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任务书12级
- 格式:docx
- 大小:21.57 KB
- 文档页数:12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姓名:赵炳琳学号:20120323老师:林拥军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12级10班;1;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实例学号20120323,故题号为25。
其已知条件为:某多层工厂建筑,平面尺寸为21×27m ,采用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楼盖要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外墙厚370mm ,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可变荷载标准值:Q k = 4.5kN/m 2,γ Q =1.3。
材料选用:C30混凝土;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热轧钢筋。
4.1结构平面布置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f c =14.3 N/mm 2,f t =1.43 N/mm 2,E c =3×104 N/mm 2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HPB300级钢筋:f y = f y ′=270N /mm 2,E s =2.1×105 N/mm 2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E s =2.0×105 N/mm 2按照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板和次梁,按照弹性理论的方法设计主梁。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1所示,主梁为横向布置,跨度为5400mm,间距为7000mm ;次梁为纵向布置,跨度为7000mm ,间距为1800mm 。
区格长边与短边之比88.318007000=大于3,按单向板肋形楼盖进行设计。
(以L1方向为纵向)图2.1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截面尺寸(1)板:根据设计要求,h>l/40=1800/40=45mm又《规范》规定的最小板厚,工业建筑楼板:h≧80mm。
(书127页)故取板厚为80mm。
(2)次梁:截面高h=(1/18~1/12)l=(1/18~1/12)×7000=388.89~583.33mm 取h=500mm;截面宽度按(h/3~h/2)初估,1~1()2=3=⨯1(=3500250b0.hmm~~17.)2166取b=200mm。
钢筋混凝⼟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楼盖梁格布置及截⾯尺⼨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m ,次梁的跨度为6.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
楼盖结构的平⾯布置图如图所⽰。
1.基本设计资料(1)材料C25混凝⼟:2c /9.11f mm N =,2t /27.1fmm N =,2tk /78.1f mm N = 钢筋:HPB235(2y/210f mm N =),HRB335(2y /300f mm N =,55.0b =ξ)(2)荷载标准值仓库活荷载标准值:2k mm /0.6q 、KN⽔磨⽯地⾯:2m /65.0 KN ,钢筋混凝⼟:3m /25 KN ,混合砂浆:3m /17 KN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法)按⾼跨⽐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 ≥l/40=2000/40=50㎜,对⼯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 ≥80㎜,所以板厚取h=80㎜。
次梁截⾯⾼度应满⾜(1/18 ~ 1/12)l=(1/18 ~ 1/12)×6600=330 ~550mm ,取h=500mm ,截⾯宽b=(1/3 ~ 1/2)h=(1/3 ~ 1/2) ×500=167 ~250mm ,取b=200mm 。
主梁截⾯⾼度应满⾜h=(1/14 ~ 1/8 )l=(1/14 ~ 1/8) ×6000=429~750mm,取h=650mm ,截⾯宽度b=(1/3 ~ 1/2)h=(1/3 ~ 1/2) ×650=217 ~ 325mm,取b=300mm 。
(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楼⾯⾯层: 0.65 kN/㎡板⾃重:0.08×25=2.0 kN/㎡板底抹灰:0.015×17=0.255 kN/㎡恒荷载:1.2×2.095=3.49 kN/㎡活荷载:1.3×6=7.8 kN/㎡g+q=3.49+7.8=11.29 kN/㎡q/g=7.8/3.49=2.23<3(2)、计算简图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由图可知:次梁截⾯宽为b=2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a=mm 120,则按塑性内⼒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按以下⼆项较⼩值确定:l 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l 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故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取lo1=1820mm中间跨: l 02=ln=2000-200=1800mm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现浇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设计人:组别(班级) :指导教师:设计日期: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荷载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根据材料图配筋的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板、次(主)梁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绘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资料某一般金工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形式,其梁格布置如下图所示。
( 一)建造地点与基本概况建造地点为银川市某地,外墙采用490mm厚的砖墙。
该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0,使用环境类别为2a类。
