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因素释义表
- 格式:docx
- 大小:16.68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医院管理》第26卷第1期(总第294期)2006年1月在临床科室绩效评价中,各种疗效评价方法己能客观地反映科室的诊断、治疗情况。
但由于临床风险同时存在于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全过程,各临床科室收治病人病种和病情不同,所承担的临床风险也不同。
如何能客观地反映各科室所承担的临床风险,并能在绩效评价中得以体现,经常是医院管理者和临床科主任讨论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分析数据来源于出院病人病案和医院住院工作报表。
1.2分析方法1.2.1病例分型依据《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办法》关于病例A,B,C,D分型标准,对每份出院病例进行病例分型评价与复核,确定类别。
1.2.2Ridit评价法[1]应用Ridit方法对临床各科A,B,C,D病例分布情况进行比较,计算Ridit值和各科室平均Ridit值及可信区间,以反映各科住院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
1.2.3计算抢救危重病人比值以各科抢救病人次数与出院病人的比值来反映各科住院病人病情的危急程度。
1.2.4确定风险系数将各科室平均Ridit值+各科室抢救危重病人比值作为调整平均Ridit值,就是临床科室各科的风险系数。
依据调整平均Ridit值求出可信区间与合计参照组比较并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将风险系数值分为三类,即将临床科室分为一类风险科室、二类风险科室和三类风险科室。
2结果2.1计算各科室平均Ridit值和可信区间选用我院2004年11月病案资料2399份,去除外科ICU和皮肤科等全是AB型或CD型及抢救病人的科室,共选取2352份病案病例分型资料,以合计组数据为参照组,计算Ridit值和各科室平均Ridit值及可信区间,见表1。
2.2调整科室平均Ridit值及临床科室风险系数的分类选取我院同期住院统计报表中抢救危重病人资料计算抢救危重病人比值,调整科室平均Ridit值和可信区间。
根据各科室95%可信区间与合计参照组可信区间比较,大于参照组可信限上限,且可信区间不重叠的科室为一类风险科室;与参照组可信区间重叠的科室为二类风险科室;小于参照组可信限下限,且可信区间不重叠的科室为三类风险科室。
风险评估判断准则
一、风险级别评判标准:
风险优先系数RPN=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性D
二、风险水平等级:风险优先系数(RPN)系数越大、风险水平越高。
1、高风险:RPN ≥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
2、中风险: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
3、低风险: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三、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
1、很可能发生3 ;
2、可能发生2 ;
3、从未发生1。
四、发生的严重性P判断准则
1、死亡/肢体机能丧失3;
2、中等临床/经济影响2;
3、最低限度的影响1。
五、风险的应对性判断准则
1、目前准备情况,低(未准备)3;
2、中(准备情况一般)2;
3、高(准备良好)1.
附录4
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
1、重点关注感染高风险环节:
如清洁与消毒灭菌、手卫生,隔离、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无菌技术操作、安全注射、医疗废物管理等;
2、重点关注具有感染率高或引发感染风险高等特点的科室:
如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手术室、产房、□腔科门诊、检验科、内镜中心、消毒供应室等。
3、重点关注高度易感人群:
如高龄老人,新生儿,昏迷,长期卧床,手术,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癌症,血液病、
放疗、营养不良等患者。
4、重点关注可能引发感染风险高、感染后果严重的项目:
如手术等有创操作、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血液透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诊疗药械和•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注:RPN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WRPNV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V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
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注:RPN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髙,9WRPNV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V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
产房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注:RPN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髙,9WRPNV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V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9D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血透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普通病房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吸痰
注:RPN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髙,9WRPNV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注:RPN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髙,9WRPNV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V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注:风险水平评定为髙,风险水平评定为中,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诊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1. 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医院诊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的模板,用于评估医院诊所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以及相应的风险等级。
2. 危险源辨识
2.1 医疗设备
- 识别并列出医院诊所内使用的主要医疗设备。
- 对每种设备进行风险评价,考虑设备的安全性、使用方式、维护保养等因素。
-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每种设备对患者和员工可能造成的危险程度。
2.2 药品储存与使用
- 检查医院诊所内的药品储存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 对药品的存储方式、保质期管理、使用程序等进行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药品储存与使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以及相应的风险等级。
