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原理及历史简析
- 格式:docx
- 大小:386.68 KB
- 文档页数:13
追忆往昔!浅谈收音机的百年发展历史收音机发展史1.收音机的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音波。
由于科技进步,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
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象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
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
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
2.收音机诞生的背景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Heinrich Hertz),发现了无线电波的存在。
1895年俄罗斯物理学家波波夫(Alexander Stepanovitch Popov),宣称在相距600码的两地,成功地收发无线电讯号。
同年稍后,一个富裕的意大利地主的儿子年仅21岁的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在他父亲的庄园土地内,以无线电波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发射。
1897年波波夫以他制做的无线通讯设备,在海军巡洋舰上与陆地上的站台进行通讯成功。
1901年马可尼发射无线电波横越大西洋。
1906年加拿大发明家费森登(Reginald Fessenden)首度发射出「声音」,无线电广播就此开始。
同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发明真空电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机的始祖。
3.世界收音机发展史1913年法国人吕西安、莱维利用超外差电路制作成了收音机,并申请了专利,并说1924年超外差式收音机首次投入市场,1934年得以推广。
(1).矿石收音机今天,我们习惯把那些不使用电源,电路里只有一个半导体元件的收音机统称为“矿石收音机”。
复古收音机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收音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发明。
最初的收音机是由无线电接收器和扬声器组成,用来接收广播信号并播放声音。
在20世纪初,广播业开始崛起,成为一种新的传媒形式,收音机也随之流行起来。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是收音机的鼎盛时期,人们利用它来收听音乐、新闻和娱乐节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收音机也在不断演化。
最初的收音机是用晶体管和真空管构成的,后来发展成为使用半导体材料的固态收音机。
在数码技术兴起后,收音机逐渐被CD播放器、MP3播放器和流媒体平台所取代。
二、结构复古收音机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包括一个外壳、一个电路板、一个扬声器和一组旋钮、按钮或开关。
外壳一般由金属、木材或塑料制成,可以保护内部元件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电路板是收音机的核心部件,包括收音电路、放大器电路和音频输出电路。
扬声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让人们可以听到广播内容。
旋钮、按钮或开关是用来调整频率、音量和开关机的工具,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收音机。
三、工作原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接收原理。
当广播站发送无线电信号时,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这些信号,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
然后电信号被送入收音电路,经过放大和调谐后送入放大器电路。
放大器电路将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收音机的调谐功能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通过旋钮或按钮调整频率,收音机可以捕捉不同广播频道发出的信号。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或广播台进行收听。
四、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尽管复古收音机在当今的音频技术领域已经被淘汰,但它依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复古收音机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20世纪的广播电台和音频媒体。
它是过去时代的产物,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情感。
其次,复古收音机也是一种收藏品和装饰品。
许多人喜欢收集和展示各种款式、年代的收音机,作为家居装饰或摆设。
一些珍贵的复古收音机甚至被列为博物馆的藏品,成为历史的见证之一。
收音机的原理与发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调频调幅收音机的原理、发展及有关的知识,是为了使自己更好的了解更多关于收音机的知识,使自己对今后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及更好的研究而设计的。
本文主要是从网上查询得来,对自己对收音机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调频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产品的装配、安装与焊接、检查、发展历史目录第一节: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1)第二节:调制 (1)1、振幅调制 (1)2、频率调制 (2)3、调幅和调频的优缺点 (3)第三节: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3)第四节:收音机工作原理 (4)第五节:电子产品的装配 (5)1、元器件识别及基本参数测试 (5)2、R-858物料清单 (11)3、收音机R-858 电路原理图(SCH) (14)4、电路装配图 (16)第六节:安装与焊接 (19)第七节:AM/FM收音机的调整和调试 (20)第八节:外观检查及开口检查 (20)第九节:收音机的发展史及未来方向 (21)第一节一些零散的知识点1.声波:人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共振,并以340米/秒的速度向四周传播,称为声波。
2.声波频率:人能够听到声波在20Hz—20kHz范围内3.声波传递途径: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产生发射的散射,声音强度随距离增大而衰减,远距离声波传送必须依靠载体来完成,这个载体就是电磁波。
