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重章叠句-1
- 格式:ppt
- 大小:760.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中古诗词阅读】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高中古诗词阅读】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高考复习:解读诗歌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提纲:1。
文学作品形象鉴赏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和判断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
高考复习:欣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纲解读: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
高考题目对诗歌语言考查的形式是多样的。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理解关键词语和品味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
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感情来考查的。
一直以来,对表达技巧的界定比较模糊。
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一切可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我们在这里从抒情方法、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三个角度来展开。
一、方法回顾:1分析和图像类型答题模式:第一步,回答塑造什么样的形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征;第三步,分析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性格或隐含的哲学等)。
二、炼字型回答方式:第一步是指出哪个词最生动,分析该词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第二步是分析诗歌中的词义美;第三步是指出这个词所表达的感情或它所引发的意境。
3.表达技巧: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二、真正的锻炼: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永善泉储光羲山上有流水。
我不知道。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小溪很深,小池很平。
恬淡无人见,长自清。
(1)结合整首诗,对“映地如天,飞天如雨”作了简要分析美丽的。
诗词鉴赏基本知识点
1. 语言特点:包括含蓄、幽默、风趣、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2. 表现技巧:包括动静结合(衬托、化动为静、以动衬静)、虚实结合(虚的3类:神仙思性世界和梦境、已逝去之景、设想未来之景之境)以及对比等。
3. 形象与意境: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境则是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氛围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 情感与主题:情感是诗歌的核心,包括喜怒哀乐等,主题则是诗人通过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观点。
5. 风格与流派:风格包括豪放、婉约等,流派则是指同一时期的诗人或诗风相近的诗人组成的团体或流派。
中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13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人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
诗歌中的大部分词语的意义是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思明确,容易理解;而有的词语则含义丰富,必须通过仔细揣摩才能体味出它的妙处。
从历年中考命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赏析诗歌的遣词造句和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对诗歌中词语运用的鉴赏,一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
一、品味词句
阅读诗歌,一是要品析诗句之中精炼传神的词语,即“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等。
二要注意赏析诗句中的叠音词、色彩词、拟声词,品味这些词语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赏析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特征有:清新雅致、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雄浑壮阔、形象生动、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婉约细腻等。
赏析语言作用常用术语有:言近旨远、浓墨重彩、淋漓尽致、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细腻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等等。
□古诗语言鉴赏二、【考点透析】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
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1.品味词语(1)精炼传神的词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①传神显旨的词。
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句中的“尽”是“都”的意思,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如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
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
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要特别注意五言诗的第三字和七言诗的第五字。
并根据诗意体会诗人的“炼字”艺术。
②以动衬静的词。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句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③以动写静的词。
如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
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
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2)叠音妙用的词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
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1. 了解鉴赏诗歌的角度,学会品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
2.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答题步骤。
【一】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通常会围绕语言、手法、结构、意境等角度设题。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讲究语言凝练,生动传神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诗中的词都是诗人千锤百炼之后写下的。
这些千锤百炼的词句就会吸引读者和出题者的目光,成为诗歌鉴赏考查的切入点。
一般而言,鉴赏诗歌语言常从炼字型和语言风格赏析两个角度命题。
炼字: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句诗甚至一首诗灵动起来,鉴赏时要注意发现并深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例如陶渊明《饮酒》(其二)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把诗人无意看山,山入眼帘,悠闲自得的形象,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表达得极其自然和真切。
形容词。
那些用得精彩的形容词,有的能生动地写出事物的形象色彩,有的能准确地写出人物的情态行为。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个“漫”(胡乱地)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急促的动作和狂喜的心情。
形容词的运用,给人以形象感,鉴赏时更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诗歌表现的情景,这样才会有真切的感悟。
数量词。
数词用得好,可以使诗歌表达准确。
古代诗歌中有些量词由名词充当,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例如“一叶扁舟”,以“叶”为量词,既言其小,又使人联想到树叶的形象,很生动。
鉴赏时要注意推敲。
小技巧...:最传神的字一般来说五言诗多在第三个字,七言诗多在第五个字上。
语言风格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古诗的语言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2)质朴。
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
作者往往不是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甫的“三吏”“三别”都是这类语言的典范。
诗歌鉴赏必备知识汇总一、诗意理解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借用文言文知识)明确时间、地点、景物、人物、事件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3、方法——圈点批注法粗读诗歌,圈点表层信息:圈点出时间、地点、人物、行为、景物基本理解大意。
精读细品,批注深层意思,力求全面读懂诗词,正确把握作者情感:批注出意境、情感、思想、手法等,全面读懂诗词。
二、语言分析1、炼字题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特殊语法现象(名词动用之类的)修辞手法(拟人,通感,化无情为有情,化静为动等)解句:句义+手法效果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所烘托出的意境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技巧方面的作用2、语言风格类题点特色(沉郁顿挫[杜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浑奔放、悲慨凄凉)析特色(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技巧方面的作用)3、语言风格积累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雄浑豪放4、语言风格详解沉郁:用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凝聚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自然: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委婉:不直接写出,通过写看似无关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
洗练:语言表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
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
平淡:朴素,不求辞藻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
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及作用
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
1. 使用重复的结构,如两个句子或三个句子,以及每句的文字结构;
2. 通过精心的排列和试验,使重章叠句的内容通顺清楚;
3. 重复的句子层层叠叠,塑造出纹理细密、结构牢固的诗句;
4. 重章叠句在句子结构上强调重复与变换,使诗人能够利用副词、头语及其他文字技巧,营造深远的文艺意义;
5. 操控诗歌的语气,穿插或循环使用,形成深深的节奏感。
作用:
1. 有助于形象化的表达:通过重复结构,使诗歌显得生动夺目,令人心驰神往;
2. 渲染复杂情感:经重章叠句反复展示,可以更大范围地阐释诗歌中的情感;
3. 表现具体细节:从不同的角度,更准确地把握诗歌中具体的细节;
4. 强调诗歌的张力:通过不同句子间的变换,充分展示诗歌的张力,使它们更加简洁有力。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2.考查内容。
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蚕妇吟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案】通过蚕妇夜以继日的劳作和歌女通宵达旦为官人表演的对比,表达了对为官者荒淫无耻生活的批判,对百姓艰难度日的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理解诗句的意思,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了“蚕妇”和“玉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之辛苦,表达了诗人对为官者荒淫无耻生活的批判,对百姓艰难度日的同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城①陆游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②似旧时。
【注】①楚城,楚国的故城,指秭(zǐ)归。
“荒城”指秭归城。
②滩(tān)声:江水拍击河滩的声音。
这首诗的衬托手法运用很突出,请举一例进行赏析。
【答案】例一:“江上荒城猿鸟悲”,作者不说人“悲”,而说“猿鸟悲”,用了侧面烘托法。
“猿鸟”尚且为“楚城”之“荒”而感到悲哀,则凭吊者之悲哀更可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