( 二)楼面构造层做法(自上而下)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20kN/m3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由设计者自定)γ=25kN/m3 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γ=17kN/m3具体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取值参见附表( 三) 材料选用混凝土:C25,( f c =11.9kN/mm2,)钢筋:梁中受力纵筋HRB400,f y =360kN/mm2其余钢筋均采用HPB235,f y =210kN/mm2 ( 四) 柱网尺寸Ly的取值如下表所示(单位:m)Lx的取值如下表所示(单位:m)三、方案选择按照各自的学号来进行选取设计方案,具体方案如下(3Ly5Lx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 结构布置( 二) 结构计算1.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包括:计算简图、内力计算、配筋计算)2.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包括:计算简图、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图、配筋计算)五、绘制施工图要求完成: 1. 梁板结构布置图及配筋图(平面或剖面)2. 次梁的模板及配筋图(立面、剖面)3. 主梁的模板及配筋图(立面、剖面)注意:图中至少列出一种构件的钢筋材料表及有关结构设计说明,。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土木工程系2012.1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如图所示,其中纵向尺寸5*L y,横向尺寸3*Lx;楼盖尺寸由教师指定(根据学号进行分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图1 楼面平面示意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Ly和Lx尺寸(见设计分组表)楼盖平面轴线尺寸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 楼面平面轴线尺寸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其中纵墙厚370mm,横墙厚度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3、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kN(见设计分组表)/m(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kN.0m/65(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3/25m kN =γ(4)、平顶粉刷:2/25.0m kN 4、材料 (1)、混凝土: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及板内构造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5、环境类别:一类 四、 设计内容1. 按指导教师给定的分组进行设计,编制设计计算书。
2. 用2号图纸2张或1号图纸1张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次梁和主梁配筋图(用铅笔图绘制)。
3. 结构平面布置:按指定的分组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各构件按类型编号,主梁建议采用横向布置,梁宜贯通,布置应规整,同类型构件截面应尽可能统一。
1 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内框架结构,边柱为砖柱,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标准层楼盖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2;楼面做法:30mm厚水磨石地面(12mm厚面层,18mm厚水泥砂浆打底),板底有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是400mm ×400mm。
2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0m,次梁的跨度为7.0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2.3m、2.4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L0/40=2400/40=60mm,h≥L1/40=2300/40=57.5mm。
对该建筑的楼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h=80mm;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取h=500mm,截面宽b=(1/2~1/3)h=150~225,取b=200mm;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66~700mm,取h=700mm,截面宽度取为b=(l/2~l/3)h=216~325,取b=300mm,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 mm2。
3板的设计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见图2。
图2 板的几何尺寸及计算简图3.1荷载3.1.1恒荷载30mm 厚水磨石 0.65 KN/m 280mm 钢筋混凝土 0.08×25=2.00 KN/m 2 15mm 石灰砂浆 0.015×17=0.255 KN/m 2G k =2.91/m 23.1.2使用活荷载 Q k =7.0 KN/m 2 3.1.3荷载组合设计值对于该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r Q =1.4,所以有: G+Q=1.2G k +1.4G k =1.2×2.91+1.4×7.0=13.29KN/m 2 1m 宽板上线荷载G+Q=13.96 KN/m 2× 1m=13.96 KN/m3.2内力计算次梁截面为250×450mm ,在墙上的支承长度取120mm ,则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L 01= L n + h/2=(2300-120-200/2)+ 80/2=2220mm L 01= L n + a/2=(2300-120-200/2)+120/2=2280mm 取L 0=2220mm中间跨: L 02= L n =2400-200=2200mm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0009.02.22.222.2<=-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指导教师:王琼芬2013年9月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某多层工业厂房楼面尺寸如图1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环境类别为一类,内框架承重结构体系,外墙厚240mm,主梁支承处设壁柱。
不考虑抗震设防。
一、设计内容(即成果形式)1、结构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和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板的内力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的计算方法计算)。
3、次梁的强度计算(板的内力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的计算方法计算)。
4、主梁的强度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5、用传统方式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次梁及板相应的编号);(2)板、次梁配筋图;(3)主梁配筋图(钢筋分离图、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材料抵抗弯矩图);(4)钢筋表及必要的施工说明(所有钢筋应编号并在钢筋表中列出)。
6、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绘制梁、板的结构施工图二、设计资料1、题号:第 题(丛题号表中选取);2、建筑平面尺寸,见图1所示;(注:①主梁下设混凝土垫块200mm 厚;②主梁下墙垛尺寸为370×490;③中柱用钢筋混凝土柱,尺寸为400×400,位置由设计者根据柱网布置确定。
