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做蛋糕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92.9%的经济体陷入衰退大潮,成为经济“大萧条”之后迎来的最严峻困境。
在挑战的背后,数字经济逆势而上,表现出危机面前特有的免疫力和发展韧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我国数字化发展现状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在GDP中占比超1/3,对GDP增长贡献率超2/3。
我国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各领域、各要素,初步形成全国点线面网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数字经济的四大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2005-2019年产业数字化复合增速达24.9%,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达到7.1万亿元。
在数字化治理方面,逐步形成以数字化支撑的政府治理模式,助力形成多元主体共治、高效联动、信息共享共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各地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定价机制,构建市场化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数据价值化落地。
我国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困境纵观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还存在路径不明晰、基础不牢固、融合不广泛、生态不健全等问题。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观念理念错位,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数字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不能一以贯之地将数字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存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两张皮”思维问题,未能以系统性思维将数字经济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考虑。
数字建设单打独斗、缺乏合作的问题比较突出。
过度依赖网络,会使交往能力退化,让社会关系变得易碎一家嘈杂的饭店里,哈佛大学学生马克正与女友共进晚餐。
席间,马克滔滔不绝,从智商讲到学校社团,女友努力想接上话,却发现怎么都跟不上他跳跃的思维,反而因为打断了他的讲话备受埋怨。
这样反复几次,女友愤而离席,马克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失落的马克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在博客上将女友痛骂一通,还觉得不过瘾,又通过黑客技术入侵学校资料系统,轻而易举搜集到全校女生的照片,并建立了一个网站,将照片上传供全校同学评论、投票。
仅几个小时,投票记录就高达2.2万次,这让马克的心情大为好转。
在网络上,全哈佛的女生都在马克的掌握之中;现实中的他,却无法跟女友好好吃一顿饭。
这是今年好莱坞热门影片《社交网络》的开场情节。
剧中主人公马克,就是现实中脸谱网(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如今,脸谱已成为潮流、时尚的代名词。
在它之后,聚友(Myspace)、推特(Twitter)等一系列旨在帮助人们建立联系、分享资源、游戏互动的社交网站相继诞生,且用户数量急速攀升,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但很快,人们发现,火热的网络社交背后,越来越多的人却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孤独。
对于社交网络的广大用户,等待他们的现实很残酷——就算有上亿个联系人,也赶不走孤独这个敌人。
生活方式被改变【电影情节:由于侵犯了同学的隐私,马克的网站很快便被勒令关闭,但他的才能由此在学校流传开来。
很快,3个大四学生找到马克,邀他共同开发一个以哈佛校友为会员的实名注册交友网站。
这给了马克很大的灵感,他开始私下进行开发。
2004年2月4日,被人们誉为“21世纪最伟大发明”的脸谱网,在马克的宿舍里正式上线了。
】从诞生至今,7年来,脸谱网的用户数量成倍增长,截至2010年年底,其全球用户数已达5.85亿,平均每秒新增用户近8人。
网站价值更是从成立之初的500万美元,变成如今的740亿美元,增长逾1000倍。
扎克伯格本人的个人资产,也一跃达到69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欧式蛋糕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014年3月1日,OCAKE正式营业,这是一家“平凡中,用爱创造精彩!”的蛋糕坊,理念一听就让人感觉拥有不一样的温馨。
仅开业一周,订单近三百。
远远超乎OCAKE每天只为十名客户精心定制蛋糕的预想,以至进口顶级原材料跟不上,3月份的订单已全部售罄。
OCAKE是一家深圳的互联网公司老总,带领着一群有梦想、有追求的技术达人和优秀赣土人才共同创办的蛋糕坊。
