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最新) (2)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数学三下6.2《24时计时法》教案2一. 教材分析《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能够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也能够将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24时计时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于普通计时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24时计时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以及将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两种转换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能够理解和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能够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也能够将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
3.通过学习24时计时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24时计时法,能够理解和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以及将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2.实践操作法: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以及将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时间情境)3.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和指导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比如小明的一天,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24时计时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24时计时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6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1日=24时,知道24时计时法,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3.情感目标: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的时间。
使学生养成惜时、守时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24时计时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一天有24小时及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闹钟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4时的钟面)师:这是几时?猜猜看,这个时刻老师可能在做什么呢?(可能学生会猜:老师在上课,老师在改作业,老师在办公室)师:大家都猜老师在工作。
其实呢,这个时候老师睡得正香呢?猜猜看,老师指的4时和你们讲的4时一样吗?师:一天中有几个4时呀?(2个)怎么表示才能把两个4时分清楚不会造成误会呢?(学生可能会说凌晨4时和下午4时来表达)师:对了,在24小时时前面加“凌晨”或“下午”这些表示时段的词,就不会造成误会了,这是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
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师:原来下午4时还可以这样表示,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会用这种方法表示时刻?(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课件出示各种用24时计时的计时法表示的图片)师:像16时这样的计时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
交通,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
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来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二、探索新知。
1.感受1天24时。
师: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学生可能会说夜里12:00,1:00和6:00)师:(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目之一,那么请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12点)师: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师:这个时候意味着什么?(旧的一天结束,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时记时法)后半天:中午12时——晚上12时(凌晨0时)24时计时法:0时——24时1.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
0:00——凌晨0:00 13:00——下午1:001:00——凌晨1:00 14:00——下午2:002:00——凌晨2:00 15:00——下午3:003:00——凌晨3:00 16:00——下午4:004:00——凌晨4:00 17:00——下午5:005:00——凌晨5:00 18:00——下午6:006:00——凌晨6:00 19:00——晚上7:00 7:00——早晨7:00 20:00——晚上8:008:00——早晨8:00 21:00——晚上9:009:00——上午9:00 22:00——晚上10:0010:00——上午10:00 23:00——晚上11:0011:00——上午11:00 24:00——晚上12:00(半夜0:00)12:00——中午12: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时刻前面都要写上什么时候几点,例如:中午12:00,晚上12:00。
2.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凌晨0:00——0:00 下午1:00——13:00凌晨1:00——1:00 下午2:00——14:00凌晨2:00——2:00 下午3:00——15:00凌晨3:00——3:00 下午4:00——16:00凌晨4:00——4:00 下午5:00——17:00凌晨5:00——5:00 下午6:00——18:00凌晨6:00——6:00 晚上7:00——19:00早晨7:00——7:00 晚上8:00——20:00早晨8:00——8:00 晚上9:00——21:00上午9:00——9:00 晚上10:00——22:00上午10:00——10:00 晚上11:00——23:00上午11:00——11:00 晚上12:00——24:00(0:00)中午12:00——12:0000-03(拂晓) 03-06() 06-09(清晨) 09-12(上午) 12-15(中午) 15-18(下午) 18-21(傍晚) 21-00(深夜/午夜)。
第1课时 24时计时法1.照样子,写时刻。
(1)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5时20分 6时30分 12时 21时45分 20时早晨5时20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5时上午7时下午2时凌晨3时晚上11时5:0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2.辨一辨。
(1)深夜12时,用24时计时法既可以表示为今天的24时,也可以表示为明天的0时。
( )(2)16时就是4时。
( )(3)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相差12小时。
( )3.在钟面上画出相应的时间。
4.假期,家住哈尔滨的乐乐要到北京去看望姑姑。
乐乐乘坐6:57从哈尔滨西站开出的D28次列车,在14:51到达北京站。
姑姑下午3:10赶到车站接乐乐,她迟到了吗?5.陈慧一家周日去电影院看电影。
(1)第二场电影的放映时间是下午( )时( )分。
(2)第四场电影的放映时间是晚上9时15分。
请在图中括号里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3)爸爸先去了一趟公司,晚上7:10到达电影院,他能赶上看第三场电影吗?( )6.明明放学回家后开始写作业,从镜子里看到挂钟(钟面只有刻度,没有数字)上的时间是6:30。
明明写完作业,打开电视机,18:30播放的《东方儿童》正好开始。
