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穿孔伤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9.54 KB
- 文档页数:3
眼球穿通伤的诊疗及护理眼球穿通伤,是指由于锐器刺入、切割造成眼球壁的全层裂开,可伴眼内组织损伤或脱出。
损伤因素以刀、针、剪刺伤等较常见。
临床表现为眼部疼痛、流泪、视力下降等。
【主要表现】(1)病史,明显眼部外伤史。
(2)症状体征:一般可有眼痛、流泪等刺激症状,常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角膜损伤较小时,伤口小且规则,常自行闭合;伤口较大者,常有虹膜损伤、脱出及嵌顿,前房变浅,可伴有晶状体破裂及白内障。
角巩膜穿通伤可引起虹膜睫状体、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损伤、脱出及眼内出血,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巩膜穿通伤伤口较小容易忽略,伤口表面仅见结膜下出血。
大的伤口常伴有脉络膜、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损伤及出血,预后差。
(3)辅助检查:裂隙灯及眼底检查有助诊断。
必要时X线摄片、超声波、CT扫描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与护理】(1)伤口较小者的治疗:单纯性角膜伤口、前房存在,可不缝合,进行局部清洁,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内涂眼药膏后包扎伤眼。
术后每日清洁换药1~2次。
(2)伤口较大者的治疗:大于3毫米以上的伤口,多需在显微镜下进行严密缝合,恢复前房。
有虹膜嵌顿时,用抗生素溶液冲洗,争取送还眼内;不能还纳时,可予剪除。
脱出的睫状体应予复位。
脱出的晶状体和玻璃体可予以切除。
对角巩膜伤口,应先固定缝合角膜缘一针,再缝合角膜,然后缝合巩膜。
对巩膜伤口,应自前向后边暴露、边缝合。
术后点散瞳剂及抗生素眼液。
(3)复杂病例的治疗:多采用两步手术,即初期缝合伤口,恢复前房,控制感染。
在1~2周内,再行内眼或玻璃体手术,处理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异物或视网膜脱离等。
贯通伤有人口和出口,对前部人口缝合,而后部出口勉强缝合会使玻璃体脱出,可在伤后1周做玻璃体手术。
(4)术后局部治疗,伤眼应用氯霉素滴眼液,滴人结膜囊内,2滴/次,1次/2~3小时;或氧氟沙星滴眼液,滴人结膜囊内,2滴/次,1次/2~3小时。
同时应用散瞳药。
(5)抗感染治疗:预防伤口感染,一般可用青霉素,成人剂量80万单位/次,2~4次/日,肌内注射;或青霉素400万单位/次,3~4次/日,静脉滴注。
眼球穿通伤一、定义眼球穿通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是指一切在眼球上有穿通伤口的外伤。
常见致伤原因有:尖锐器具、高速飞行物等,车祸、爆炸伤、钝力打击可致眼球破裂。
根据穿通的部位可将眼球穿通伤分为角膜穿孔伤、角巩膜穿孔伤、巩膜穿孔伤。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多因锐利物体刺破,或高速溅入的金属碎屑、碎片,以致眼球穿破,也有受猛烈的钝力撞击,使眼球破裂者。
较严重的眼外伤穿通伤不仅使组织受损,而又易继发细菌感染。
有时健侧眼也要受到影响,导致交感性眼炎。
本病多由锐器刺入、切割造成眼球壁的全层裂开,伴或不伴有眼内损伤或组织脱出。
以刀、针、剪刺伤较常见。
预后取决于伤口部位、范围和损伤程度,有否感染等并发症,以及治疗措施是否及时适当。
三、临床表现①疼痛、视力下降视力突然减退,严重者甚至无光感。
②结膜充血、出血、裂伤,可有脱出的眼内异物位于结膜下。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根据临床即可诊断,可做头颅CT,了解外伤情况。
五、治疗手术缝合以恢复眼球的完整性,防治感染和并发症。
六、观察要点①伤口护理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伤情等,特别是复合伤者做好抢救准备。
眼球穿通伤急救护理时,切忌冲洗,包扎双眼,止血、止痛,避免对眼球施加任何压力,预防眼内容物脱出或出血。
②观察伤口和敷料情况有前房出血者给予半卧位并双眼包扎。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扩瞳、止血、镇静、止痛等药物。
查看伤口愈合是否良好,敷料是否有出血、分泌物;指导患者减少头部活动,勿挤眼、揉眼、咳嗽、打喷嚏、用力擤鼻和低头弯腰,防止眼内出血和伤口裂开等。
七、护理要点①用干净敷料遮盖双眼。
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局部检查及治疗操作。
在检查和治疗时,禁忌压迫眼球。
③伤口的处理小而对合齐的角膜伤口,若前房形成好,无伤口嵌顿,溪流征阴性,可不行伤口缝合,给予包扎,密切观察前房情况;伤口较大或不整齐者应立即缝合,脱出的色素膜组织如无明显污染,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在使用抗生素溶液充分冲洗后送入眼内,时间较长及污染的色素膜应予剪除,位于结膜下的色素膜不必剪除,嵌顿于伤口处的玻璃体应剪除干净,嵌顿于伤口或脱出的晶体应除去。
儿童眼球穿通伤的护理体会
儿童眼球穿通伤的护理体会。
1、及时对眼球穿刺伤进行清洗消毒,禁止用棉花。
穿刺伤对外洁净,用温开水洗净,经常清洁及时更换清洁纱布;
2、观察病情及眼球创面情况,防止感染;
3、定期检查眼科处方,除非确诊,否则不得乱用眼用药;
4、及时用眼药水进行局部滴眼,使抗生素可以及时进入眼创面;
5、禁止把眼球穿通伤当做普通眼睛处理,应该严格控制眼球的转动,禁止强迫移动,疼痛时停止转动;
6、外出活动和曝晒应加强防护,注意眼球保护,避免曝晒;
7、增强营养,选择清淡可口的食物,促进眼睛伤口伤口愈合;
8、引导患儿正确使用眼药水,及时服用眼药;
9、定期进行眼球检查,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定期去医院
复查;