2.3 患者安全
- 分析患者在医院诊所就诊期间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
- 考虑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传染病传播、跌倒等情况。
-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患者安全方面的危险源以及相应的风险等级。
2.4 火灾危险
- 检查医院诊所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 评估火灾风险,并确定可能导致火灾的危险源以及相应的风险等级。
3. 风险评价表
基于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制定风险评价表,对每个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医院诊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的模板,通过对医疗设备、药品储存与使用、患者安全和火灾危险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院诊所全面了解存在的危险源和相应的风险等
级。
以此为基础,医院诊所可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减少潜在风险,提高患者和员工的安全保障水平。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风险事件:ICU医院感染评估日期:年月日评估科室: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产房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血透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普通病房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口腔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风险事件: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评估日期:年月日评估科室: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风险事件: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评估日期:年月日评估科室: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RPN=P*S*D。
医院风险评估表(灾害脆弱性分析评分表(HVA))自然灾害:①台风/暴风雨0 1 2 3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②流行病爆发0 1 2 3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③洪水0 1 2 3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④地震0 1 2 3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⑤极端温度0 1 2 3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⑤冰雹0 1 2 3 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技术类伤害事件:①供电故障0 1 2 3 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②信息系统故障0 1 2 3 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③供水故障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④污水系统故障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⑤供暖故障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⑥医用气体故障0 1 2 3 发生的可能性□□□□造成人员的死亡或受伤的可能性□□□□造成物质上损失和损坏的可能性□□□□医院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医院内部响应的时间、效率、资源应急准备□□□□医院外部的社区或互助员工和供给应急准备□□□□⑦火灾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⑧供应短缺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⑨通讯故障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⑩电梯故障(困人)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人员类伤害事件:①大规模伤害事件(医院感染)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②大规模伤害事件(外伤)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③针刺伤感染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危险品伤害事件:①危化品泄露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②危化品溅眼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③危化品失窃0 1 2 3 可能性□□□□影响因素之人力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资产影响的严重性□□□□影响因素之运营影响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准备工作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内部响应的严重性□□□□应急准备之外部响应的严重性□□□□。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使用说明为识别、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强化并完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感染管理科设计了各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相关表格,并获得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修订审核通过。
现就如何使用各风险评估表及其附件说明如下: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小组,要求包括医院感染监控员在内的3人以上。
2. 评估小组成员根据科室自身实际情况,针对‘表一’内所列“待评估的高危因素”逐一打分。
3. 风险的可能性(P):测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3个等级:高、中、低,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4. 风险的严重性(S):主要针对如果风险发生潜在的严重性,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高、中、低,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5. 风险的可测性(D):分为3个等级:低、中、高,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
6. 风险优先系数(RPN)的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PN)=风险发生可能性(P)×风险发生的严重性(S)×风险的可测性(D)。
