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语言风格
- 格式:ppt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词)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应当就诗论诗。
一、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一)二字: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悲慨、沉郁、缠绵、质朴、浅显、通俗、工丽、典雅、简洁、豪放、飘逸、雄浑、奔放、幽默、苍凉、诙谐、隐晦、风趣……(二)四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富有韵律、色彩丰富……(三)语言风格分类详述1.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2. 平淡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3. 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4.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导语】成功的花⼉,其间浸透了奋⽃的泪⽔和汗⽔。
然⽽,⽤泪⽔和汗⽔就可以实现⼀切的美好。
整理2019⾼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起学习下吧。
2019⾼考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语⾔风格类 (⼀)设问⽅式 1、请分析这⾸诗的语⾔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艺术。
3、这⾸诗(词)在语⾔上有何特⾊? (⼆)分析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的技巧,⽽且要品味整⾸诗(词)表现出来的语⾔风格,即语⾔风格(特⾊)是就诗歌整体⽽⾔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的使⽤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巧妙。
⼀要注意语⾔特⾊(风格)不能等同于语⾔的使⽤(炼字);⼆要注意语⾔特⾊(风格)不能等同于语⾔上的特点,诗歌在语⾔上的特点包括炼字⽤词、修辞特点、语⾔风格等。
⽤来答题的词语⼀般有:清新⾃然、明快清新、平淡⾃然、朴实⽆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晓畅、流畅⾃然、多⽤⼝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语⾔风格分类1】 古诗词语⾔风格⼀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浅显⽽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语破的的语⾔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简洁⽽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是曲曲折折地倾诉,⾔在此⽽意在彼,或引⽽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然):主要指选⽤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
7、简洁:特点是⼲净利落,⾔简意赅。
8、⼯丽:既讲究辞藻华丽,⼜讲究对仗⼯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咀嚼。
中考古诗文梳理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
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①《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②垓下歌(gāi xià gē) 秦末汉初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③《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④《出塞》王之涣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⑤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⑥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豪放(奔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古诗词: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一、语言风格1.平淡(平实质朴、朴实无华、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即语言不着意修饰,不堆砌典故。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此诗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既绘苔之形,又显苔之神,更写出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其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商山早行》2.清新(清新自然、明快、清幽淡雅)即人们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孟浩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诗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月光和音响的变化。
3.典雅、含蓄(含蓄隽永、委婉)含蓄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夫妻间的挂念问候,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典雅: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如《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形象生动即运用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言对所写对象进行描摹或刻画。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专题05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语言风格(原卷版)考点穿透【考向阐释】“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方法探究】这类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世,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分析语言特色类题目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设问示例】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范式】这首诗的风格是……(运用术语),典型体现在诗歌某处(结合语句分析这种特色),有力地刻画了……形象(或营造了某种意境),对于表达诗人……的感情具有独特效果。
典例在线【一、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阅读欣赏旅夜书怀①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765年,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自成都乘船东下。
此诗写于漂泊途中。
8. 本诗“书怀”沉郁凄婉,试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二、2019潍坊】(一)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13-14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古诗词语言风格知识点梳理【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古诗语言风格、语体、诙谐幽默古诗作为汉语文化的瑰宝,其语言风格、语体与诙谐幽默的表现备受人们青睐。
下面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古诗中的语言风格、语体和诙谐幽默。
一、古诗的语言风格1.1 对仗工整古诗的语言风格首先体现在对仗工整上。
古诗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其语言表达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相配。
如杜甫的《登高》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无穷碧”与“别样红”、以及“别是一般滋味在”,都能够体现出古诗对仗工整的语言风格。
1.2 简约精练古诗的语言风格还表现为简约精练。
古诗以短小精悍见称,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典型的古诗风格,简洁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1.3 比喻意蕴古诗的语言风格在比喻意蕴方面也尤为突出。
