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海门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44.48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为探讨玉米配方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不同施肥方案,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试验地:选择肥力均匀、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农田作为试验地。
2. 试验品种:选用当地主推的玉米品种。
3. 试验肥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有机肥等。
4. 试验工具:土壤养分分析仪器、施肥工具、测量工具等。
三、实验方法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
处理1:对照(不施肥)处理2:NPK施肥(N 180kg/hm²,P 90kg/hm²,K 90kg/hm²)处理3:氮肥减量(N 120kg/hm²,P 90kg/hm²,K 90kg/hm²)处理4:磷肥减量(N 180kg/hm²,P 45kg/hm²,K 90kg/hm²)处理5:钾肥减量(N 180kg/hm²,P 90kg/hm²,K 45kg/hm²)处理6:有机无机肥配合(有机肥3000kg/hm²,NPK施肥)2. 施肥方法:基肥在播种前施入,追肥在拔节期和抽雄期各施一次。
3. 测量指标:株高、叶面积、穗位高、穗长、穗粗、百粒重、产量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表1 玉米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对比处理株高(cm)叶面积(m²/株)穗位高(cm)穗长(cm)穗粗(cm)百粒重(g)产量(kg/hm²)1 190 0.15 90 20 5.0 25 81002 210 0.20 100 22 5.5 30 108003 200 0.18 95 21 5.0 28 96004 205 0.19 98 21 5.2 29 95005 210 0.21 102 22 5.5 31 105006 215 0.22 105 23 5.8 32 11500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6(有机无机肥配合)的产量最高,达到11500kg/hm²,比对照增产43.8%,其次是处理2(NPK施肥)的产量,达到10800kg/hm²,比对照增产33.3%。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5则范文第一篇: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一、油菜种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科学合理的选择优良的油菜品种优良的油菜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也能有效提高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蓬溪县的自然条件,选用的油菜品种要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芥酸和硫代硫苷的含量相对较低等特点的品种。
如蓉油系列、蜀杂系列的品种等,在播种前最好将油菜的种子置于太阳底下晒1-2天,每一亩的种子用量大约在0.1kg。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尽早播种在县区油菜种植区域内根据当地的气候,沿用已久的种植制度以及油菜品种的特性,要适时抓住油菜播种的有利时间段,尽量早播种,有效利用冬季前的阳光资源,尽量避免秋季阴雨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让油菜在秋季能更好的生长为秧苗。
具体的播种时间一般可以选在9月的中旬或下旬,最好不要超过十月份。
(三)培育较好的油菜秧苗选择较好的油菜秧苗地,尽量将秧苗地选在背风向阳、排水灌溉方便、地势条件较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最好靠近大面积的田地。
整理田地,施足底肥,将整片的秧苗地整理平整,将肥料均匀的洒在厢面上,使土壤和肥料能均匀混合。
确定种子的用量,将适量的草木灰洒在田地中。
另外,还要对苗床进行合理的管理,做到早间苗、定苗,早施肥;勤于排灌,勤于防治病虫害;适当的时候控制矮壮苗的培育。
二、油菜的移栽技术分析(一)整理移栽所需的田地在蓬溪县,对于水田,种植的油菜主要是要做好田地的开沟排水。
在蓬溪县大力推广免耕技术后,一般要积极进行田地排水,并对沟渠进行防湿除涝,在移栽秧苗的前两天整理好田地的图块,清理沟内的散土。
对于旱地,要在之前的作物收割后对田地进行深翻处理,清除杂草,施肥使土壤足够肥沃。
开好沟渠以利于排水。
(二)在适当的实践进行移栽一般的油菜秧苗在25-35天左右,秧苗有4-5片叶子的状态时是移栽的最佳时期。
移栽时一定要使秧苗带有足够的泥、肥、药,具体的行要保持直线,根要载稳,秧苗要栽正[2]。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第1篇示例: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用适量的肥料则是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和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
我们在田间随机选择了几块相似的地块作为实验区,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在不同地块上施用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玉米肥料。
经过一季的玉米种植生长周期后,我们对不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以及养分吸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有明显的效果。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不过,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降低了玉米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也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合理施肥,可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科学施肥技术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在本次田间试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肥料施用不均匀、养分流失等问题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而且,由于土壤肥力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肥料利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合理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
