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子系统的设计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51
从零开始学布线:配线(水平)子系统设计配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延伸到楼层配线间管理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由与工作区信息插座相连的水平布线电缆或光缆等组成,配线子系统线缆沿楼层平面的地板或房间吊顶布线。
1配线子系统设计要求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如下:1)配线子系统是用于每层配线电缆的统称。
2)配线子系统应考虑下列问题:□根据工程提出近和远的终端设备要求。
口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
口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
3)配线子系统宜采用4对对绞电缆。
配线子系统在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宜采用光缆。
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并进行管理。
4)配线系统宜选用普通型铜芯对绞电缆。
5)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宜按下列原则选用:地面线槽方式就是将长方形的线槽打在地面垫层中,每隔4~8m 拉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在支路上出线盒起分线盒的作用),直到信息出口的出线盒。
线槽有两种规格:70 型外形尺寸70mni*25nini,有效截面积1470mm2,占空比取30%,可穿24根线(3、5类混用);50型外形尺寸50mm*25mm,有效截面积960mm2,可穿插15根线。
分线盒与过线盒均由两槽或三槽分线盒拼接。
地面线槽方式有如下优点:1)用地面线槽方式,信息出口离弱电井的距离不限。
地面线槽每4~8m接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布线时拉线非常容易,因此距离不限。
强、弱电可以同路由。
强、弱电可以走同路由相邻的地面线槽,而且可接到同一线盒内的各自插座。
当然地面线槽必须接地屏蔽,产品质量也要过关。
2)适用于大开间或需打隔断的场合。
如交易大厅面积大,计算机离墙较远,用较长的线接墙上的网络出口及电源插座,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时在地面线槽的附近留一个出线盒,联网及取电都解决了。
又如一个楼层要出售,需视办公家具确定房间的大小与位置来打隔断,这时离办公家具搬入和住人的时间已经比较近了,为了不影响工,使用地面线槽方式是最好的方法。
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作者:吴迪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摘要:水平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结构的一部分,它将垂直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
本文总结了水平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布线;水平;设计1.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的布线基本要求水平子系统的管路敷设、线缆选择将成为综合布线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平布线应采用星型拓朴结构2.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设计2.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首项重要工作,需求分析首先按照楼层进行分析,分析每个楼层的设备间到信息点的布线距离、布线路径,逐步明确和确认每个工作区信息点的布线距离和路径。
2.2技术交流由于水平子系统往往覆盖每个楼层的立面和平面,布线路径也经常与照明线路、电器设备线路、电器插座、消防线路、暖气或者空调线路有多次的交叉或者并行,因此不仅要与技术负责人交流,也要与项目或者行政负责人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重点了解每个信息点路径上的电路、水路、气路和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等详细信息。
在交流过程中必须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每次交流结束后要及时整理书面记录。
2.3 阅读建筑物图纸索取和认真阅读建筑物设计图纸是不能省略的程序,通过阅读建筑物图纸掌握建筑物的土建结构、强电路径、弱电路径,特别是主要电器设备和电源插座的安装位置,重点掌握在综合布线路径上的电器设备、电源插座、暗埋管线等。
在阅读图纸时,进行记录或者标记,正确处理水平子系统布线与电路、水路、气路和电器设备的直接交叉或者路径冲突问题。
2.4 水平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按照GB50311-2007国家标准的规定,水平子系统属于配线子系统中,对于缆线的长度做了统一规定,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
其中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米,一端工作区设备连接跳线不大于5米,另一端设备间(电信间)的跳线不大于5米,如果两端的跳线之和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保证配线子系统信道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信道总长度不应大于2000m。
综合布线主要由下面 6个部分组成:管理子系统:主要是指语音系统的电话总机房和数据系统的网络设备室 (或称网络中心 )。
该子系统主要由配线架和连接配线架与设备的电缆组成。
配线子系统:指除设备室外,所有楼层的配线架。
垂直干线子系统:提供垂直方向的电缆,组成楼层之间及外界通信的通道。
水平子系统:通常使用无屏蔽双绞线 (UTP),将垂直干线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在需要高速应用时,水平干线也可采用光缆。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及连接到用户设备的连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指将一幢建筑物中电缆延伸到另一建筑物,包括电缆、光缆和一些电气保护设备。
各子系统的设计(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是指用户实际使用区域的设计。
信息插座面板具有标识,以色标和编号表示插座类型以及所在区域。
工作区的信息出口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墙面型,地面型,桌面型。
布置墙面型面板安装在离地30CM处,与其它面板平行。
桌面型面板安装在离地10CM处。
英式面板固定在86底盒终端的接驳示例左图所示的挂墙式信息盒供在不方便采用上述底盒时使用,或在升高地台环境下使用的挂地式综合接线盒。