古诗常常使用抒情比兴的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够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得以体现。
如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句,就通过对山静与人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荒凉的感慨。
二、古诗的语体2.1 韵律优美古诗以其优美的韵律见称。
古诗常常以五言或七言为体裁,其韵律优美,字字叮咛,行行流畅,读来耐人寻味。
如杜甫的《登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来如钟鼓悦耳,韵律感十分强烈。
2.2 对仗成趣古诗的语体还表现在对仗成趣上。
古诗中的对仗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艺术境界。
它通过对音节的巧妙搭配,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意境优美,产生一种意象美感。
如“绿肥红瘦”、“东风吹马耳,红尘客残阳”,都体现了古诗对仗成趣的语体特点。
2.3 神秘唯美古诗的语体还表现为神秘唯美。
古诗的语言优美空灵,具有一种神秘唯美的韵味。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体现了古诗的神秘唯美之处。
三、古诗的诙谐幽默3.1 故事趣味古诗中的诙谐幽默主要通过故事趣味的方式表现出来。
古诗中的许多诙谐幽默之处往往蕴含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寓意深刻,十分耐人寻味。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美、质朴、晦涩等类型。
一般说:清新明快、古朴凝练、形象生动、含蓄委婉、〔华美〕绚丽多彩、质朴无华、晦涩险怪、豪放与婉约等。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比方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风光,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特点是明白畅快,表情达意,直截了当,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如白居易的诗等。
如唐代诗人王驾的"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一首即兴小诗。
诗的第一、二两句通过比照、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诗人本已扫兴,而那蜂蝶却又纷纷过墙而去,以致诗人的心情又多一层惆怅,竟疑心“阳春〞长了脚,不住自家,而偏偏跑到邻家去。
这里,虽没有大叫、大笑、大跳,但诗人那惜春之情抒发得直截了当,亦不失为明快。
3、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用实词,意象密集。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
古诗词语言,一般都比拟含蓄委婉,很多诗词句“意在言外〞,意蕴丰富,常常不是直接表达,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5、华美〔华美绚丽〕〔绮丽〕的语言风格,主要指有华美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人们历来推崇朴实的语言风格,但也同样喜欢绮丽的语言风格。
朴实和绮丽其特点各有千秋,关键是不同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决定了它们的各自长处。
绮丽的语言风格常常表达于强光重彩的细描浓写之中,给人以华美绚丽、优雅生动的感受。
由此可知,具有这种语言风格的作品多用形容之类的词语和比喻、夸*等修辞方法。
古诗词鉴赏重要考点:赏析语言风格(附练习)赏析古诗词的语言风格赏析古诗词的语言风格,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之处,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呈现出来的风格特色。
这类题型对于同学们古诗词鉴赏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着较高的要求。
设问方式1.请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词)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古诗词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作品,往往具有斩钉截铁,一语中的的特点。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委婉地表达,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行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常用术语及案例赏析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此类诗作中,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古诗鉴赏:
诗歌常见语言风格
1.清新自然。
如: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一句一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色彩绚丽,境界开阔,语言清新生动。
2.质朴无华。
如渊明旳诗,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3.华美绚丽。
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4.简洁明快。
如白居易旳诗,大多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委婉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通俗易懂。
例如白居易的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古诗鉴赏常见语言风格一、常见的表语言风格的词语①清新明丽: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朴素自然: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③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杜甫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该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的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④含蓄委婉: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朱庆玉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本意在于询问张水部自己这样的水平、风格在科举考试中能否符合考官的口味。
却用比喻的修辞,将自己比作新嫁娘,将许为知音的张籍比作夫婿,将知贡举的官员比作舅姑,将自己的文章比作所画之眉。
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引人玩味,体现了含蓄委婉的特点。
⑤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⑥豪迈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高适《别董大》⑦婉约细腻:情调缠绵,情细如丝。
如柳永的《雨霖铃》⑧沉郁顿挫: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二、诗歌名家风格特色隋唐五代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宋金梅尧臣:朴素平淡陈师道:雄劲幽邃苏舜卿:轩昂奔放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元明清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祯:含蓄清远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约龚自珍:清奇瑰丽郑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三.练习[示例一]: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古诗词有哪些语言特点呢?了解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可以提高做题速度。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欢迎大家阅读!古诗词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5、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绚丽。
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