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2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哪里
导语:高血压是人们经常听到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常常发生在比较肥胖和年纪较大的人身上,大家也有看到过某某人由于患有高血压而导致脑出血。
大家
高血压是人们经常听到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常常发生在比较肥胖和年纪较大的人身上,大家也有看到过某某人由于患有高血压而导致脑出血。
大家知道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哪里吗,在惊讶它的严重性和可怕性时,是否曾有困惑过,脑出血会是什么位置呢,下面就介绍一下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1.壳核———内囊出血,统称基底节区出血。
典型内囊出血呈凝视病灶,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的“ 三偏”症状,出血急性期患侧肢体呈弛缓性,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引不出;数天至数周后呈中枢性偏瘫,位于优势半球侧可以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3%~31%,国内报道占17.3%。
常为丘脑膝状体动脉引起的丘脑外侧核出血或丘脑穿通动脉破裂引起丘脑内侧核出血。
少量出血局限在丘脑,临床上见病灶对侧半身深浅感觉缺失,自发性偏侧疼痛或感觉过度,出血波及或压迫内囊时可出现对侧偏瘫,但大多数病人以意识障碍和偏瘫起病,可出现丘脑性失语———语言慢,重复语言,发音困难,复述差等。
3.脑叶出血:以额、顶、颞多见,临床上缺乏神经系统体征或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
4.小脑出血:国内报道占脑出血的3.4%。
以起病急、眩晕、头痛、呕吐为特点,少数人出现强迫头位。
发病初期90%神志清楚,多可检查出小脑体征,有时有脑干体征,约20%病人病情可呈进行性加重,48小时内昏迷、死亡。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文章目录*一、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三、高血压脑出血的症状体征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1、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之内囊出血内囊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最典型的表现为“三偏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具体的来说,偏瘫: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肢体发生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即出血病灶的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偏盲: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视野缺损。
出血对侧的肢体发生瘫痪,早期瘫痪侧肢体肌张力、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以后逐渐转高。
2、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之脑叶出血其发病率仅次于基底节出血,与丘脑出血相近。
患者表现依原发出血部位不同而各异,多数学者认为脑叶出血好发于顶叶、颞叶与枕叶,即大脑后半部。
脑叶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基底节出血不同。
脑叶出血后易破入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因距中线较远而不易破入脑室系统,故脑膜刺激症重而意识障碍轻,预后总起来说比较良好。
表现为大脑各脑叶内的出血。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临床有不同的表现。
常有相应脑叶的症状。
如额叶、颞叶出血常出现精神症状;额叶、顶叶出血常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枕叶出血常出现偏盲等症状。
3、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之小脑出血轻型病人起病时神志清楚,常诉一侧后枕部剧烈头痛和眩晕,呕吐频繁,发音含糊,眼球震颤。
肢体常无瘫痪,但病变侧肢体出现共济失调。
大多数小脑出血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可导致急性颅内压升高,脑干受压,甚至发生脑疝。
凡高血压病人突然发生一侧后枕部剧痛、频繁呕吐、严重眩晕、瞳孔缩小、意识障碍逐步加重,无明显瘫痪者必须警惕小脑出血的可能。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立即将患者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便于口腔黏液或呕吐物流出,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并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
在尽可能不改变患者体位的情况下,将患者平抬上担架。
保持平稳,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若病情变化,应立即急救。
心电监测:使用除颤监护仪通过胸部综合导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是指排除了外伤、血管畸形、肿瘤等可溯源继发性因素的自发性脑干出血。
在无法溯源的PBSH中,多数伴发高血压病,在国内常称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hypertensive brainstem hemorrhage,HBSH),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致命亚型。
血肿通过对脑干神经核团、传导束、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重要结构造成破坏、挤压,迅速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
通常起病急,致残、致死率极高,对现存所有治疗手段构成挑战。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理念不同,国外发达国家很少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积极手术干预,特别是对PBSH的手术治疗列于手术禁忌之列。
虽然国内许多单位已开展PBSH的手术治疗,但缺乏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
因此,目前国内外均没有PBSH相关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随着医学影像、评估方法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不断受到挑战。
