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伦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复习重点 (2)

工程伦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复习重点 (2)

工程伦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复习重点 (2)
工程伦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复习重点 (2)

一、填空题

1.美国工程伦理学家戴维斯(M.Davids)曾将大学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总结为以下4方面:

①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②增加学生对执业行为标准的了解;③改进学生的伦理判断

力;④增强学生的伦理意志力。

2.科学的本质是发现,技术的灵魂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造物。

3.1828年Thomas Tredgold给英国民用工程师学会的信中,提出了此后在较长时间内被广

泛接受的“工程”定义,即认为工程是驾驭源于自然界的力量以供人类使用并为人类提

供便利的艺术。

4.与科学、技术或文化相类似,工程活动也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试图从单一视角理解

工程不仅比较困难,而且非常局限。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多个维度认识工程现象:哲

学的维度、技术的维度、经济的维度、管理的维度、社会的维度、生态的维度、伦理的

维度。

5.自然科学试图揭示自然界的真理,回答自然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工程技术

的使命则是根据科学原理改造自然和建设社会,为人类造福,它回答的问题是“做什么”、“怎么做”。

6.工程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探索在现代复杂技术形势下工程师以及整个社

会的责任尤其是对技术副作用的预防责任。

7.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

要德性一样。”

8.把自然环境纳入道德关怀的范畴,确立人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既是环境伦理

学领域最重要的议题,也是工程伦理最重要的方面。

9.公众的安全、健康、福祉被认为是工程带给人类利益最大的善,这使得工程伦理规范在

订立之初便确认“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为基本价值准则。

10.工程师的最高义务是公众的安全健康与福祉。现在几乎所有的工程职业伦理章程都把这

一观点视为工程师的首要义务,而不是工程师对客户和雇主所承担的义务。

11.今天对工程师的评价标准,不是工程师是否把工作做好了,而是是否做了一个好的工作,

即既通过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避免了环境遭到破坏。

12.在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中,职业良心将不断激励着个体工程师自愿向善并主动在工程活动

中道德实践,内化个体工程师职业责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形塑个体工程师强烈的道德感。

13.工程师群体受到社会进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其职业责任观发生了多次改变,归纳起来

经历了从服从雇主命令到“工程师的反叛”、承担社会责任、对自然和生态负责四种不

同的伦理责任观念的演变。

14.伦理章程从职业伦理的角度表达了对工程师“把工程做好”的实践要求,更寄予工程师

“做好的工程”的伦理期望,着力培养并形塑工程师的职业精神。

15.伦理章程不仅为“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并且保护环境”提供合法性与

合理性论证,而且还要求工程师将防范潜在风险、践履职业责任的伦理意识以良心的形

式内化为自身行动的道德情感,以正义检讨当下工程活动的伦理价值,鼓励工程师主动思考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探索工程与人、自然、社会良序共存共在的理念,从而形成工程实践中个体工程师自觉的伦理行为模式,主动履行职业承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6.各工程社团的职业伦理章程对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通常涉及

以下方面:首要责任原则、工程师的权利与责任、工程师的职业美德、如何作正确的伦

理决策。

17.工程师应该了解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范围,拒绝接受个人能力不及或非专业领域的业

务。

18.伦理章程要求工程师在具体的工作中,把施行负责任的工程实践这一道德要求变为自己

内在的、自觉的伦理行为模式,主动履行职业承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表现为:对工程

实践中风险的主动认识,以及对行业的职业责任、具体工作中的角色责任和防御风险、

造福公众的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

19.伦理章程将自律建立在工程师自觉认识、理解、把握工程一人一自然一社会整体存在的

客观必然性的前提和基础之上,督促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主动维护。

20.作为工程职业精神的伦理倡导,自律是工程师对工程一人一自然一社会整体必然存在的

一种道德自觉,而这种自觉的过程引领工程师从朦胧未显的工程伦理意识走向明确自主

的对责任的担负。可以说,伦理章程所倡导的工程师自律使被动的“我”成长为自由的

“我”,从而表现为一种从向善到行善的自觉、自愿与自然的职业精神。

21.根据李伯聪先生的观点:从“狭义工程伦理学”向“广义工程伦理学”转变的首要标志

和根本关键就是把工程伦理学研究的“第一主题”从对“工程师的职业伦理”的研究转

变为对“工程决策伦理”、“工程政策伦理”和“工程过程的实践伦理”的研究。

22.工程伦理问题的特点:(1)历史性:与发展阶段相关;(2)社会性:多利益主体相关;

(3)复杂性:多影响因素交织。

23.工程风险评估的核心问题“工程风险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接受的”,本身就是一个伦理问

题,其核心是工程风险可接受性在社会范围的公正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工程风险进行评估和研究。

24.工程活动的多方参与性也造成了现代工程的“匿名性”和“无主体性”。现代工程和技

术都是复杂系统。在这种高度复杂系统中,组织化的作用要远大于个人作用,而其中潜藏着的巨大风险很难归结为某个人的原因。

25.国际咨询工程师协会(FIDIC)对咨询工程师规定了哪六个方面的伦理规范?教材P51

26.水资源公正配置的原则有哪些?教材P171-174

27.

28.

二、问答题

要求:扼要回答。但是,有些题不能仅答几个关键词,要适

当进一步阐述。

1.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教育》,李正风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6年8月,P1-2

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师的培养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工程师自身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的提升,而且通过工程这一载体,关系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提升工程师的伦理素养,强化工程师和其他工程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使其能够在工程活动中意识到工程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将公众的利益而非经济利益或长官意志放在突出的位置。

第二,工程伦理教育通过技术、利益、责任和环境等方面伦理问题的探讨和分析,让工程师

建立保护自然的意识、在经济利益与自然权力之间作出平衡,从而通过工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第三,工程伦理教育强调加强社会责任,合理进行价值分配,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特别是

强调要注重和保障公众利益,使工程师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更有效地发现和解决技术应用中的

风险问题,协调好公众、雇主和社会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从而避免冲突,确保社会稳定,

这也是工程伦理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教育》,李正风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P2-3

第一,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

工程伦理意识强调的是对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感知、理解和重视。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就是要提高人们对工程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增强其理解、重视工程实践中各种伦理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缺乏工程伦理意识的工程师往往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作出有悖伦理的决

定。因此,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就成为工程伦理教育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实现工程

伦理教育其余目标的重要基础。

第二,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

工程伦理规范是指工程师面对伦理问题时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工程师共同体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具体体现,为工程师如何解决伦理问题提供依据。工程伦理规范往往体现的是在一定的

社会发展阶段,最能够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伦理思想的行为准则,因此对工程实践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是指在面对伦理困境时,仅依靠工程伦理规范很难作出判断,工程师需要具备的更为复杂的理性决策能力。

工程伦理规范并非统一和一成不变,有时不同的规范之间甚至会相互冲突,加上工程活动本身具有不可预测性,工程师时刻需要面对大量无法用工程伦理规范解决的复杂问题。此时,

就需要工程师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规范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合理决策。特别是进入大工程阶段,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利益关系都空前复杂化,伦理决策能力已经成为处理伦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之一。

3、以表格的形式从五大方面比较科学、技术与工程

4、与医师、律师相比,工程师伦理研究的独特、重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李世新《工程伦理学概论》P35-38)

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明显不同于医学、律师等职业中的问题,工程伦理学确实具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重要的研究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像医疗和法律一般只影响单个人或有限数量的人们的利益,工程产品已经形成了

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第二自然”,时时刻刻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

关。

2、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促进健康,律师的职责是维护社会公正,健康和社会公正

这些价值本身就是善。与此不同,工程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表现为技术产品或设计方案。这

种服务在价值上具有中间性、双重性和过渡性。

所谓“中间性”,是说技术所追求的效用价值处于价值阶梯表中较低的层次,它本身不

是最终的善或目的,而是实现最终善的手段。所谓“双重性”,是指工程既可为善的目的服务,也可能被恶的目的控制,它本身一般不能决定善还是恶的使用。所谓“过渡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工程产品如同生产一样是为了用户的最终消费和使用;二是指工程师把从事工程工作作为当上经理、领导者的晋升台阶而不是最终归宿。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梅森(E.Mesthene)所指出的,“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

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

3、医生、律师的服务直接针对个人的需要,他们直接与人打交道,而工程师提供的服

务是机器、建筑、仪器、产品等实物。工程师与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疏远,却容易造成工程

师的责任感淡漠。

4、医生和律师以个人为主要单元来进行职业活动,他们具有比较大的实行独立的专业

判断的空间。与此不同,大多数工程师在公司等正式的组织里以雇员的身份工作。工程伦理学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在大型组织里工作的工程师所常常面临的、不同的道德原则或责任要求采取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行动这样的道德难题(moral dilemmas)。

