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爆破器材)

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爆破器材)

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爆破器材)
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爆破器材)

爆破器材ExpIosiveMaterials第36卷第3期

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

黄魁林远斌关腾芳刘定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摘要]综述了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所采用的微量炸药探测和块体炸药探测两大类技术,讨论了每类技术所

采用的探测方法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目前国外的探测设备,根据每种探测技术和探测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对其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探测设备

[分类号]x924.2

1引言

近年来,恐怖爆炸事件频频发生在世界各地,各种形式的炸药和爆炸装置被用于恐怖犯罪活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把恐怖活动遏制在未遂状态,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在依靠物理、化学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爆炸物的探测与识别上。

国外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对于加快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爆炸物探测与识别的技术类型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有很多种,根据有关资料归纳统计Ⅱ],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微量炸药探测和块体炸药探测,大致如图1所示。

图1爆炸物探测的主要技术类型

2.1微量炸药探测

微量炸药探测是指对微量(肉眼很难看见)的爆炸品残留物进行取样和分析的技术。爆炸品在处理过程中总会留下气体或固体颗粒形式的残留物,通过搜集这些残留物并使用相关的探测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爆炸物。常见的微量炸药探测技术有离子迁移光谱等电化学技术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

2.2块体炸药探测

块体炸药探测是指探测可见数量的炸药。通常包括X、7射线成像技术和基于核的技术。

X、7射线都是高能电磁波,当它们遇到物质时,会发生三种情况:透射、被吸收、散射或反向散射。根据这三种现象获得的信息,可以探测出物质的密度、原子序数等特征量。炸药的特征就是密度高、原子序数低。当前X射线成像技术包括:单能X射线技术、双能X射线技术、CT技术、反向散射技术和荧光透视技术。

炸药探测的核技术主要包括核四极矩共振技术和中子技术。与成像技术相比,基于核的技术探测性能更好。下面介绍各种探测技术的原理以及相关的探测设备。

3微量炸药探测技术

3.1离子迁移光谱技术(IMS)

IMS是最普通的微量炸药探测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离化区,炸药的蒸气分子或固体颗粒与电子作用而变成负离子,负离子在迁移区发生漂移,大致如图2所示。其漂移的速度取决于离子的质量、电荷和尺寸。在有效控制迁移区电场强度的情况下,测量出离子的迁移率(指单位电场强度下离子的漂移速度)。根据离子的迁移率可以识别出每种离子的原始物质。

图2样品离化与迁移示意图

不同的物质可能因为离子尺寸和质量相似而表现出相同的迁移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发明了一种叫做GC/IMS的组合系统。分子在进入IMS之

万方数据

2007年6月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黄魁等

前,先经过气相层析仪(GC)进行预先分馏。GC是

一中空的管道,管道里涂有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化

学物质有选择地与某些物质的分子发生作用,以此

来影响该分子在GC中的漂移速度,分子穿过GC

所用的时间称为滞留时间[1.2]。这样,即使分子表现

出相同的迁移率也会由于滞留时间不同而被区分开

来。

3.2化合光技术(CL)

大多数炸药都含有硝基(一NO:)或硝酸酯基(一ONO。),在化合光系统中,炸药分子首先被加热分解产生NO。NO与臭氧(O。)在真空腔反应产生激发态的NO。。分子,NO。。衰变成非激发的NO。时,将辐射一种具有特定频率的红外光子(IR)。通过光电倍增器探测该红外光子,光电倍增器的输出信号与真空腔中NO含量成正比,据此可以判断被检物中是否存在炸药。

由于NO分子不仅存在于炸药中,化肥、香水等物质的热分解也产生NO,所以单独使用CL技术不能够辨认炸药种类,通常要与气相层析仪(GC)联用。

3.3表面声波技术(SAw)

SAW探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特定共振频率的压电晶体。当分子沉积在晶体表面时,晶体共振频率的变化与分子沉积的质量成正比,此频率的变化还依赖于分子的属性、表面温度以及晶体本身的化学性质。

同上述两种方法一样,SAW系统也需要与GC联用来识别炸药种类。根据分子在GC中不同的滞留时间,GC/SAw系统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的分子。另外,该系统还能够区分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

3.4热氧化还原技术

热氧化还原技术是基于炸药分子的热分解以及随后的NO。还原原理。样品被导入系统并穿过浓缩管时,浓缩管管道上涂有一层特殊的化学物质,用来有选择地吸附爆炸物蒸气。然后样品被快速地加热分解并释放出可以探测的NO:分子。

