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常见鸭病专家开出药方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1、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
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1)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
7~10日龄的雏鸭应进行首免,肌肉注射0.5毫升;25~30日龄进行二免,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6个月;蛋鸭和种鸭在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一年。
(2)日前对鸭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鸭群发生该病,应立即采用5~10倍量鸭瘟疫苗紧急接种,注射疫苗5天内疫情基本可得到控制。
患病早期使用抗鸭瘟血清治疗,有一定效果。
2、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本病常发生于4周龄以内小鸭,5~15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95%以上。
防治:(1)使用鸭病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
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开产前2~3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1日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毫升/只。
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10日龄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2毫升/只。
(2)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按每只雏鸭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3、鸭流感鸭流感鸭流感鸭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仅传染给鸭,而且还传染给其它禽类,引发禽流感。
主要症状为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肿头和出现头颈震颤、摇摆等神经症状。
防治(1)疫苗预防: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治疗:患病早期的鸭使用当地分离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盐酸金刚烷胺每天按25mg/kg体重饮水。
鸭病治疗偏方有哪些?病鸭有哪些症状?
现在农村养鸭的农民朋友非常多,一方面能够给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能够提高农民朋友的养殖技术,不过鸭是一种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的禽类,一旦出现鸭病,有哪些治疗偏方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1、病鸭有哪些症状?
鸭一旦患病后,就会出现食欲降低或消停,不愿走动,体温升高,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
鼻腔亦有分泌物,部分鸭头颈部肿大。
并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2、鸭病治疗偏方有哪些?
(1)如果鸭出现了结石病,可以将病鸭倒提起来,一只手抓蹼,让鸭头朝下,另一只手沿嗉囊向鸭嘴挤压,动作要轻慢,每次挤压时间不宜过长,挤净硬物后,然后给鸭喂食消炎片等药物,3天后鸭子的病症皆可去除。
(2)鸭出现了鸭瘟,需要取陈大麦适量,放入铁锅内炒熟,将热麦装入盆内,然后将宰杀的兔血与热麦拌匀后让病鸭采食。
但是病鸭不能饮水,而且这个偏方,要对应品种,家兔对于家鸭,野兔对于野鸭。
(3)如果鸭出现了食物中毒,需要将鸭子赶人清水沟
塘里喝水,以冲淡毒汁,重病可用水稻或玉米等农作物加拌一些大蒜头和少许食盐饲喂。
蒜头要切成碎末,这样能够起到消毒。
解毒的目的,同时多喂食一些青饲料,4-5天病鸭就会出现好转。
(4)对于鸭病,还可以使用车前草、板蓝根、银花、桂枝、生姜等材料进行配置,研末并拌入饲料中喂食,让鸭出汗,即可达到防治鸭病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鸭病治疗偏方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在养鸭的过程中,出现难以治疗的鸭病,不妨试试以上这些治疗偏方,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河南省大明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水禽的见病的诊断与防治(一部)第一病毒性疾病一、禽流感简述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是由A型正粘膜病毒——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死亡快,头面部肿胀,呼吸困难,鸡冠、肉髯发绀,严重腹泻。
病程稍长时出现瘫痪等神经失调的症状。
诊断要点拉绿色粪便,突然死亡,腺胃有出血点,产园蛋、螺纹蛋、软蛋!防治措施1.10日油苗注射预防一次,蛋鸭开产前一个月再预防一次。
2.已发病鸭:●3倍干扰素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天),然后打流感疫苗,常规剂量。
●药物预防:独特双效+强力氟康●药物治疗:●1、头孢菌威+独联体+金丝桃素。
●2、盐酸金刚烷胺+冰蟾紫锥菊+阿奇红+强力氟康二、鸭病毒性肝炎简述本病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角弓反张、肝炎、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诊断要点1.幼鸭群(一月龄)突然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
2.病鸭精神萎顿、呆滞、离群、厌食,死前抽搐,侧卧,呈痉挛性头向后背的角弓反张症状。