通过田间试验总结,我们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科学施肥技术、及时合理施肥等是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为我国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第2篇示例: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尤其对氮、磷、钾等肥料需求量较大。
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浅析作者:赵涛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在油菜栽培种植过程中,科学施肥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当前油菜生产中种植人员存在对其不合理的施肥或者施肥量不当的现象,从而导致单产降低,影响种植效益。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油菜產区呈现缺素症,急需科学施肥技术指导。
本文阐述油菜科学施肥技术并分析其实施要点,为油菜种植和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油菜;科学施肥技术;实施要点油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耐肥力较强的农作物,尤其是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对磷、硼肥反应特别敏感,需要种植人员根据油菜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施肥。
同时还要对肥料进行合理的控制,保障实施效果。
因此这就要求施肥人员要能够充分的了解相关油菜科学施肥技术,掌握实施要点,保障油菜正常发育生长,满足人们对油菜质量的需求。
一、油菜科学施肥技术油菜施肥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其生长特点、营养特点以及需肥规律等因素,然后再进行科学施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油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往往产量越高的油菜产区,所需的肥量就越大。
但并非是施肥越多越合理,如果施用过多的肥料,油菜表面看起来长的旺盛,但现蕾、开花期推迟,有效花期推迟,茎秆中细胞壁强度降低,支撑能力下降,则会导致油菜倒伏减产。
所以在油菜科学施肥技术中根据油菜的生长发育期可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大技术。
基肥即是为了满足油菜在苗期生长的营养所需以及为整个发育过程提供相关元素,保障油菜能够吸收利用。
而追肥则是对油菜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的补充和协调,满足油菜生长对养分的所有需求,从而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
基肥施用技术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其中亩施复合肥30~40kg、尿素5~10kg、硼肥1kg即可。
其次是追肥技术,即要在油菜株体高约10cm时,在中等肥力种植土壤中每亩施加复合肥10kg、尿素10kg,或者是农家肥15担左右,即可保障油菜获得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最后可以针对油菜的实际生长情况补施花肥,有利于提高油菜的结实程度、增粒增重。
油菜品种试验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油菜品种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试验,可以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质油菜品种,为油菜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油菜品种的试验,评估其产量、抗逆性、品质等性状,为油菜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推广优质油菜品种,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三、试验内容。
1. 试验地点,选择不同生态环境的试验点进行试验,包括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
2. 试验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进行试验,包括不同的杂交组合、自交系等。
3. 试验指标,主要包括产量、油脂含量、抗逆性、品质等指标。
4. 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进行大面积试验。
5. 试验过程,包括播种、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管理。
四、试验步骤。
1. 选取试验地点,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选择不同的试验地点。
2. 确定试验品种,根据试验地点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油菜品种进行试验。
3. 制定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指标,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设计、管理措施等。
4. 实施试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的播种、管理、施肥等工作。
5. 数据采集和分析,对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评估不同品种的性状表现。
6. 结果总结,根据试验结果,总结不同品种的表现,选取优质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五、试验保障。
1. 资金保障,确保试验经费的到位,保障试验的正常实施。
2.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试验的实施和管理。
3. 设备保障,提供必要的试验设备和工具,保障试验的顺利进行。
4.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六、试验预期。