5、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具有明显不同于医学、法律等其他职业伦理问题的特点,由

此决定了工程伦理学不能为其他职业伦理学所取代。

5、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越来越大,工程师必须讲求人道主义。主要原因有:

(1)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尊重与珍惜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无论是设备制造、建筑工程、冶金还是其他工程建设,其产品或其他工作成果最终都将

进入市场让人们消费,如果设计或制作上存在问题都将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如我国的綦江虹桥坍塌案、“三鹿毒奶粉事件”、美国的挑战者号的悲剧等。工程师的小小疏忽,却可

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工程师在履行他们的职责时,应该将公众的安全、健康等

放在首位。

我国法律中对严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生产行为也给予严厉处罚。如我国刑法中第

146条规定:“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

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尊重他人人格。

主要体现为保护相关人的知情权与同意权,同时负有保密义务。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漏洞的及时警示与提供解决方案、客户资料的严格保管方面等。我国侵权法第62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受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工程师在履行职责时不应因面对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态度,应平等对待相对人,不应有歧视,对弱势群体还应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同情。

比如一项工程得到权威人士或大公司的支持,却有可能损害享有既有利益的弱势人群,

此时,工程师不应对弱势人群的权利要求完全不予理睬。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工程师理应负有扶助弱小的人道主义情怀。

(4)工程人员应具有人道主义情怀,这不仅是社会对其的要求,也是工程人员完善自

己人格的要求。

工程人员首先是一名社会成员,应具有使社会可持续发展下去的基本的成员素质,如相互友爱、相互尊重、诚信等,很难想象一个充满背叛、谎言、欺骗的社会能够长治久安。《大学》中有言:“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拥有健全的人格是工程人员职业的基

本要求。光有高超的职业技能,却缺乏基本的人道主义修养不仅无法使自己声名光大,还会贻害社会。如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队以及重庆的中美合作所,行研究之名.做害人之

行。

(5)做一个人道主义者是工程人员所负的道义责任的要求。工程人员的职业决定其工

作职责重大,影响广泛。如公知的挑战者号的悲剧,我国的綦江虹桥坍塌案,这些事件中的

工程师未能严守伦理准则,未能防范和阻止人类惨剧的发生,不但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科技的发展使工程师掌握了越来越大的权力,随之也应负有更大的道义责任。爱因斯坦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

因此十分必要要求他们从现在就打下人道主义的基础,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的理解、

尊重,以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

6、工程制造与建造过程中的工程师应遵循的伦理准则主要

有哪些?

1.工程师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工程制造或建造活动,不得随意违背国家标准。

如为赶时间或赶进度随意缩短或省略流程。工程制造或建造活动是一项科学活动,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自以为是,玩忽职守,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如

建筑法第3条规定:“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

准。”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2.工程师应诚信,不弄虚作假,遵循客观规律,科学严谨地开展工程制造与建造活动。

如不应雇主或客户的要求,随意更改相关数据和成分,从而导致产品的质量或效果下降;不对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做不符合实际的描述或记载。工程制造或建造中的数据或其他

记载往往是用户使用中的重要依据和指引,错误的数据或信息不仅构成对用户的欺诈,严重的还会危及用户人身和财产安全。

3.工程师应尽力维护雇主的权益,对雇主忠实,勤勉地完成雇主交付的工作任务。

①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利用工作时间及雇主的资源从事私人事务。②不得接受客户给予的不当利益或招待,并应尽可能避免业务外之金钱来往。不利用职权索贿行贿,与客户、或其

他关系人串通搞利益输送。

③不玩忽职守、不以权谋私。不得趁其职务之便,以压迫、威胁、刻意刁难等方式,要求客

户给予额外报酬。

④尊重他人知识产权。⑤应与客户或其他关系人齐力合作,完成任务,不得相互推诿责任与工作。

4.工程师应正直,要勇于揭露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

工程人员要正直,不仅对来自于客户的不合理要求要敢于说不,对来自于雇主的不合理要求同样要敢于说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有过错的单位和直接负责人都需对某些违法行为

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工程师如果没有坚决抵制单位的不合法行为,就有承担相立法律责任的风险。

7、为什么工程师应当思考工程项目道德问题?

1.现代国家无一不在原则上承认国家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工

程师虽是企业雇员,亦是社会一员,其首先应对国家、社会忠诚,其次才是企业,当企业

行为有可能危害社会时,工程师应以社会责任为重。

如“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当发现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超标时,工程师理应拒绝管

理者要求进行隐瞒并继续生产这样的指令。

2.国家对在特定领域工作的工程师设置了资质门槛,实行执业许可证制度,其目的之

一是希望专业水平较高者参与工程项目,从而有效防范、减少工程项目危害社会的情形。

工程师与其他公民不同,他们拥有的特殊知识能够帮助社会维护公共利益。如普通公民不了解三聚氰胺是什么及有何危害,因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工程师则不同,他们深知三聚氰胺的危害及如何检测,从而防范危害的发生。如果具备相应能力的工程师明知项目有害

于社会却不予拒绝,则有悖于国家设置上述制度的本意,会受到剥夺相应资质和执业许可的

处罚。

3.工程师是国家设置的防范和减少工程项目危害社会风险的重要防线。

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是法律法规的特性决定了,其无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无法涵盖所有的违背社会伦理准则的行为,不能指望它约束到企业的所有指令。同时法律的制裁往往是事后进行的,无法阻止危害的发生,多是补救性的,如

虽然国家对部分违规电厂建设项目叫停了,但地方政府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工程师往往在项目决策阶段就已参与进来因而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工程师考虑工程项目的道德问题,并拒绝执行不道德的指令,不违背其对企业的忠

实义务。

传统上,工程师与企业的关系被归于代理关系或劳动关系。从代理关系角度来说,企业是被代理人,享有决策权,工程师是代理人只是在被代理人委托或授权的范围内从事活动,

不能超越代理权,不能利用代理权做有损于被代理人的行为,由于代理人的过错给被代理人

造成损失的,代理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因而有人得出,代理人应对被代理人的指令无条件执行。但是,我国法律规定,代理人明知代理事项违法而实施的,与被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从立法原意上看代理人有义务对代理事项进行道德和法律上的评判,如果同流合污,

将承担连带责任。

从劳动关系角度来看,工程师与企业的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劳动关系。企业雇用工程师来为自己服务,是因为工程师具有企业所缺乏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工程师运用自己的特殊知识与经验为企业尽心尽职地提供服务是其最大的忠诚,对于企业违背国家专业法律法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不予置评,是失职。

5.工程师应考虑工程项目的道德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要求。

有些人认为工程师考虑工程项目的道德问题是多管闲事,甚至扣上了家长作风的帽子。

上世纪初开始兴起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学者们分别从社会契约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法学等角度论证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日本著名法学家金泽良雄论述道:“今天的企业,本已经摆

脱了单纯的私有领域,而作为社会制度有力的一环,其经营不仅受到资本提供者的委托,而且也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换言之,即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已不再允许片面地追求企业一己的利益,而必须在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

素相结合,并且立足于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立场。只有这种形态的企业才能称

之为现代化企业,而所谓经营者的社会责任也就不外是要完成这个任务。”根据该理论所有与企业行为有利益相关性的社会主体都享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包括企业雇

员。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负有社会责任。因此,工程师作为企业雇员有权利关心企业

行为,参与企业决策,工程师考虑工程项目的道德问题是为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8、我国技术哲学的领军人物陈昌曙教授说:“在一些场合,人们常常把科教兴国的‘科’就看做是科学,技术不过是科

学的应用,工程不过是技术的应用。与之相关,人们也往往

把尊重人才主要看做是重视科学家,或还要敬佩杰出的发明家,工程师则可能不很被看重,通常是名不见经传。即使是

高级人才,教授的名声常大于‘高工’,工程院院士的威望略逊于科学院院士。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

有其深刻复杂的理论原因、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的。

一是工程活动与科学研究的活动特点不同。(1)在科学发现中个人的创造作用突出,尤

其是在小科学时代,完全由个人进行实验的设计,确定研究方向,探索新成果;而工程活动

规模一般比较大,非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所能胜任,常常与经济组织相联系,工程师要在组织中发挥团队作用,个人作用不容易识别。(2)工程活动的规范与科学的不同。科学成果要公

开发表,由科学同行进行评价。作为报酬,科学发现一旦得到确认,就往往以发现者个人的

名字来命名相应的科学理论、定律或现象。而工程结果是物质实物,由出资建设的业主运行以产生新的效益.或者制造出的产品推向市场由用户或消费者使用和消费。工程师大多是领取工资的受雇用的工作者,其报酬一般与他们的具体工程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提到某某工程,人们一般不会说是由谁设计、建造的,而是说这是谁的或位于哪里的工程(例如“牛顿