他们并非是做甜点的专业人士,开办这家蛋糕坊,被很多人—包括团队本身质疑,看看作一次商业风险很高的尝试,充满了互联网式玩法的作坊运作。
在赣州,OCAKE打破传统实体店营销方式,首推赣式F2C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带动赣州的电子商务发展,引领新风尚。
目前,只有一家体验店,面积很大,装修简约大方,仅供Fun会员使用。
笔者很早就注册成了fun会员,有幸已一睹她的芳容。
对于一个刚开业满一周而已、无实体店的蛋糕坊来说,刷屏只为得一单,大家不妨想一想知名的菲尔雪与好街坊进军赣州市场时,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OCAKE已是非常成功了。
笔者曾在网站亲身体验过,一到办公室就开电脑,那天的订单量就已几近售罄,刷了好几天才勉强定上一单。
听我的吃货好友一脸得瑟的描述体验店,欧式的装修风格,“小时代”式的聚会场景,进店就有天使热情招待,服务员的形象嘛,大家尽情发挥想象吧,绝对超乎你的想象!店里的服务员,形象很好,很职业,耐心地为你讲解每一款蛋糕的顶级原材料产地,分享背后的动人故事。
“爱”与“温馨”,在蛋糕里完美体现,经典款蛋糕,进口的顶级原材料,诱惑你的聪慧舌尖。
下单后,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蛋糕,有专业顶级甜点师推荐的茶饮,根据蛋糕的口味,舒服你的胃,免费不限量续杯。
说到这,先把核心告诉大家,OCAKE,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玩法,做一家与众不同的专业蛋糕坊。
互联网什么玩法呢?互联网产品思维,就是围绕着用户,舒心体验做到极致,然后,用互联网方式推广。
互联网认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互联网认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互联网认识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互联网认识心得体会1我于1988年参加工作,刚参加工作时,也许是工作不够深入的缘故,自我感觉所学知识还能满足工作需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制观念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不断深入,使我深感自身知识的贫乏。
于是,我想到了必须为自己充电,拓宽知识面,使自己更加适应工作需要。
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和特点,XX年我报考了山大网络的护理专科学习。
两年来,在老师的关怀下,我克服重重困难,虚心求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要说网络学习有哪些体会,我想可以用恒、挤、勤、用四个字来概括。
一是恒,即网络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没有一颗恒心,是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
网络学习是在职学习,既要搞好本职工作,又要学好专业知识,加之我在医院服务单位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三班倒,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学习与家务的矛盾,都随之出现,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就必须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再加上我所选的护理专业,枯燥、单调的课程内容更是对我的严峻考验,那些繁复的护理知识很容易让人产生半途而废的念头,此时若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学习是不会持久的,正是我有了一个恒心,所以,三年来我能够认真地学习教材,按时参加面授,完成规定作业等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
二是挤,除按固定时间学习外,主要是需要挤时间学习。
病人较多,日常工作很忙,还有孩子、家务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如不严格要求自己,很难有学习时间。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我想我必须像挤海绵中的水一样去挤时间学习,见缝插针。
除了在医院充分利用闲余时间看书学习外,回到家里,更是想办法不让孩子影响我的学习,这就需要恰当安排时间,这样的话,时间就必须从休息中抠出来,也就是从睡眠时间中往外挤精力,把教材经常放在床头,临睡前,看一会儿书。
现代经济信息新零售下手工甜品店营销策略分析汪小芬 蔡梦玲 赵 杨(通讯作者) 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摘要:随着21世纪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迅速普及,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变革引发了新零售的热潮,同时在物质文明充盈,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移动购物的普及,物流快递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网络时代下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式消费,更加追求个性化需求。