) 3、 荷载:(1)使用荷载(即活荷载,由学生所选题号根据题号表确定) (2)楼面面层: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18=m γkN/m 3; (3)钢筋混凝土容重:25=c γkN/m 3;(4)梁侧面,板底粉刷层:15mm 厚混合砂浆,17=γkN/m 3。
题 号 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结构平面布置墙、梁、柱的位置要按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决定,因本设计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要求符合使用、经济和施工方面的原则,楼梯在示意图外。
1、 柱网可布置成长方形和正方形;2、 板的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7~2.7m 比较经济,尽可能等跨布置,由于实际上不易做到等跨布置,所以可把边跨布置的小一些,但跨差不宜大于10%;3、 次梁的跨度:(即主梁的间距)在4.0~6.0m 比较合理,尽可能等跨布置,若不能可把边跨布置的小些,但跨差也不宜大于10%;4、 主梁的跨度:(即柱距)一般为5.0~8.0m 比较经济,而且为板跨的2~3倍为宜,不等跨布置时,但跨差不宜大于10%。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2年11月15日目录1.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单向板肋梁楼盖) (1)2.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双向板肋梁楼盖) (5)3.课程设计撰写规范 (9)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单向板肋梁楼盖)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仓库)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设计目的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又一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本课程设计:l.可以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2.了解结构布置、结构选型、材料及强度等级确定方法,以及结构构造和构件间连接等基本要求;3.熟悉并学会运用规范有关规定以及有关资料;4.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汇集方法、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5.熟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6.了解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7.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三、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仓库,采用钢筋砼内框架承重,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1.建筑尺寸见图1和表1,其中纵向尺寸为5×L2,横向尺寸为3×L1。
2.题号:见附件1说明。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表1L1*L2 m) 活载题号5.0 5.56.0 6.57.0 7.58.0 6m×6m6m×6.6m 6m×6.9m 6m×7.2m 6m×7.5m 6.6m×6.6m1815222936291623303731017243138411182532395121926336132027347142128353.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墙厚为370mm,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4.荷载2(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单位为 kN/m(见表一)(2)楼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后做 10mm厚水磨石面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第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钢筋混泥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某内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400⨯400mm。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厚水磨石楼面(标准值0.65kN/m2)。
3、活荷载:标准值为7.5 kN/m2。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fc=11.9N/mm2,ft=1.27N/mm2)钢筋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fy=360N/mm2)其余采用HPB235级(fy=210N/mm2)三、设计内容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4)、设计说明(5)、次梁钢筋材料表四、成果要求1、课程设计在1周内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
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文和施工图。
3、施工图统一为A3图纸。
要求图面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GB50009-2001,《建筑荷载设计规范》第二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施工图。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梁板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点,而结构布置、荷载统计、内力分析、截面计算、施工图绘制是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加深理解,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点、设计方法和一定的计算、设计能力,使其掌握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用图纸和设计计算书表达设计意图1-32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1.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10kN/m2。
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17kN/m3)。
厚石灰砂浆抹底((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
四、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书和配筋施工图两大部分。
(一)、计算说明书一份,应包括:1、楼盖的梁格布置:要求确定柱网尺寸、主、次梁间距和跨度。
2、单向板的设计:要求按塑性方法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选定、计算跨度的确定、荷载计算以及各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的配筋计算。
3、次梁的设计:要求按塑性方法设计,具体计算同板。
4、主梁的设计:要求按弹性方法设计,除同板和次梁的计算外,还要求绘制弯矩包络图,并根据此图进行配筋。