定律”与“葛洲坝工程”称谓之间的不同意味)。

二是从理论方面看,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则相当流行,对于工程活动的本性和工程师的

社会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还远未“正本清源”。例如在认识上将工程技术混同于科学,以科

学取代工程、遮盖工程,工程失去其独立地位,相应地工程师被科学家所遮盖,失去其独立

地位。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有些人只承认科学的创造性(这一点是必须承认并且也是无人

能够否认的),而几乎完全否认了——至少说是严重低估了——工程活动中的创新性和创造

性。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工程活动只是一种乏味的、执行性的、没有创造性的活动。

三是在价值观上轻视工程技术。如在古希腊和我国的封建时代,人们重视理论知识和理论活动,轻视技艺、技能、体力劳动和物质实践。在古希腊和中国分别有“哲学王”和“劳

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美国学者哥德曼曾经对西

方文化传统中的这个弊端进行了相当深刻的哲学反思和哲学反省。我国现代建筑学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也痛感中国历代“道器分途、重士轻工”的传统观念负面影响之深。

在这种强大的传统势力的“覆盖”和影响下,作为生产实践的工程活动和从事工程实践活动

的工程师这个职业是难免要受到某些轻视甚至贬低的。

四从工程师自身方面看,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业务水平、职业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工程师如果不能认真解决自身队伍中实际存在的资质混杂、职业道德混乱等弊病,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问题也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的。

工程师的社会作用和地位的问题绝不是工程师一己的私利或小团体的私利的问题,它是一个事关产业兴衰和工程师职业能否有力吸引优秀青少年的大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正确

阐明工程师的社会作用和地位问题,应该使工程师像企业家和科学家一样在社会中获得应有

的声望,我们应该从理论研究、政策导向、教学教育和舆论宣传等多个方面来扭转当前实际

存在的某种程度的轻视工程师的现象。

在谈到工程师的声望问题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所谓工程大师的问题。在我国,华罗庚等科学泰斗对于科学的发展和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声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地,我们也应该深入研究侯德榜等工程泰斗、工程大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工程泰斗和工程大师的超常

创新能力、卓越典范作用和领导潮流能力。我们的时代正在迫切呼唤新时代工程大师的涌现。

9、简述不同的四种常见的“伦理立场”

教材P6要扼要解释几句,每种立场不能仅答三个字。

10、“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是个体性、主观性的,侧重个体的意识、行为与准则、法则的关系。伦理则是社会

性和客观性的,侧重社会“共体”中人和人的关系,尤其是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

较之道德,伦理更多地展开于现实生活,其存在形态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作

为具体的存在形态,“伦理的东西不像善那样是抽象的,而是强烈的现实的”。

从精神、意识的角度考察,道德是个体性、主观性的精神;而伦理则是社会性、客观性

的精神,是“社会意识”。

“道德”更突出个人因为遵循规则而具有“德性”。“伦理”则突出以之依照规范来处理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1、“狭义的工程伦理学”和“广义的工程伦理学”的关系

在工程活动中,工程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像有人把科学解释为科学家所从事的

活动一样,有些学者把工程解释为工程师所从事的活动,并顺理成章的推论工程伦理学就是“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学”,把这种定位的工程伦理学称为“狭义”的工程伦理学。

从“狭义工程伦理学”向“广义工程伦理学”转变的首要标志和根本关键就是把工程

伦理学研究的“第一主题”从对“工程师的职业伦理”的研究转变为对“工程决策伦理”、

“工程政策伦理”和“工程过程的实践伦理”的研究。

我们在进行工程伦理学研究时,不但必须重视进行“狭义工程伦理学”进路的研究,而且应该更加重视“广义工程伦理学”进路的研究。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直面工程现

实”中的各种重要、复杂、困难的问题,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研究和发展“广义工

程伦理学”。

12、工程师伦理责任的演变

从工程师诞生至今的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以及科学技

术本身的不断进步,工程师伦理责任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忠诚责任经历了三次转向,

分别形成了普遍责任、社会责任和自然责任的伦理责任观念。

(一)工程师早期的职责——服从命令(18世纪—20世纪初:强调公司忠诚)从“工程师”一词的由来我们可以知道,传统的工程师属于军队组织,受军队的管理和

指挥,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服从命令。

第一次产业革命期间,出现了诸如机械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化工工程师、地质工程师、印染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受雇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养家糊口。从事这些领域的工程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没有明显地改变服从上级

组织(政府或商业企业)命令的职责。

这一时期,工程师的义务主要是对雇主负责、忠诚于上司,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在

20世纪初,英美等国的工程学会开始采纳正式的伦理准则时,都强调这一点。例如,美国

电气工程师学会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提出的伦理准则都规定工程师的主要义务就是做

雇佣他们的公司的“忠实代理人或受托人”。

(二)工程师的职责演变——由忠诚责任向“普遍责任”扩展(强调技术专家

领导:20世纪前半叶)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是以电力技术为基础兴起的一系列产业群。这

些新兴产业在当时都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对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

掌握着专业技术的工程师在企业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到19世纪末,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随着工程师手中技术力量开始加强和工程师人数

的增加,尤其是工程师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公众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高,他们要求独立自

主、成立工程师自己的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导致他们与上司的关系和冲突越来越紧张。最终在美国发生了“工程师的反叛”。工程师要求把对上级的忠诚、服从责任转向到其他像政

治、领导、管理和社会的责任的思想初见端倪。

20世纪初到30年代,由于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掌握的技术力量的威力,对社会产生了前

所未有重大的影响,使得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和作用日益增长。工程师要求扩大的“普遍

责任”认为:他们的责任不仅只是忠诚于雇主,在企业中实现技术效率,他们还能担负起对

企业、国家的管理和领导职能,可以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甚至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工程师的“普遍责任”要求最终在20世纪20年代的前苏联和30年代的美国形成了专家治国论(也称为技术统治论)的思潮

和专家治国运动。专家治国论的致命缺陷首先是把技术看做是万能的。

(三)工程师的职责演变——从“无限责任”向社会责任回归(第二次世界大

战之后)

“二战”之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子工业、核能发电、重化学工

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等产业部门在新技术的带动之下,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极大地满

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与此同时,工程技术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突出和严重:资源短缺、

自然景观的消失、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工程技术的这种“双刃剑”作用使得工

程师们开始对自己在工程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产生了疑问,对企业的商业目标和工程自身价值

进行反思和检讨。最终导致了他们伦理责任的再次转向。

其转变的标志就是工程师专业委员会(ECPD)于1947年起草的第一个横跨各个工程学科

领域的工程伦理准则。它要求工程师自己关心公共福利,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促进人类福利,

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现在工程伦理准则要求工程师把对公众负责放在首位是有道理的。所谓“首要的位置”

就是指工程师在面临对雇主的保密、忠诚和利润与涉及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利的选择时,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要求他将公众的利益置于首要的地位。强调工程责任的社会责任的同时,

也要注重它和前两种观念的结合。也就是说,工程师当然还应当保持忠诚,在技术发展方面的领先作用也应当得到保留,但这些必须以对公众整体的福利负责为限,必须首先服从于公共福利。现在,社会责任观念已经被工程专业团体广泛接受和采用。

(四)工程师的职责演变——由社会责任延伸到对自然与生态的责任

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巨大发展,不但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

力,而且它已成为一种堪与自然相匹敌的强大力量。但这种强大力量在运用不当和失掉控制

的情况下造成了不良后果,引起一系列影响人和人的未来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由高生产、高消费所触发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生态危机。

现代工程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技术的滥用、误用、错用或应用不慎,才使我们今天的自然生态系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因此,可以说工程师对目前自然界出现的生态危机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后责任)以及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

责任(事前责任)。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工程师协会在修改本专业的工程师伦理规范时都已加入了“工程师对自然负责”这一条。其目的就是要求工程师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把自然环境放在重要的、

不容忽视的地位。工程师通常是惟一具备潜在的环境危害的知识并能唤起公众注意的职业权

威性的人。因此,工程师与我们普通公众不同,对自然不但负有更大的道义上的责任,同时

他们又是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

13、工程风险的来源

教材P36-39

14、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

教材P44-46

15、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程序

教材P48-49

16、公正的类型

美国伦理学家理查德·T.德·乔治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公正:

(1)补偿公正,是对一个人曾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补偿;

(2)惩罚公正,是对违法者或做坏事的人进行惩罚;

(3)分配公正,指公正地分配福利和负担;

(4)程序公正,规定了判决的过程、行为或达成的协议的公正性。

17、工程活动中的伦理原则

教材P96-97

18、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规范

目前,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规范已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工程组织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WFEO)就明确提出了“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规范”,工程师的环境责任表现为:

(1)尽你最大的能力、勇气、热情和奉献精神,取得出众的技术成就,从而有助于增进

人类健康和提供舒适的环境(不论在户外还是户内)。

(2)努力使用尽可能少的原材料与能源,并只产生最少的废物和任何其他污染,来达到

你的工作目标。

(3)特别要讨论你的方案和行动所产生的后果,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

的,对人们健康、社会公平和当地价值系统产生的影响。

(4)充分研究可能受到影响的环境,评价所有的生态系统(包括都市和自然的)可能受到

的静态的、动态的和审美上的影响以及对相关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并选出有利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

(5)增进对需要恢复环境的行动的透彻理解,如有可能,改善可能遭到干扰的环境,并

将它们写入你的方案中。

(6)拒绝任何牵涉不公平地破坏居住环境和自然的委托,并通过协商取得最佳的可能的

社会与政治解决办法。

(7)意识到: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物种多样性的保持、资源的恢复及其彼此间的和

谐协调形成了我们持续生存的基础,这一基础的各个部分都有可持续性的阈值,那是不容许超越的。

19、工程职业伦理的性质

1.工程职业伦理是一种预防性伦理。

预防性伦理包含两个维度:

第一,“工程伦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首先防止不道德行为”。第二,工程师必须能够有效地分析行为的后果,并判定在伦理上什么是正当的。

2.工程职业伦理是一种规范伦理。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各职业社团的工程伦理章程对工程师的责任都进行了比较详细

务实的界定,包括:对安全的义务、揭发、保密与利益冲突。

3.工程职业伦理是一种实践伦理,它倡导了工程师的职业精神。

这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1)它涵育工程师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有助于工程师在工作中主动

地将道德价值嵌入工程,而不是作为外在负担被“添加”进去。工程伦理所倡导的“将工作

做好”“做好的工作”的道德要求与工程职业精神形影相随,其主动思考工程诸环节中的道

德价值、践行对公众负责的职业承诺将会激励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尽职尽责,追求卓越。

(2)它帮助工程师树立起职业良心,并敦促工程师主动履行工程职业伦理章程。工程

职业伦理章程用规范条款明确了工程师多种多样的职业责任,履行工程职业伦理章程就是对雇主与公众的忠诚尽责,也就对得起自己作为工程师的职业良心。在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中,

职业良心将不断激励着个体工程师自愿向善并主动在工程活动中道德实践,内化个体工程师职业责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形塑个体工程师强烈的道德感。

(3)它外显为工程师的职业责任感——确保公众的安全、健康与福祉,并以他律的形

式表达了“职业对伦理的集体承诺”,即工程师应主动践履“服务和保护公众、提供指导、

给以激励、确立共同的标准、支持负责任的专业人员、促进教育、防止不道德行为以及加强

职业形象”这八个方面具体的职业责任。

4.工程职业伦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伦理

西方各工程社团的职业伦理章程在订立之初,就以敦促工程师遵守职业标准操作程序和

规定的职业义务为基本要求。此后,又不断反思诸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挑战者号”失事等重大灾害性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未来的深远影响,评

估章程应用的实际后果,修正在不同工程实践情境下具体的规范条款,细化工程师进行工程活动的诸多责任。

20、工程职业伦理章程的作用

(1)伦理章程不仅为“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并且保护环境”提供合

法性与合理性论证,而且还要求工程师将防范潜在风险、践履职业责任的伦理意识以良心的

形式内化为自身行动的道德情感。伦理章程要求工程师以一种强烈的内心信念与执着精神主

动承担起职业角色带给自己的不可推卸的使命,并把这种自愿向善的道德努力升华为良心,

勉励工程师在工作中“对良心负责”。良心是工程师对工程共同体必然义务的自觉意识,表

现为:工程师视伦理章程为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它为自己的工程行为立法。

(2)伦理章程表达了统一的道德要求和社会承诺。从制度或规范的角度规约了工程师

“应当如何行动”,并明确了工程师在工程行为的各环节所应承担的各种道德义务。从职业

伦理的角度表达了对工程师“把工程做好”的实践要求,更寄予工程师“做好的工程”的伦

理期望,着力培养并形塑工程师的职业精神。

(3)伦理章程不仅表达出工程共同体共同的社会意识,而且将此种工程--社会正义意

识孕育生发为当今技术一工程一社会多维时代的社会责任精神。“工程环境中的责任内涵容

易受到缺乏控制、不确定性、角色分歧、社会依赖性和悲剧性选择的影响”,当风险一责任的分配不平衡时,伦理章程会激励工程师产生一种克服不平衡、完善职责义务的内在要求,

寻求责任目标的一致,“对责任在工程实践中的分配作出前瞻性判断”,尽可能在责任分配上达到公平和完整。

(4)伦理章程可以给工程师职业行为以积极的鼓励,即在道德上给予支持。例如,当

雇主或客户要求工程师从事非伦理行为时,面对这样的压力,工程师可以提出,“作为一名职业工程师,我受到伦理章程的约束,章程中明确规定不能……”工程师可以如此来保护自

身的职业行为符合伦理规范。当工程师因为坚持其职业伦理标准而遭到报复时,伦理章程还可以提供法律上的援助。章程所提供的道德或法律支持可以使职业的自我管理更为有效。

(5)伦理章程为工程师提供一个进行伦理判断的框架。但是,伦理章程为工程师提供

的仅仅是一个进行伦理判断的框架,只是向工程师提供从事伦理判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能代替最终的伦理判断。

(6)伦理章程中的职业制度规范有利于确保工程师在专业领域中的能力和持续的能力。

运用工程职业伦理章程可以获得更大的职业自我管理的权力,协调好职业自治与政府管制的

关系。

21、工程师集团应具有的“精神气质”

工程师共同体在科技时代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成员必须为其科技行为承担较传统社会

更多的道德责任。工程师集团应具有如下“精神气质”:

(l)人道原则。人道原则要求工程师必须尊重人的生命权。这是对工程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所有技术伦理的根本依据。天地万物间,人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善莫过于挽救

人的生命,恶莫过于残害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权而不是剥夺人的生命权,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安全无害原则。这是人道原则在技术活动中的进一步延伸。安全无害原则要求工程

师在进行工程技术活动时必须考虑安全可靠,对人类无害。工程活动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自身服务的活动。人既是工程技术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活动的客体,安全原则体现了这种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统一。

(3)生态主义。生态主义是对工程师新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工程师进行的工程活动要有

利于人的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要有利于自然界的生命和生态系

统的健全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4)无私利性。无私利性要求工程师为“工程的目的”而从事工程活动,要求工程师不

把从事工程活动视为名誉、地位、声望的敲门砖,谴责运用不正当的手段在竞争中抬高自己。

22、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教材P28-29

23、工程师在面对道德两难时进行伦理行为的顺序

工程师在面对道德两难时进行伦理行为的顺序:

(1)适法性:检视事件本身是否已触犯法令规定;

(2)符合群体共识:检视相关专业规范、守则、组织章程及工作规则等,检核事件是

否违反群体规则及共识;

(3)专业价值:依据自己及本身专业及价值观判断其合理性,并以诚实、正直之态度

检视事件之正当性;

(4)阳光测试:假设事件公诸于世,你的决定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社会公论吗?

24、处理工程实践中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在面对具体的工程伦理问题时,可通过以下程序性步骤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工程伦理

问题。

(1)培养工程实践主体的伦理意识。

伦理意识是解决伦理问题的第一步,许多伦理问题是由于实践主体缺乏必要的伦理意识

造成的,特别是当一些工程决策者和管理者缺乏伦理意识之时,还会给工程师等其他群体造

成伦理困境,因此,不仅是工程师需要培养伦理意识,其他实践主体也同样需要培养伦理意识。

(2)利用伦理原则、底线原则与相关具体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化解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伦理原则包括前面讲的处理伦理问题的三个基本原则:人道主义、社会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底线原则主要是指伦理原则中处于基础性、需要放在首位遵守的原则,例如安全、忠诚等,当发生难以解决的冲突和矛盾时,底线原则作为必须遵守的原则发挥作用。

具体情境是指工程实践发生的相关背景和条件的组合,包括工程涉及的特殊的自然和社

会环境,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关联到的具体利益群体,也包括不同类型的工程所特有的行为

准则和规范。对不同的工程领域,具体情境都有较大差异。解决伦理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以上

几个相关方面。

(3)遇到难以抉择的伦理问题时,需多方听取意见。

可采用相关领域专家座谈、利益相关群体调查、工程共同体内部协商的方式,听取多方意见,综合决策。

(4)根据工程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及时修正相关伦理准则和规范。

伦理准则和规范在形成之初并不完备,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因此,需根据工程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及时修正伦理准则和规范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便其更好地指导工程活动。

(5)逐步建立遵守工程伦理准则的相关保障制度。

目前,已经形成关于工程的行业规范、工程师行为规范等伦理准则,然而,对于遵守相

关准则的保障制度仍然并不完备。由此,当工程师等实践主体在面临雇主要求和伦理准则发

生矛盾之时,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应该逐步探索和建立遵守工程伦理准则所需的

相关保障制度,促进工程伦理问题处理的制度化。

以上是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工程实践活动具有多样性、风险性和复杂性,同时,不同的伦理思想会产生不同的伦理价值诉求,并不存在统一的、普遍适用的伦理准则。

相应地,具体实践中面对的伦理选择也是复杂多样的,常常会面临诸如“电车悖论”的伦理

困境(见面讲),因此,在面对具体的伦理问题时,需要实践主体结合各类工程不同的特点

与要求,选择恰当的伦理原则并进行权宜、变通,相对合理地化解伦理问题。

25、工程师应如何面对怀疑为不道德的雇主指令?