3.5化学试剂法

当化学试剂添加到样品上时,样品会变色。向样品里加入一系列的化学试剂,观察每一次样品颜色的变化,以确定有无炸药。

图3是目前Mistral安全公司生产的一种手持式Expray野外检测工具箱,它包括三种喷雾剂和一张特殊的试纸。可用于检测A组炸药(TNT、DNT和苦味酸等)、B组炸药(塑胶炸药H、RDX、

图3EXPRAY野外探测工具箱

PETN、NG和无烟粉等)和含N化合物。

3.6质谱分析技术(MS)与二次质谱技术

质谱法的理论依据是:具有不同质荷比(即质量与所带电荷之比)的离子在磁场中所受的作用力不同,因而运动方向也不同,导致彼此分离。经过分别捕获收集,可以确定离子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后求得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3]。有的质谱仪还与GC联用以提高准确率。MS作为一种有效的实验室技术,目前已经运用于野外,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二次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之相似,只是使用两层质谱仪。离子通过第一层质谱仪后,具有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被分离开来,被分离出的离子与中性原子核(如氦He)发生碰撞,结果是大分子变成小离子,而小离子的质量则可以通过第二层质谱仪测定。这种技术可以精确测定多种炸药,误报率比较低。3.7电子俘获技术

与前面几种方法一样,电子俘获技术也需要与GC联用。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使用放射源将气体混合物电离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流向阳极时产生一恒定电流。从GC分馏出来的分子与这些电子混合以后,炸药分子因捕获电子带上负电,结果只有少数电子流向阳极,使得恒定电流减弱。探测器通过分析这种变化来判断炸药的存在。

3.8紫外荧光技术

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物质在吸收紫外光以后,可发出与紫外光波长相同或较长波长的荧光。研究发现[1'4],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可以定量测定许多痕量无机和有机组分。

3.9激光拉曼光谱技术

激光拉曼光谱法是基于运用激光作光源的拉曼散射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拉曼散射是一种分子光谱,当物质分子受到光辐射照射时,由于分子的振动或转动能级的跃迁使照射光被吸收并重新散射出来,散射光的波长可长于或短于照射光的波长。

拉曼散射的波长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可作定性

万方数据

爆破器材ExplosiveMaterials第36卷第3期

分析的依据;拉曼散射的强度可作定量分析的依据[3]。该方法可用来检测、确定物质的名称和含量,也可用于探测液体炸药。

美国AHURA公司研制了一种便携式拉曼光谱探测仪“首席卫士”(FirstDefenderXL),如图4。研究表明[5|,“首席卫士”能鉴别2500种液体和固体物质,适于探测鉴别各类液体。

图4“首席卫士”探测仪

4块体炸药探测技术

4.1x射线成像技术

4.1.1单能x射线成像技术

该技术使用单一能量的X射线,X射线在穿过物质时被吸收,强度被衰减,衰减强度与每种物质的衰减系数以及该物质的密度、厚度有关。所以最终成像反映的是被测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它只适于探测炸弹等高密度物质。

4.1.2双能x射线成像技术

采用高、低两种能量的X射线对被检物进行扫描时,由于高Z物质在两种能量水平下的成像都呈现暗色,而低Z物质则在低能X射线照射下的成像呈现较暗的颜色。计算机通过分析比较高能、低能X射线获得的两幅独立图像,最后鉴别出被检物中的有机物(低Z)和无机物(高Z)。

4.1.3电脑断层技术(CT)

该技术是由医学上的CT成像技术发展而来的。X射线穿过物体后被探测,得到在菜个方向上的图像。然后不断地旋转x射线源和探测器重新得到一系列的二维图像(基本上是旋转1。进行一个成像),将得到的二维交叉片段成像,输入计算机处理后组合成三维图像。由于CT采用的是交叉片段成像,因此可以有效地识别隐藏的物体。

4.1.4X射线反向散射成像技术

X射线反向散射成像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门新型探测技术。当X射线与被检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散射,X射线的反向散射量是不同物质的特征量,据此可以区分低Z物质和高Z物质H]。

X射线反向散射成像系统既提供标准的X射线成像,又提供反向散射X射线成像。标准的X射线成像可以鉴定高Z物质(如金属)。反向散射X射线成像能准确探测有机物质(低Z)如塑性炸药。通过比较这两种图像就能鉴别出物质的成分。4.1.5其它成像技术

立体断层x射线成像技术。这是一种基于X射线逐行扫描的三维成像技术。与CT技术相比,其优越性在于:CT成像缺少数据并且需要许多片段图像来进行图像重构。而该技术只需要通过一对透射图像问的几何关系就能再现三维图像数据。