(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由建筑物各管理子系统至各个工作区子系统之间的电缆构成,也就是由各楼层的弱电间到各个信息点的水平电缆构成。
为了满足高速数据传输以及视频运用的需求,选用4对非屏蔽双绞线,既可满足当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为避免意外损伤,同时为做到安全、美观,水平电缆均铺设在或采用预埋的暗管和出口盒。
安装线槽及管材线槽:我们全部采用镀锌线槽,根据数量的不同,采用各种规格的线槽,线槽全部安装在走廊里,方便以后维护及维修。
我们全部采用角钢做吊码,涮防锈漆。
从线槽到每个位置,我们采用6分或4分PVC 管。
所有线槽的连接处安装等电位电缆。
(3)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管理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子系统或弱电间子系统,它连接水平布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是布线环节中很关键的一环。
§B2水平子系统【学习目标】∙了解水平子系统的根本概念;∙了解水平区子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方法;∙掌握水平区子系统的安装和施工技术。
【相关知识】一.水平子系统的定义及结构〔一〕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亦称配线子系统,一般由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水平缆线、配线架等组成。
其布线路由普及整个智能建筑,与每个房间和管槽系统相关,是综合布线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施工最难的一个了系统。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涉及水平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布线路由、管槽设计、线缆类型选样、线缆长度确定、线缆都放、设备配置等内容。
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在设计中要考虑相厅间的配合。
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的要求,水平子系统线缆沿楼层的地板或吊顶布线。
应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装置上进行连接,以构成语音、数据、图像、建筑物监控等系统并进行管理。
实现工作区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包括所有缆线和连接硬件,水平子系统一般使用双绞线电缆,常用的连接器件有信息模块、面板、配线架、跳线架等附件。
为了在交叉连接处便于链路管理,不同类型的信号应规定在相应的线缆对上传输,并且用统一的色标表示。
为了适应未来语音、数据、多媒体及监控设备的开展,语音及监控局部应选用较高类型的电缆。
数据及多媒体局部应选用光缆。
设计水平线缆走向应便于维护和扩充。
图B2-1为水平子系统原理图,实际上就是永久链路,它在建筑物土建阶段埋管,安装阶段首先穿线,然后安装信息模块和面板,最后在楼层管理间机柜内与配线架进行端接。
图B2-1 水平子系统原理图〔二〕水平子系统的结构特点1.设计要领1设计原那么△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共位置;△终端将来可能产牛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
2.技术要求水平电缆是从楼层管理间布放到工作区,在布线路由上可能存在与电源电缆并行的问题,为了减少EMl对通信电缆的干扰,同时也减少通信电线的EMI对外界电子设备的干扰当水平布线通道内问时文装安装电信电缆和电源电线时,电线敷设要符合以下要求:△屏蔽的电源电缆和电信电缆并线时不需要分隔;△可以用电源管道备属或非金属来分隔通信电缆与电源电缆;△对非屏版的电源电缆,最小距离为10cm;△在工作区的伯息插座,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cm。
简述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水平子系统是指用于实现水平可扩展的系统的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系统根据需要增加更多的计算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载需求。
下面我们将介绍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定义系统需求在开始设计水平子系统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这包括系统的预期负载、可用性、容错能力、数据一致性、安全性等方面。
只有在明确了系统需求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设计适应系统需求的水平子系统。
第二步:确定水平扩展的策略水平扩展是指向系统中添加更多计算资源以增加系统的容量和处理能力。
在决定如何进行水平扩展之前,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负载类型、数据访问模式、数据一致性等方面。
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选择水平扩展的策略,比如基于分片、基于副本等。
第三步:设计数据分片策略如果我们选择了基于分片的水平扩展策略,那么我们需要设计数据分片策略。
数据分片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
在设计数据分片策略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访问的方式、查询的模式、数据的关联性等因素。
第四步:实现数据分片和节点管理在设计好数据分片策略之后,我们需要实现数据分片和节点管理的功能。
这包括数据的分片和存储、节点的管理和调度、负载均衡等方面。
在实现这些功能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容错能力等因素。
第五步:设计节点间通信和同步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间的通信和数据同步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设计节点间通信和同步机制。
这包括消息传递、同步协议、故障处理等方面。
在设计这些机制时,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容错能力、数据一致性等因素。
第六步:实现监控和管理功能我们需要实现监控和管理功能,以便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这包括系统状态的监控、性能指标的收集和分析、故障诊断和处理等方面。
在实现这些功能时,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容错能力等因素。
总结以上就是水平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在设计水平子系统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水平扩展策略,设计合适的数据分片策略,实现节点间通信和同步机制,以及实现监控和管理功能。