对雇主指令不问对错,无条件服从是不忠诚的表现。执行雇主指令但有折扣也是不忠诚

的表现。对雇主违背道德的指令予以拒绝是正确的态度,但是应分清轻重,采取较为有策略的方式予以拒绝。

(1)很少有雇主是道德败坏,全无良心地进行商业活动的,大部分雇主只是在少数情况下会下存在道德问题的指令,因此,作为雇员的工程师没有必要显示自己比雇主更有道德,

更高尚,而应摆事实,讲道理,陈明利害。在雇主一意孤行时,再予以坚决拒绝。

(2)工程师应在管理层寻求同盟者,找到具有相同观点的人,通过其来游说雇主。通

常,管理者往往具有较高的交际能力,同时又与雇主有较为亲密的关系,比工程师地位要有利得多。

(3)在上一手段未奏效时,应选取私下方法委婉地与雇主进行沟通。工程师在向雇主表达不同意见时,应首先了解雇主,然后再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如果雇主固执己见,工程师应确定工程项目存在的道德问题的性质。如果性质严重,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或者虽没有违法,但是有可能导致对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严重

侵害,应坚决反对,拒绝介入。

(5)揭发不应随意使用。

揭发还是沉默,这对工程师来讲是非常困难抉择。揭发常常使工程师站到了其雇主或上

级对立面,在为社会谋利益的同时也付出昂贵代价。因此,工程师不应轻易使用这种方式阻

止雇主的不道德行为。在雇主一意孤行,有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时,工程师对雇主

的揭发是合理的。如雇主在单位工程师拒绝建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工程时,撤换他人继续进行工程施工活动的,该工程师可以揭发或举报。

如果雇主听从了工程师的建议,已停止相关行为,但开除了“不听话的工程师”,该工程师不应进行揭发。

如果是一般不道德行为,不违法也不涉及公共安全、利益,工程师应对雇主忠诚,不能

随意揭发。

(6)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探讨了各种类型的人际间的冲突。③他们建议,应当避

免管理冲突中的“赢一输”模式和“好!好!”(轻易地屈服于别人,或者尽力避免任何冲突,甚至当冲突是创造性的时候)模式。他们提出的4条冲突解决原则,对于解决工程师与经理之间的冲突也很有启发:

①“把人与问题分开。”

焦点应当放在由行为产生的问题上,而不应当因性格而责备人。

②“集中于利益,而不是立场。”

识别和集中于当事人的真正利益,而不是纠缠于其所声称的观点。

③“创造各种可能性然后再决定做什么。”

开阔视野,考虑宽广范围的选项,克服井蛙之见效应。

④“坚持冲突解决的结果是以某种客观的标准为基础的。”

除了效率、质量和顾客满意等目标外,还要建立一种过程公正的意识,即思考上述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26、公司等机构内部处理意见分歧的措施

造成揭发等工程师与经理对抗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处理他们之间不同

意见的机制。对此,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司和政府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建立和实行各种

内部措施。总体来说,这些内部机构措施主要有:

(1)最简单和最有效的、特别适合小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办法是“开门”政策。其做法

是,经理或主要官员定期地、不带偏见地倾听雇员的申诉和抱怨。这种办法尤其适用于单个

经理或官员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情形。

(2)另一种办法是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已经采用的那种办法。NRC已经采取了一种程序用以处理它所谓的不同的专业意见(DPOs)。如果一个专业人员雇员有抱怨,存在着正

式的机制使抱怨得到登记。雇员提出的申诉不限于其责任领域内的问题,他可以提出由NRC 其他部门处理的事情。随着DPO由基层传到行政高层,对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及关于DPO的正式评论都有永久的记录。DPO的提出者可以得到所有的评论与反应的复印件供其评价。关于每个DPO的声明及NRC管理层对它的反应,只要是不违反安全分类政策的,都放在NRC 的公共文件室里,供员工查阅。最后,NRC还有一个开门政策来补充DPO政策。每年都设立一个小组来监督和检查这个过程,并提出建议。

(3)第三种措施是设企业“调查官”。调查官平时可以以机密和匿名的方式登记雇员的

抱怨。他们的工作必须完全独立于企业的官僚体制,直接与高层经理及董事会联系。在政府或企业官僚体制中,调查官可能没有足够的技能和权力来直接仲裁专业人员与经理之间的纠

纷,但是他或她将有助于仲裁。尽管不能保证每一个抱怨都能被接受或被执行,但雇员对自己将得到公正地和诚实地对待充满信心。显然,调查官可以为专业人士运用,也可以为非专业人士运用,但这种服务似乎特别适合专业人员雇员,因为专业人士虽然通常并不处于

管理权威的位置,却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4)一些公司已经指定一位副经理负责公司责任方面的事务。这位副经理及其领导的

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妥善处理雇员的抱怨。任何雇员都能去这个办公室反映问题。它的工作也是以秘密方式进行的,完全独立于中、低管理层。

27、国际行业组织对建造工程师职业伦理的共性要求是什

么?

教材P53

28、李正风等编著的《工程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教材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核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及培养”?

教材P237-243(简要回答即可)

29、大数据处理不同阶段的伦理行为规范

见教材P271中的表10-7

三、名词解释

广义的工程教材P9

狭义的工程教材P9

自然界的价值有两大类: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是指自然界对人的有用性。内在价值为自然界及其事物自身所固有,与人存在与否无关的价值。自然界是否具有客观的内在价值,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工程职业伦理章程是由工程职业社团编制的一份公开的行为准则,它为职业人员如何从事职业活动提供工程伦理指导。是被职业社团用于表述其成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正式文件,它以规范条款的叙述方式表达了工程职业伦理的内容与价值指向。

工程良心是对于工程责任意识的深化与内化,是工程善的内在的保障。同时,工程良心可以起到监督、制约、规范与升华之作用,因此,工程良心不仅是工程师所必备的,更是所

有做工程的人所必备的。

化工行业中的“责任关怀”:教材P212

工程伦理学中的“中观伦理”:见发给大家的学习论文

基础工程答案.doc

基础工程答案: 1.基础: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传给地基,起着中间的连接作用。按埋深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 地基:基底以下的土体中因修建建筑物而引起的应力增加值(变形)所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 2.答:基础工程是研究基础以及包括基础的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一门科学,也称为基础工程学。其设计必须满足四个个基本条件:1)作用在基础底面的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2)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小于建筑物要求的沉降值; 3)地基及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有足够保证;4)基础本身的强度满足要求。 3.答: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的基础,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也较简单。按构造可分为:1)刚性扩大基础;2)条形基础;3)筏板基础;4)箱形基础。 4.答:筏板基础:当立柱或承重墙传来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软弱又不均匀,采用单独或条形基础均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沉降的要求时,可采用筏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这样既扩大了基底面积乂增加了基础的整体性,并避免建筑物局部发生不均匀沉降。 5.答:在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必须考虑把基础设置在变形较小,而强度又比较大的持力层上,以保证地基强度满足要求,而旦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此外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的作用:(一)地基的地质条件;(二)当地的地形条件;(三)上部结构型式;(四)当地的冻结深度;(五)河流等的冲刷深度;(六)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1.答:桩穿过较松软土层,桩底支承在坚实土层(砂、砾石、卵石、坚硬老粘土等)或岩层中,且桩的长径比不太大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桩底土层的抵抗力为主时,称为端承桩或柱桩。桩穿过并支承在各种压缩性土层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阻力为主时,统称为摩擦桩。 2.答: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按设计要求在地面良好条件下制作(长桩可在桩端设置钢板、法兰盘等接桩构造,分节制作),桩体质量高,可大量工厂化生产,加速施工进度。 混凝土灌注桩灌注桩是在现场地基中钻挖桩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骨架,再灌注桩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考试试题b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 考试试题b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 B 1.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_____,改善非线性,进行_____补偿。 2.调幅信号由载波的_____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_____ 携带信号的信息。 3.调幅过程在频域相当于_____过程,调幅装置实质上是一个_____。 4.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_____和_____。 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5.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_____,后者频谱特点是_____。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_____。 7.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n 是从0到+∞展开的。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n 是从_____到_____展开的。 8.周期信号()x t 的傅氏三角级数展开式中:a n 表示_____,b n 表示_____,a 0表示直流分 量。 9.余弦函数只有_____谱图,正弦函数只有_____谱图。 10.单位脉冲函数0()t t δ-与在0t 点连续的模拟信号()f t 的下列积分: 0()()f t t t dt δ∞ -∞-=?_____。这一性质称为_____。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为了保证实现极距变化型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差动工作,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应当连接成( )。