10、有了上面几点护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尽快调整患儿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克服恐怖的心理冲击,积极配合治疗。
眼球破裂伤及角膜穿通伤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征的变化。
2、观察有无并发症。
3、评估患者对疾病结果的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措施:1、患者急诊入院,立即通知医生,详细了解病情,需要立即手术者及时做好手术前准备。
遵医嘱给予术前药物,帮助患者更换手术衣裤。
2、局部和全身尽早使用抗生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
3、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有无合并症,如有异常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4、眼球穿孔者禁止冲洗。
5、做好心理护理,尤其是眼球摘除者,应安慰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预后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措施:1、按内眼手术后护理常规。
平卧位,有前房出血者予半卧位。
2、观察手术眼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松脱情况,术眼疼痛等。
在点眼液时动作轻柔,手指勿压迫眼球,防止疼痛和加重症状。
3、注意观察健眼,发现眼红、疼痛、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现象,及时报告医生,注意交感性眼炎发生。
4、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扩瞳、止血、镇静、止痛。
5、做好心理护理,尤其是视力较差及眼球摘除患者,注意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健康教育】1、出院指导(1)按医嘱用药。
(2)已做晶体囊外摘除术者,可在6—12个月后,伤情稳定,视力能良好无炎症发生时植入人工晶状体。
(3)眼球摘除术后,应坚持戴合适义眼,防止结膜囊畸形。
(4)创口较大或经视网膜切口摘除者,术后六个月不能做重体力劳动,避免震动和剧烈活动。
(5)术眼红、痛、分泌物增多、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应及时就诊。
(6)穿孔性眼外伤可引起对侧眼发生交感性眼炎,多发于伤后3—8周内,可潜伏数十年。
因此应注意健眼视力变化,出现原因不明视力下降、充血、疼痛立即检查。
(7)一周后复查,以后每周一次;一个月后,每二周一次;三个月后根据病情复查。
2、眼外伤的预防:增强安全意识,改善劳动条件,严格操作规程。
眼球穿孔伤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术前护理
1、受伤的部位、污染的程度、有无异物存留及异物的性质。
2、视力和瞳孔情况。
(二)术后护理
1、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松脱。
3、观察有无眼部胀痛、头痛、恶心等反应。
4、观察术后眼有无充血、视力下降。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体位护理: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
双眼包扎的患者,防止跌倒和烫伤。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全麻手术者术前禁食、禁饮8 小时。
4、病情观察:观察眼痛、眼胀、伤口出血情况。
5、急救护理及术前准备:
(1)一旦视力急剧下降,尽快及时处理,挽救视力。
术前不宜
洗眼,需要输血者要配好血型以及备血。
(2)尽量避免低头动作,勿用手压迫眼球,防止眼内容物脱出。
有眼内容物脱出时用无菌纱布包眼。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前作皮内过敏试验。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护理:根据手术方式决定体位,全麻术后去枕平卧 6 小时。
卧床休息 3 天,如伤口过大或手术伤及视网膜者酌情延长休息时间。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清醒后按医嘱饮食,不吃需用力嚼的硬性食物。
2、病情观察:术后单眼包扎 48 小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疼痛、眼胀、敷料有无松脱等情况,应用止血药,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症状护理
高眼压:当患者出现术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等,或伴视力急剧下降,应立即通知医师,予降眼压治疗。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交感性眼炎:当非手术眼出现不明原因的眼部充血、视力下降及疼痛,立即通知医生,协助抗炎对症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
2、指导患者滴眼药水的方法。
3、眼内容物剜除术后出现轻度头晕、恶心等为正常现象,数日后逐渐消失。
4、眼睑皮下气肿者禁止用力擤鼻。
5、出院指导
(1)注意非手术眼的视力变化,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充血、疼痛,交感性眼炎,及时就诊。
(2)行眼球摘除术者,1 周后拆除结膜缝线,4 周后可装义眼,防止结膜囊畸形。
(3)保持大便通畅,多吃粗纤维食物,多饮水。
四、注意事项
1、眼球穿通伤禁止冲洗和挤压,在对眼球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避免对眼球施加任何压力。
2、严重眼外伤应双眼包扎,限制健眼活动。
3、注意用眼卫生,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