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周 速算与巧算(2)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8
凝涵数理化第一讲速算与巧算【经典例题一】325÷25【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325×4)÷(25×4)=1300÷100=13【练一练1】(1)450÷25 (2)525÷25【经典例题二】计算25×125×4×8【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25×4×8=(25×4)×(125×8)=100×1000=100000【练一练2】(1)125×15×8×4 (2)125×25×32【经典例题三】计算:(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思路导航】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这两题(1)125×34+125×66 (2)43×11+43×36+43×52+43=125×(34+66)=43×(11+36+52+1)=125×100 =43×100=12500 =4300【练一练3】计算下面各题:(1)125×64+125×36 (2)64×45+64×71-64×16【经典例题四】计算(1)(360+108)÷36 (2)1÷2+3÷2+5÷2+7÷2【思路导航】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差)。
一、找规律,巧口算。
1. 观察下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1)21—12=987-78=998-89=9 (2)41-14=27=9×352-25=27=9×396-69=27=9×3特点:被减数和减数的数字顺序相反(大数-小数),它们的差是有规律的。
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差是几,它们的差就是9的几倍。
练习:利用上面的规律算一算:54-45= 94-49=73-37= 81-18=83-38= 63-36=2. 你能自己观察出下面算式的规律吗?(1)392-293=99×1=99 572-275=99×3=297817-718=99×1=99 653-356=99×3=297321-123=99×2=198 642-246=99×4=396(2)你能试着做出以下的题目吗?452-254= 842-248=925-529= 726-627=581-185= 391-193=(3)规律:两个三位数相减,如果减数与被减数的组成数字顺序相反,那么它们的差都是99的倍数。
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差几,他们的差就是99的几倍。
3、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2×11=35251×11=56145×11=495因数是11的口算:“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将另一个因数的两个数字拉开,再将数字2和3相加得到的5写在中间。
练一练:43×11= 15×11= 27×11= 125×11= 57×11=5+7=12,遇到这样两个数字相加需要进位的,要向前一位进一,最高位得6。
89×11= 37×11= 65×11= 356×11= 473×11=注意:需要连续进位。
二、计算中的巧方法。
1、计算下面的题,你有什么想法?(1)58+27+42 (2)171-86-71 (3)45-26+55方法:在同级运算中,“带着符号搬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QZ (3)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二)乘除法中常用的一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1) 乘法交换律:a b b a ⨯=⨯ (2) 乘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3) 乘法分配律:()a b c a c b c ±⨯=⨯±⨯(4)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5)除法的运算性质: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a b c d e a b c d e ÷÷÷÷=÷⨯⨯⨯1、计算:(1)48×63+48×37 (2)75×233-75×332、巧算:12×3×109+12×672+123、计算:(1)(25+14)×4 (2)(500-125)×84、计算:(1)3800÷25÷4 (2)9000÷8÷1255、(1)44÷9+28÷9 (2)97÷7-34÷76、计算:(1)4500÷125 (2)9000÷367、巧算。
(1)560×12÷(28÷6)(2)125×(16÷10)÷58、巧算:111×99+99-112×989、巧算。
117×17-3910、已知1+2+3+……+8+9+10=55,那么5+10+15+……+40+45+50的结果是多少?11、计算:125×459-127×45112、计算:(22×33+33×44+44×55)÷(11×38)。
速算与巧算(二)知识要点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运算技巧,本章我们将学习乘除法的巧算方法。
下面,我们介绍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它们是乘法巧算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一些巧算方法。
一、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即: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后一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即:(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a×(b+c) =a×b+a×c变式:a×(b-c) =a×b-a×ca×b+a×c = a×(b+c)a×b-a×c = a×(b-c)二、乘除混合运算中的巧算技巧1. 带着符号搬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运算的次序可以交换,运算的结果不会改变。
但必须在交换位置时,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搬家”。
2. 去括号: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的时候不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的时候要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即“×”变“÷”,“÷”变“×”。