A .并联电路 B .串联电路 C .电桥电路 2.要使RC 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加宽,则RC 值应( )。 A.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3.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 A 三角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 傅氏级数 4.下列信号中,( )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 .12()sin()sin(3)x t A wt B wt ??=+++ B .()5sin 30x t t =+ C.0()sin at x t e t ω-= 5.数字信号的特征是( ) 。 A .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 B .时间、幅值上均离散 C .时间、幅值上都连续 D .时间上连续、幅值上量化 6.测试装置能检测输入信号的最小变化能力,称为( )。 A.精度 B .灵敏度 C .精密度 D.分辨率 7.测试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与它的频率响应函数间的关系是( )。 A .卷积 B .傅氏变换对 C .拉氏变换对 D .微分 8.多种信号之和的频谱是( )。 A.离散的 B.连续的 C.随机的 D.周期的 9.二阶装置,用相频特性中0()90w ?=-时所对应的频率w 作为系统的固有频率的估 计值,该值与系统阻尼率的大小( )。 A .有关 B .无关 C .略有关系 D .有很大关系 10.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为 21,c c f f ,中心频率0f ;则它们的关系是( )。

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 0 =1.8m 2)按式 2-30求设计冻结深度,即 d = 0 zs zw ze 第二层土: d>0.5mm 占 40%<50%, d>0.25mm 占 55%>50%,为中砂, zs =1.30 查表 2-12 求 zw 第一层土: 按表 2-10查粉土, 19%< =20%<22%,底面距地下水位 0.8m<1.5m ,冻胀 等级为Ⅲ级 冻胀类别为冻胀 zw =0.90 第二层土:按表 2-10 查中砂,地下水位离标准冻结面距离为 0.2m<0.5m 冻胀等级为 Ⅳ级 冻胀类别为强冻胀 zw =0.85 查表 2-13 求 ze 城市人口为 30 万,按城市的近郊取值 ze =0.95(注意表格下面的注释) 按第一层土计算: d1 =1.8*1.2*0.90*0.95=1.85m 按第二层土计算: d2 =1.8*1.3*0.85*0.95=1.89m 表明:冻结深度进入了第二层土内,故残留冻土层主要存在于第二层土。可近似取冻深 最大的土层,即第二层土的冻深 1.89m 来作为场地冻深。 如果考虑两层土对冻深的影响,可通过折算来计算实际的场地冻深。 折算冻结深度: Z d ' =1.2 +(1.85 - 1.2)* 1.89 =1.864m 1.85 (3)求基础最小埋深 按照正方形单独基础,基底平均压力为 120kp a ,强冻胀、采暖条件,查表 2-14 得允许 残留冻土层厚度 h max =0.675m 由式 2-31求得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9-0.675=1.215m 或者:最小埋置深度 d min = 'd - h max =1.864-0.675=1.189m 综合可取 d min =1.2m 查表 2-11 求 zs 第一层土: I p = L - P =8<10 且 d>0.075mm 占土重 10%<50% ,为粉土, zs =1.20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分) 1.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与方法。 2.双水相萃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Albertsson于50年代 后期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two 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双水相分配法(two aqueous phase partitioning)。 3.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二、辨别正误题并改正,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壳聚糖能应用于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是由于架桥作用。错(不确定) 2.目前国内工业上发酵生产的发酵液是复杂的牛顿性流体,滤饼具有可压缩性。错 3.盐析仅与蛋白质溶液PH和温度有关,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错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可用于热敏性生物物质的分离。 对 5.膜分离时,当截留率δ=1时,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错 6.生产味精时,过饱和度仅对晶体生长有贡献。对 7.阴离子纤维素类离子交换剂能用于酸性青霉素的提取。对 8.卡那霉素晶体的生产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醇来沉淀浓缩液中的卡那霉 素。 9.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的机理是一样的。错 10.PEG-硫酸钠水溶液能用于淀粉酶的提取。对 11.乙醇能沉淀蛋白质是由于降低了水化程度和盐析效应的结果。对 12.冷冻干燥一般在-20℃—-30℃下进行,干燥过程中可以加入甘油、蔗糖等作为保 护剂。对 13.反相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含有高极性基团,可用来分离生物物质。错 14.大网格吸附剂由于在制备时加入致孔剂而具有大孔径、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 的特点。错(不确定) 15.PEG沉淀蛋白质是基于体积不相容性。错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对于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有机相中,蛋白质被萃取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极性核里 B 加入助溶剂,可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萃取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C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越好 D 增大溶液离子强度,双电层变薄,可提高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能力 2.能进行海水脱盐的是:C A 超滤 B 微滤

土木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1 (2)

土木工程制图期末考试1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建筑总平面图中标注的尺寸是以_______为单位,一般标注到小数点后_____位;其它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则以_______为单位;标高都以_______为单位。 2、总平面图是用来表示整个建筑基地的总体布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况。《国家制图标准》规定:总平面图的常用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平面图中新建房屋的层数标注在_____________,一般低层、多层用_____表示,高层用________表示。 4、建筑立面图是平行于建筑物各个立面(外墙面)的正投影图,主要用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立面图中用加粗实线表示___________,用粗实线表示_______________。 6、建筑结构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保护钢筋、防止锈蚀、防火,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的外面要留有保护层。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_________,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_________,且不应小于受力筋的__________。 8、钢屋架的结构详图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工程字体采用()。 A、宋体 B、长仿宋体 C、黑体 D、楷体 2、土建工程图采用三种线宽:粗线、中粗线、细线,其线宽比例为()。 A、4:2:1 B、3:2:1 C、5:2:1 D、1:1:1 3、采用1:50比例作图,图形上标注的尺寸为100mm,则物体的实际尺寸为()。 A、100MM B、5000MM C、500MM D、50000MM 4、工程图纸一般是采用___________原理绘制。()。 A、中心投影法 B、平行投影法 C、斜投影法 D、正投影法

工程测量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是()。 A: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 B: 直接相交通过 C: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D: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 答案: C 【2】变形观测时,必须以稳定不动的点为依据,这些稳定点称为()。 A: 基准点 B: 标志点 C: 工作基点 D: 变形点 答案: A 【3】为了充分显示地貌的特征和便于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在地形图上常采用(等高线。 A: 以上都对 B: 地形线、地性线、示坡线 C: 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D: 山谷线、山脊线、地性线 答案: C 【4】按设计位置把点位标定到实地的工作称为()。 A: 测绘 B: 测设 C: 监测 D: 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 B 【5】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 A: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B: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 C: 随测绘方法而定 D: 随绘图技巧而定 答案: A 【6】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仪器观测的数据是()。A: 竖盘读数 B: 瞄准高 C: 尺间隔 D: 仪器高 答案: C 【7】下面不属于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的是()。 A: 建立施工控制网 B: 确定场地平整的设计高程 C: 变形观测 D: 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放样 答案: B )。 )三种

【8】相对高程是由()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 任意水准面 B: 大地水准面 C: 水平面 D: 竖直面 答案: A 【9】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2000,则其比例尺精度为()。 A: 0.02m B: 0.5m C: 0.2m D: 0.05m 答案: C 【10 】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A: 根据需要,适当精确 B: 没有误差最好 C: 越精确越好 D: 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 答案: A 【11】某尺段实测距离为29.902m,钢尺检定长度30.005m,检定温度20 C,丈量时温度为12.3C,所测高差为0.252m,求水平距离为()。 A: 25.903m B: 29.903m C: 30.903m D: 28.903m 答案: B 【12】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a AB = 50°,则直线AB的象限角RAB =()。 A: 北东50° B: 南东50° C: 北西50° D: 南西50° 答案: A 【13】设欲放样A、B两点的水平距离D=29.9100m,使用的钢尺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29.9950m,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为20C,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为0.0000125/C, A、B两点的高差为h=0.385m,实测时温度为28.5C,问放样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为()。 A: 29.9068m B: 29.9125m C: 29.9150m D: 29.9143m 答案: D 【14】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 A: 测量需要 B: 相对误差