7. 风险水平: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8. 系数越大、风险水平越高,即成为需要优先解决的医院感染风险因素。
科室需要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风险水平高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填写表二。
(措施可参考附件:常见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干预措施)9. 科室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后需要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并填写表三。
10. 本评估表一式2份,一份交感染管理科,一份科室留存。
11. 本评估表在评估结束后立即上交感染管理科。
表一: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ICU、EICU)注: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表二: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的风险管理措施染管理科制表表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督查表评估科室:评估小组成员签名:评估日期:年月日感染管理科签收人:签收日期:年月日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风险管理措施落实。
冠县中心医院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
注:RPN ≥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冠县中心医院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
注:RPN ≥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表一风险事件: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评估日期:评估科室:
注:RPN ≥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表一风险事件: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监测评估日期:评估科室:
注:RPN ≥18风险水平评定为高,9≤RPN<18风险水平评定为中,RPN<9风险水平评定为低。
表二:冠县中心医院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的风险管理措施:
表三:冠县中心医院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督查表
评估科室:
评估小组成员签名:
评估日期:年月日感染管理科签收人:签收日期:年月日
附件
冠县中心医院
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风险管理推荐措施。
医院临床科室风险系数评价因素释义表
因素因素释义
该科室所服务的病人病情非常不稳定,必须随时观察和测量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该科室所服务的病人病情比较不稳定,必须定时观察和测量生命体征的变化病人
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该科室所服务的病人病情一般来说都比较稳定,仅是定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的稳
定性化,并不一定随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20 分
该科室所服务的病人病情非常稳定,有时需要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给予一定的医疗指导。
(评价时可统计病区病人护理级别数量、有病区科室原则上自然高于无病区科室)
该科室的业务主要以实施有创性诊疗操作为主,操作过程复杂、难度大、风险高。
该科室的大部分业务以实施有创性诊疗操作为主,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度诊疗比较大、风险比较高。
操作该科室的一部分业务是实施有创性诊疗操作,操作过程比较简单、难度比较的风
小、风险比较小。
险性
20 分该科室的业务主要以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为主,一般不涉及有创性诊疗操
作。
(评价时可统计病人总量、手术总量和三四级手术占总手术比例作为主要依据)
该科室的诊疗工作时间非常不规律,医务人员对工作时间难以进行统筹安排,个人工作时间安排完全适应病人需求。
诊疗该科室的诊疗工作时间有时会显得不规律,医务人员对工作时间有时难以进工作
行统筹安排,个人工作时间安排有时需要适应病人需求。
时间
的规该科室的诊疗工作时间基本规律,医务人员对工作时间基本上可以进行统筹
律性
安排,个人基本上可根据医院和科室规定安排病人的诊疗时间。
20 分
该科室的诊疗工作时间非常规律,医务人员对工作时间完全可以进行统筹安排,个人可根据医院和科室规定安排病人的诊疗时间。
分值18-20 分15-17 分12-14 分9-11 分
18-20 分15-17 分12-14 分9-11 分
18-20 分15-17 分12-14 分9-11 分
医疗纠纷易发性20分
职业的危害性20分
(评价时可统计非正常工作时间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例,如夜间会诊、加
班手术、突发的急救或危重病人抢救等。
)
由于诊疗范围和病人的特点,该科室非常容易引起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其发
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非常大。
由于诊疗范围和病人的特点,该科室比较容易引起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其发
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比较大。
由于诊疗范围和病人的特点,该科室一般不太容易引起病人的不满和投诉,
其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一般。
由于诊疗范围和病人的特点,该科室很少引起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其发生医
疗纠纷的可能性很小。
(评价时主要是参阅相关文献和了解本地区医院各科室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
的发生概率,但不得以本院情况为依据)
该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经常需要接触紫外线、红外线、 X 射线等辐
射;或非常有可能感染传染病及其它医源性疾病;或工作负荷过重,需要长时间
的单调作业或夜班作业;或需要长时间的站立或采用强制性体位工作。
该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接触紫外线、红外线、 X 射线
等辐射;或可能感染传染病及其它医源性疾病;很多时候工作负荷过重,很多时
候需要长时间的单调作业或夜班作业;很多时候需要长时间的站立或采用强制性
体位工作。
该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偶尔需要接触紫外线、红外线、 X 射线等辐射;
或偶尔可能感染传染病及其它医源性疾病;或偶尔工作负荷过重,偶尔需要
长时间的单调作业或夜班作业;或偶尔需要长时间的站立或采用强制性体位工
作。
该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一般不会接触紫外线、红外线、 X 射线等辐
射;或一般不会感染传染病及其它医源性疾病;或一般不会工作负荷过重,一般
不会需要长时间的单调作业或夜班作业;或一般不会需要长时间的站立或采用强
制性体位工作。
(评价时参照职业防护津贴标准和科室的实际接触或危害情况)
18-20 分
15-17 分
12-14 分
9-11 分
18-20 分
15-17 分
12-14 分
9-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