在这个庞大的刚性需求下,新零售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应运而生,在这个大背景下,文章结合新零售消费者消费的特点。
一方面分析手工甜品店现阶段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另一方面从4P出发研究新零售模式下手工甜品店的营销策略,规划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零售;网络时代;消费者体验;营销策略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second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rapid spread of Internet of things, reverse drawing production consumption style change triggered a new retail boom, filled in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life today,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shopp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makes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model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umers.In the Internet era, consum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experiential consumption and pursue personalized needs.Under this huge rigid demand, the new retail emerges with the data-driven pan-retail form centering on consumer experience.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etail consumer consumption.On the one hand,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handmade dessert shops,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improve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problems.On the other hand, it studies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handmade dessert shops under the new retail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4P and plan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Key words: New Retail;Internet Age;Consumer Experience;Marketing Strategy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3-0110-03引言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的演讲中提到,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十年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时代,所谓“新零售”通俗讲就是指线上服务与线下体验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使物流与二者紧密结合,实现生产和库存智能化管理,线上云平台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线下销售门店或生产商构建更为智能的体验场景。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
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目录1由来及含义2相关定律3概念内涵4概念发现5相关案例6与二八定律7对新媒体影响8传播力量来源9对搜索引擎营销策略的意义1由来及含义根据维基百科,长尾(The Long T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 在2004年十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
长尾理论“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Power Laws)和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s)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
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例如,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的是少数几个所谓“VI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