介电泳成像技术。该成像技术使用低能微波照射物体,测量物体的电介质和损失系数,物体的介电性能与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关。该系统将测得的电介质与已知的电介质(如人体电介质)相比较从而辨别出异常区域。

低能X射线反散射成像技术。该技术利用低能X射线反向散射来检查人体和找出藏在人体上的炸药等违禁物品。

4.2y射线成像技术

7射线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x射线相似,由于7射线的穿透力更强,照射在被检物上时生成的图像质量更好。目前国外研制了一种名为“车辆与集装箱检查系统”(VACIS)的7射线探测系统,据称,该系统可以探测到集装箱中的汽车[1“]。

4.3核四极矩共振(NQR)

NQR是一种新兴的爆炸物探测技术。原子核总是处于周围带电粒子所形成的电磁场中,如果电场梯度不为零,原子核的四极体(相应于原子核体积中具有对称轴的旋转椭球体部分)与电场相互作用而呈现一定的电四极矩,屯四极矩的存在,使得原子核具有相应的能量,表现为一系列分立的能级。如果从外部施加一射频场,原子核就会发生能级跃迁,即发生原子核电四极矩共振。产生共振的条件满足下列方程式:

△E=^口。

式中△E——原子核能级的能量之差;

^一普朗克常量;

口。——共振吸收的频率。

由于原子核周围的电场是由其周围的带电粒子所决定的,故不仅不同原子核的电四极矩共振频率不同,即使同一种原子核处在不同的分子中时,也会因分子内部结构的不同而使得电四极矩共振频率不同。可见,一旦检测到电四极矩共振信号,则不但可

以判定是哪种原子核,而且可以判定是哪种分子,核万方数据

2007年6月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黄魁等

四极矩共振技术的这一特性使其应用到炸药探测中成为可能[61。由表1可见,炸药富含氮。氮原子核呈椭球形,电四极矩不为零,可作为炸药的一种特征成

分对其进行探测。美

国的量子磁公司运用

核四极矩共振技术研

制出了NQR500中

子探测系统(图5),

现在主要用于机场检

测行李、包裹等大型图5NQR500中子探测系统物体。

表1几种常见炸药中N的百分含量

4.4中子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就开始了中子技术探测爆炸物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探索出的技术方案主要有热中子法、快中子法、脉冲快中子法、脉冲快中子与热中子结合的方法等[1’‘’7]。

4.4.1热中子法(TNA)

炸药富含氮,由放射源产生的热中子撞击氮的原子核,发生热中子俘获反应:

n+1‘N——}15N‘——}15N+10.8MeV7

反应首先产生不稳定的15N。,15N。衰变成15N时将辐射出一种能量为10.8MeV的7射线。这个10.8MeV的7射线就表征了被检物中14N的存在。在一定强度的热中子照射下,7射线的强度与物品中氮的含量成正比D]。7射线能谱仪通过探测这种7射线的强度和能量就可以推测被检物中氮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爆炸物。

4.4.2快中子法(FNA)

与TNA技术相似,不同的是FNA使用高能快速中子,高能快速中子与被测物的N、C和O三种元素都能发生非弹性散射:

n+1‘N——’.1‘N+n7+5.11MeV7

n+12C——}12C+n’+4.43MeV7

n+160_160+n7+6.13MeV7

通过测量这三种元素的特征7射线,从而确定物品中C、N和O三种元素的含量,所以FNA比TNA技术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

4.4.3脉冲快速中子法(PFNA)

PFNA是FNA技术的发展,它采用准直脉冲中子源对被检物进行扫描,充分利用快慢7射线的时间差来降低本底。脉冲快中子与C、O、H、N四种原子核都能相互作用,释放出特征7射线。如果脉冲时间达到ns级且中子源单色性好时,通过引入飞行时间技术,可以确定出这四种元素在被检物中的空

问分布[1污],如图6所

示。这种方法具有较

高的空间分辨本领和

较强的识别能力,但

是需要解决高速准直

的脉冲中子源等问图6PFNA系统从三个题,目前正处于研究方向显示危险品阶段‘z'4’引。

4.4.4脉冲快速/热中子法(PFTNA)

该技术同时结合PFNA和TNA两种技术的优点。由氘氚脉冲中子管产生的弘s级脉冲快中子与热中子同时照射被检物,脉冲快中子与C、O发生非弹性散射,从而确定出物品中C和O的含量;然后,中子被慢化,热中子与N、H继续发生俘获反应,这

