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64.73 KB
- 文档页数:2
药物流产失败的多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的几方面因素。
方法对门诊收治非病理性原因要求终止妊娠210例,从年龄、孕产次、胚囊直径及既往有无剖宫产史四方面与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进行分析。
结果年龄≥35 岁、孕次≥3、孕囊直径≥20 cm、有剖宫产史者成功率低。
结论药物流产成功率与年龄、孕产次、孕囊直径及既往有无剖宫产史有关。
【关键词】药物流产;米非司酮;成功率;因素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药物流产是用非手术措施终止早孕的一种方法,是各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因其安全、高效、损伤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而在国内外临床广泛应用。
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发生流产不全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患者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掌握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回顾性地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1例药物流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适应证,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一般资料选取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停经均在49 d 以内;b超提示为宫内妊娠;本组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妇科检查均无药物流产禁忌证的患者共210例。
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6岁。
12方法嘱需要终止妊娠的妇女于8 am及8 pm空腹温开水口服米非司酮各25 mg,连服3 d,第4 d上午来院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留院观察6 h。
在患者进行流产前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停经天数、流产次数、孕次、产次及分娩方式,妇科超声检查记录其胚囊大小、有无胎芽、是否合并慢性盆腔炎或者子宫肌瘤等;记录妊娠囊排出时间、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
13药物流产评价标准[2]①完全流产:用药后一周内胎囊完整排出或2周复查b超提示子宫无异常。
②不全流产:用药后见胎囊排出,但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或持续流血时间超过2周,或者服药后2周复查b超,经超声检查发现有绒毛或蜕膜残留于宫腔中,须清宫处理。
③药物流产失败:用药后未见胎囊排出,用药后一周复查b超提示子宫维持原状或继续增大,孕囊滞留者,需行清宫处理。
药物流产失败因素及临床处理
张爱侠;孙小贤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5(012)08B
【摘要】行药物流产终止49d以内的早孕其成功率达90%以上,但是,由于存在着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及其他原因,仍有患者可发生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又存在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等问题。
为了更好掌握药物流产以及提高完全流产率,本文对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做临床处理。
【总页数】2页(P2318-2319)
【作者】张爱侠;孙小贤
【作者单位】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道卫生院,陕西西安710114;西安市长安区妇幼保健医院,陕西西安7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9.42
【相关文献】
1.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及处理——附3210例临床观察 [J], 张隽;吕玉兰;
2.药物流产失败因素及临床处理 [J], 张爱侠;孙小贤
3.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 [J], 张淑英
4.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 [J], 高素萍
5.药物流产的失败因素及临床处理 [J], 杜丽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及临床分析谭红【摘要】目的观察相关因素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降低药物流产的风险及不良后果。
方法收集328例采用药物流产终止妊娠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并对32例流产失败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28例中药物流产失败32例,失败率为9.76%。
其原因与患者年龄≥35岁、孕产次数≥3次、有剖宫产史、孕囊大小≥2cm、子宫位置后倾后屈、有慢性盆腔炎疾病密切相关,与停经天数增多、孕前经期长有一定关系。
结论行药物流产之前,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及禁忌证,充分分析其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慎重选择流产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因素。
【关键词】药物流产;失败;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16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044(2012)05-0435-02药物流产是用药物而非手术终止早孕的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被认为是安全、有效且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在我国临床应用已20余年,文献报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已达90%以上,但仍有6% 10%的失败率[1]。
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的使用及提高完全流产率,笔者收集了328例健康妇女在我站门诊行药物流产失败32例的孕妇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资料328例为2008年10月 2011年10月在我计划生育指导站就诊,本人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年龄18 42岁,平均年龄27.8岁。
停经时间≤49 d,尿HCG(+),停经前3个月有规律的正常月经周期。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不超过50d,未放置宫内节育器。
B超检查示宫内妊娠,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或出血性疾病及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
1.2用药方法患者第1天上午9:00口服米非司酮50mg,晚21:00口服米非司酮25mg;第2天上午9:00口服米非司酮25mg,晚21:00口服米非司酮25mg;第3天上午9:00口服米非司酮25mg,10:00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服药前后2 h禁食水,留观6 8h,注意观察孕妇的全身情况和反应,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孕囊排出时间、大小和出血量。
药物流产失败原因的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进一步提高药物流产技术服务水平,为临床药物流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458例采用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58例药物流产中失败46例,失败率10.05%。
结论:年龄>35岁,有剖宫产史,流产次>3次,孕囊直径>2cm,子宫后倾后屈位,停经>40天,经期>5天为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药物流产失败原因资料及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患者458例,年龄18~40岁,平均24.5岁,平素月经周期21~40天,停经时间≤49天,尿HCG(+),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不超过50天。
B超示孕囊直径在1~3cm,无严重心、肝、肾疾病、出血性疾病及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
用药方法:第1天早8:00口服米非司酮50mg,晚8:00口服米非司酮25mg,第2天早8:00口服米非司酮25mg,晚8:00口服米非司酮25mg,第3天早8:00口服米非司酮25mg,9:00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
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前后2小时禁食水。
留院观察6~8小时,如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小时,仍未排出孕囊者,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上药后4小时仍未排出者行清宫术,以免发生药物流产不全。
药物流产完全流产判定标准:服用米索前列醇后6小时内,肉眼看到完整的孕囊,大小与B超测定孕囊直径相符,阴道流血量不多。
药物流产失败的标准:用药后规定时间内未排出绒毛和孕囊,或留院观察过程中出血过多,而行清宫术者。
用药后10天后仍有阴道流血,B超检查发现宫内仍有残留物需行清宫手术。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结果据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年龄:458例中≥35岁者128例,药物流产失败23例(17.9%),35岁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2cm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直径5天者308例,流产失败37例(12%),经期5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经期2cm失败率明显高于孕囊直径2cm者,药物流产出现异常出血,应考虑清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