4.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的,通过天线传到空中去,即为无线电波。
电磁波的传送速度为光速(3×108米/秒)。
选择电磁波作为载体是非常理想的。
5.无线电的发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
6.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7.无线电通信(广播也属于无线电通信范畴)的发送和接收概括为互为相反的三个方面的转换过程,即:传送信息--低频信号、低频信号--高频信号、高频信号--电磁波。
收音机的发展历程收音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无线电技术出现。
以下是收音机的发展历程:1. 手摇发电机收音机: 在20世纪初,最早的收音机使用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将信号通过无线电接收装置接收并转化成声音。
2. 阴极射线管收音机: 在20世纪20年代,阴极射线管 (CRT)开始被应用在收音机上。
CRT可以放大收到的电子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声音。
3. 调频收音机: 在20世纪30年代,调频收音机开始出现。
调频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音质和抗干扰能力,成为以后收音机的主要技术路线。
4. 双频收音机: 在20世纪50年代,双频收音机开始普及。
这种收音机可以同时接收AM和FM信号,使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广播电台。
5. 便携式收音机: 在20世纪60年代,便携式收音机开始流行。
这种收音机体积小巧轻便,可以随身携带。
同时,更先进的电池技术也使得便携式收音机能够长时间使用。
6. 数字收音机: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数字收音机开始出现。
数字技术使得收音机的音质更加清晰,同时提供更多的功能,例如预设频道、闹钟等。
7. 网络收音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收音机逐渐兴起。
这种收音机通过网络接收音频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全球不同的电台。
8. 智能手机收音机: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上的收音机功能成为常见功能之一。
用户不再需要单独的收音机设备,而是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直接收听广播。
总的来说,收音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经历了从手摇发电机到智能手机收音机的飞速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收音机的体积不断缩小,音质不断提升,同时提供更多的功能,使用户可以更加便利地收听广播。
收音机毕业论文收音机毕业论文引言:收音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篇论文将探讨收音机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影响和未来趋势,旨在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的传媒工具。
一、收音机的发展历程收音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技术。
189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首次成功实现了无线电的传输。
随后,无线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收音机作为无线电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也逐渐发展起来。
20世纪初,收音机开始进入家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1920年代,广播电台开始兴起,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收听到各种节目,如新闻、音乐、戏剧等。
收音机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
二、收音机的技术原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
具体而言,收音机包括天线、调谐器、放大器和扬声器等组成部分。
首先,天线负责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调谐器中。
调谐器的作用是选择特定的频率,并将其传递给放大器。
放大器将收到的电信号放大,使其能够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三、收音机的影响收音机的发明和普及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过去,人们主要依靠报纸和书籍获取新闻和知识,而收音机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其次,收音机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
通过收音机,人们可以收听到各种音乐、戏剧和广播节目,丰富了生活的内容。
收音机的普及也促进了音乐产业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
此外,收音机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陪伴着人们度过孤独的时刻,提供娱乐和放松的机会。
四、收音机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收音机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播节目。
未来,收音机可能会进一步融入智能设备中,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收音机外差收音机:外差式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仅是载波频率发生改变,而其信号包络仍然和原高频信号包络一样),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功放级,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
1. 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
输入回路的任务是:(1)收集电磁波,使之变为高频电流;(2)选择信号。
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收音机。
2. 变频和本机振荡级电子学理论指出:当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例如三极管或二极管),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其中之一就是这两个频率的差频。
为了达到变频的目的,收音机必须自身有一个产生等幅波的高频振荡器,这个振荡器就叫做本机振荡器,简称“本振”。
