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超声心动图操作指南与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5.33 MB
- 文档页数:52
正常超声心动图诊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将超声探头置于胸骨旁、心尖、剑突下及胸骨上凹或食管内等透声窗区,对心脏各部位进行无数切面的剖切扫描,在此基础上可综合分析心脏各个结构的位置、形态、活动与血流特点,从而获得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动力学诊断资料。
一、检查注意事项1. 体位与呼吸胸前检查时,病人一般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当需要进行胸骨右缘探查时,病人可采取轻度的右侧卧位。
如需进行胸骨上凹探查时,可适当垫高比男人肩部,并使其头朝左后或右后稍稍偏转。
在进行剑突下检查时,应使病人屈膝以放松腹壁。
病人一般平静呼吸即可,少数肺气较多者可令病人在呼气末屏气;而剑突下探查时吸气可使心脏更接近探头。
2. 心电图连接由于心脏形态在心动周期中变化很大,超声检查时应连接心电图仪同步。
记录心电活动以分析心脏活动时相的规律性变化。
3. 初始程序与探头的选择目前所使用的超声仪器多设置有不同的软件程序以适应不同的检查对象(成人或幼儿)及检查目的(常规心脏超声、经食道超声、负荷超声等),探头也有多种频率,检查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条件。
4. 声窗常规超声有胸骨旁(主要指胸骨左缘第3~5肋间隙)、心尖部(心尖搏动最强处)、剑突下(身体前正中线剑突下)以及胸骨上凹(胸骨上切迹处)等四个声窗。
胸骨旁及心尖处是最常用的声窗,大部分检查都在此进行,可获得心脏主要结构的大部分信息;剑突下声窗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胸廓畸形患者及婴幼儿;胸骨上凹声窗则适用于观察心底结构及大血管。
特殊情况下,如右位心等可在胸骨右线进行探查。
了解各声窗的特点,检查时能根据所观察的目标熟练的切换部位。
5. 检查模式与方法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超声检查方法中,二维或称切面超声是最主要、最基础的的检查模式。
它可以反映心脏某特定区域的真题形态、毗邻关系、活动特点等,再起引导下,对感兴趣区使用M型超声进行高清晰度的高频取样,可进一步测量与细致分析局部病变。
在显示良好的二维图像上开启彩色多普勒模式,可观察整个切面上的血流动态,大致了解病变范围所在。
美国医学超声协会胎儿超声心动图操作指南-中文美国医学超声协会胎儿超声心动图操作指南I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约为6‰。
准确的产前诊断能够改善婴儿的预后,尤其在需要前列腺素来维持动脉导管通畅的病例中更为重要。
胎儿超声心动图普遍认为是产前评价胎儿心脏畸形的最详细的检查手段。
其检查手段是在“基本”和“基本扩展”胎儿成像指南基础上延伸而出的,即胎儿心脏四腔心和流出道切面。
胎儿超声心动图只有在有确切的原因的情况下,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采集诊断信息而暴露在超声下的时间的情况下进行。
有时,额外或特殊的检查手段比如彩色多普勒是必须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畸形都能够检出,以下指南将最大限度的探查大部分临床严重的先心病。
II人员的资质及责任参照AIUM官方文件《医师培训指南、诊断超声检查评估与解释、AIUM超声实践标准指南》III指征胎儿超声心动图指征基于先心病的亲代及胎儿危险因素。
然而,大多数病例并没有明确的已知的高位因素。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普通指征是(也不局限与此): 母体指征自身免疫抗体,抗Ro(SSA)/抗La(SSB)家族遗传疾病(如:马凡综合症)先心病家族史试管婴儿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苯丙酮尿症)至畸源接触(如:类视黄醇和锂)胎儿指征心脏显像异常心脏心率心律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心外畸形胎儿水肿颈项透明层增厚单绒毛膜双胎无法解释的羊水过多IV检查申请书面或电子申请超声心动图检查应提供详细的信息以更好的完成检查。
检查申请必须由临床医生或其他有资格的健康中心出具,并提供相关临床资料,并且因遵守相关法律和当地健康结构规定。
V 检查说明以下部分为胎儿超声心动图详细或选择性推荐。
A(综述胎儿超声心动图通常在孕18到22周进行。
有些先心病可能在更早孕周发现。
最佳的图像是胎儿心尖向前或朝向孕妇腹壁。
由于声影(如:孕妇肥胖或胎儿俯卧体位)使得全面的检查十分困难,特别是在晚孕期更是如此。
所以由于心脏显像欠佳多次观察是必要的。
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规范及质量控制方案(一)超声心动图诊断规范及质量控制方案1、操作规范(1)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探头标识与图像规范。
经胸超声心动图探头为电子相控阵探头,探头侧方有一凸起的标识或指示灯,该标识所指的方向与屏幕图像上的标识相一致(通常位于屏幕图像右侧)。
超声心动图所描述的长轴切面相当于在心脏的长轴做纵向切面,指示向右肩方向,图像示主动脉在屏幕右侧;短轴切面相当于在垂直于心脏的长轴切面做横切,指示向胸部外侧缘,图像示肺动脉或左心室游离壁位于屏幕右侧;心尖四腔切面相当于在心尖部做冠状切面,指示向胸部外侧,图像示左房室位于屏幕右侧。
经胸超声心动图常用声窗包括胸骨旁左缘区、心尖部区、剑突下区、胸骨上窝区及胸骨旁右缘区(图6-3-1)。
图6-3-1探头在人体放置方位示意图(2)测量参数由于心脏是一个不停跳动的泵器官,其测量受仪器、切面、时相、测量角度及图像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使规范化测量变得较为困难。
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测量需要注意选取标准的切面和时相,并且在规定的位置进行测量,以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中国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测量总体要求:与声束方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距离测量,采用从回声前缘测到回声前缘(leading edge to leadingedge)的方法;与声束方向垂直或近于垂直的距离的测量,采用从黑白界面测到黑白界面(black-white interface to black-white interface)的方法,即心腔或血管腔内膜与血液交界界面。