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设计要点和布线方式水平布线系统是将干线系统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部分,包括从配线柜出发连接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
水平布线一般处于大楼的某一层,它包括传输介质双绞线或光缆,介质终端所连的相应硬件。
一、水平子系统设计要点水平子系统由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等组成。
在整个布线系统中,水平布线是最难事后维护的子系统之一(特别是采用埋入式布线时,。
因此,水平子系统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线路冗余、网络需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设计水平子系统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
•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
•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走线方向。
确定线路走向一般要由用户、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到现场根据建筑物的物理位置和施工难易度来确立。
•线缆、槽、管的数量和类型。
•电缆的类型和长度。
•电缆和线槽。
•采用吊杆还是托架方式走线槽。
•语音点、数据点互换时,要注意语音水平线缆与数据线缆的类型。
二、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水平布线是将线缆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间接到每一楼层的工作区的信息输入,输出(I/O)插座上。
设计者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从路由(线路)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等儿个方面考虑。
但由于建筑物中的管线比较多,往往要遇到一些矛盾,所以,设计水平子系统时必须折中考虑,优选最佳的水平布线方案。
一般可采用3种类型:•直接埋管式。
•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的方式。
•地面线槽万式(适合大开间或需要打隔断的场所)其余都是这3种方式的改良型或综合型。
直接埋管方式直接埋管布线方式,是由一系列密封在混凝土里的金属布线管道或金属走线槽组成。
这些金属管道或金属线槽从水平间向信息插座的位置辐射。
根据通信和电源布线的要求、地板厚度和占用的地板空间等条件,直接埋管布线方式可能要采用厚壁镀锌管或薄型电线管。
如果工作区面积不大,信息点数量较少,可以采用该方式。
水平子系统设计要点水平子系统设计是指在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水平子系统设计要点展开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一、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水平子系统设计的起点,它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时,需要明确子系统的功能和职责,合理划分子系统边界,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
1.1子系统划分与职责在进行子系统划分时,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模块的不同划分出合适的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功能和职责,并且能够与其他子系统进行有效的交互。
划分子系统时,可以采用模块化思想,将复杂的系统拆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便于后续的设计和维护。
1.2子系统接口设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设计是确保子系统协同工作的关键。
在进行接口设计时,需要明确接口的输入和输出,定义清晰的接口规范,并且考虑到接口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接口设计应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减少子系统之间的依赖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二、子系统功能设计子系统的功能设计是水平子系统设计的核心,它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和业务流程来确定子系统的功能和具体实现方式。
2.1功能分解在进行功能设计时,可以采用功能分解的方法,将复杂的功能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便于后续的实现和维护。
每个子功能应具备明确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合理的处理逻辑。
功能分解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避免功能之间的冗余和重复。
2.2功能实现在进行功能实现时,需要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并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功能实现要遵循开放封闭原则,尽量做到对功能的扩展开放,对功能的修改封闭,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子系统性能设计子系统性能设计是保证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它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并发性、吞吐量和响应时间等方面。
3.1并发控制在进行并发控制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并发度和并发冲突。
合理地利用锁机制、事务机制和队列机制等手段,保证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并发处理能力。
简述水平子系统的设计要点水平子系统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层次结构的模型,它将系统分为多个水平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地完成特定任务,并通过协作完成整个系统的更高级别任务。
设计水平子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确定水平子系统的层次结构:水平子系统通常由多个水平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可以处于不同的层次上。
确定每个部分的层次结构是设计水平子系统的第一步。
这可以通过将系统分为多个不同的子集来完成,每个子集都专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