通过本次试验,预期可以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质油菜品种,为油菜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
七、结语。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油菜品种试验的实施方案,包括研究背景、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步骤、试验保障和试验预期等内容,旨在为油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广优质油菜品种,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18, V ol.38, No.1069油菜肥效试验结果及建议方亮(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梅龙区域站,安徽池州 247000)摘 要: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在农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能够有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因此,本次试验旨在研究油菜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适合油菜的施肥量,尽量采用经济、合理的方式增加油菜产量。
关键词:油菜;肥效试验;结果及建议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4056我国是农业大国,自然要重视农业的发展,油菜作为重要的农作物,需要经过科学的方式探索其合理施肥方法。
进行肥效试验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土壤的性质、油菜对肥的需求量,合理使用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并在掌握土壤基本信息以及施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在大面积的油菜生产中,用以全面改善油菜生产。
1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择蓉油5号油菜作为材料;选择化肥为过磷酸钙,含有12%P2O5、尿素,含N46%、氯化钾,含K2O60%。
1.2 试验方法本试验设计氮、磷、钾3元素,5个水平,3次重复、14个处理。
即:N0PK、NP33.3K10.0、N7.6P33.3K10.0、N15.2PK10.0、N15.2P16.7K10.0、N15.2P33.3K10.0、N15.2P49.95K10.0、N15.2P33.3K、N15.2P33.3K5.0、N15.2P33.3K15.0[1]。
磷钾肥全部用作种植油菜的基施,氮肥60%用作基肥、30%用作腊肥、10%用作苗肥。
试验田周围需要设置保护行。
试验检测的主要内容:油菜的生长期分别记录个试验田的播种数量、出苗情况、抽薹时间、开花时间以及结果的时间等;,记录油菜的株高、第1分支的高度以及角果数。
此外,收割的过程中,每块试验田选取五点对角线完成取样,检测油菜的株高、每千粒重量、每角的粒数和果实数,通过分析、计算了解氮、磷、钾3种肥料的化肥配比施用量与油菜理论产量。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在合理使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合理施用数量、科学施用时期和方法的技术,其核心是调节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测定土壤养分,按照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开药方”,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施用的肥料既能满足作物生长,又不造成浪费,达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的目的。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掌握三个原则:(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强调“以有机肥为基础”,施用有机肥是改善农产品品质、培肥地力、保持地力常新、提高农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
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可以起到缓急相济、互为补充、提高肥效的作用。
(2)大、中、微量元素相结合。
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元素是作物吸收其他养分的限制因素,继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氮、磷、钾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是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手段。
(3)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的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
合理轮作倒茬,施用有机肥、微肥等,使耕地得到科学的休养生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太白县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推广应用于蔬菜和粮食上,根据近5年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制定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施肥方案,具体如下:(一)蔬菜施肥意见在经常种植蔬菜的地区,比如:咀头镇,鹦鸽镇、桃川镇和靖口镇河谷川道地区,主要制定了甘蓝和白菜、架豆的施肥意见:(1)甘蓝和白菜施肥意见甘蓝和白菜都是十字花科蔬菜,生物学习性和吸肥规律相似,生长期较短,喜肥,对氮、钾肥需求量较大。
生长前期氮肥需求量较多,叶球形成期需要磷、钾肥较多,其施肥方法也相似,只是在施肥量上有所差异。
太白甘蓝以结球甘蓝为主,常年产量水平4000-5000kg/亩,整个生育期所需氮、磷、钾用量分别是15-17kg、6-8kg、8-10kg。
2015年第8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歙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程善丰(安徽省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歙县245200)[摘要]在实施油菜测土配方肥效对比示范试验中,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3.2%,增效不明显;比不施肥增产330%;配方施肥的各个考察性状优于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区,其经济效益优于常施肥和不施肥。