3.排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
4.肝肿胀质脆,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防治措施:1、1日龄必须打鸭肝疫苗一次,蛋鸭开产前再预防一次;2、发病时第一时间注射鸭病毒性肝炎蛋黄2毫升,1克头孢曲松(人用药品)供150只鸭,连用3天;3、药物预防和治疗:预防:●预防:独特双效+强力氟康(症状轻微时预防或定期预防)●治疗一:利巴韦林(100克加水2000斤水)+冰蟾紫锥菊+金方庆大●治疗二:利巴韦林(100克加水2500斤水)+冰蟾紫锥菊+水溶性阿莫西林(100克2000斤水)三、大肠杆菌病简述大肠杆菌是一种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细菌性传染病;典型病变:7天以内的小鸭多成扭头歪脖子,拉稀便,腹水,包心包肝,大鸭的粪便为正常;本病原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所以平时要做好应激预防工作;防制措施:预防一:三黄解毒散拌料,连用5天后隔10天后再用5天,循环反复使用;治疗一:包心包肝金方庆大+水溶性左旋氧氟沙星(100克加水2500斤);治疗二:气囊炎高效气囊清+氟苯尼考%治疗三:弗洛西尼+金丝桃素治疗四:利高美+金丝桃素+三黄解毒散四、霍乱简述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水禽互感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3~4月龄育成鸡及成鸡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多发。
鸭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一、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上的鸭,其临床特征表现为高热、流泪、排绿色稀粪。
有的病鸭出现头颈部肿大,因此称之为大头瘟。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1、免疫程序:肉鸭在1~7日龄经皮下注射0.5毫升鸭瘟鸡胚化弱毒苗,其免疫力可保持至上市。
蛋鸭在20日龄进行首免,每只鸭肌肉注射0.5毫升,2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60日龄以上鸭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2、治疗:(1)高免血清疗法。
每只病鸭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
(2)高免卵黄疗法。
每只病鸭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卵黄2毫升,同时口服高免卵黄液2毫升。
(3)鸭瘟鸡胚化弱毒菌紧急接种法。
每只鸭注射鸡胚化弱毒苗1毫升,要做到1鸭1针。
(4)干扰素疗法。
每只成鸭肌注1毫克聚肌胞,每隔3天肌注1次,连用2~3次。
(5)中药疗法。
紫花地丁、大蒜、大血藤、香附子、萱草根各30克,陈皮、枇杷叶各20克,车前草10克,加水煎至100毫升,每只每次口服1毫升,每天喂3次,连用1周。
二、鸭霍乱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病变是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许多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
1、预防:(1)禽霍乱731弱菌苗,接种2月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可达3个半月。
(2)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于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注2毫升,间隔10天再注射1次,免疫期为3个月。
(3)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2、治疗:(1)西药疗法,可选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氯霉素、喹乙醇等,对该病均有疗效。
(2)高免血清疗法,用异种动物制备的禽霍乱高免血清每只注射0.5毫升。
(3)中草药疗法,饲料中拌入复方霍乱灵散,连用1周。
三、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脏发生炎性肿大,并有出血斑点,主要侵害3周龄以下的雏鸭。
常见鸭病治疗方案治疗重症大肠杆菌及传染性浆膜炎:(病毒病的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的原发)氟磷菌威(300—400斤水)(肠欣300斤水)+丁安卡那(200斤水)(口服溶液)针对气囊炎严重的大肠杆菌病、浆膜炎。
抗菌先锋(300—400斤水)(阿贝头孢500斤水)+丁安卡那(200斤水)(口服溶液)针对全身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浆膜炎。
肠泰(250斤水)单用针对顽固性大肠杆菌和浆膜炎鸭疫速效(500斤料)单用针对顽固性浆膜炎。
针对采食量下降,死亡量较大的大肠杆菌、浆膜炎,应采用注射给药的方法,禽病全能,一瓶注射1000斤体重(无需添加其他药物),连续注射2次,一次间隔18小时。
或者博抗素(1000斤体重)+头孢曲松+丁胺卡那(600斤体重注射液)。
治疗病毒性肝炎:菇糖囊灵(300斤水)+神剑(300斤水)+金黄芪(400斤水)饮水,连用3-5天。
博抗素(300斤水)+模拟抗体(300斤水)混合饮水,连用3-5天。
重症者,可以卵黄抗体+博抗素(一瓶配合2瓶抗体),肌肉注射。
也可用模拟抗体(一瓶注射200斤体重)+丁安卡那(注射液,一瓶注射600斤体重)。
流行性感冒、鸭瘟:丹参瘟疫清散,一袋大鸡200只,小鸡350只,拌料连用5-7天。
中华抗毒散,一袋拌料150斤,连用5-7天。
多抗球蛋白+神剑,连用5—7天。
注:如果呼吸道症状严重,可配合四季安或者喉炎净散或者冰蟾瘟咳康。
如果为重症,采食量下降严重(下降三分之一)模拟抗体(200斤体重)+三黄抗毒素(500只成禽)+丁胺卡那(600斤体重),连续注射2针。
博抗素(1000斤体重)+三黄抗毒素(500只成禽)+头孢曲松+丁胺卡那(600斤体重),连续注射2针。
同时配合上述药物拌料或饮水口服。
肉鸭养殖成本计算和效益分析一、肉鸭养殖成本:一般养殖户建一个达300平方米的鸭棚,只需投资几千元,可以养鸭子1000-2000只。
鸭的生产周期为42天,如果套养可年养13批。