3. 添括号:乘除混合运算中,可通过添加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添加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不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要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即“×”变“÷”,“÷”变“×”。
三、除法中的特殊的性质1. 商不变性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即:a÷b=(a×n)÷(a×n) ,a÷b=(a÷n)÷(a÷n) (n≠0)2. 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巧算:(a±b)÷c=a÷c±b÷c四、乘法中的好朋友同学们应该记住一些特殊的乘积,他们的结果为整十、整百……,我们称这些数为乘法中的好朋友:2×5=10 4×25=1008×125=1000 16×625=10000精选例题☝【例1】: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速算与巧算(二)☜知识要点速算与巧算是学习数学、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速算与巧算才能又快又准的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如何掌握此类问题的特征,并能熟练、灵活地加以运用,是研究此类问题所要思考的。
一、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巧算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4.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1)a×c+b×c=(a+b)×c,(2)a×c-b×c=(a-b)×c;【例1】简便计算:(1)(76×25)×4(2)32×25×2×125×5☝思路点拨:我们知道2×5 =10、4×25=100、8×125=1000、16×625=10000.在做乘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先把相乘能得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再和其它数相乘。
(1)式中有25、4我们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来计算;(2)式有25、125,没有4、8怎么办呢?可以把32分成4×8,这样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了。
☝标准答案:解:(1)(76×25)×4=76×(25×4)=76×100=7600(2)32×25×2×125×5=8×4×25×2×125×5=(8×125)×(4×25)×(2×5)=1000×100×10=1000000记住这些好朋友:2×5 =10;4×25=100;8×125=1000;16×625=10000,在乘法运算中看到2就要想到5,看到4就要想到25,看到8就要想到125,看到16就要想到625,没有的就想办法从其它数中分解出来!活学巧用1.(176×125)×322.32×25×2×125×689×53.45×32×625☜知识要点特殊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同头尾补:两个两位数相乘,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和等于10,这样的两个两位数就称为同头尾补。
第三讲 遗算与巧算(2)告诉你本讲酌重点、难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性质对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样适用.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除了掌握常规的四则运算法则外,还应该掌握一些特殊的运算技巧.看老师画龙点晴,教给你解题诀窍【例1】计算:82.1564.7782.2536.22-++分析与解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22.36和77.64两个加数可以“凑整”,25.82和15.82的末尾相同,相减之后可以成为整数,于是可以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加减法的运算性质调换数字的位置使计算简便.原式)82.1582.25()64.7736.22(-++=10100+=110=【例2】计算:25.02.35.12⨯⨯分析与解 这一题是三个数连乘,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再从几个数的特点来看,3.2可以拆成0.8和4相乘,分别与12.5和0.25先相乘,原式25.0)48.0(5.12⨯⨯⨯=)25.04()8.05.12(⨯⨯⨯=110⨯=10=【例3】计算:6.45988.22+⨯分析与解 仔细观察发现第一个乘数中有一个因数是22.8,第二个加数,28.226.45⨯=这样 正好和第一个乘式拥有相同的因数22.8,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原式28.22988.22⨯+⨯=)298(8.22+⨯=⋅⨯=1008.222280=【例4】计算:95558463462558463-⨯⨯+ 分析与解,观察分子与分母,其中有一个算式很接近,分子中是,462558⨯分母中是⨯463,558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把558463⨯改成,558558462+⨯再减去原来的95, 发现分子与分母相等, 原式95558558462462558463-+⨯⨯+= 463558462465584632+⨯⨯+= 1=【例5】计算:5614213012011216121++++++分析与解 根据dn n d n n d +-=+⨯11)((其中n ,d 是自然数),在计算若干个分数之和时,若能将每个分数都分解成两个分数之差并且使中间的分数互相抵消,则能使计算大大简化. 原式7616515414313211211⨯+⨯+⨯+⨯+⨯--⨯= 71616151514141313121211-+-+-+-+-+-= 711-= 76⋅=抉来试一试你的身手吧!计算下列各题:017.2)44.0017.2(56.23.1+--25.1162.053.325.0.2⨯⨯⨯⨯120122011201220102011.3-⨯⨯+ 9017215614213012011216121.4++++++++做题也有小窍门噢!在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中,要充分运用约分;在加减法中,有时要将分数分拆.分数分拆、常用约数法,通往初中名校酌班车计算下列各题:114458.035.68.451.2558.4.1⨯+⨯+⨯3403.40340123.0123123.1233.40.2⨯-⨯3.计算:634928181489744921141464732÷÷+÷÷+÷÷÷÷+÷÷+÷÷ 2112119219172171521513213112.4+⨯+⨯+⨯+⨯+⨯ 3333333339.08.07.06.05.04.03.02.01.0.5++++++++提示:233333)4321(4321n n +++++=+++++答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