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7.13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能直接参与化学反应的是:A. 铁B. 铁锈C. 黄铜D. 铝2. 下列反应中,属于酸碱反应的是:A. 铁生锈B. 碳燃烧C. 钾与水反应D. 铁与铜反应3. 焊接时使用的焊剂是:A. 纯净的金属材料B. 石墨C. 溶液D. 溶胶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的是:A. 铁B. 碳C. 铝D. 铜5. 食盐的化学名称是:A. 氢氧化钠B. 氯化钠C. 硝酸钠D. 碳酸钠二、填空题1. 化学符号Cu代表的是_______。
2. 在化学方程式中,位于箭头右边的物质叫做_______。
3. 在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中,氧气是_______。
4. 除锈铁器可以使用_______。
5. 金属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
三、问答题1. 什么是化学反应?2. 请简要解释酸碱反应。
3. 简述焊剂的作用。
4.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是什么?5. 请解释食盐的化学名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B5. B二、填空题1. 铜2. 生成物3. 进气体4. 酸5. 导电性好(其他合理回答亦可)三、问答题1.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 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3. 焊剂在焊接过程中起到帮助金属熔化、清除氧化物、防止氧气接触等作用。
4.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非金属则一般没有这些性质。
5. 食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
编写者:写作助手。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氧气B. 碳酸C. 铁锈D. 空气2.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什么?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D. 所有选项都对3. 下列哪个过程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熔化D. 酸碱中和4.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A. 醋酸溶液B. 氨水溶液C. 盐酸溶液D. 糖水溶液5.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碳C. 氢D. 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会发生改变。
()3.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氯化钠和水,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4. 碘可以溶于水形成碘水。
()5. 空气中的氮气是由两个氮原子组成的分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2.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必须相等。
3. 下列物质中,____是单质,____是化合物,____是混合物。
4. 溶液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混合物。
5. 下列元素中,____是非金属元素,____是金属元素。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 简述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4. 什么是酸、碱、盐?5.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化合物由A、B、C三种元素组成,其中A、B、C的质量比为2:3:5,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2. 在一定条件下,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水,求水的质量。
3. 某溶液的pH值为9,判断该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4. 10g食盐溶于90g水中,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5. 某金属元素的原子质量为63.55,原子序数为29,判断该元素是哪个?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2H2 + O2 → 2H2O2. 分析下列物质的性质:水、盐酸、氢氧化钠、铁锈。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食盐水D. 氧气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CaO + H2O = Ca(OH)2B. 2H2O = 2H2 + O2C. 2H2 + O2 = 2H2OD. C + O2 = CO2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B. 溶液的浓度越高,颜色越深C. 溶液的浓度越低,密度越小D. 溶液的浓度越高,沸点越低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一定会产生新物质B. 化学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C. 化学反应一定会吸收热量D. 化学反应一定会产生气体5. 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产生水B.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产生盐C.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D.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吸收热量6.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氧气B.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氢气C.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水D.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产生盐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B.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个数C.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体积D.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重量8.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不良的实验室进行C. 化学实验必须在密闭的实验室进行D. 化学实验必须在开放的实验室进行9.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仪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烧杯用于加热液体B. 试管用于加热固体C. 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D. 量筒用于称量固体10.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时,应将烧杯倾斜B. 加热固体时,应将试管直立C. 收集气体时,应将集气瓶倾斜D. 称量固体时,应将量筒倾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氧化物是指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化合物。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酒精挥发C.蜡烛燃烧D.矿石粉碎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水C.高锰酸钾D.空气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氯化钠C.高锰酸钾D.氦气4.在H2、H2SO4、H2O、H2O2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A.氢原子B.1个氢分子C.2个氢元素D.氢气5.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N2B.NO C.NO2D.N2O 6.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中华牙膏B.白酒C.炒菜用的铁锅D.冰水混合物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用液态氢做燃料发射火箭B.胃酸过多的病人可内服含碳酸氢钠的药物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9.以下实验方法的归纳,正确的是()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入漏斗中C.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1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12.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
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1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B.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C.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D.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是爱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1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15.漂白粉的制取原理是:2Cl2+xCa(OH)2=CaCl2+Ca(ClO)2+H2O.反应中X的数值为()A.1 B.2 C.3 D.416.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蒸气D.氮气、稀有气体17.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H B.2H C.H2D.H+18.生产某阻燃剂(Sb2O5)的化学方程式为X +2H2O2=Sb2O5+2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A.H3SbO4B.SbO3C.SBO2D.Sb2O319.下列仪器,在过滤时用不到的是()A.玻璃棒B.铁架台C.蒸发皿D.烧杯20.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A.H2、N2B.N2、O2C.N2、Ar D.CO2、CO二、填空题2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恩捐关。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水蒸气B. 空气C. 食盐水D. 汽油2. 在实验室中,下列哪种操作是不正确的()A. 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B. 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C. 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D. 使用滴管吸取液体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A. 碳B. 氢气C. 铁D. 磷4.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碳酸氢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5. 下列哪种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烧碱和硫酸反应B. 碳酸钙加热分解C. 铁和硫酸反应D. 氢气和氧气反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总数在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3. 稀硫酸和稀盐酸可以通过混合来制取硫酸钠。
()4.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 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氢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______。
2.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______。
3. 下列气体中,密度大于空气的是______。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简述酸和碱的性质。