这是怎么回事?第2课时解决问题1.王叔叔生病住院了。
早上8:30护士给他量了体温,之后每隔2小时量一次。
请你用24时计时法帮护士写出每次去给王叔叔量体温的时间。
第一次:8:30 第二次:_____ 第三次:_____第四次:_____ 第五次:_____ 第六次:_____第七次:_____ 第八次:_____ 第九次:_____2.下面是从北京出发的部分列车的时刻表,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车次出发站出发时间到达站到达时间用时C2013 北京南7:13 天津7:48G501 北京西7:03 郑州东10:21G355 北京南8:40 徐州东3小时15分钟K339 北京沈阳北19:55 8小时48分钟3.红星小学2018年1月30日的升旗和降旗时间分别是7:25和下午5:30。
、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每个星期天你都是怎么安 排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记录 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 小明也和大家一起过了一个愉快的星期天, 让我们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小黑板显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起床; 7: 40-8: 20 早锻炼; 8: 30-9: 00 吃早饭9: 00-11: 00 看书、做作业 3、看了小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①我知道了明明吃早饭用了半个小时;因为 从& 00-8 : 30经过了 30分钟,就是半个小时②我还想知道明明做什么事情用的时间最长?、探究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做每件事都用一些时间。
每个小组从中选出 2-3 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分组学习,集体交流。
说说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
1)师:小明从 7: 40到8: 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长时间呢?一起看线段图。
小黑板出示)讲述: 7: 00-8: 00、8: 00-9: 00中间各分 6格,每格表示 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看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 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8时 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 20分)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
( 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学生口答)案例分析 24时记时法7:30 谈话:从图上看 看, 从 7时 40分到 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 20分)从 8时到3)练习:①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用了几十分钟?②、比一比:你能在5分钟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的几件事情所用的时间?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 :00 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24时计时法
知识点2 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问题:(1)用24时汁时法说一说。
下午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什么时候放学?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2)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
15时 2l 时 20时40分 23时17分
讲解:(1)观察钟面,从夜里12点(即零点)开始,当时针走第一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就是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当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钟面上的数,再加上12,就是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下午14时10分上第一节课,16时20分放学,21时睡觉。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以中午12时为分界点,12时以前的时刻与钟表时刻是一样的,12时以后的时刻等于钟表时刻加12,即12时以后的时刻在钟表上显示时,要减12。
总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跟钟表上显示的时刻相同;中午 12:00以后,钟表上显示的时刻加12就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减12就是钟表上应显示的时刻。
辅导要领
★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相应的时刻,知道将钟表上显示的时刻表示成24时记时法的方法。
★时刻是指时间里的某一点或某一瞬间,如13:05,23:00等。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是一段时间。
时刻常用电子表计时法,如13:40;也可以用汉字计时法,如13时40分。
时间不能用电子表计时法,只能用汉字计时法,或直接说成几时几分。
★下午或晚上时,可以让孩子说一说家里的挂钟或小闹钟显示的时刻换成24时记时法应该如何表示。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说课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冊第二单元窗一《24时计时法》,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法学法;5、说教学过程;6、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4时计时法作为计时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
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主动了解24时计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结合数学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了解24时计时法,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因此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和进行计时法之间的互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较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媒体演示、指导观察、组织交流、点拨提示等方法,以使教师定位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学法上重点教会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体验、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实现师生间动态的对话,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4时计时法
城厢区沟头小学许少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刻。
知道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的含义。
难点:掌握两种不同记时法的特征,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谜激趣。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谜能力,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短腿腿,圆脸膛,耳朵长在脑袋上,肚里声声滴嗒响,提醒我们早起床。
生:钟表。
师:同学们的能力可真强。
2、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情境图。
师:看,这是小红的一天。
谁能告诉老师,在每一幅里小红在什么时候,她都做了什么事情?(指名生答)
生:12时小红在睡觉。
(生可能说得不够完整,师:谁还能更完整的说说?)