样就得到物品中N

和H的含量[8’9]。根

据物品中C、N、O和

H四种元素的含量比

就可以识别爆炸物,

因为常见炸药的元素

含量比具有唯一性

(表2)。基于该方法,

SAIC公司生产了一图7PELAN中子探测系统种名为PELAN的中

子探测系统,见图7。

表2几种常见炸药的元素含量比名称面面而需器群‰丽梯恩梯0.876o.1202.0002.28416.648黑索今O.375o.072o.4291.1425.946毳琴o.375o.072o.4291.1425.946太安0.313O.1440.5363.4267.432

硝酸铰一o.144—1.713一譬;;。.zs。。.?z。。.s,ts.tzsz.?ss特屈儿0.657O.0721.2001.827

16.648万方数据

?38?爆破器材ExplosiveMaterials第36卷第3期

5各种探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5.1各种探测技术在实施时存在的问题

微量炸药探测的技术简单,但要以收集蒸气或残留的固体颗粒为前提,对于那些不易挥发或封装严密的炸药就不适用了。如质谱分析技术,检测微粒的分子量,因而探测的灵敏度及可靠性均较高,但这仅限于那些容易沾染的物质,对于挥发性差的RDX、PETN等炸药就不可靠。

相比之下,块体炸药探测技术对采样的依赖性小,并且不受背景的影响,但该技术也有缺陷。X射线成像是目前最常见的探测技术,它是根据被测物体的密度大小来判断的。虽然有的仪器还附加上原子序数等信息以进一步提高准确率,但密度和原子序数不能唯一地表征炸药。在实际使用时,对无害物品的频繁误报是它的一个主要缺点。

中子技术主要是根据炸药含氮丰富的特点来判断炸药的存在,由于其敏感的只是氮的含量,而与氮所处的化学环境无关,即使加上空间分辨技术,也容易产生误报。

5.2探测技术和探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从探测技术上看,其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由单一探测技术向复合探测技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探索研究更高新的核物理技术,由对单元素的分析转向对多元素的分析。

相应的探测设备改进时,一是将几种不同的探测技术揉合在一个系统里,克服单一技术探测的不足;其次要研制小型便携、无须接触、灵敏度高的新型探测设备。

6结束语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在国外已经有深人的研究,许多探测设备已经面世,但仍有缺陷。由于每种技术设备均有特定的使用环境和针对性,因此要准确无误地探测与识别爆炸物仍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LisaThiesan,DavidHannum,DaleW.Murray,JohnE.Parmeter.SurveyofCommerciallyAvailableExplo.sivesDetectionTechn0109iesandEquipment2004.2005,208861

2AndyBuffler*.Contrabanddetectionwithfastneu—trons[J].RadiationPhysicsandChemistry,2004,(71):853~861

3缪征明.仪器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4SameerSingh*,ManeeshaSingh.Explosivesdetectionsystems(EDS)foraviationsecurity[J].S.Singh,M.Singh/SignalProcessing.2003,83:31~55

5AndrewGirson,InHandElectronics.FirstDefender-Ahura’sAnswerforHomelandSecurity[J].Informa-tionQuarterly,2005,4(4):63、64

6金大志,谈效华,戴晶怡,等.中子检测隐藏爆炸物技术的研究进展D].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23(1):70~727Dr.CharlesLRhykerd.GuidefortheSelectionofCorn—mercialExplosivesDetectionSystemsforLawEnforce—mentApplications.U,SlNationalInstituteofJustice,NIJGuide100一99

8ClaudioBruschini.CommercialSystemsfortheDirectDetectionofExplosives(forExplosiveOrdnanceDis—posalTasks)[J].SwitZerlandlEPFL&VUB.FinalReport2001

9陈心中,徐润君,吴礼林.反恐怖安全检测技术的物理基础[J].物理学和高新技术,2002,3l(9):584~588

TheOverviewoftheForeignTechnoIogiesofExplosives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

HuangKui,Lin

Yuanbin,WuTengfang,LiuDing

EngineeringInstituteofEngineeringCorps,PLAUniversityofSci.&Tech.(JiangsuNanjing,210007)[ABsTRAcT]Thearticlesummarizedtwomajorkindsoftechnologies,includingtracedetectionandbulkdetec—tion,whichwereadoptedtodetectandidentifyexplosivesinforeigncountries,anddiscussedthemethodandit’soperatingprincipleofeachtechnology.Itintroducedtheequipmentsthatarebeingusedcurrently,further,itstud—iedthepossibledevelopingtrendofeachkindoftechnologyandequipmentbasingontheirdeficiencieswhenused.[KEYwORDS]explosives,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detectionequipment