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例如,某著名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广告商,它没有一个大客户,收入完全来自被其他广告商忽略的中小企业。
安德森认为,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举例来说,我们常用的汉字实际上不多,但因出现频次高,所以这些为数不多的汉字占据了上图广大长尾理论的红区;绝大部分的汉字难得一用,它们就属于长尾。
Chris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产品创新地图:4个问题逼出成果导语:用户需求是真的吗?我们测一下。
——任鑫授课老师:任鑫指数增长实验室发起人、前京东O2O副总裁正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产品梦。
经常有朋友找我说,“我想到了一个点子,那家公司的产品太傻了,我想把它改改,一定能打过它。
”这时候,我觉得他的整个气氛,特别像双十一购物。
我做了这个产品,就能满足用户需求,走上人生巅峰,就好像我只要买了这个跑步机,就能长出6块腹肌。
但这些都是幻觉,只有在你下单那一刹那,你成立公司那一刹那,你的钱在变少,这件事才正在发生。
做产品是成本,让用户爽才是成果。
我们要让真实发生的事情,尽量早一点。
让成本发生的尽量晚一点,小一点,这是做产品的一大原则。
我们不应该把做创新产品当作一次购物血拼,而是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投资行为。
思考能不能把成本减少一点,把未来收益变大一点。
当我们想到一个点子后,下一个问题不是该怎么做产品,怎么找程序员。
那么正确的问题是什么?做事之前,想清楚“我是谁”我是谁?要做一个产品,首先得从自己出发,想清楚人。
第一,我是一切路径的原点。
不能说你想去天安门,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你得有一个原点,才知道路径要怎么设计。
第二,我约束了解决方案本身。
自己的资源禀赋,限制了路径可以怎样去设计,有什么选择。
比如,你很有钱的话,可以打车去天安门;没钱的话,就只能做公交。
最后,我本身可以重新定义目标。
本来你想去天安门,但是我问你想去天安门干嘛?你听说那边新开了一个某某网红咖啡。
我说,其实你隔壁就有一家,不用去天安门了。
所以我甚至可以重新定义目标。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我要什么出发。
因为我们的动力,全部源自于内心。
如果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很嗨,晚上加班也不累。
但如果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那一定没有动力,也没有优势的。
要什么?想清楚我是谁之后,再来想这件事,是什么事儿?这里有两个最简单的约束条件。
第一,事件的目标是什么?它要达成一个什么成果?第二。
它的指标是什么?我们如何衡量这个成果?因为我们只有知道目标和指标之后,才会明白怎样取舍一件事,方向该朝左还是朝右。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分)1在“非升即走”制度下,以下有关高校中科研与教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论文发表容易观察B、教学绩效难以度量C、非升即走能够筛选出高科研能力教师D、预备期应对科研进行弱激励我的答案:D2Avinash Dixit从()把制度的定义简单化为“做蛋糕”与“分蛋糕”。
(1.0分)1.0分A、管理角度B、主体角度C、组织角度D、功能角度我的答案:D3关于知识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知识带有公共品性质。
B、知识具有“半公半私”的性质C、知识并非纯粹的公共品D、知识既具有非排他性,又具有非竞争性。
我的答案:D4大学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是()(1.0分)1.0分A、人力资本积累和人脉积累B、能力筛选和人脉积累C、人力资本积累和能力筛选D、能力筛选和信号传递我的答案:C5关于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分A、智能机器人存在“二元背离”智能机器人的收益归于资本所有者C、智能机器人在功能属性上越来越像人D、智能机器人在分配属性上是人我的答案:D6()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1.0分)1.0分A、机会成本B、时间成本C、沉默成本D、沉淀成本我的答案:D7以下有关“彼得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在绝大多数的组织里,每个人最终都会停在自己能胜任的职位上B、“小材大用”对组织绩效造成严重伤害C、引入非升即走可以强制性地部分解决“小材大用”的问题D、庸者下,“潜在的”贤能者上,是提高组织绩效的更优选择我的答案:A8()神经元主管我们的评价体系,如果受损会导致“报酬预测错误”。
(1.0分)1.0分A、谷氨酸B、胆碱C、多巴胺D、GABA我的答案:C9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两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技术创新是无形资产B、市场价值与市场范围成反比C、市场份额越大,技术控制权丧失的可能性越大技术的独占性与技术价值的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B10关于员工如何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互联网思维做蛋糕【导读】整个上海的烘焙市场为100亿,而来自互联网的“入侵者”吴总仅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在其中切下了千万级的营收。