待生把8幅图都说完以后,师提出质疑:观察哪几个钟面的指针位置相同?(课件出示图1、4、8)
教师明确:半夜12时也叫0时,是一天的开始。
再出示情境图一:钟面上显示12时,小红正在睡觉。
情境图四:钟面上显示12时,小红正在吃饭。
情境图八:钟面上显示12时,小红一家进入梦乡。
3、提问:怎么区分这三个不同的12时呢?你能清楚的表达出来吗?写一写,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4、交流反馈。
(板书:晚上12:00,中午12:00,半夜12:00或24:00、12:00、00:00,)
5、小结:像“中午12:00”“晚上12:00”等这样前面带时间词的计时方法,我们称为12时计时法。
而像“24:00”“12:00”“00:00”等这样不用时间词也可以准确区分这三个不同的12时的计时法,我们称为24时计时法。
二、探究新知
1、钟表演示,认识24时计时法。
师:谁来说说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师再次明确:半夜12时也叫0时。
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电子表上、电脑上、电视机上等都是24时计时法。
小结:由于简时且不易出错,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课件展示教师事先收集的例子:动画片时间,电子表,电脑等)
2、学习24时计时法。
师:24时计时法应用广泛,它的道理是什么呢?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1)观察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上动态呈现从0时走到10时,在到达10时同时出现“小朋友正在上课”的情境图。
接着钟面上动态呈现从10时走到12时,在到达12时同时。
出现“小朋友正在吃午饭”的情境。
)
提问: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几小时?
(课件演示:钟面的外框从0时到12时顺次画上红色的框线,如下左图。
接着,钟面上再次动态呈现从12时走一圈再回到12时,同时出现:钟面的外框也顺次画上蓝色的框线,
如下右图。
在时针回到12时的同时出现“小朋友正在睡觉”的情境。
)
提问: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又经过了几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走了几圈?一天是多少小时?(板书:时针一天走了2圈,一天有24时。
)
师:如果我们把钟面上时针走过一天的时间展开,就是这样的。
课件演示:钟面上的红线展开,放平排在左侧,下面顺次出现0-12时;接着蓝线展开,放平排在右侧;下面顺次出现了1-12时。
两条色线连接在一起。
蓝线下面的数1-12闪动后变成13-24,形成下图:时间轴
(2)介绍时间轴
师:这就是“时间轴”。
一天有24时,我们可以将数轴平均分成24份,每份表示1时。
这样就可以用这把尺子上的0时到24时表示一天的时间了。
提问:钟面上只有12时,12时-24时又是怎么回事啊?
引导学思考并回答时针一天要转两圈。
提问:时针第一圈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了几小时?
提问:那你能在时间轴上找到时针所经过的第二圈吗?经过了几小时?
引导学生用手指一指(从12到24),同时出现带有13-24数字的钟面图
(3)课件演示:时针一天转2圈黑夜和白天的变化,第一圈用0-12表示,第二圈用12-24 表示。
并配上学生重要作息的情境图(如0时睡觉,6时起床,12时在学校,18时看电视等)。
小结:我们利用时钟转两圈和小朋友活动的情景可以表示一天24时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上下两个数学有什么关系?从半夜12时(0时)开始到正午12时上下两个数字相同,从正午12时开始到半夜12时,上面的数字都比下面的数字少12。
)根据时间轴提问:一天从0时开始,时针在转第一圈时,凌晨1时,在数轴的哪个位置?引导学生回答,并要求其上台指出。
中午12时呢?时针在转第二圈时,下午3时,在数轴的哪个位置?。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在全班反馈。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提问:上午9时和晚上9时分别用24时计时法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9时。
(师板书:9时)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21时。
(师板书21时)追问: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该如何表示?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2=17,下午5时就是17时。
(5)提炼方法: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用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
(6)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不同在哪里?它们又有哪些相同点?
4、沟通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的关系。
(1)提问:仔细观察时间轴,24时又可以叫0时,难道一天中会有两个0时?
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0时表示不同两天的开始。
提问:如果时间轴上的24时看成是今天,时针再往后1时,是什么时刻?引导学生理解:明天的1时。
24时(晚上的12时)表示今天的结束,0时(凌晨0时)表示明天的开始。
(2)提问:如果时针从时间轴上0时(凌晨0时),往回走一时是什么时刻?
引导学生理解:昨天的23时(昨天的晚上11时),今天的0时(凌晨0时)表示今天的开始,如果把0时称为24时(晚上12时)表示昨天一天的结束。
三、巩固练习
小游戏:对对碰。
游戏介绍:每一小组的信封里都有一些写了时间的小卡片,当屏幕上出现一幅画面后,从中选出你认为最能表示这个画面时刻的小卡片,把它举起来。
(四个画面为:朝阳初升,烈日当空,夕阳西下,繁星满天)
练习十八第1、2题
四、课堂总结
经历了这次关于时间的旅行,请同学们谈谈你有什么收获?(生答)
师: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就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