展开
为了把三面视图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必须把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 面展开摊平成一个平面。
其方法如下图所示,正面(V )保持不动,水平面(H )绕X 轴向下旋转900
与正面(V )成一平面,侧面(W )绕Z 轴向右旋转900
,也与正面(V )成一平面,展开后三个投影面就在同一图纸平面上。
投影面摊平后,Y 轴被分为两处,分别用Y H (H 面上)和Y W (W 面上)表示。
理论上投影面是无限大的,且为了便于标注尺寸等原因,在工程图样上通常不画投影面的边线和投影轴,各投影面和视图的名称也不需要标注,由其位置关系来识别。
二、物体与三视图的关系
每个视图表示物体一个方向的形状和两个方向的尺寸以及位置关系。
主视图——表示从物体前方向后看的形状和长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
(不反映宽度尺寸以及前后的位置关系)
俯视图——表示从物体上方向下俯视的形状和长度、宽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左右、前后方向的位置。
(不反映高度尺寸以及上下的位置关系)
左视图——表示从物体的左方向右看的形状和宽度、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及前后、上下方向的位置。
(不反映长度尺寸以及左右的位置关系) 三、三视图间关系
1、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主; 俯视
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画三个视图时必须以主视图为主按上述关系排列三个视图的位置,叫
做按投影关系配置视图。
这个位置关系是不能更动的,并且视图之间要对齐、对正不能错开。
2、尺寸关系
每对相邻视图同一方向上尺寸相等,即:
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的相应投影长度相等,并且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的相应投影高度相等,并且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的相应投影宽度相等。
上述是物体上的长、宽、高尺寸在三视图间的对于三视图的总体或局部都是如此,在画图、读图、度量及标注尺寸时都要注意。
3、方位关系
主视图和俯视图可以分出物体上各结构之间的左右位置;
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分出物体上各结构之间的上下位置;
俯视图和左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面是物体的后面,另一面是物体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