要求计算书书写字体清楚,计算准确,必要的示意图不得用徒手画,并要求有大概的比例概念。
(二)、施工图两张,应包括:1、3#图要求绘制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平面配筋图(1:100)要求各种尺寸标注齐全(墙厚、板跨、入墙深度、支座宽度等);板平面配筋图中应注明受力筋及各种构造钢筋的直径、间距,以及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和切断点位置。
2、2#图要求绘制次梁和主梁配筋图:(1)、纵剖面图(1:50或1:40),要求注明梁跨、入墙深度、支座宽度、钢筋编号及受力筋的弯起、切断点位置、箍筋直径和间距。
目录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说明书 (4)一、结构平面布置 (4)二、单向板配筋设计 (4)1、荷载计算 (4)2、板的计算简图 (5)3、内力计算及配筋 (6)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三、次梁配筋设计 (9)1、荷载计算 (9)2、次梁的计算简图 (9)3、内力计算 (10)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2)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4)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某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周边为240mm 厚墙体) 二、 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厚度按跨度要求合理取值)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绘制结构施工图①结构平面布置图(列于设计说明书中) ②板的配筋图(手工绘制A2图纸,1:100)③次梁的配筋图(手工绘制A2图纸,包括梁纵截面和剖面详图)(纵截面比例:1:50 ;横截面比例:1:10) 三、 设计资料1、楼面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4.6m kN ;2、楼面面层为20mm 厚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15mm 厚混合砂浆;3、材料选用:①混凝土: C20 (2/6.9mm N f c =;2/1.1mm N f t =)②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mm N f y =), 其余采用HPB300级钢筋(2/270mm N f y =)。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说明书一、结构平面布置(单筋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上图所示) 1、主梁的跨度为6.0m ,次梁的跨度为5.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
2、按厚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厂房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题号第题(见表一,表中有39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表中长度单位为米)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3、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kn(见表一)/m(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kn.0m/65(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γ=25m/kn (4)、平顶粉刷:2.0mkn25/4、材料(1)、混凝土:C20或C25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一、平面结构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mm h B 80≥,(当l h 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次梁 121(=c h ~L )181, 21(=b ~c h )3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及目的1.1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2设计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3)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4)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5)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6)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7)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2. 设计资料(1)某工业仓库,设计年限为50年,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柱截面为400×400mm 。
(2)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载大小k q =7.0kN/2m 如表1所示。
(3)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3m ),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3m )。
(4)材料选用: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30;钢筋:主梁及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360/y f N mm =),其余使用HRB335级钢筋(300/y f N mm =)。
(5)按《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设计该肋梁楼盖。
图1楼盖结构图表1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载大小班级次梁跨度(mm) 主梁跨度(mm) 楼面活载标准值kq(kN/m2)B L1 6000 5400 6.02 6300 6000 7.03 6600 6300 8.03. 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楼盖梁板系统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一本,楼盖结构施工图(一号图)一张;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3.1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本梁板结构系统布置的优缺点评述;(2)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3)板、梁计算简图;(4)荷载计算;(5)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6)配筋计算;(7)构造要求。
土木工程本科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发任务书日期2014年3月6日交作业时间2014年4月6日一、设计题目某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多层工业建筑的楼盖,拟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梁格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施工图。
