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0 NMR碳谱
- 格式:ppt
- 大小:378.00 KB
- 文档页数:10
NMR C谱是核磁共振检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在介绍这概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核磁共振检测,以便我们进一步认识NMR C谱检测。
核磁共振检测在外界磁场的激励(作用,或者处于磁场中)下,具有磁性(核磁距不为零)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的能级,如果此时外加一个能量,使其等于相邻2个能级之差,则该原子核就可能吸收能量(共振吸收),从低能态跃迁至高能态。
这种能量对应的频率在射频范围内。
因此核磁共振就是研究磁性原子核对射频能的吸收。
194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F.Block 和哈佛大学的E. M. Purcell 由于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并因此荣获了1952年的Nobel 物理奖。
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和氢谱有一定的差异。
在碳谱中最重要的信息是化学位移δ。
常规碳谱主要提供δ的信息。
从常规碳谱中只能粗略的估计各类碳原子的数目。
如果要得出准确的定量关系,作图时需用很短的脉冲,长的脉冲周期,并采用特定的分时去耦方式。
碳谱有以下一些特点:(1)灵敏度低:碳核天然丰度很低,只有1.108%为,1H则有99.98%,而且旋磁比也只有1H的1/4,在相同条件下两者信噪比为1:0.000159,即灵敏度是1H的1/6000。
(2)分辨能力高:δ为0~300ppm,是H的20倍;同时不存在13C自身自旋-自旋裂分。
(3)能给出不连氢碳的吸收峰,氢不能给出不含氢基团的信息,而碳谱可直接给出基团的特征峰,分子骨架结构的信息。
(4)不能用积分高度计算碳的数目,碳核所处环境和弛豫机制不一样,NOE效应对不同碳原子信号强度影响差异大,不能用常规共振谱的谱线强度来确定。
(5)弛豫时间可作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波谱参数,不同碳核弛豫时间相差较大。
氘代试剂中的碳原子均有相应的峰,这和氢谱中的溶剂峰不同(氢谱中的溶剂峰仅因氘代不完全引起)。
幸而由于弛豫时间的因素,氘代试剂的量虽大,但其峰强并不太高。
常用的氘代氯仿呈三重峰,中心谱线位置在77.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