3. 简述水的电解过程。
4. 简述实验室中安全操作的原则。
5. 简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化合物A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 如果实验室中有一种未知物质B,通过实验发现它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但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水,判断物质B的性质。
3. 在实验室中,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4. 某溶液的pH值为7,判断该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沼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2.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水、空气B.矿泉水、冰水混合物C.自来水、氧气D.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SO2B.KNO3C.Hg D.Fe3O45.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卢瑟福C.门捷列夫D.道尔顿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A.煤炭直接燃烧B.秸秆焚烧还田C.开发清洁能源D.提倡多开汽车7.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8.有一包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100g内):脂肪≥3.3g、蛋白质≥2.9g、非脂乳固体≥8.1g、钾≥145mg、钙≥115mg。
这里的钾、钙是指()A.分子B.元素C.单质D.原子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水的净化--吸附性B.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0.LiCo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1.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1B.元素名称为钠C.元素符号为Na D.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12.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九上化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新物质。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折弯B. 铁丝生锈C. 铁丝熔化D. 铁丝拉长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氮气D. 氢气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以上说法都正确4.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下列物质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盐酸和氢氧化钠B. 硫酸和氢氧化铜C. 盐酸和硫酸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5.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B. 铜C. 锌D. 银6. 根据酸碱盐的性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酸反应的是:A. 碳酸钠B. 氧化铁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7.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中呈碱性的是:A. 食醋B. 肥皂水C. 柠檬汁D. 牛奶8.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C. 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 以上说法都正确9.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的是:A. 食盐B. 糖C. 油脂D. 酒精10.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点燃)C. 2H2 + O2 → 2H2O(加热)D. 2H2 + O2 → 2H2O(高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1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为2:1:2。
1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H+)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H2O)。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氧气B. 水C. 铁锈D. 空气2.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哪种物质来检验二氧化碳?A. 紫色石蕊试液B. 澄清石灰水C. 稀盐酸D. 碘酒3. 下列哪种变化是化学变化?A. 湿衣晾干B. 铁生锈C. 木头燃烧D. 水结冰4. 下列哪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碳C. 氢D. 铁5. 下列哪个不属于有机物?A. 甲烷B. 乙醇C. 糖D. 盐酸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会改变。
()2. 酸雨是指pH值小于7的雨水。
()3. 碳酸钙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4.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水缓慢倒入硫酸中。
()5.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2. 铁与氧气反应______。
3.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______数。
4. 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______。
5. 下列化合物中,______是电解质。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什么是氧化反应?3. 简述溶液的组成。
4. 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变化。
5. 什么是催化剂?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方程式。
2. 如果有20克的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500毫升的溶液,求该溶液的浓度。
3. 铜与硝酸银反应什么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4. 如何检验溶液是否为酸性?5. 简述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和应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碳酸盐的存在。
2. 描述如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物质的化学变化是指:A. 物质的三态变化B. 物质的物理变化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D. 物质的溶解过程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铁3.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的现象是:A. 颜色变化B. 放出气体C. 放出热量D. 产生沉淀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 每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D. 每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6.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C.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溶液和氢氧化钠D.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气体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B. 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氧气C. 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一氧化碳D. 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氮气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 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C. 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 4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9. 根据化学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C. 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D. 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10. 根据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C.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银D.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银11. 根据化学方程式2AgNO3 + NaCl → 2AgCl↓ + Na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B. 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C. 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溶液和硝酸钠D. 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溶液和硝酸钾12. 根据化学方程式2KMnO4 → K2MnO4 + MnO2+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B.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碳C.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一氧化碳D.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氮气1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C.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
5.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答案
6.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序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
序号21 22 23 24 25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答案7. 原子核()。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
成
A. 有颜色变化
B. 有其他物质生成
8. 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C. 有气体生成
D. 有发光,放热现象
2.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3. 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 给液体加热
D. 称量药品质量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 石蜡受热会熔化
9. 在每个CO2、SO2、O2 分子中含有相同的()
C.酒精挥发
D. 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
A、氧分子数
B、氧原子数
C、元素种类
D、相对分子质量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10.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
A. 洁净的空气
B. 汽水
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C. 液态氧 D. 水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