从输入回路接收的调幅信号(电台)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信号一起送到一个三极管高频放大器。
为了产生新的频率成份,我们使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这样在三极管的输出端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当然,其中就有我们希望得到的差频。
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变频”。
为了得到一个固定的差频,本振频率必须始终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固定值,我国工业标准规定该频率值为465kHz。
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就应该是535 kHz + 465kHz = 1000 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1605 kHz + 465kHz = 2070kHz。
这个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
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达: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3. 中频放大级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收音机研究报告引言收音机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通信工具,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它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接收和播放广播电台的信号。
收音机的发展受到了科技的推动,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本报告将对收音机的历史、工作原理以及现代收音机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历史回顾收音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探索无线电通信的可能性。
最早的收音机是由马克士威·法拉第(Maxwell Faraday)和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等科学家发明的。
早期的收音机主要是为了实现点对点的通信,而且设备体积庞大、使用复杂。
到了20世纪初,收音机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台的兴起成为可能。
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播信号,从而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娱乐节目。
收音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介之一。
二、工作原理现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调频(FM)和调幅(AM)技术。
在FM收音机中,广播电台的声音信号被转换成一组连续的电压变化,然后通过调频原理将这些电压信号转变成无线电波。
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到这些无线电波,并通过内部的调谐器来选择特定的频率。
接收到的信号再经过解调器处理后传送到扬声器,最终转化为人们可以听到的声音。
而在AM收音机中,电台的声音信号被转化成一组含有不同振幅的电压变化,然后通过调幅原理将这些信号发送出去。
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到这些信号,并通过内部的调谐电路找到目标频率。
接收到的信号再经过解调电路处理后传送到扬声器,最终转化为声音。
三、现代收音机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收音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数字广播成为可能。
数字广播利用数字信号传输音频,具有更高的音质,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多的功能。
与传统的FM和AM广播相比,数字广播可以提供更多的频率和频道选择,同时还能够提供多媒体信息传输。
收音机总结概述收音机是一种能够接收广播信号并转换为声音的电子设备。
它的发明和普及对于人类的信息传播和娱乐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总结收音机的原理、类型、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
原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天线将电磁波信号接收下来,经过放大、解调等信号处理,最终转换为声音输出。
收音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天线、调谐器、放大器、解调器和扬声器。
•天线: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一般为金属材质,具有一定的接收能力。
•调谐器:用于选择特定的广播频率,将相应频率的信号输入到放大器。
•放大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后续处理。
•解调器: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解调,将它从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音频信号。
•扬声器:将解调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
类型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收音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AM收音机:AM(调幅)收音机是最常见的类型,广泛用于接收调幅广播信号。
它具有成本低、信号传输稳定等特点,但音质相对较差。
2.FM收音机:FM(调频)收音机是一种接收调频广播信号的设备。
相比AM收音机,FM收音机具有较好的音质和抗干扰能力,适合接收音乐和对讲等高保真音频信号。
3.数字收音机:数字收音机是使用数字调制和解调技术的收音机。
它具有更高的音质和接收稳定性,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广播频道。
发展历程收音机的发展与无线电技术的演进紧密相关。
下面是收音机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1.无线电发明:19世纪末,无线电通信技术逐渐成熟,第一个收音机原型面世。
2.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技术的出现使得收音机更小型化、便携化,并且消耗更少的功率。
3.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使得收音机的功能更强大、音质更好,并且价格逐渐下降。
4.数字化时代:21世纪初,数字调制技术的引入使得收音机有了更多的频道选择、更稳定的接收质量和更高的音质。