鸭常见病的原粉处方及配伍禁忌一鸭瘟 ( 鸭病毒性肠炎 ):①鸭瘟高免血清②鸭瘟高免卵黄抗体③聚肌胞④阿莫西林 10 斤水 / 克⑤头孢(先锋类) 15 斤水 / 克⑥金刚烷胺 20 斤水 / 克⑦利巴韦林 20 斤水 / 克①鸭瘟高免血清②鸭瘟高免卵黄抗体③聚肌胞④阿莫西林+ 利巴韦林 +TMP ⑤头孢(先锋类) + 利巴韦林 +TMP ① 1 ml / kg 体重② 1 ml / kg 体重③每次肌注 0.5 — 1ml ,三天 1 次,用药 2 — 3 次。
④、⑤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连用三天。
如果用疫苗做紧急免疫,就不能用抗病毒药物。
如不做紧急免疫,就用抗病毒药物 + 广谱抗菌素 + 电解多维,以防继发细菌性感染。
二鸭病毒性肝炎(Ⅰ. Ⅱ.Ⅲ三个血清型)①鸭肝炎高免血清②鸭肝炎高免卵黄抗体③聚肌胞④阿莫西林 10--15 斤水 --/ 克⑤头孢(先锋类) 15 斤水 / 克①鸭肝炎高免血清②鸭肝炎高免卵黄抗体③聚肌胞④阿莫西林 + 利巴韦林 +TMP⑤头孢(先锋类) + 利巴韦林 +TMP ① 0.5 — 1 ml / 只② 0.5 — 1 ml / 只③每次肌注 0.5 — 1ml ,三天 1 次,用药 2 — 3 次。
④、⑤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连用三天。
如果用疫苗做紧急免疫,就不能用抗病毒药物。
如不做紧急免疫,就用抗病毒药物 + 广谱抗菌素 + 电解多维。
以防继发细菌性感染。
三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①氟苯尼考 4 斤水 / 克②丁胺卡那 15 斤水 / 克③喹诺酮类 10-20 斤水 / 克④新霉素 10 斤水 / 克⑤庆大霉素 15 斤水 / 克⑥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 10-15 斤水 / 克⑦利福平 4 斤水 / 克①氟苯尼考 + 红霉素、强力、粘杆菌素 +TMP②丁胺卡那 + 喹诺酮类、磷霉素钙③喹诺酮类 + 粘杆菌素、头孢类 +TMP④新霉素 + 强力霉素 +TMP⑤庆大霉素 + 氨卞 +TMP⑥阿莫西林 + 新霉素 +TMP ⑦利福平 + 红霉素、新霉素⑧磺胺类 + 庆大 + TMP 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连用三天。
山东畜牧兽医2019年第40卷30常见肉鸭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张金芳侯泮永(山东省广饶县畜牧局257300)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3-0030-02 近年来肉鸭生产发展迅猛,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鸭病也是阻碍肉鸭养殖健康发展的技术问题,为肉鸭生产发展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现就本县肉鸭常见病的诊断及防治经验介绍如下:1鸭坏死性肠炎本病又称烂肠瘟,是由坏死杆菌感染鸭的肠道后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特征是肠道黏膜坏死,排黑色稀粪。
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泥塘、动物饲养场等处均可发现,甚至常见于健康动物的肠道内。
当鸭肠道黏膜损伤或细菌、寄生虫感染,将黏膜破坏,或鸭群饲养管理不良,鸭棚潮湿、营养缺乏时最易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潮湿、炎热季节多发。
发病多见于成年鸭。
1.1 症状病鸭精神萎靡,鸭体消瘦,排出腥臭的黑褐色稀粪,肛门周围常粘有粪便。
食欲下降,甚至废绝,有时见病鸭口中吐出黑色液体。
剖检:打开腹腔,恶腥臭气味扑面而来。
肠黏膜充血、水肿,肠壁增厚,严重者肠黏膜坏死,甚至肠壁穿孔。
肠粘连,发黑。
肾肿大,肝肿大,质脆。
1.2 防治(1)可选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百服安。
在临床上往往采用多种药物交替使用。
(2)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抗感染能力;同时做好鸭舍的卫生和日常消毒工作。
在多发季节,可用上述药物进行预防。
2 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
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8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
2.1 症状感染后潜伏期1~4d。
突然发病,迅速传播。
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
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后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常见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鸭病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第一部分病毒病1、鸭瘟【发病年龄流行季节】各种年龄均发病,但以成年鸭发病和死亡比较严重,一月龄一下发病少春夏之交和秋季比较容易流行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诊断要点】眼睛流泪、鸭子不愿意下水鸭子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下痢,绿色或则灰白色稀粪口腔、咽喉头有坏死病灶、食道有条纹状溃疡、泄殖腔黏膜出血或则溃疡(特征病变)小肠有出血环、心内膜有出血【实验室诊断】elisaPCR【治疗方案】疫苗接种:鸭瘟弱毒疫苗20日龄接种,免疫器达6个月80天可以再接种一次2、鸭病毒性肝炎【发病年龄流行季节】一周内鸭发病死亡率极高,一月以上的鸭子很少发病死亡,成年鸭不表现临床症状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不经蛋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诊断要点】神经症状,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肌肉抽搐潜伏1-4天,死亡快肝肿大,质脆,棕黄色,表面见有出血斑点,胆囊充盈。
肾肿胀与充血。
脾有时肿大。