万方数据

文献综述怎么才能写好 如何读外国文献

为什么读文献? 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论述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近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 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 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 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 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 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 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 次之分,是并列关系。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 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 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 责任。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 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 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 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 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2、层级观。在此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 层级观念,以著名的金字塔模型为代表。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基.B.卡罗尔(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 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最基本 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首先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第二层为 企业的法律责任,即企业需要在法律要求下履行其经济使命。第三层为企业的 道德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 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 责任,即企业自愿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的发展,体现了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愿望。

内部控制—国外文献资料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摘要: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频繁出现财务丑闻,如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关注度日渐上升。国外学术界比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研究,因此本文对国外近20多年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献进行了归类综述,主要从内部控制的需求、质量及重大缺陷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最后,本文进行了文献评述,希望本研究能给国内的内部控制研究以启示,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是一个会计程序或系统,旨在提高效率确保政策的实施、捍卫资产、避免欺诈和错误(Hamed Arad和Babak Jamshedy-Navid,2009)。现今,内部控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政府、企业参与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特别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20年前,国外学者率先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丰富,取得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管理报告 McMullen,D.A.和K.Raghunandan和 D.V.Rama.(1996)通过对具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大公司来说,小公司在没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情况下更可能出现财务报告问题,即是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收益对小公司来说更大。Hermanson(2000)调查了9个不同的财务报表使用团体以分析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需求。结果表明所有使用团体都认为内部控制报告很重要,并且发现自愿内部控制管理报告提升了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超出审计财务报表的额外信息;内部控制管理报告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指引;而大家对于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信息内容没有太多的反应,与个体投资者和内部审计员相比,经理人员更不可能认同强制性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价值。 Scott N.Bronson 和Joseph V.Carcello和K.Raghunandan(2006)通过分析1998年期间397个中等大小的公司,测试公司特征与公司年度报告中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自愿性之间的联系。发现有高销售增长的公司更不可能自愿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即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可能性与销售增长负相关;同时证明了公司具有内部控制管理报告的可能性与公司大小、审计委员会会议数量、机构股东百分比、收入增长之间正相关。

培训与开发的文献综述

培训与开发文献综述 摘要:在现代社会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各大小企业都在不断发掘生存之道,但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找一小片栖息之地那样简单,更有寻求于长久道之说,所以人道主义应运而生,人力资源发展的地位也自然日益加强,人才的竞争自古以来就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可见,人才制高点是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培训虽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企业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是获得人力资本增值的最直接的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本篇论文结合大量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相关资料,希望能给广大需要培训的机构和将来计划走此路径的人员以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员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专家理论文献 1国内外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国内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1张石森,欧阳云在《哈佛MBA培训与激励全书》一书中提出:人力资 源的培训与开发是指为了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增进员工的能力,从而促进员工现在和未来工作业绩所做的努力。其中,培训集中于现在的工作,而开发则是雇员们对未来工作的准备。一个组织的培训和开发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减少不希望的流动可能性来对竞争优势作贡献,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1.1.2张俊娟,韩伟静在《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一书中指出:初级培训 是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工作事项而设计,基于“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出发。常见的有只是,技能,态度的培训。深层次的培训是解决如何实现可持续创新,可持续变革,可持续良性发展,怎样获得面对问题的思路,如何思考才有效等问题。其内容包括潜能挖掘,思维培训,问题解决等,针对的不是一次或一时的问题解决,而是侧重于获得无数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掌握高效思考的技能。[2] 1.1.3华敏在《培训管理工具箱》一书中指出:从狭义上讲,培训是指为提 高人们实际工作能力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学习行为。从广义上讲,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级技能,对客户和生产系统的了解以及自我激发的创造力。完整意义上的培训包括两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13233378.html,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作者:高晓方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2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得到广泛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更是引发了关于企业 社会责任必要性的两次学术论战。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着重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辩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内涵承担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源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自谢尔顿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著名的讨论莫过于贝利-多德、贝利-曼恩之间的两次学术论战。 (一)CSR两次学术论战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贝利-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之后,贝利和多德争论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多德放弃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而贝利反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贝利-曼恩之争使得贝利-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内部控制评价_国内外文献综述_谢元萌(精)