应用领域收音机作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广播媒体:收音机是人们接收广播媒体的重要工具。
收音机原理简述
收音机是一种可以接收无线电信号并转换成声音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调谐、检波和放大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调谐部分:收音机通过调节调谐电路的参数来选择接收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
调谐电路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它们可以构建一个谐振电路。
通过调节电容或电感的数值,可以改变谐振频率。
当调谐电路的谐振频率与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匹配时,电路就会发生共振,从而使得无线电信号在电路中得到最大放大。
其次,检波部分:当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调谐电路后,会被送入检波器。
检波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
常见的检波器有二极管检波器和晶体管检波器。
无线电信号经过二极管或晶体管后,会被整流成慢变化的直流信号。
最后,放大部分:经过检波后的直流信号会被送入放大器中进行放大。
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增加信号的强度,使得声音能够以更大的音量输出。
放大器通常由晶体管或真空管构成,它们可以将电流增加到足够大的程度,以便驱动扬声器。
综上所述,收音机通过调谐、检波和放大三个过程,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调谐部分选择接收信号的频率,检波部分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放大部分则增加信号的强度,使得声音能够输出。
电工电子实习资料查询报告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 学号:姓名:张帅摘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收音机是一件好东西。
听听新闻、歌曲、评书……现在,很多城市都有着多套广播节目,节目也是越来越精彩。
如果你的收音机能够接收短波和中波,那么你就真的可以坐在家中听世界了。
收音机的存在丰富了我们生活,在本文中介绍了收音机的发展历史以及常见的收音机原理。
也介绍了除基于双D触发器的电子蜡烛之外,新兴电子蜡烛的电路原理。
关键词:收音机;发展历史;原理;电子蜡烛一、收音机一、历史演变一百多年前,在这一刻一位年仅31岁的犹太青年科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的名字被永远留驻在了一本名为“科学”的史书上。
他在他的实验室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在向伟大的赫兹先生致敬完毕之后我们的文章正式开始。
首先我们将时代拉回到收音机发明的前夜那个信息发布方式落后的年代。
当时的人们肯定不会想到过了这个漆黑,寂静而看似普通的夜晚,他们忍受了千年,也使用了千年的信息广播方式(报纸)正在被世界上某个角落里而的一群人改变着。
无论是波帕夫抑或是马可尼.波波夫(学术界对收音机的发明者有争议)他们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个看似普通的夜晚他们的新发明会将人类社会引入一场怎样的巨大变革之中。
在影响人类社会的100项科技进步中收音机的发明排在了很靠前的位置仅仅次于火的使用、车轮、与印刷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推动,在有了收音机这种全球通讯用具后,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恍然间加快。
我们现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得电视机、人造卫星、手提电话全都起源于收音机技术。
1、不用电的收音机1900年的时候,一个叫做Greenleaf Whi nier Pickard的人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矿石收音机。
矿石收音机的诞生宣告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收音机成为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的时代,矿石收音机是一个简单的无线电接收机,由长导线天线,用于选择信号频率的一调谐器和由二极管解调器构成的检波器组成,,这种收音机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任何的电池和电能就能够工作。
2、电子管收音机19世纪20年代初期是电子管收音机疯狂增长的一个年代,其一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得益于军事科技的发展,其二在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电台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商业电台面向民众正式开播之后,人们对信息压抑百年的渴望如决堤的水坝一样汹涌而出。
在短短的2年之内到1922就以惊人的速度在美国范围内增长到了500家。
如果能回到那个时代,你站在美国任何一家电器商店前都会看到蜂拥购买电子管收音机的普通民众排出了一条龙般的队伍。
电子管收音机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
电子管收音机相对于早期的矿石收音机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使用方便且.音质浑厚,使用者不需要具有专业的电子基础就可以良好的对收音机进行操作,由于采用一单独供电及电子管对电路进行放大,对信号强度的要求相对矿石收音机来说要低很多很多,这一优势为电台的普及架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3、开创半导体时代1954年11月份是收音机发展史上的又一个节点,由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工业发展工程师协会Regency部研制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超小型晶体管收音机以高昂的售价投入市场之中,其售价为49. 95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361美元),虽然价格高的超乎想象(当时一台很好的电子管收音机不过15美元),但也在一年之间创造了销售巧万套的惊人成绩。
晶体管收音机的放大单元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因而比电子管收音机更小巧,更省电。
1950年代典型的便携式(电子管)收音机大小如同午餐盒,内置多个大型电池:一个或者多个A型电池负责加热电子管灯丝,剩下的45-90伏特“B”型电池给其他电路供电。
而一个晶体管收音机完全可以装到口袋里,重量不过250克,用手电筒的电池或者单节9V电池供电。
4、DSP收音机DSP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类似于电脑CPU那样的集成电路芯片)。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直接用软件编程实现收音机的各种功能。
