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格式:ppt
- 大小:377.00 KB
- 文档页数:15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词)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应当就诗论诗。
一、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一)二字: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悲慨、沉郁、缠绵、质朴、浅显、通俗、工丽、典雅、简洁、豪放、飘逸、雄浑、奔放、幽默、苍凉、诙谐、隐晦、风趣……(二)四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富有韵律、色彩丰富……(三)语言风格分类详述1.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2. 平淡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3. 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4.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语言风格1、概念:就是诗人在长期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2、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1)平实质朴(平易通俗/明白晓畅):用朴素的语言来直接陈述(或直接用口语),运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平易近人。
例:《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例:陶渊明《归园田居》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我就是一颗铜豌豆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含蓄隽永(婉约含蓄):抒情委婉,感情细腻。
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剪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清新雅致(清丽别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
例:李清照诗词,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3)绚烂飘逸(绚丽飘逸):诗歌色彩缤纷,景象绚丽,无拘无束,变化莫测。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简洁明快:语言简洁利落,明白如话,不加修饰。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雄浑壮阔(豪迈奔放)(粗犷豪放):骨力遒劲,具有阳刚之美,气势雄壮,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抒发对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感叹。
例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例:李白《将进酒》6)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浓郁,忧愁蕴藉(情感不外露)。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语言风格”。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诗歌的不同语言风格,如豪放、婉约、清新、古朴等;分析不同风格诗歌的语言特点,掌握如何运用语言风格进行诗歌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风格分析诗歌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诗歌鉴赏中。
教学重点:诗歌语言风格的特点及其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诗歌鉴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首具有豪放风格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让学生感受豪放风格的特点。
(2)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具有不同语言风格的诗歌,分析其特点。
2. 例题讲解(1)以《静夜思》为例,讲解婉约风格的特点。
(2)以《登高》为例,讲解古朴风格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析《沁园春·雪》的语言风格。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鉴赏一首未知的诗歌,并判断其语言风格。
4. 讲解诗歌语言风格在鉴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六、板书设计1. 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特点豪放:气势磅礴、激情澎湃婉约:柔美细腻、含蓄内敛清新:明快轻松、自然朴实古朴:古雅厚重、简约大方2. 诗歌鉴赏方法:运用语言风格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钱塘湖春行》(2)《夜雨寄北》2. 答案:(1)豪放风格。
诗歌描绘了钱塘湖春天的美景,气势磅礴,激情澎湃。
(2)婉约风格。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柔美细腻,含蓄内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特点,并学会了运用。
诗歌语言特点1 、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 、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 、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 、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5 、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 、绚丽。
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7 、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作者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作者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作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
常见、常考的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
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词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或用口语,情真意切;或朴素自然,宛如民歌。
总之,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中蕴含着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 饮酒(其五)》]这20个字,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清新自然具有此种语言风格的诗歌常为写景诗,诗中景物优美,色彩明丽,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也多种多样,多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景物描写或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常表达作者怡然喜悦的感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 小池》)这两句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飘逸绚丽诗歌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缤纷的色彩,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其三)》]这两句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红”“青”颜色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不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借景抒情,用景物的色彩与特征暗示(烘托)个人的情感;或语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用典故,借古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或在对比中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或托物起兴,寄托个人情感(或讽喻等)“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如梦令》)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韶光短暂、好花不常在的惋惜之情豪放雄浑这种风格的诗歌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立意高远,笔力雄健,气概恢宏唐诗中李白是诗歌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杰出代表沉郁顿挫此类诗歌往往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里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并配以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音韵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致。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答题步骤:①点明语言风格;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③表达效果(意境,情感)常见风格举例: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浪漫主义诗人,边塞诗人,胸怀乾坤的诗人作品常有此风格。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绘景造境极其壮阔,如“千里黄云”“雪纷纷”,天地之广,风雪之大,景物之壮阔,折射出诗人心胸之壮阔。
后两句是抒情,“天下谁人不识君”,悲壮之中充满信心。
“天下”与前面的“千里”相照应,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顿挫,指语势有停顿转折。
此类诗歌的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常有此风格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雄厚等,如杜甫《登高》。
(3)悲壮慷慨此类诗歌,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边塞诗人、爱国诗人、人生坎坷的诗人作品常有此风格。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是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东征时所作。
由于武攸宜的轻率和无能,致使东征军前军陷没,陈子昂两次进谏,并自告奋勇,“乞分麾下两万人以为前驱”,结果武攸宜恼羞成怒,反将他贬为军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