有学者主张运用经济学资产专用性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明确公允价值是资产专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有机统一。按专用性水平将资产分为三类:通用性、低度专用性和高度专用性。通用性资产采用层级1报告公允价值,低度专用性资产采用层级2报告公允价值,且此两类资产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报价体系,高度专用性资产采用层级3报告公允价值,形成以报告主体为导向的报价体系。虽然资产专用度高,受市场影响不大,但其价值由报告主体来决定,仍会产生我们上述所议的管理操纵问题,所以,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应加强公司的治理机制。 四、政策建议 (一尽早出台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性细则 我国当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确认、计量的要求及方法只是散落在各个具体准则之中,缺乏公允价值计量的统一框架。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现有市场特征对公允价值计量制定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并提供详尽的操作性指导。2012年5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对有效规范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提高披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尽快实施该准则,以适应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需要。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有研究证实公司治理对层级信息的相关性有重要影响,在层级3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通过合理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监管来协调内部和外部人员的利益冲突,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基础和制度基础。另外,还需注意加强公司管理层、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保障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性和估值过程的公平与恰当。 参考文献:

[1]W.B.Thomas,Han Yi.Value Relevance of FAS No.157 Fair Value Hierarchy Information and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chanism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0,(85. [2]张曾莲,雷崇信.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基于金融危机前后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项目的统计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1(04.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内部控制评价: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谢元萌 摘要: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变,以及内外部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关注度的提升,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的重要性,学术界也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如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研究、体系构建、指数构建等,本文在全面阅读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方法、指标、规范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其主要观点与成果分类进行了综述,进而对此方面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环球通讯、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财务造假丑闻相继爆出,其中众多企业失败案例的出现是由内部控制的缺失及无效导致的。自此,国内外相继颁布了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包括内控评价指引、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不仅政府主管各部门相继颁布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的规章,学术界也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特别是现在有关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的文献越来越多。 一、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综述

员工培训中文文献综述

目录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2) 2.关于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的阐述 (3) 2.1强化理论 (3) 2.2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3) 2.3目标设定理论 (4) 2.4期望理论 (4) 2.5学习型组织理论 (4) 3.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小民营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活力强、发展迅速、见效快等特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在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增加财政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还相当原始,主要方式仍然是会议学习和师带徒形式,主要内容是创业史、岗位基本技能、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训期也较为短。而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搞培训,结果员工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培训体系的规划,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者专业化素质不高,培训资料和教材缺乏,培训政策不到位等等,导致培训目标并没有与岗位相联系,培训并未与员工个人发展和工作绩效的提高相联系。 因此,对于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在此笔者就查阅到的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的国内文献综述如下: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认同度、向心力和归属感,使员工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员工培训,其实就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关于员工培训体系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谈到员工培训体系的构成,很多学者的观点却都不致相同。谌新民和徐汪奇在《员工培训方案》一书中认为,一个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规划体系:承接公司战略目标,并对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梯队规划与发展储备,保障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会出现人才断层,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三方面。 (2)培训课程体系: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与人才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是必需的,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之四】INTOSAI内部控制准则的研究成果综述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简称INTOSAI)的内部控制准则委员会(Committee on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s)的成立,即为加强财务管理并使公共部门负起应有的财务责任,而其目标为制定一套如何建立并维持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准则。该委员会制定准则的过程中,体会到这些准则其实可适用于所有管理者,而不仅止于财务方面,因此将其涵盖的范围扩展到政府机关所有的业务。因此,INTOSAI所称的“内部控制”一词,并非局限财务及相关行政控制等传统观点,而是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管理控制概念。 参与此准则制定的会员国包括:澳洲审计院、智利审计长公署、埃及国家审计署、法国审计院、牙买加审计长公署、西班牙审计院、坦桑尼亚财税审计局、美国审计总署以及南斯拉夫会计服务局等。而这些会员国均同意下列四领域为准则所需涵盖的范围:(1)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2)一套最基本的内部控制准则。任何国家均可利用该准则作为发展该国特定内部控制的骨干;(3)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与执行;(4)定期检视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其仍属有效。 内部控制系为达成管理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管理工具。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适切有效,有赖妥善的管理。每一政府机构主管均必须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随时加以复核及更新,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维持有效运作。最高审计机关也负有确保适当的内部控制责任,同时应敦促并支持:(1)每一政府单位应根据本准则,建立详细的组织性内部控制制度;(2)各机关应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复核,以确保各项控制均能维持正常运作,并达成预期的结果。 管理当局担负各机关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是否适切的责任,因此管理阶层人员是否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性质与内部控制所欲达成的目标,甚为重要。内部控制的定义,乃系一个组织的计划,包含管理的态度、方法、程序以及其他足以确保达成下列目标的评量措施: ——配合组织任务,使各项作业均能有条不紊,且更经济有效地运作,并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品质; ——保证资源,以避免因浪费、舞弊、管理不当、错误、欺诈以及其他违法事件而遭致损失;——遵循法律、规章以及各项管理作业规定; ——提供值得信赖的财务管理资料,并能适时运当地揭露有关资料。 前述内部控制地定义及目标,欲扩大其使用范围至所有政府作业。然而,内部控制模式已有许多不同方式的定义与组织。一下叙述可供参考。 以组织结构所扮演角色赖描述内部控制时,可概略分为管理、行政及会计控制。管理控制通常涵盖所有控制。它们是组织控制的主要架构,包括所有计划、政策、程序以及需要员工达成整体目标的作业实务。行政控制系指决策过程中,引导员工在授权范围那,为达成组织目标,执行各项活动的程序与记录。会计控制则涵盖能有效保护及促进财务记录可靠性的程序与书面文件等。 INTOSAI认为,在实务上,有效的内部控制须复核三大基本标准: ——内部控制必须适切(亦即在正确地方及涉有风险的地方作适当控制); ——内部控制在原计划的期间内,必须一贯性地复核功能的设计(亦即档关键成员暂离职位或其工作负担沉重时,仍须谨慎地遵守而不越有关原分权的规定);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综述