他说自己是“拿来主义”,学习了乔布斯和雷军,把互联网中的爆款、粉丝经济,互动,极致产品等思维运用进了传统蛋糕领域,带来了颠覆。
吴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重构出了“纯粹的互联网理念的蛋糕品牌”,在传统烘焙行业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他的“极致蛋糕”如今月销售300万,预计今年的营收将高达8000万。
以下为连续创业者,极致蛋糕创始人吴总口述:互联网老兵,起步于SP我是在上海大学读的计算机科学,辅修工商管理。
2001年毕业之后,短暂的去了一趟德国,但是发现出国留学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在三个月之后便回国了。
回国之后,正好学的是计算机,那时候也正逢互联网行业兴起,自己比较感兴趣,于是就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语音增值业务(SP)。
我从技术做起,做Coding,写网关。
在那家公司我待了半年左右。
之后我去了著名的光通通信做网游《传奇3》的无线业务负责人,我经历了光通从30个员工到300个员工的十个月大跃进,当时光通月均收入就到达了2000万,整个无线业务端都是我在负责。
之后我在上海本地媒体东方网还做了两年左右的媒体,当时大众对互联网都还很不了解,我的月薪已经到达了15000,我女朋友的妈妈对我女朋友说:“你肯定被骗了,哪有工资能有一万多的”。
2005年年底我离开了那,之后就一直都是在创业。
第一桶金:做过网吧广告,做过最早的手游2004、2005年其实是很多当今著名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起步期,当时上海互联网行业也爆发了创业潮,我和一个好朋友出来做了公司。
我的第一家公司做的是网吧广告,因为我在网游圈待过,以前的网吧就是网游市场的前沿阵地,他们对网吧广告投放需求很大,我有一些广告客户资源。
再加上我前一家公司“东方网”是市委宣传部的,早期的网吧都是通过文化部去发营业执照,一些网吧和东方网有业务联系,我就把以前的资源整合起来。
我开发了一个软件,一端在网吧,一端是远程服务器控制,在网吧的电脑的开机页面、浏览器和桌面植入广告,和网吧老板分成。
其实这就是一个“网吧版的分众传媒”。
后来行业整顿,以及网管软件盛行,我们看市场发展前景有限,2006年年底就把公司以250万美金的价格卖给了上海最大的网吧传媒公司“绿色动力”,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由于端游成本太大,我就先开始做手游。
2008年我们开始做功能机的手游,就是把很多原版游戏的代码改改皮肤预装进功能机中,这个也是依靠SP模式赚钱。
我们给类似MTK的手机预装上游戏,用户直接在手机上玩,然后通过短信购买游戏中的道具,和手机厂商三七分成。
当时就很牛逼的做到了每月一两千万的流水。
但是做这个毛利太低了,首先SP代计费的运营商要收费,而且收入七成得划分给手机厂商,流水一两千万利润也就一两百万,毛利率就更低了。
再加上后来智能机的大行其道,腾讯等巨头介入手游,我们就战略放弃了这家企业,2012年年底公司以上亿估值的价格卖了出去。
烘焙电商虽然多次创业让我财务已经自由,但是我是80年生人,才三十岁出头,我不想做投资,还想迎接更多挑战。
我就想再做点事儿,我认为电商是未来互联网的方向,我就想在其中做一个牛逼的垂直电商,巨头们很难进来那种垂直模式。
至于做什么方向的垂直电商?我基于几个方面思考:巨头不容易进入、毛利率和客单价高、能够有故事可讲的。
因为我此前投资过朋友的一家烘焙店,所以了解这个行业。
我发现蛋糕,也就是烘焙行业完全符合我思考的三个特征。
例如,你去好利来买一个8寸的奶油蛋糕,起码要支付150元,但其实蛋糕的成本价只有15~20元,也就是说蛋糕的成本价其实只有10%-15%,这是传统行业中成本最低的之一。
烘培行业的毛利率很高,产业又十分传统,并且外人还都不知道这个行业的毛利率高。
互联网那种信息透明还没有进入这个行业,大家都遵守着行业规则,默默地赚着钱。
我觉得既然烘培行业就这么高的毛利空间吗,那么一定可以用互联网思维去整合它。
一块提拉米苏15元,可能成本也就一块钱,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
我不喜欢传统生意,就算做蛋糕连锁模式增长也太慢,而且我并不懂开线下店,我就用互联网模式去颠覆这个传统行业。
从2011年开始做的,我和几个朋友自己投入了几百万进去做。
2011年我们做了,是一个蛋糕商城,也就是“蛋糕版京东”,当时上海所有的品牌蛋糕都在上面,我们可以直接送货上门。
做了半年之后发现这个模式不行,因为蛋糕产品本身还是传统的,用户没有特殊感受。
而且传统蛋糕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直接在周边蛋糕店购买就可以了,他们基本没有上网消费蛋糕的习惯。
其实我们只是简单的把传统蛋糕搬到了网上,这很难成功。
极致蛋糕:爆款、粉丝经济后来我就想做一个真正的“互联网蛋糕”,2013年10月就开始建立自有互联网的蛋糕品牌“极致蛋糕”,其中有借鉴雷军做小米手机的成功模式。
上线半年不到的“极致蛋糕”,每日订单已经到达了1000份,多的时候到达了3000份。
“极致蛋糕”目前已经有300多万的月营收,预计今年全年将有8000万的销售额。
团队扩张到了300人。
上海地区的烘焙市场份额是100亿,其中蛋糕占40%,也就是说蛋糕在上海地区的市场是40亿左右的份额。
我觉得8000万的销售额只是市场的1%,未来这个品牌可以做到更多的占有率。