(完整版)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

2-1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 .0m (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问地基开挖深达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 【解】(1)地基开挖深1m 时持力层为中砂层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 X 1 + 19 x 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X(2+2+2)=60kPa 因为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1.5m 时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X 0.5+19X 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8m ;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埋深d=1.2m,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20。,粘聚力标准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基底以上土的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查表2-3,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取有效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M b b M d m d M c c k 0.51 10 1.8 3.06 18.3 1.2 5.66 12 144.29kPa 2-3 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3,标准贯入试验锤 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分离工程期末A卷试题答案

2007 —2008 学年第1、2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选择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1、由1-2两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T 、P 下达到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 11,y x ,若体系加入10 mol 的组分(1),在相同T 、P 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为 ' 1'1,y x ,则 ( C ) (A )1'1x x >和 1'1y y > (B )1'1x x <和1'1y y < (C )1'1x x =和1'1y y = (D )不确定 2、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 D )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 (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 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5.0=A x 时泡点为1t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75.0=A y 时,相应的露点为2t ,则 ( A ) (A )21t t = (B )21t t > (C )21t t < (D )不能确定 4、用郭氏法分析可知理论板和部分冷凝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为 ( A ) (A )1,1 (B )1,0 (C )0,1 (D )0,0 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6、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y 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 2和吸收率的变化为 ( C ) (A )y 2上升,下降 (B )y 2下降,上升 (C )y 2上升,不变 (D )y 2上升,变化不确定 7、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 ( B ) (A) 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D)塔外部 8、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 D )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9、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 ( A ) (A) 平衡吸附量 (B) 吸附量 (C) 满吸附量 (D)最大吸附量 10、液相双分子吸附中,U 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 ( A ) (A) 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线 (B) 溶质和溶剂吸附量相当的情况 (C) 溶质先吸附,溶剂后吸附 (D) 溶剂先吸附,溶质后吸附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 案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 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 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离散性 , 谐波性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准周期 信号和 瞬变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 、 均方值 、 方 差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关于Y 轴 (偶) 对称,虚 频谱(相频谱)总是 关于原点(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 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 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 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被测量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

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 ,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 处,饱和重度 ;(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 (取)。问地基开挖深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 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 【解】 (1)地基开挖深1m 时 持力层为中砂层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 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1.5m 时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 得: ≤4.8m ;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6-4.8=1.2m 。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1.8m ,埋深 d=1.2m ,地基土为粘土,摩擦角标准值 =20°,粘聚力标准值 =12kPa ,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 【解】 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29.14412 66.52.13.1806.38.11051.0=?+??+??=++=γγ 2-3 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3,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 kPa f ak 286)250340(15 301521250=---+ =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2. 比表面积和孔径是评价吸附剂性能的主要参数。 3. 层析操作必须具有固定相和流动相。 4. 溶质的分配系数大,则在固定相上存在的几率大,随流动相的移动速度 小。 5. 层析柱的理论板数越多,则溶质的分离度越大。 6. 两种溶质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小,需要的越多的理论板数才能获得较大的 分离度。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吸附质的性质,温度,溶液pH值,盐的浓度和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8. 离子交换树脂由网络骨架(载体),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活性基)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引发剂(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TEMED的作用是增速剂(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质浓度,pH 和温度; 11. 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自然起晶法,刺激起晶法和晶种起晶法; 12. 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三步;

13. 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 15. 等电聚焦电泳法分离不同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其 等电点 的不同; 16.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 静态洗脱 和 动态洗脱 ; 17. 晶体质量主要指 晶体大小 , 形状 和 纯度 三个方面; 18. 亲和吸附原理包括 配基固定化 , 吸附样品 和 样品解析 三步; 19.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 吸附、离交、亲和、凝胶过滤色谱 2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 免疫亲和色谱法, 疏水作用色谱法 , 金属螯合色谱法 和 共价作用色谱法 ; 21. SDS-PAGE 电泳制胶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的目的是消除各种待分离蛋白的 分子形状 和 电荷 差异,而将 分子量 作为分离的依据;加入二硫叔糖醇的目的是 强还原剂,破坏半胱氨酸间的二硫键 ; 22. 影响亲和吸附的因素有 配基浓度 、 空间位阻 、 配基与载体的结合位点 、 微环境 和 载体孔径 ; 23. 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弱酸性 和 中强酸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 3 、 COOH - 、2)(OH PO -; 24. 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碱性、 弱碱性 和 中强碱 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OH CH RN 33)(、2NH -、兼有以上两种基团; 25.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 离子水合半径 、 离子价 、 离子强度 、 溶液pH ,温度 、溶液浓度 、 搅拌速率 、和 交联度、膨胀度、颗粒大小 ;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样题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 ),共3页,第1页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样题 闭卷 适用班级: 时量:120分钟 记分: 考生班级: 学号: 姓名: 注:答题统一画在考试试卷上。线型要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扣分。 题型一、已知点A (10,5,20),B 点在A 点的左、前、下方各10mm ,C 点距离H 、V 、W 投影面分别为25、25、30mm 。用作图比例1:1求作△ABC 的三面投影;并判断后选择填空:△ABC 是 H 、 V 、 W 投影面的 平行 、垂直 面。 题型二、补画组合体的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补画;缺少的尺寸从轴测图上1:1量取。 题型三、看懂组合体的视图,补画左视图 。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画出。

题型四、将主视图改为全剖视图: (画在主、俯视图之间) 题型五、补全组合体被截切的水平投影。(共15分) 题型六、已知直线为AC为正平线,试补全平行四边形ABCD的水平投影。(保留作图过程)(共13分 )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共3页,第2页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 ),共3页,第3页 题型七、作平面多边形ABCDE 的正面投影。 (保留作图过程) 题型八 由立体图(轴测图)画三视图,尺寸从图上量取。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题(B ),共3页,第4页 参考答案 题型一、已知点A (10,5,20),B 点在A 点的左、前、下方各10mm ,C 点距离H 、V 、W 投影面分别为25、25、30mm 。用作图比例1:1求作△ABC 的三面投影,并判别△ABC 是 H 投影面的 垂直 面(将判别结果填在空内)。 (共16分) 题型二、补画组合体的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11分)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补画;尺寸可从轴测图上1:1量取。 题型三、看懂组合体的视图,补画左视图 (15分)。 注意:点划线、虚线也要画出。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校2012---201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班级: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测量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的位置。 2、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y轴表示方向。 3、确定地面点位的3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 4、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 6、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观测、建筑物观测和建筑物裂缝观测等。 9、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将建筑物的和标高正确的向上引测。 10、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和距离交会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 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A、测区东北角B、测区东南角C、测区西南角D、测区西北角 3、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A、点的坐标和角度B、点的距离和角度C、点的坐标和高程D、点的距离和高程 4、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 A、大B、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相同 5、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D、不能确定 6、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7、某段距离测量中,测得往测距离为48.000m,返测为48.016,则相对误差为()。A、1/2000 B、1/3000 C、1/5000 D、1/10000 8、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90°B、180°C、270°D、360° 第1页 9、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 10、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习 题 【2-1】如图2-31所示地质土性和独立基础尺寸的资料,使用承载力公式计算持力层的承载力。若地下水位稳定由0.7m 下降1m ,降至1.7m 处,问承载力有何变化? 图2-31 习题2-1图 解:由图2-31可知: 基底处取土的浮重度 3/2.88.90.18'm kN w sat =-=-=γγγ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3/0.133 .16.02.8)6.03.1(2.17m kN m =?+-?=γ 由020=k ?,查表2-6可得 66.5,06.3,51.0===c d b M M M 所以,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9.64166.53.10.1306.38.12.851.0=?+??+??=++=γγ 若地下水下降1m 至1.7m ,则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 3/2.17m kN m =γ 基底处土的重度为 3/0.18m kN m =γ 此时,持力层的承载力为 kPa c M d M b M f k c m d b a 0.86166.53.12.1706.38.10.1851.0=?+??+??=++=γγ