本文汇聚国内医学会和医师协会两大脑血管外科学组专家及所在单位的经验,同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达成以下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大家提供PBSH临床诊治的参考和建议。
一、概要PBSH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严重的亚型,占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6%~10%,最常见部位发生在桥脑。
责任血管位于脑干内部、邻近的小脑或丘脑,溢出的血液在脑干间质内扩展或由邻近丘脑、小脑向脑干内扩展并形成血肿,还可累及脑室系统。
损伤类型包括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及脑脊液循环梗阻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损伤。
因受损结构特殊,残存功能有限。
此外,重症管理不当及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忽视。
由于出血量、累及部位、基础疾病、重症管理与操作水平的差异,PBSH 预后可能大相径庭。
适当的血肿分型可对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带来方便,但目前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规范化精准施治。
其次,因多数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临床常用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等评分方法对该病预后评估的区分度不高,难以对疗效作精细化评价,不利于现有方案的优胜劣汰。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神经外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39)(总分94.4,考试时间120分钟)X题型1. 脑出血最常见的三个部位是A. 外侧型,位于内囊的外侧B. 脑干型C. 小脑型D. 内侧型,位于内囊的内侧E. 脑室型2.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包括A. 烟雾病B. 高血压动脉硬化C. 脑动静脉畸形D. 动脉瘤E. 血液病3. 关于出血性脑梗死的叙述正确的有A. 常发生在大面积脑梗死之后B. 和面积无关,主要和梗死位置有关C. 风湿性心脏病伴发的梗死易发生该病D. 接近皮质的梗死易发生该病E. 在CT上可见混杂密度改变不定项选择1. 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加重伴意识不清6小时”来诊。
查体: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检查不合作,昏迷,一侧瞳孔稍大,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刺痛反应消失。
诊断首先考虑的是A. 癫痫B. 颅内压增高症C. 脑炎D. 急性青光眼E. 脑积水2. 患者男性,70岁。
因“突然头痛、恶心、呕吐3小时”来诊。
体检:血压190/115 mmHg(1 mmHg=0.133 kPa),口角右偏,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偏瘫。
对于此患者,下列处理不妥当的是A. 颅脑CT检查B. 密切观察,必要时紧急手术C. 脑血管造影检查D. 加强脱水、止血、抗感染治疗E. 防治并发症3. 患者女性,68岁,农民,因“突发意识障碍2小时”急诊入院。
2小时前其家人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卧床,身周见呕吐物,无抽搐,无排尿、粪失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查体:体温38.3℃,心率9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98/135 mHg(1 mmHg=0.133 kPa),浅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偏瘫,右侧巴宾斯基征(+)。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 左额叶脑内血肿B. 左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C. 脑干血肿D.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E. 慢性硬膜下血肿F. 小脑出血G. 脑干梗死4. 老年男性,72岁,因“左侧肢体无力5小时”入院。
脑出血常见部位
一、脑出血常见部位1. 脑出血常见部位2. 引发脑出血的原因3. 脑出血常见的前兆症状二、几个动作预示脑出血三、预防脑出血并发症的方法
脑出血常见部位
1、脑出血常见部位1.1、基底节区出血
基底节区出血是脑出血最好发的一个部位,基底节区出血部位主要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高发部位,其中这类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壳核出血和丘脑出血两种,脑出血的患者如果在基底节区出血之后,这类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不同,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这类的患者在出现了脑出血之后很容易出现偏瘫和语言障碍症状。
1.2、脑叶出血
脑叶出血也是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之一,这类脑出血患者大部分是因为大脑皮质的支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并且这类脑出血患者很容易伴随着头痛和呕吐的症状,随之病情会不断的加重,还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状,例如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癫痫发作和精神障碍,严重的话侧肢体还会出现瘫痪。
2、引发脑出血的原因2.1、酗酒:饮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
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
在一组脑出血病人中,就有近25%的是因不同程度饮酒而引起的。
2.2、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
在一组病人中,有近25%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