层高为4.5m,其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如图所示.建筑内无侵蚀性介质,其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与柱网尺寸见附录1,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附录1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学生学号见附录2二、设计资料1、仓库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2、荷载1)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录1;2)楼面构造法:20mm厚水泥砂浆(20kN/m2)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层(0。
65kN/m2)楼板层:钢筋混凝土(25kN/m2)天棚抹灰:20mm厚混合砂浆(17kN/m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300级钢筋。
三、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施工图图纸中说明和附注(尺寸单位,混凝土强度,钢筋级别,保护层的厚度以及其它施工图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四、格式要求1、计算书成果要用A4打印纸纵向、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图纸折成A4以附件形式装订在计算书之后,按顺序装订.2、正文部分奇数页设置页眉为“混凝土结构楼盖设计”,偶数页设置页眉为“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页码统一设置在页脚的居中.页眉与页脚字体大小为宋体小5号字.正文字体采用宋体小4号字.3、页边距:上边距:28mm;下边距:22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4、装订线:0cm、页眉1.8cm、页脚1.4cm、对称页边距。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任务书12级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_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一、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承载力计算3、次梁承载力计算4、主梁承载力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二、设计资料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
经查规范资料:板跨≥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板跨≥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次梁间距≥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次梁间距≥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数据见下表。
Lx×Ly 5700×6000 6000×6300 6300×69002 楼面构造。
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 屋面构造。
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厚炉渣找坡层、120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 梁、柱用15厚混合砂浆抹灰。
5 混凝土采用C25;主梁、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采用HPB300级钢筋。
LLL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实训指导书一、设计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XX 《建筑结构》《设计实例》二、设计依据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查找有关设计规范及资料,、基本雪压、基本风压。
三、结构平面布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要考虑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同时要注意经济合理。
房屋的平面尺寸和墙体的布置确定之后,其关键的问题是柱网和梁格的布置,可按以下原则布置按任务书所给定的厂房平面尺寸L1和L2,柱网可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主梁可沿L1方向布置,次梁可沿L2方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m 至8m较为经济,且尽可能为板跨的2至3倍;同时主梁应等跨布置,若实际做不到,也可将边跨做小一些,但跨差不能大于10%,主要为了使边跨主梁的内力及计算简单次梁的跨度一般为4m 至6m较为经济,尽可能布置成等跨,若实际做不到,可参照主梁的做法。
板的跨度一般为至较为经济,尽可能等跨布置,若实际做不到,可参照主梁的做法。
四、初选梁板柱的截面尺寸1板的厚度板的尺寸除了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满足刚度和施工要求,其最小厚度按下列确定:按刚度要求h/l≥1/40,h为板厚,l为板的跨度;屋面板h≥60mm, 民用建筑楼板h≥70mm, 工业建筑楼板h≥80mm,2主梁、次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尺寸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刚度要求和便于施工。
其尺寸按下列方法确定次梁高度:梁高h=(1/18~1/12) L,;梁宽b=(1/2~1/3)h,且应满足一定的模数要求。
主梁高度:梁高h=(1/8~1/14) L,;梁宽b=(1/2~1/3)h,且应满足一定的模数要求。
五、板的计算于采用单向板整浇楼盖,其内力计算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计算单元的选取:沿板的长边方向1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当实际跨数大于五跨时,按五跨计算。
板的计算简图梁、板的计算跨度取值方法见教材板的荷载计算楼盖上作用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按实际考虑,可变荷载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
板的内力计算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可在教材上查阅。
各跨中及支座的弯矩计算公式M=αl0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于板的截面尺寸一般满足斜截面的抗剪要求,因此板只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绘制板的配筋图根据计算和板的构造配置钢筋并画出配筋图。
六、次梁的计算1. 根据次梁在楼盖中所起的作用,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
次梁取相邻板中心线间部分为计算单元。
当多跨梁连续次梁跨竖大于五跨,且跨差不超过10%时,可按五跨梁连续梁计算。
2. 次梁的计算简图:查表确定次梁的计算跨度3.次梁的荷载计算:除板传来的荷载之外,还要计算次梁的自重4.次梁的内力计算5.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在教材上查6.截面承载力计算7根据现浇楼盖的受力特点,板所在梁上截面参与梁受力。
