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十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746.81 KB
- 文档页数:8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繁衍感“繁衍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1)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
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量表(LGS)、繁衍行为核查表(GBC)、生活故事访谈表(LSI),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2.停滞感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创生感(繁衍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答案】B【解析】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2.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2006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D.起伏变化较大【答案】B【解析】尽管多数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许多人在中年期获得了职业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理应感到满意。
而对那的幻想,对自己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整,因而对工作也感到了相当的满意。
3.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社会性B.停滞性C.内倾性D.外倾性【答案】C【解析】按照荣格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指向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
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自我意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变化的倾向性。
4.关于成人智力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流体智力缓慢上升,晶体智力缓慢下降B.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晶体智力继续上升C.流体智力继续上升,晶体智力保持稳定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均缓慢下降【答案】B【解析】中年期流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
这种智力水平的下降与组织信息能力以及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
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成年中期个体的的心理发展定义中年“我已步入中年。
我将中年视为一个地方,如同河流的中央,桥梁的中部,半生已过,半路已走。
人们期望我已是盆钵皆满:财产、责任、成就、经验和智慧。
”多数人所谓的中年是什么呢?他们可能会说:40岁左右,并一直持续到55岁或60岁,这种说法虽然合理,但它却遗漏了35—40岁这一时期(既非青年,又非中年)且同样也未对60—65这一时期进行适当的说明。
我们把中年定义为30岁至35岁间,结束于60至65岁这一时期。
在定义、讨论中年我们所遇的困难,部分归因于中年是在20世纪才产生的人类生命周期的新阶段。
作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的中年能够出现,极大的依赖于两个主要的生理和社会变化的发生。
首先20世纪人口平均寿命有了迅速增长,以至现在每个人都会渡过所谓的中年期,而在1900年,人们的预期寿命仅有50岁,很多人在今天所为的中年期或在此之前的时间里就已经死亡了。
当今天人们开始觉察到他们正在走向衰老和死亡时,他们还有一个更长的生命预期要继续下去。
中年生活和其他发展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易受生理成熟的影响。
对人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自身的经验。
甚至可以说,个人和社会因素塑造了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对某些人来说,中年生活涉及养儿育女,同时以事业发展为中心;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它意味着组建家庭,同时推迟事业的发展。
对步入中年的成年人而言,其最为典型的特征是,他们对自我概念和周遭世界有了新看法,其中包括对自我的重新定义,对人生作为的崭新期待,以及在生活中寻求新的满足。
第一节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成年中期最大的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人生的前半段发生了什么,更要清晰确定后半段有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因此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独特的。
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发展任务代表性观点有如下几个:一、埃里克森的观点(一)Erikson理论中的创生对停滞(繁殖对停滞、再生力对停滞)在Erikson看来,一个人在成年中期或者为家庭、社区、工作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者进入停滞状态。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了各种个人和社会的变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特点。
一、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 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身体逐渐处于稳定状态,身体机能也达到巅峰。
这种生理变化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更加自信、积极向上。
2. 社会角色转变:成年中期是一个生活中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
个体可能会步入婚姻,担任家庭的重要责任;或者进入职场,承担起工作的压力和责任。
这些角色的转变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3. 经济状况:成年中期个体通常具备更好的经济基础,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需求,并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经济状况的改善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特点1. 自我认同的稳定:在成年中期,个体往往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并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了清晰的认识。
他们更加自信,并拥有对生活和自己的自主控制权。
2. 社会关系的重建:个体在成年中期和青年期相比,社交圈子可能变得更加稳定,并且注重家庭和亲密关系。
他们可能会与伴侣建立起稳定的家庭关系,或与朋友、同事形成深厚的友谊关系。
3. 增强的自我意识:成年中期个体更加关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内心需求,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他们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以及个人成就,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4. 德性发展的提升:成年中期个体具有更加成熟和明确的道德观念。
他们通常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备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这种德性发展的提升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更加成熟和稳定。
三、成年中期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对于个人的整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在心理发展健康的基础上,个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10.2 课后习题详解1.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什么?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感。
因此,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
个体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能发展出与繁衍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怀的品质(virtue of care)。
所谓“关怀”,既可以是关心下一代,也可以是对社会的关注,甚至是对种系的关注。
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而且他们做到这一切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成年人将从这种关怀的体验中获得自我的满足和成长。
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成年中期智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谈谈智慧与智力的区别。
答:(1)成年中期智力变化的主要表现①智力发展模式的变化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机械型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实用型智力则不断增长。
②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不同发展时期,个体智力活动的任务不同。
简而言之,个体在儿童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知道些什么”,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在老年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2)智慧与智力的区别①二者的含义不同智慧的内涵比智力更能概括成人个体功能的实质与全貌。
一般认为,智力是人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