【治疗方案】鸭群发病的初期,可应用高免蛋黄抗体治疗(山东信得、洛阳普莱柯、四川绵阳宝来生物有批号),每羽注射-毫升,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3、水禽副粘病毒【发病年龄流行季节】鹅和番鸭I型副粘病毒病是鹅和番鸭群发生一种以胃肠道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日龄与品种的鹅和番鸭均可感染疫病传播速度很快,往往在一周内传染全群,死亡率在20%以上,有的高达80%。
国内已分离鉴定了多株鹅和番鸭I型副粘病毒。
鹅和番鸭都可因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而引起感染,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病禽和带毒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禽所产的蛋也可能带毒。
已知本病毒对鹅、番鸭和鸡均具有高度的致病性。
【诊断要点】病禽精神沉郁,减食以至食欲废绝,腹泻,便稀,有的呈红色。
部分病禽头部肿大,下颌部出现水肿,刺破后流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1、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
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防治
(1)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
7~10日龄的雏鸭应进行首免,肌肉注射0.5毫升;25~30日龄进行二免,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6个月;蛋鸭和种鸭在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一年。
(2)日前对鸭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鸭群发生该病,应立即采用5~10倍量鸭瘟疫苗紧急接种,注射疫苗5天内疫情基本可得到控制。
患病早期使用抗鸭瘟血清治疗,有一定效果。
2、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本病常发生于4周龄以内小鸭,5~15日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最早的3日龄雏鸭即可发病,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的小鸭死亡率可达95%以上。
防治:
(1)使用鸭病肝炎弱毒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好。
种鸭开产前一个月用弱毒疫苗进行第1次免疫,2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在开产前2~3周,同时用鸭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对无鸭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1日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毫升/只。
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10日龄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2毫升/只。
(2)对发病鸭应尽早采用抗鸭肝炎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按每只雏鸭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适当配合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3、鸭流感鸭流感
鸭流感鸭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仅传染给鸭,而且还传染给其它禽类,引发禽流感。
主要症状为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肿头和出现头颈震颤、摇摆等神经症状。
防治
(1)疫苗预防: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治疗:患病早期的鸭使用当地分离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盐酸金刚烷胺每天按25mg/kg体重饮水。
4、鸭出败
鸭出败又名禽霍乱,鸭出败目前主要以散发流行,但有时出现地方性流行。
鸭出败多发生于日龄较大的鸭。
特征为发病急、死亡快。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避免饲喂发霉饲料,
(2)本病的病原有多个血清型,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菌苗免疫预防。
5、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患病雏鸭主要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食,拉黄白色稀粪,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主要发生在开产前或正在产蛋的母鸭。
防治
(1)鸭大肠杆菌血清型多,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免疫预防。
(2)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6、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
各品种、性别、龄期的鸭均可感染,但主要侵害2~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常高达90%以上,死亡率达5%~75%不等,主要临诊症状为:患鸭精神萎顿,食欲下降甚至废食,眼鼻有浆液分泌物,拉绿色稀粪,并常有共济失调、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防治
(1)应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
(2)对水域进行经常性消毒。
(3)使用当地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菌株制备的二联灭活菌苗进行免疫预防。
(4)鸭疫里默氏杆苗也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要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