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时钟同步系统方案分析_刘明燕
- 格式:pdf
- 大小:431.40 KB
- 文档页数:4
电力GPS时钟同步系统解决方案北京创想京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技领先铸就最佳什么是时间?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是对物质运动过程的描述,"间"是指人为的划分。
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
在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
时间与空间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
广义相对论预测质量产生的重力场将造成扭曲的时空结构,并且在大质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在距离大质量较远的地方的时钟之时间流逝要慢。
现有的仪器已经证实了这些相对论关于时间所做精确的预测,并且其成果已经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狭义相对论中有“时间膨胀”效应:在观察者看来,一个具有相对运动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自己参考系的(静止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慢。
就今天的物理理论来说时间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也没有量子特性。
但一些至今还没有被证实的,试图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如量子重力理论,弦理论,M理论,预言时间是间断的,有量子特性的。
一些理论猜测普朗克时间可能是时间的最小单位。
什么是时间?根据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所解出广义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方程式,显示宇宙的时间是有一个起始点,由大霹雳(或称大爆炸)开始的,在此之前的时间是毫无意义的。
而物质与时空必须一起并存,没有物质存在,时间也无意义。
卫星时钟系统为什么含有精确的时间信息?地球本身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加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误差,如果仅仅依靠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三个参数来定位的偏差会很大,所以引入了一个时间参数,每个卫星都内置了一个高稳定度的原子钟!有关的卫星导航系统!1、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和高精度的精密定位。
Power Technology︱94︱2016年09期浅析智能变电站时钟同步系统和异常实例分析刘 诚江苏省常州供电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4摘要:智能变电站方兴未艾,而时钟同步系统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作用巨大,但在面对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自动化保护系统的巨大差异时,智能变电站却往往被忽略。
本文从运维人员的角度,结合生产现场发生的异常探讨了智能变电站时钟同步系统的运行原理、异常的处理和预防。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时钟同步系统;对时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09-0094-01引言 智能化变电站正在逐渐普及,其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在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信息共享、少维护、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一些智能化变电站特有的问题也纷纷暴露出来,例如: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光隔的稳定性、通信线路的稳定性和时钟对时的稳定性。
这些也对运维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钟同步系统异常是常规站内的小问题,但在智能变电站往往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1 电力系统时钟同步系统的基本原理 GPS 卫星时钟同步系统利用RS232接口接收GPS 卫星传来的信号,然后经主CPU 中央处理单元的规约转换、当地时间转换成满足各种要求的接口标(RS232/RS422/RS485等)和时间编码输出(IRIG_B 码,ASCII 码等)。
GPS 卫星时钟同步系统一般由GPS 卫星信号接收部分、CPU 部分、输出或扩展部分、电源部分、人机交互模块部分组成。
GPS 时钟同步系统主要有同步脉冲输出、串行时间信息输出和IRIG-B 码输出三种对时方式。
脉冲同步输出方式,即同步时钟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输出一个精确的同步脉冲。
被授时装置在接收到同步脉冲后进行对时,消除装置内部时钟的走时误差。
脉冲同步的缺点是无法直接提供时间信息,被授时装置如果时间源就出错,会一直错误走下去。
串行同步输出方式,是将时刻信息以串行数据流的方式输出。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管理问题分析论文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管理问题分析论文摘要: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时间同步管理应用机制实现时间同步性的闭环分析,目的旨在监视时间同步系统中授时设备及所有被授时系统和设备的时间同步工作状态,通过各种数据应用手段对系统工作状况给予最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旨在阐述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管理的基本需求,以及现有资源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时间同步管理并确保时间同步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时间同步系统;电力系统;同步管理时间同步系统是电力系统应用的标准配置,为电力系统的各种生产系统和设备提供准确的时间同步信号,满足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的要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文件《调自〔2013〕82号<国调中心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时间同步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升级并同时建立完整的时间同步管理体系。
在此应用需求范围内,通过对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应用需求的研究和分析,合理有效地利用电力系统现有资源和条件,建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时间同步状态的监视和管理[1-2]。
1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由设在各级电网的调度机构、变电站(发电厂)等的时间同步系统组成。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3]中定义了时间同步系统的典型应用结构图,如图1所示。
时间同步是各类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采样、故障处理、网络监管、信息管理及事故追忆和分析的基础,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4]。
任何参与时间同步的节点如果发生时间偏差问题,都可能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用户能实时掌握系统中北斗/GPS时钟运行状态,以及系统中相关参与时间同步的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智能设备及相关其他系统的同步状态,建立一套完整的时间同步管理机制是完全必要的。
针对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解决电力系统时间不同步引起设备数据信息时标误报及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和运维的管理成本问题,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手段可以监视和管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状态,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性、时间同步状态、时间同步偏差等数据,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隐患,确保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增加电力运维生产对时间同步问题的准确定位。
GPS_BDS双模卫星同步时间服务器在AP1000核电站 DCS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在AP1000核电站中,DCS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控制器等设备都需要精确授时。
国内某三代核电站原时钟服务器将在2022年发生周计数翻转,有可能发生时间跳变。