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综述 第 1 页 目录 1、Literature Research ............................................................... ......................................................................... 2 2、外文文献翻 译 ..................................................................... ................................................ . (5) 1、Literature Research Employee training needs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staff training in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ambiguity, will lead to blindness training .The guiding theory of employee training, with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expansion of business scal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First,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taff skills training The late 19th century, early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such as Taylor and Gilbreth first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Taylor is the father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piecework" system, "Plant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o on.As the results of his theory first time in history of science from the experience up.He foun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low productivity workers are lack of training, Without the correct operation method and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_ _届)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面领着各种不同的风险。怎样面对当今的市场环境,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使之能够保持自己的市场地位并且持续发展,应该作为当今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根据国内外企业管理经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而在企业各个环节中,销售和收款环节是企业获利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建立一套相互牵制、相互稽核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信誉不良等问题发生,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良好发展。下面,将从四个不同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 1 内部控制定义 其实我们通过学习观察所得,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不同年代都有所不同。各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Lauraf.Spira(2003)指出Turnbull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 彭君翔(2008)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回顾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 安艳红(2008)提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正确,利于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个要素组成。 Hammed Arad(2009)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为了促进效率或保证一个执行政策或保护资产或避免欺诈和错误的会计程序或系统。内部控制是管理组织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计划、方法和程序,用于满足任务、目标和目的的实现,这样也是用于支持基于业绩的管理。 2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研究,本文试就这合作学习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概念理论基础现状与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在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采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这次改革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关注合作学习, 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几乎都能对合作学习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合作学习”为关键词搜索到2001 年至今的论文2110余篇, 可见其影响的广泛。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 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国内外若干代表性的合作学习定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著名学者,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 ,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英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 ,合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并以自主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总称。[1]我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以及达成了共识“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测评体系、并对国内外CSR维度进行比较,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描述,并提出企业在处理CSR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现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一)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渊源 在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不过20余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我国第一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题的文章——《企业社会责任——访南化公司催化剂厂》发表在《瞭望》杂志1985年第三期,而第一本以企业社会责任命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此后,法学家刘俊海将企业社会责任首次引入公司治理研究,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随后,我国学者相继从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视角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 2008年全球性金融爆发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盛斌、胡博(2009)阐述了由金融危机到来引发的政府与企业一系列问题。在经济繁荣之时,政府力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当经济危机到来时,政府是否应该任由企业倒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否意味着政府放弃了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追求?而且,这些问题在不同社会文化类型的国家势必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另外,做为金融危机导火索的商业银行,关于它的社会责任也是备受关注。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因为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忽视自身的社会责

任的贪婪性,引爆了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大灾难,并且致使全球经济到目前为止仍发展缓慢。 2009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09)》,文中用了“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实践对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做了统计。其理论模型主要有四部分,分别设计以责任管理为中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础,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整个模型围绕责任管理这一核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石、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三角形。 现阶段我国的学术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1.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数量上升较快。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SA8000标准认证的调查,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是否存在相关性,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等。2.对环境责任和慈善责任的研究在最近几年呈井喷之势。随着国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再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也陡然增多,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环境污染的问题上来。自然而然,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关键一环,对其是否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也引起了学者们更多的争议。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更是引发了学者们对自然灾害中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的大量探讨。此后中国相继出版了一引些慈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专著,如《中国慈善蓝皮书》等,既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也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慈善与企业的相互影响机制。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外国的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企业社会责任还处在萌芽时期,关于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