这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脑出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A. 脑干B. 小脑C. 丘脑D. 基底节区答案:D2.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脑肿瘤B. 脑动静脉畸形C. 高血压D. 脑动脉瘤破裂答案:C3.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剧烈头痛B. 呕吐C. 意识障碍D. 肢体无力答案:D4. 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A. 头颅CTB. 头颅MRIC. 脑电图D. 脑脊液检查答案:A5. 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A. 降低血压B. 降低颅内压D. 抗凝答案:B二、多选题1. 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包括:A. 脑疝B. 肺部感染C. 消化道出血D. 深静脉血栓答案:ABCD2. 脑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A. 高血压B. 糖尿病C. 高脂血症答案:ABCD3.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包括:A. 脑内高密度影B. 脑室积血C. 脑沟消失D. 脑水肿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脑出血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
(错误)2. 脑出血患者应避免使用抗凝药物。
(正确)3. 脑出血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以降低再出血风险。
(正确)4. 脑出血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答: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
严重者可出现脑疝,表现为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2. 简述脑出血的诊断要点。
答: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包括:(1)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2)头颅CT或MRI显示脑内高密度影;(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如脑肿瘤、脑动脉瘤破裂等。
3. 简述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答: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包括:(1)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2)控制高血压,预防再出血;(3)防治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4)早期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五、论述题1. 论述脑出血的发病机制。
答: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小动脉病变,形成微动脉瘤,血压急剧升高时破裂出血;(2)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破裂出血;(3)血液系统疾病:如抗凝治疗、血小板减少等,导致出血;(4)其他:如脑肿瘤、脑动脉瘤破裂等。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及预防措施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有大脑基底节出血(也叫内囊出血)、桥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
据统计,脑出血的病人中有高血压的患者约占95%,在整个脑血管病中脑出血的死亡率占首位。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特征分析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的发病率为60~80人/10万/年。
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1、内囊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最典型的表现为“三偏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具体的来说,偏瘫: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肢体发生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即出血病灶的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偏盲: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视野缺损。
2、脑叶出血:表现为大脑各脑叶内的出血。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临床有不同的表现。
一般除突然起病、头痛、昏迷外,常有相应脑叶的症状。
如额叶、颞叶出血常出现精神症状;额叶、顶叶出血常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枕叶出血常出现偏盲等症状。
3、桥脑出血:常突然起病,头痛、呕吐,数分钟内进入昏迷状态。
出血往往自一侧开始,很快影响到对侧,出现两侧面部及四肢瘫痪,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瞳孔,为其特征性症状。
另外,桥脑出血常阻断丘脑下部对体温的正常调节而使体温上升,呈持续高热状态。
双侧桥脑出血病情常极危重,由于脑干呼吸中枢的影响,常常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有些病人可很快死亡。
但一侧桥脑出血,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4、小脑出血:大多数小脑出血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可导致急性颅内压升高,脑干受压,甚至发生脑疝。
凡高血压病人突然发生一侧后枕部剧痛、频繁呕吐、严重眩晕、瞳孔缩小、意识障碍逐步加重,无明显瘫痪者必须警惕小脑出血的可能。
5、脑室出血:多数脑室出血是由于大脑基底节处出血后破入到侧脑室,以致血液充满整个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所造成的,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
另外,小脑出血和桥脑出血也可破入到第四脑室,这种情况极为严重。
意识往往在起病后1~2小时内陷入深度昏迷,出现四肢抽搐发作或四肢瘫痪,如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则病势危重。