[关键词]油菜测土配方施肥试验[中图分类号]S6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8-0145-01通过田间试验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客观评介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土壤对比示范试验设在农户的承包地,原为水田,近年改旱作,一年二熟制,土壤属渗透紫泥田土种,耕层厚度为0.41m,地下水位通常1.1m,最高1.0m,最低1.5m。
经测土化验,土壤PH 值5.7,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8g/kg,全氮1.1g/kg,,碱解氮99.37mg/kg,有效磷9.7mg/kg,速效钾60.0mg/kg,铁126.92mg/kg,锰34032mg/kg,铜2.57mg/kg,锌0.6mg/kg,硼0.21mg/kg,硫10.87mg/kg.1.2供试肥料和品种氮肥品种为尿素,含纯氮量(N )46%,产地海南省东方市;磷肥品种为过磷酸钙,含纯磷(P 2O 5)12%,产地安徽省铜陵;钾肥为氯化钾,含纯钾量(K 2O )60%,产地加拿大。
硼肥为硼砂,含纯硼量(B )11%,产地辽宁省。
供试品种为浙双758。
1.3试验设计1.3.1该试验在田间设3个处理,即对照区(不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区和农民习惯施肥区。
3个小区设置分别为对照区30m 2,配方区和习惯区各为218m 2。
1.3.2试验地区划、设置保护行。
测土配方施肥油菜校正试验报告摘要通过油菜校正试验,比较配方施肥和习惯施肥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比习惯区增产12.5%,新增纯收益共154.5元/hm2。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油菜校正试验;增产效果;经济效益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在歙县徽城镇旸村进行田间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供试油菜品种:蓉油11。
1.1.2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纯氮量(N)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纯磷量(P2O5)12%;钾肥为氯化钾,含纯钾量(K2O)60%;硼砂(B)11%。
1.1.3供试土壤:水稻土,耕层厚度为17cm,地下水位通常为1m,pH值5.4,有机质27.0g/kg,全氮1.47g/kg,碱解氮132.4 g/kg,有效磷7.0mg/kg,缓效钾150mg/kg,有效钾90mg/kg,硫12.59mg/kg,锰12.92mg/kg,铜4.68mg/kg,锌0.81mg/kg,铁184.0mg/kg,硼0.72mg/kg。
1.2试验设计试验设配方施肥区(A)、习惯施肥区(B)和空白对照区(CK)。
小区面积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各200m2,空白对照区30m2。
试验小区周围设2m宽的保护行。
1.3试验方法基肥与追肥都采用穴施。
肥料施用量:①基肥。
配方区尿素3.6kg、过磷酸钙13.75kg、氯化钾1.914kg、硼砂0.3kg;习惯区尿素0.783kg、过磷酸钙9kg、氯化钾0.6kg、硼砂0.3kg;空白区施硼砂0.045kg。
②腊肥。
配方区尿素1.65kg、氯化钾1.566kg;习惯区尿素4.2kg。
③蕾薹肥。
配方区尿素2.55kg,习惯区不追肥。
采用育苗移栽技术,移栽密度10.5万株/hm2。
试验前用草甘磷除草,移栽打穴前用乙草胺进行苗前除草。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油菜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 了解油菜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练习和掌握油菜去雄杂交技术,了解和掌握油菜自交技术。
2. 学习油菜考种及产量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油菜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
二、实验用品1.材料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菜品种2.仪器用具剪刀、镊子、网袋、纸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实验内容1.花器构造油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常异花授粉(甘蓝型和芥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5%-10%,最高不超过30%)或异花授粉(白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80%-90%以上)作物。
油菜的花序为总状无限花序,由主花序和分枝花序组成。
在花序上互生许多单花,花由花柄、花萼、花冠和雄蕊等组成。
花瓣4片与花萼4片互生,作十字形排列,称十字花冠。
雄蕊6枚,侧面的一对为短花丝,中央的两对为长花丝,特称四强雄蕊。
雌蕊由2心皮组成,由假隔膜(胚座框)将子房隔成两室。
胚珠着生在心皮的边缘,为侧膜胚座。
2.开花习性油菜的开花顺序是先主花序,第一分枝、第二分枝花序依次由上而下开放,同一花序的花朵无论是主花序还是分枝花序都是由下向上依次开放。
油菜单株花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和裁培条件而异,一般为20-30天,每天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7时到12时,以9-11时开花最盛。
油菜开花散粉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温度约为14-18℃。
10℃以下开花数减少,5℃以下一般不开花。
油菜花的雌蕊较雄蕊先熟,且生活力较强,开花前后7天内柱头均具有受精能力,但以2-3天内受精结实率最高。
油菜的花粉落在柱头上45分钟后即可萌发,经1-24小时完成受精过程。
3.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在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可用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优良品种作父本,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用于生产,以提高油菜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