国外培训理论文献综述

国外组织培训理论文献综述 西方培训理论最早源自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自泰勒后各种培训理论相继产生并运用于实践。从最早的改变行为方式培训理论,到需求培训理论、资本培训理论、集体培训理论、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并丰富了现代培训理论体系。其中,资本培训理论、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的提出对现代培训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与评估培训理论,包括培训需求分析理论和培训效果评估理论,阐述了培训的内容;改变行为方式培训理论、集体培训理论则描述了培训的方式。上述各种培训理论对培训实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指导意义,当今,资本培训理论和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的影响比较大。 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员工,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对于如何使工人成为第一流工人,泰勒不同意传统的由工人挑选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方法,而是提出企业要主动承担这一责任,科学选择并不断地培训工人。泰勒指出:“管理的责任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样,使工人在雇佣他的公司里,能担任最高、最有兴趣、最有利、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工作。这种科学地选择与培训工人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每年要进行的,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探讨的课题。”泰勒还指出:甚至在已知的最原始的工种上,也有一种科学。如果仔细挑选了最适宜于干这类活计的工人,而又发现了干活的科学规律,仔细选出来的工人已培训得能按照这种科学去干活,那么所得的结果必然会比那些在“积极性加刺激性”的计划下工作的结果丰硕得多。可见,培训对任何一种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资本培训理论的代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土地、资本等占有量的增加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功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就通过对农业经济及战后德日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创新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知识、经验、技能和健康等)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依据此理论,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企业的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再是边际收益递减的,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加里·S·贝克尔认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学习新技术,能增加工人身上人力资本的存量,如果再加上培训,就会使人力资本存量继续增加更多。他还指

国外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文献综述(DOC 27页)

https://www.doczj.com/doc/5113233378.html,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土 如果您不是在 https://www.doczj.com/doc/5113233378.html,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3722, 加入 https://www.doczj.com/doc/5113233378.html,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 国外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文献综述 一、国外社会企业出现的背景 传统上,“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nization)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市场部门)之外的一些志愿团体、社会组织和民间协会。这些组织的集合构成了“非营利部门”,或者说是“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了现在社会的三大支柱。这三个部门在传统社会体制下具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因此在法律地位上的权责也比较明确。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动态演进,三个部门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开始逐步引入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而以“营利”为宗旨的公司开始向公共产品市场开放。在这一过程,“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逐渐从模糊的摸索阶段走向稳定的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将从政治、经济和发展理念三个角度回顾一下社会企业的产生背景。 (一)政治因素 社会企业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三个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任何一个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政府在一定时期会运用政治的力量进行引导,以维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社会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因素有关:首先,回顾一下美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情况,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从卡特政府到里根政府,联邦政府一直被财政赤字困扰,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削减预算已经无法满足慈善组织日渐新增的需求,非营利组织因而转向另一个替代方案——市场。在此期间,商业收入不仅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成为推动非营利组织收入增长的引擎;另一方面,私人企业在此时期也大量投入于社会福利领域,以本身市场机制的竞争优势,争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方案 (Salamon.1995;Auteri,2003)。 其次,19世纪70年代,欧洲一些福利国家也开始出现了经济衰退,继而引发了财政上的危机。在这一时期,欧洲福利国家为了维持其原有的福利水平,必须保证政府在公共支出上水平,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的话,政府甚至需要提高其公共支出的水平。这种情况对传统福利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这种背景下,欧洲部分国家逐渐采取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以此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但是,这种政府契约外包形式,其利润空间并不高,所以私人企业对这种投资形式的热情并不高。所以,这种新的模式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政府的危机。直至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非赢利组织开始介入这个领域,它将组织的目标定位为“提供无法由公共部门满足的需求,必须能够从事生产性活动,并且寻求经济支持”,将服务人群定位为“边缘人群及失业者”,实际上这些组织已经具备社会企业的雏形。(Borzaga&Santuari, 2003: 38-39)) 最后,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一下“政府职能”的变化。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渐渐变得薄弱。超越传统理念的企业责任和形象,使跨国公司和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在《跨国公司与非政府组织全球战略合作》一文中,陈鉴泉、庄彩菊及卡拉米勒将上述现象称为“全球合作的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