2021年急救技能大赛理论测试题库【附答案】1.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内囊及基底节附近(正确答案)B.小脑C.脑桥和中脑D.脑桥和延髓E.额叶和顶叶皮质2.急性头痛是指发病A.1周以内B.2周以内(正确答案)C.3周以内D.10天以内E.15天以内3.以下不属于常用抗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是A.普萘洛尔B.卡托普利C.布洛芬(正确答案)D.硝普钠E.呋塞米4.昏迷时针状瞳孔伴高热常见A.吗啡中毒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桥出血(正确答案)D.低血糖E.小脑出血5.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是A.头痛、呕吐、黑视B.昏迷、呕吐、黑视C.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正确答案)D.头痛、眼内压增高、视物模糊E.视物模糊、视乳头水肿、昏迷6.对于头痛的救治原则,以下选项不恰当的是A.转运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B.避免头部震动C.注意伴随症状D.应积极治疗(正确答案)E.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7.区别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最主要的是A.肌力的大小B.有无感觉障碍C.有无病理反射(正确答案)D.有无大小便失禁E.有无恶心、呕吐8.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A.立即缩小(正确答案)B.立即扩大C.不变D.一大一小E.逐渐放大9.急性脑血管病是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表现为A.全身性神经功能缺失B.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正确答案)C.对侧性神经功能缺失D.双侧性神经功能缺失E.下肢神经功能缺失10.采用非同步电复律的心律失常是A.房性期前收缩B.房颤C.心室颤动(正确答案)D.房扑E.房室传导阻滞11.不符合典型心绞痛发作表现的是A.胸骨后压榨性疼痛B.疼痛很少超过15分钟C.休息后5分钟内消失D.含硝酸甘油1分钟内疼痛缓解(正确答案)E.疼痛发作均有诱因12.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是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A.50%以上B.70%以上(正确答案)C.80%以上D.90%以上E.95%以上13.治疗高血钾引起的心跳停止可选用的药物是A.阿托品B.肾上腺素C.溴苄铵D.氯化钙(正确答案)E.氯化钾14.心绞痛及昏厥常见病因是A.二尖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C.主动脉瓣狭窄(正确答案)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狭窄15.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心包炎相鉴别诊断的依据是A.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下压低B.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正确答案)C.无异常Q波D.有心包摩擦音E.持久的心前区疼痛16.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检查方法是。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是位于基底节区,其次是位于丘脑,再其次就是位于脑干和小脑,主要是这几个部位。
高血压脑出血突发后,患者家属基本都比较慌张,但是越是这个时候家属都要淡定,只有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才可以帮助脑出血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在脑出血发病的头一个月是很关键的,关系到患者康复的程度,所以头一个月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一定不能放弃,发病后的3-6个月内都是康复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这两个时间点,后悔莫及。
脑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此类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的一种最严重也是最高级别的并发症之一,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极为严重的症状,甚至短时间内影响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造成患者的死亡。
在顾及其他所有诱因的基础之上,必须要强调一点的就是高血压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有效的避免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
在高血压病长期作用的基础上,任何可以诱发血压短期增高的因素都可以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
指导意见:
(1)控制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控制血压相当于预防了一大部分的脑出血可能性,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并调整降血压药物,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血压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
饮食疗法上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2)保持心情舒畅:高血压的发生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
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
保持心情舒畅是十分必要的。
(3)注意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午睡习惯者尤应坚持),文体活动(特别是打麻将、打桥牌、打保龄球、跳舞、爬山、竞走、观看电视和上网等)力求适度和适量,保持大便通畅和勿使劲搬抬重物。
(4)注意饮食安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因一时饮酒、进食或抽烟过量而导致脑出血发病的实例时有所闻,应忌暴饮暴食、高糖高脂食物、凶酒劝酒和抽烟,同时不宜进食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和过浓的咖啡和茶等兴奋性饮料,但应多次少量地适量地饮水。
(5)注意身边的症状警告:脑出血的发病虽多较突然,但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日内还是会有一些轻重不等和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先兆症状。
故建议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一旦突发头痛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突发头晕或原有头晕明显加重;突发—侧肢体或头面、舌部短暂性发麻、乏力或活动欠灵活;或突发嘴角流水漏气、舌头发硬、咬字不准、吐字不清;或突发血压持续升高不降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