包括接收、中频处理等。
这种收音机无需调试,一致性很好。
可扩展至SSB,同步检波,二次变频等高级功能。
这种选择了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收音机称为DSP收音机。
此类收音机打破了传统收音机的电路模式,采用美国SILICON LABS 的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对模拟广播信号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利用现代软件无线电原理对其进行处理和解调,极大的提高了灵敏度、选择性、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
由于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直接用软件编程便可实现收音机的各种功,包括接收、中频处理等。
这种收音机无需调试,一致性很好,可扩展至SSB,同步检波,二次变频等高级功能,不需要人工调校(传统的调幅/调频解决方案可能需要4个阶段的手动调校)。
二、收音机分类体积从体积大小上可基本分为袖珍型、便携式、台式收音机。
波段从波段上基本分为调频与中波二波段收音机、短波与调频二波段收音机、短波与中波二波段收音机、3-4多波段收音机(调频|中波|1-2短波)、5- 14多波段收音机(调频|中波|3-12个短波)、全波段。
市场上单波段、二波段收音机较少,融调频、中波与短波为一体的多波段收音机为多。
功能从功能上可以基本分为传统机械指针式收音机、非存储模拟调谐数显收音机、能存储电台频率的PLL合成数字调谐收音机、DSP电子数调机。
价格和性能1.低档类收音机:50元以内的收音机。
2.中档类收音机:具有下列2个特点以上的收音机:全波段、数字调谐、DSP、同步检波、二次变频。
3.高档类收音机:具有下列不少于下列2个特点的收音机:全波段、航空、SSB、二次变频、同步检波、调频RDS、存储电台、定时开机、数字显示。
三、实验原理1、六管收音机六管收音机是中波段调幅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
频率覆盖范围为 535~1605kHz,输出功率,不失真功率为 50mW;最大功率为 150mW。
该收音机的电路组成如图一所示。
它主要包括接收回路、高频放大与变频电路、中频放大、检波、音频放大(含功率放大)等。
其各部分电路功能如下。
接收回路由磁棒线圈 L1 和可变电容器 C1a串联而构成。
当接收回路与空中电台的频率信号发生串联谐振时,回路中的电流最大,此信号能通过 L2 耦合到变频级进行处理,而未发生谐振的电台信号被抑制而进不了收音机。
所以接收回路又称为选台电路。
.高频放大与变频电路由接收回路选择出的电台信号通过 L2 耦合到VT1 的基极,并经放大后与由其发射极输入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变频后,由串接于集电极中的中周谐振器 B3 选择出中频信号(f=465kHz),送入下一级中频放大器。
.两级中放 VT2、VT3进一步对中频信号进行选择和放大。
检波电路它是由 VT3 的非线性及低通滤波完成的。
作用是检出音频调制信号(有用信号),去掉中频载频信号,再经电阻 R6 将音频信号送至音量电位器 W,再经电容器 C8 送至前置放大器 VT4 的基极。
电容器C5、C6 是中频信号的旁路电容。
. 音频前置放大器VT4 为音频前置放大器。
其功能是把输入的音频信号加以放大并用输入变压器次级分成极性相反的两组信号输入推挽功率放大器。
. 音频功率放大器由 VT5 和 VT6 组成推挽功率放大器。
其中 VT5放大音频信号的正半周,VT6 放大音频信号的负半周,并用输出变压器的次级把音频信号正负半周合起来推动喇叭发声。
图一2.调频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图二为以C'D9088为核心的集成调频收音机电路图。
本实验从电源供电电路、CD9088单片调频接收电路和TDA2822音频功率放大电路3个功能模块出发,重点内容为调频模块。
电源供电电路.本收音机为3V直流电源,分三路向整机供电:①第1路接至TDA2822的2脚,为音频功放集成电路模块供电;②第2路以R7为限流电阻,接至C'D9088的4脚,为单片调频接收模块供电③第3路以R9为限流电阻,向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供电,为整机供电正常提供指示.单片调频接收电路.内部集成了中心频率为70 kHz的混频器、中频滤波、中频放大和检波、本地振荡、自动频率控制的电子调谐以及静音控制模块,能完成从射频输入到鉴频输出的功能CD9088外围引脚与外接元件功能由天线接收到的调频无线信号,经11,12脚进入混频器,与本地振荡信号做混频,得到70 kHz的中频信号;经中频滤波器去掉杂波后,该信号在中频放大器内做限幅放大,再由鉴频器获得音频信号,最后由2脚输出。
TDA2822音频功放电路.该集成电路为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器,最低工作电压为1. 8 V,内部包含两路完全相同的放大器,不仅可以用于立体声音频功放模式,而且可以串接形成桥式单声道功放模式,其中,2脚为供电端,4脚为接地端,6,7脚分别为两路放大器的音频信号同相输入端,5,8脚为对应的反相输入端,3,1脚为对应的音频功放输出端.图1中TDA2822工作在桥式单声道模式,音频信号经波段开关选择输入,再由R6,C18祸合至音量开关,经7脚输入TDA2822,放大的音频信号由3脚和1脚输出至扬声器或耳机.图二三、外差式八管收音机外差式八管收音机的电路是在传统的六管收音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性能的改造与升级。
差式八管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三,在电路中C1a与C1b两个电容为双联电容,在收音机选台的时候C1a与 C1b两个电容的大小同时发生改变,其并联的两个电容C1at与C1bt是两个微调补偿电容,在原理分析的时候不做考虑。
C 1 a 与变压器 T 1 的初级线圈组成的就是一个高频电子线路中非常典型的LC谐振回路,在收音机中,主要就是通过本谐振回路的频率来达到选择空间电台信号频率的作用。
空间的无线电信号经过初级线圈选频变成了在初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经过T1耦合到三极管VT1的基极。
C1b与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组成了 LC谐振回路,通过电容C2耦合到VT1 的射极,其谐振频率收到C1b的影响,因为在收音机选台的时候C1a与C1b两个电容的大小同时发生改变,所以两个谐振回路的频率之间保持两个回路频率之间的差值为定值,按照国家的规定,这差值465kH z,通由此,不管收音机收取的是多少频率的电台信号,最终都变成了固定的 465kHz的信号。
基于这样的工作原理的收音机就被称为外差式收音机,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经过VT1 混频输出后,经过以VT2以及T4等组成一级中频放大之后,再次送入 VT3 以T5组成的选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两次中放之后的信号通过变压器耦合至VT4为核心的二阶检波电路,检波之后的低频信号由电位器 R P 取样输出,送至以V 5、VT为核心的二级低频信号放大,最后通过变压器T6耦合至OTL功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驱动扬声器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