·左心房前后径(图6-3-2)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
测量要点:测量游标置于主动脉窦部和左心房后壁,测量线垂直于左心房长轴(或从主动脉远端后壁取垂直线到左心房后壁进行测量)。
左心房测量应避开膨大的无冠窦窦壁和肺静脉开口。
·右心房长径、横径、面积(图6-3-3)图6-3-2左心房前后径测量图6-3-3右心房测量①右心房长径:三尖瓣环平面中点到右心房顶的距离。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完整版2004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发布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与标准》。
近年来,由于多学科协作的大力推进、多中心数据汇总以及多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不断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ASE 在2023年做出了指南更新,此次更新详细描述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规范,总结了对胎儿心脏节律、功能和结构异常的详细评估建议。
一、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1.检查时间、设备进行经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最佳时机是妊娠18-22周,最早可以在妊娠12-14周进行(结果正常仍需在中孕期复查)。
对于异常心脏的连续评估建议每隔2-8周进行一次,直到34-36周。
建议使用频率2-7MHz的凸阵探头进行中孕期和晚孕期检查。
2.标准图像和切面目前指南主张序贯横断面评估与目标结构的矢状面和旁矢状面评估:①腹部横切面→②四腔心切面→③左室流出道切面→④右室流出道切面→⑤三血管及三血管气管切面→⑥双腔矢状切面→⑦主动脉弓长轴切面→⑧导管弓长轴切面→⑨心脏短轴切面3.心脏生物学测定所有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应记录胎儿的心率和心律,测量的心脏结构包括收缩期的主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舒张期的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
对于特定的结构缺陷,应进行额外的心脏和血管测量(表1)。
表1 推荐的心脏生物学测量4.节段分析法进行完整胎儿心脏评估有时可能无法获得所有标准的成像平面,但必须以某种方式充分显示所有心血管结构,才能认为检查是完整的,除非该结构确实不存在。
获取图像的顺序可以不同(加粗字体为必查项目):表2 胎儿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的推荐和可选检查项目二、针对疾病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估指南1.节律紊乱和评估工具胎儿心律的超声心动图评估采用二维、M 型、PW 多普勒超声模式。
胎儿持续心率大于160 至180 次/分或小于120 次/分均属异常。
•M 型超声心动图具有极高时间分辨率的特征,可记录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同时测量心房率和心室率。
•二尖瓣流入/主动脉流出、肺静脉/分支肺动脉或SVC/主动脉同步的多普勒超声可量化胎儿心率、心房和心室收缩之间的关系、时间,以及评估传导时间间期,如机械性PR 间期(房室间期)。
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开机:先开稳压电源,10分钟后,再开超声仪器。
2.检查环境:光线较暗为宜。
采用1机2人组合(检查者和报告者)。
3.受检者安静休息后左侧卧位,平静呼吸,以获取最佳图象。
用于心前区探查,平卧屈膝后用于剑突下探查。
同步记录标准II导联心电图。
4.受检者胸部涂以超声耦合剂,适当调节仪器控制钮,然后按顺序进行常规检查。
5.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探头置于胸骨左缘2—5肋间隙,在胸骨旁左室长轴标准二维图象指导下,使M型取样线通过主动脉根部显示主动脉根部波群,冻结M型图象后测量舒张末主动脉根部内径,收缩末左房内径。
使M型取样线通过心室波群或腱索水平波群,冻结M型图象后测量收缩末及舒张末左室腔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
房颤患者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
6.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至少在以下切面观中进行观察: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大动脉短轴观、二尖瓣水平左心室短轴观、乳头肌水平左心室短轴观、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心尖五腔观、心尖两腔观和心尖长轴观。
根据诊断需要时(如胸痛待查、心前区杂音待查等)增加其他切面观,如右室流出道、右室流入道、胸骨旁四腔心、肺动脉长轴等切面,包括在剑突下和胸骨上凹进行探查。
在每一个切面观中,依次启动二维、脉冲波多普勒、连续波多普勒和彩色血流多普勒模式,仔细观察和评价心脏结构、功能以及血流状态,进行必要的定量测量(见下文),连续记录上述每个切面的稳定的二维、彩色血流及脉冲/连续多普勒的动态图像(声像采集或录像带每步骤至少10秒钟),对于有诊断意义的或者需要下线分析的图像采集cine-loop或静态的照片,检查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数字化存储或PC格式存储。
7.多普勒显像检查常规在至少一个切面观中观察肺动脉瓣,在至少两个切面观中观察其他心脏瓣膜。
多普勒定量检查至少要求:①用脉冲波多普勒在心尖四腔观中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②用脉冲波多普勒、连续波多普勒在心尖五腔观中记录跨主动脉瓣血流频谱(测量峰值速度和最大跨瓣压差),如心尖五腔观图像质量不佳可改用心尖长轴切面③在彩色血流多普勒显示三尖瓣反流时用连续波多普勒记录跨三尖瓣血流频谱并测量峰值速度,估算肺动脉收缩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