因此,在具体计算时,次梁的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
其承载力的计算见表。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实训考核1、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有哪几种类型?2、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它们的变形和受力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单向板肋形楼盖和双向板肋形楼盖?两种楼盖的荷载传递路线有何不同?4、整体式肋形楼盖在结构布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单向板肋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板、次梁、主梁的计算简图如何确定?6、单向板肋楼盖按弹性理论时,为什么要进行荷载最不利组合?荷载最不利组合的原则是什么?7、用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的形楼盖中的连续板和次梁时,为什么要用折算荷载代替计算荷载?如何折算?8、什么叫塑性铰?塑性铰和理想铰有什么不同?9、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是什么?10、什么叫弯矩调幅?多跨连续梁、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截面配筋时,为什么对塑性铰截面要限?11、哪些结构不宜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其内力,为什么?12、用弹性法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为什么要采用折算荷载?13、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和主梁的经济跨度各为多少?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实训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_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一、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承载力计算3、次梁承载力计算4、主梁承载力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二、设计资料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
经查规范资料:板跨≥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板跨≥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次梁间距≥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次梁间距≥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数据见下表。
Lx×Ly 5700×6000 6000×6300 6300×69002 楼面构造。
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 屋面构造。
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厚炉渣找坡层、120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 梁、柱用15厚混合砂浆抹灰。
5 混凝土采用C25;主梁、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采用HPB300级钢筋。
LLL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实训指导书一、设计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XX 《建筑结构》《设计实例》二、设计依据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查找有关设计规范及资料,、基本雪压、基本风压。
三、结构平面布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要考虑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同时要注意经济合理。
房屋的平面尺寸和墙体的布置确定之后,其关键的问题是柱网和梁格的布置,可按以下原则布置按任务书所给定的厂房平面尺寸L1和L2,柱网可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主梁可沿L1方向布置,次梁可沿L2方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一般为5m 至8m较为经济,且尽可能为板跨的2至3倍;同时主梁应等跨布置,若实际做不到,也可将边跨做小一些,但跨差不能大于10%,主要为了使边跨主梁的内力及计算简单次梁的跨度一般为4m 至6m较为经济,尽可能布置成等跨,若实际做不到,可参照主梁的做法。
板的跨度一般为至较为经济,尽可能等跨布置,若实际做不到,可参照主梁的做法。
四、初选梁板柱的截面尺寸1板的厚度板的尺寸除了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满足刚度和施工要求,其最小厚度按下列确定:按刚度要求h/l≥1/40,h为板厚,l为板的跨度;屋面板h≥60mm, 民用建筑楼板h≥70mm, 工业建筑楼板h≥80mm,2主梁、次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尺寸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刚度要求和便于施工。
其尺寸按下列方法确定次梁高度:梁高h=(1/18~1/12) L,;梁宽b=(1/2~1/3)h,且应满足一定的模数要求。
主梁高度:梁高h=(1/8~1/14) L,;梁宽b=(1/2~1/3)h,且应满足一定的模数要求。
五、板的计算于采用单向板整浇楼盖,其内力计算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计算单元的选取:沿板的长边方向1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当实际跨数大于五跨时,按五跨计算。
板的计算简图梁、板的计算跨度取值方法见教材板的荷载计算楼盖上作用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按实际考虑,可变荷载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
板的内力计算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可在教材上查阅。
各跨中及支座的弯矩计算公式M=αl0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于板的截面尺寸一般满足斜截面的抗剪要求,因此板只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绘制板的配筋图根据计算和板的构造配置钢筋并画出配筋图。
六、次梁的计算1. 根据次梁在楼盖中所起的作用,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
次梁取相邻板中心线间部分为计算单元。
当多跨梁连续次梁跨竖大于五跨,且跨差不超过10%时,可按五跨梁连续梁计算。
2. 次梁的计算简图:查表确定次梁的计算跨度3.次梁的荷载计算:除板传来的荷载之外,还要计算次梁的自重4.次梁的内力计算5.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在教材上查6.截面承载力计算7根据现浇楼盖的受力特点,板所在梁上截面参与梁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