2. 确定每个部分的功能:每个部分都需要实现特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应该与其他部分协调工作,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终目标。
在水平子系统中,每个部分需要与其他部分交互,以完成更高级别的任务。
3. 确定每个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每个部分都需要能够接收和输出特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与其他部分协调工作,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终目标。
在水平子系统中,每个部分需要能够接收和输出特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与其他部分协调工作,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更高级别任务。
4. 确定每个部分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每个部分都需要能够接收和输出特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应该遵循特定的规则和模式。
在水平子系统中,这些规则和模式应该与其他部分协调工作,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终目标。
5. 确定每个部分的协作方式:水平子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应该协作完成整个系统的任务。
这可以通过定义各个部分的交互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一个订单处理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交互可能是通过API调用、消息传递等方式进行的。
6. 确定每个部分的性能和可靠性:水平子系统的每个部分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水平子系统中,每个部分需要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任务,并且能够在异常情况下稳定运行。
因此,在设计水平子系统时,需要考虑各个部分的性能和可靠性。
7. 确定测试和验证策略: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实现整个系统的最终目标。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涉及到水平子系统的传输介质和部件集成,主要有6点:1) 确定线路走向;2) 确定线缆、槽、管的数量和类型;3) 确定电缆的类型和长度;4) 订购电缆和线槽;5) 如果打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多少根吊杆;6) 如果不用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多少根托架。
确定线路走向一般要由用户、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到现场根据建筑物的物理位置和施工难易度来确立。
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电缆的类型和长度一般在总体设计时便已确立,但考虑到产品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误操作等因素,在订购时要留有余地。
订购电缆时,必须考虑:1) 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电缆走向;2) 确认到设备间的接线距离;3) 留有端接容差。
电缆的计算公式有3种,现将3种方法提供给读者参考:1) 订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n×6其中:所需总长指n条布线电缆所需的理论长度;所需总长×10%为备用部分;n×6为端接容差。
2) 整幢楼的用线量=∑NCN—楼层数;C—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插座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
3) 总长度=A+B/2×n×3.3×1.2A—最短信息点长度;B—最长信息点长度;N—楼内需要安装的信息点数;3.3—系数3.3,将米(m)换成英尺(f t);1.2—余量参数(富余量)。
用线箱数=总长度/1000+1双绞线一般以箱为单位订购,每箱双绞线长度为305m。
设计人员可用这3种算法之一来确定所需线缆长度。
在水平布线通道内,关于电信电缆与分支电源电缆要说明以下几点:1) 屏蔽的电源导体(电缆)与电信电缆并线时不需要分隔;2) 可以用电源管道障碍(金属或非金属)来分隔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3) 对非屏蔽的电源电缆,最小的距离为10cm;4) 在工作站的信息口或间隔点,电信电缆与电源电缆的距离最小应为6cm。
水平子系统特点
水平子系统是指在一个大型系统中,按照功能或业务进行划分的子系统。
它们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独立运行和维护。
水平子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块化设计:水平子系统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将系统按照功能或业务进行划分,每个子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模块。
这种设计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易于维护和升级。
2. 独立运行:水平子系统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独立运行和维护。
这种设计可以使系统更加稳定,避免一个子系统的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3. 统一接口:水平子系统之间通常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通信,这种设计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易于扩展和集成。
4. 分布式部署:水平子系统通常可以分布式部署,可以将不同的子系统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独立维护:水平子系统通常由不同的团队进行维护,每个团队负责自己的子系统。
这种设计可以使系统更加高效,避免不同团队之间的协调问题。
水平子系统的特点使得它们在大型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稳定和高效,同时也可以使系统更加易于维
护和升级。
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子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因此,在设计大型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