我希望以后80、90的年轻人,想在网上订蛋糕就想到我的品牌。
在我的思维中,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品牌,并不是把传统商店搬到网上就行的。
而是在这个领域中你要有一整套的互联网解决思维,从下订单一直到商品送到用户手中,你都要用互联网重构,你的团队也必须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产品要下血本追求极致,做“爆款”我们的“极致蛋糕”就是纯粹的互联网理念品牌,我们每年只卖12款“星座蛋糕”,12款蛋糕对应的12个星座日期进行发售,过了这个星座就买不到这个星座的蛋糕。
“极致蛋糕”每个星座月都只专心做好一款星座蛋糕,把每款蛋糕都做成供不应求的“爆款”。
例如三月份到四月初是白羊月,那么我只卖白羊蛋糕。
我们会把白羊座的各种元素都融入蛋糕制作和包装中,甚至会聘请星座师来分析白羊座喜欢什么口味和包装。
我甚至花了一万多的月薪聘用了一个星座师,我以前对星座不太了解,后来才知道原来星座师也是要考证书的。
有星座师我们就会更加极致,星座师也给我们做星座蛋糕产品带了了很多启发,例如白羊座切换到金牛座的标准时间是4月22日12点17分,那么我们整个网站就按这个标准时间切换,不早也不晚,就会显得特别的极致和专业。
因为我自身没有传统烘焙的产品制作经验。
“极致蛋糕”专门聘请了香港上市公司克里斯汀蛋糕的研发中坚Vine吴做我们的VP(副总裁),Vine吴是中国十大烘焙名师,带领过500人的烘焙团队。
现在带领“极致蛋糕”20人的团队做蛋糕产品。
我认为的互联网思维,第一是系统,第二是服务,第三是理念。
其实互联并不会改变产品本身,但是可以改变服务模式。
蛋糕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是流程化的,大家用的原材料也基本一致,想用制作工艺和原材料在烘焙行业脱颖而出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就在蛋糕的服务、理念和用户体验上下大工夫。
所有的细节我们的会十分看重,我们包装很大气,向PRADA的包装标准看齐,而且送不锈钢刀叉,免运费。
我们每个蛋糕的售价只在50~100元之间,前期为了铺品牌,制作极其精美的白羊座蛋糕定价仅为58元(接近成本价),一下子就引爆了市场。
物流:我认为做蛋糕是必须自建物流的一、蛋糕易碎,需要自己特殊的物流体系去保证蛋糕运送过程不受损害,保证用户体验。
二、蛋糕物流不一定求快,但是求准时。
例如有用户打算7点和朋友庆祝生日,那么你必须在6点半准时送达,太早太晚都不行。
三、物流还可以和用户直接交流,因为物流人员可以收集到最一线的用户真实反馈是什么,用户的服务体验是十分完整的。
“极致蛋糕”现在物流有40多个员工,我们线下只有一家嘉定区体验店。
我们有一个中央厨房,有10个冷链站进行上海市的配送覆盖。
冷链站成本不高,一个冰柜再加一台电脑。
我们在清晨生产好蛋糕,然后再用五、六个车把蛋糕送到各个冷链站。
我们基本上是按订单来生产,当日订单全部消化。
消化不了就把蛋糕退回工厂统一回收处理。
粉丝经济,用户分级管理,互动苹果和小米让我们知道,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是怎么拥有一群粉丝,传统的烘焙行业不知道自己的消费者是谁,只能在人流多的地方开店,很盲目。
“极致蛋糕”先找到自己的前50~100个死忠粉丝,然后培养他们,给他们灌输“极致蛋糕”的理念,甚至是无偿的“供养”他们,送他们蛋糕吃。
这100个粉丝我们不想着去赚钱,而是借助他们的社交网络影响力。
我们会精挑细选,找具有煽动性的草根达人进入我们的100人核心粉丝群。
上海约有6万个“极致蛋糕”粉丝。
粉丝只要把活动内容分享到社交网络,就可以免费来参加我们的“蛋糕内测”。
“蛋糕内测”会推出下个月即将推出星座蛋糕的几款备选,让粉丝试吃然后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蛋糕。
我自己,以及“极致蛋糕”产品人员与粉丝零距离接触,听取他们对产品最真实的建议,而这样一来粉丝也原意和我们进行互动。
我们让粉丝自己投票,让用户兴奋,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感觉,他们就愿意参与其中。
对比现在传统的烘焙业,我们打星座蛋糕和互动的概念,十分先进,没有哪家跟得上我们。
星座就让我们的蛋糕有故事可讲,用户会对蛋糕产生预期,就会有戏剧张力,他们会期待下一个星座蛋糕到底会做成什么样的?把自己和身边人的星座代入蛋糕,互动会让用户对产品进行情感注入,我们的粉丝甚至会主动推销我们的产品给身边的人,还会期待下一个星座的蛋糕到底会做成什么样,我们送的不锈钢刀叉上甚至会有星座的LOGO,粉丝也可以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给下一款发售的星座蛋糕提意见。
我们有自己的会员系统,对粉丝进行分级管理。
购买越多等级就越高,高级用户就有特权。
我们还采用预售模式,可能蛋糕会供不应求,我们每天只生产一定量的蛋糕,制造适当的“饥饿感”。
传统的蛋糕不会让用户有“心跳感”,我们可以,因为用户注入了情感,有期待,并且可以参与蛋糕的制作。
我们发现,当要切换星座蛋糕的时候,网站的访问量甚至可以从几百直接上升到上万。
我们现在做极致蛋糕,并不是一家蛋糕公司,也不是把蛋糕单纯的放在网上卖,我们要打造一种新的互联网烘焙服务体验。
我们要改变传统烘焙的服务模式。
单纯在网上订购一个蛋糕回家吃,那我并不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蛋糕。
互联网的颠覆力现在传统的蛋糕企业对我们有很多意见,觉得我们搞乱了市场,但我觉得颠覆总是会来的,在互联网时代不可能长期存在毛利这么高(50%),大家悄悄赚钱的行业。
已经有一些传统蛋糕企业在模仿我们的模式。
中国的烘焙市场约有1000亿,比起中国北方,南方会更喜欢消费烘焙、蛋糕,未来我们先向长三角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