【2-2】某砖墙承重房屋,采用素混凝土(C10)条形基础,基础顶面处砌体宽度0b =490mm ,传到设计地面的荷载F k =220kN/m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144kPa ,试确定条形基础的宽度b 。 (1)按地基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 假定基础埋深为d=1.2m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即f a =f ak =144kPa m d f F b G a k 83.12 .120144220=?-=-≥γ,取b=1.9m 初步选定条形基础的宽度为1.9m 。 地基承载力验算: kPa f kPa b G F p a k k k 1448.1399 .12.19.120220=<=??+=+= 满足 无筋扩展基础尚需对基础的宽高比进行验算(其具体验算方法详见第三章),最后还需进行基础剖面设计。 (2)按台阶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 初步选定基础的高度为H=300mm 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基础的平均压力为kPa p k 8.139= 查表3-2,得允许宽高比0.12==H b tg α,则 m Htg b b 09.10.13.0249.020=???+=+≤α 不满足要求 m tg b b H 705.00 .1249.09.120=?-=-≥α 取H=0.8m m Htg b b 09.20.18.0249.020=??+=+≤α 此时地面离基础顶面为 1.2-0.8=0.4m>0.1m ,满足要求。

分离工程期末A卷试题答案

二、选择题(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1、由1-2两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T 、P 下达到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 11,y x ,若体系加入10 mol 的组分(1),在相同T 、P 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为 '1'1,y x ,则 ( C ) (A )1'1x x >和 1'1y y > (B )1'1x x <和1'1y y < (C )1'1x x =和1'1y y = (D )不确定 2、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 D )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 (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 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5.0=A x 时泡点为1t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75.0=A y 时,相 应的露点为2t ,则 ( A ) (A )21t t = (B )21t t > (C )21t t < (D )不能确定 4、用郭氏法分析可知理论板和部分冷凝可调设计变量数分别为 ( A ) (A )1,1 (B )1,0 (C )0,1 (D )0,0 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6、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y 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 2和吸收率的变化为 ( C ) (A )y 2上升,下降 (B )y 2下降,上升 (C )y 2上升,不变 (D )y 2上升,变化不确定 7、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 ( B ) (A) 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D)塔外部 8、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 D )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9、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 ( A ) (A) 平衡吸附量 (B) 吸附量 (C) 满吸附量 (D)最大吸附量

工程制图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X X X X X X X X X X X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圆规是用来画 及 的工具。 2.投影的分类分为 投影和 投影两大类。 3.三面正投影图的作图方法中三等关系是 、 和 。 4.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指空间两个点的 、 、 的关系。 5.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与另外两投影面都 的直线。 6.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有 和 两种。 7.局部投影图只是基本视图的一部分,其断裂边界应当用 表示。 8.建筑形体的尺寸分为 、 、 三类。 9.坐标系统有 坐标系统和 坐标系统两种形式。 10.建筑详图可分为 、 和构配件详图三类。 二、作图题(总分80分) 1.已知空间点A 的坐标是(10,20,10),求作A 点的三面投影。(4分)。 2.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8分) 3.已知直线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6分) 4.已知平面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8分) 5.已知四棱柱表面上M 点的正面投影,求其另外两个投影。(8分) 6.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8分) 7.已知凹槽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8分) 8.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10分) 9.已知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斜二轴测图。(10分) 10.已知物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0分) 工程制图(B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圆 圆弧 2.中心 平行 3.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4.上下 左右 前后 5.平行 6.交点法 交线法 7.波浪线 8.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总体尺寸 9.测量 建筑 10.节点详图 房间详图 二、作图题(共80分) 1.(4分) 2.(8分)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 装订线 密 封装 订线 密封 装订线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1-2012(秋)工程测量期末考试(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一、填空(将适当的词语填入划线处。共20分) 1、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南北方向的纵轴为 X 轴,以东西方向的横轴为 Y 轴。 2、测量的基本工作为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 3.外业测量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工作的基准线是法线,基准面是旋转(参考)椭球面。 4、目前我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基准,水准原点的高程为, 水准点的英文符号 BM。 5、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为 0。 6、水准测量中,后视点定义为高程已知点,转点是传递高程的点。 7、望远镜视准轴是指物镜光心和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8、水准仪操作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物像清晰。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十字丝清晰。 9、经纬仪安置过程中,对中的目的是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竖轴铅垂、水平盘水平。 10、水准仪测量中已知A点高程为,前视读数为,后视读数为, 则B点的高程为 m,仪器的视线高度是m 。 11、对一个水平角进行多测回测量时,需对起始目标读数进行180°∕n的置盘处理, 为的是消除水平度盘刻画不均匀引起的误差。 12、竖盘指标差X属于仪器误差,但测量计算结果显示为不同值,其原因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 可判断测量质量。 13、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 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直角为14°49′36″。 14、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____闭合__、___附合__和支三种形式。 15、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1/5000 。 二、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共20分) 1.A点的高斯坐标为X=112240m,Y=19343800m,A点所在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2、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C ) A、距离测量 B、角度测量 C、高程测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本)《基础工程学A》模拟题2及参考(附答案)

(专升本)基础工程学A 模拟题2 1.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什么? 2.工程勘察时的勘探工作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3.粘性土、粉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时,应主要进行确定哪几项指标的试验? 4.确定一般中、小型建(构)筑物浅基础的埋深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5.说明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及其危害。 6.北方某城市近郊的一采暖建筑采用方形基础,对应于永久荷载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标准值p k =144.5kPa,该地区标准冻深Z0 =2.0m,地基土为粉土,冻前天然含水量w =24%,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距离h w =1.6m,地基土平均冻胀率η =4%,试确定该建筑物基础的最小埋深d min。 7.概括说明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8. 础? 9. =160kPa 图) 10. 基础,墙体厚度 f y =210N/mm2

11.按筏形基础上部不同承重构件及筏形基础竖直剖面形状对筏形基础进行分类。 12. 简述筏形基础的特点。

(专升本)基础工程学A 模拟题2 参考答案 1.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以各种勘察手段、方法,调查、研究、评价建筑场地及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及施工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 2.工程勘察时的勘探工作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坑探,钻探,触探,物探等。 3.对粘性土、粉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时,应主要进行确定哪几项指标的试验? 应测试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土粒比重、液限、塑限、压缩系数、抗剪强度等。 4.确定一般中、小型建(构)筑物浅基础的埋深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应分别考虑:⑴建筑物类型及用途;⑵基础或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及性质;⑶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⑷相邻建(构)筑物的基础埋深;⑸地基土的冻胀性。 5. 说明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及其危害。 冻土分为多年冻土(连续3年以上保持冻结状态)及季节性冻土(每年冻融交替一次) 两大类,在我国北方及高海拔地区应考虑地基土的冻胀问题。 当地温降至0℃以下,土中上部所含重力水及毛细水先后冻结时,土体中的结合水不一定冻结(如土颗粒的外层结合水在-1℃左右才冻结,内层结合水-10℃以下才冻结),它会从水膜较厚处向水膜薄处移动,当土体中既存在结合水又有毛细水不断补给时,土中水分会从土体下部向冻结峰面聚集(称为水分迁移)而冻结,使上部土层的含水量增大,在冻结面上形成冰夹层及冰透镜体。可见水分迁移并再冻结是引起地基土冻胀的主要原因。 土中水结冰胶结土粒形成冻土的过程中,地基土强度大增,压缩性降低。当基础埋深处于地基土冻深范围内时,在基础的侧面及底面分别产生切向冻胀力及法向冻胀力,若基础上的荷载及基础自重不足以平衡切向及法向冻胀力时,基础会被抬起;当地温升至0℃以上,土体因冰融化使强度大幅度降低,压缩性大增,地基产生融陷。由于地基土层厚度及性状分布不均、各处冻深发展不均衡、以及受房屋采暖的影响等,地基土的冻融变化会引起基础抬升或沉陷,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而破坏。 6.北方某城市近郊的一采暖建筑采用方形基础,对应于永久荷载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标准值p k =144.5kPa,该地区标准冻深Z0 =2.0m,地基土为粉土,冻前天然含水量w =24%,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距离h w =1.6m,地基土平均冻胀率η =4%,试确定该建筑物基础的最小埋深d min。 解: ⑴确定地基土冻胀性类别。 由粉土地基w = 24% h w = 1.6m η = 4%,查表3 -1,判定地基土为冻胀土。 ⑵确定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查表3-2得ψzs = 1.2,查表3-3得ψzw = 0.90,查表3-4得ψze = 0.95 ⑶计算地基土的设计冻深Z d。 由式(3-2)Z d = Z0·ψzs·ψzw·ψze = 2.0×1.2×0.9×0.95 = 2.05(m) ⑷确定基底允许残留的冻土层最大厚度h max。 确定表3-5所对应的基底平均压力:p = 144.5×0.9=130(kPa) 查表3-5得h max=0.7m。 ⑸计算基础最小埋深d min。 由式(3-1)d min = Z d - h max=2.05-0.70=1.35(m) 基础最小埋深不应小于1.35m。 7.概括说明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对应于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原则是:基础底面的压力不应大于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p k≤f a);当建(构)筑物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时,建(构)筑物的地基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