根据当前形势以及网络安全方面分析,故将原GPS时钟服务器变更为国产GPS_BDS双模卫星同步时间服务器,解决了时间翻转、国产时钟服务器与Ovation平台兼容性问题,增强了主备时间服务器的冗余功能,各技术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授时正常。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系统;网络时间协议;世界协调时间1.引言在AP1000核电站中,DCS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控制器等设备都需要精确授时,该时钟同步系统隶属于DCS系统的子系统,主要为数据显示及处理系统、电厂控制系统等核电站非安全级仪表控制系统提供授时服务。
国内某三代核电站原时钟服务器通过相关硬件与GPS卫星发布的卫星时间同步,在时间服务架构的第一层向DDS网络和Beacon服务器发布标准时间。
该时钟服务器将在2022年发生周计数翻转,有可能发生时间跳变。
如发生时间跳变,历史数据将会部分丢失,实时数据也可能会短时混乱。
为保证AP1000 DCS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DCS系统对GPS授时系统的依赖,故在某核电站大修期间将原GPS时钟服务器变更为国产GPS_BDS双模卫星同步时间服务器。
采用恒温晶振等建立内部高稳定的基准频率源,通过严密的逻辑算法和方法实现多源自动选择,可以较好地实现外部时间源和本地时钟间的稳定切换,支持主备钟的信号冗余备用。
通过紧张施工调试,最终解决了时间翻转问题和国产时钟服务器与Ovation 平台兼容性问题,增强了主备时间服务器的冗余功能,提高了AP1000核电站DCS 系统授时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
改造后各技术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授时正常。
1.双模授时系统设计2.1 系统总体方案改造后的时间同步系统能够接受GPS卫星及BDS卫星的时间信号,实现对整个DCS系统进行授时;采用的时间服务器支持SNMP协议、NTP服务及Web服务,并且该时间同步系统采用冗余的时间服务器,能够通过Ovation Network及Ovation Backup Network向DCS系统中的Drop节点进行授时。
loo Technology 技术纵横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0492 (2019) 12-100-04中图分类号:T P27福清核电时钟系统可靠性研究与提升Reliability Research and Im provem ent of Fuqing Nuclear Power Clock System★赵颖(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300 )摘要:福清核电全厂时钟系统作为电厂的授时母钟,为涉网电气系统、全厂DCS系统、汽轮机P320控制系统等重要电气、仪控自动控制设备提供 时钟基准信号授时,其可靠性对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 要的意义。
本文以福清核电时钟系统为主线,介绍福清核电1〜4号机组时钟 系统结构,时钟系统投用后,先后多次由于时钟信号错误导致DCS控制系 统二层出现不同程度故障事件,根据运行技术规范要求,机组被迫由KIC模式切换到BUP模式运行,甚至降功率运行,严重危及机组的安全。
通过对 事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时钟设备、系统固有缺陷,提出优化改 进措施,提高时钟系统运行可靠性。
针对“华龙一号” 5/6号机组的时钟系 统,系统在供电、检测控制模块、校时、时钟检测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与 改进,以保证对控制系统授时可靠性。
最后对福清核电全厂的时钟系统进 行期望性的规划,其可为各系统提供最精准的时钟基准信号,保障机组安 全稳定运行,为后续核电机组设计、调试、运维提供重要参考经验。
关键词:时钟;可靠性;DCSA bstract:Fuqing Nuclear Power Plant's clock system is used as the master clock for power plants.It provides clock reference signals for important electrical and instrumentation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such as network-related electrical systems,plant-wide DCS systems, and turbine P320 control system s.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Fuqing nuclear power dock system as the main line,this paper introduces clock system structure of Fuqing nuclear power unit1-4. After the clock system is putting-in-service proactively,multiple levels of fault events occur in the second layer of the DCS control system due to clock signal errors.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t is required that the unit be forced to switch from KIC mode to BUP mode and even run 1前言时钟系统顾名思义是时钟基准信号,其运行 过程是主时钟将GPS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进行转 化处理,并通过时间分配网将不同协议下的时间信 号传送到系统内各区域子钟以及其他需要授时的系 统。
核电厂时钟同步系统方案分析Analysis of Clock Synchronization System in Nuclear Power Plant刘明燕,季丽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 130021)摘 要:对核电厂的3种时钟同步系统结构(基本式、主从式、主备式)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应用这3种时钟同步系统的方案,包括按机组设置、按系统设置及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结论是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方案更具合理性,最后指出了发展和改进方向,包括建立一套覆盖全厂的时钟同步系统,采用主备式结构,两路无线授时基准信号宜采用不同授时源等。
关键词:核电厂;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钟同步系统中图分类号:TM623;TP8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5306(2016)06-0039-04收稿日期:2016-04-13作者简介:刘明燕(1982),女,工程师,从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电气设计工作。
在大力发展核电的前提下,国内的核电项目越来越多,核电厂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电源点,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时钟同步系统是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为电厂的重要设备,如仪器控制设备、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录波设备、通信设备等提供时钟基准信号授时,以保障其正常运行,还在电网调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时钟同步系统简介1.1 时间同步过程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条交点互隔60°的轨道面上,军民两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以GPS/北斗系统卫星上载有的精确时钟作为定时基准源,采用超短波无线电波授时的方法传播发布时间和频率的基准信息。
电厂的时间同步系统通过天线和信号接收器接收和恢复基准信息,或通过光缆等有线传播接收其他(如调度端)外部基准信号,将基准信号与本地钟相应信息比对,扣除在传播路径上的时延及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实现时钟同步。
核电厂时钟同步系统方案分析Analysis of Clock Synchronization System in Nuclear Power Plant刘明燕,季丽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 130021)摘 要:对核电厂的3种时钟同步系统结构(基本式、主从式、主备式)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应用这3种时钟同步系统的方案,包括按机组设置、按系统设置及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结论是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方案更具合理性,最后指出了发展和改进方向,包括建立一套覆盖全厂的时钟同步系统,采用主备式结构,两路无线授时基准信号宜采用不同授时源等。
关键词:核电厂;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钟同步系统中图分类号:TM623;TP8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5306(2016)06-0039-04收稿日期:2016-04-13作者简介:刘明燕(1982),女,工程师,从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电气设计工作。
在大力发展核电的前提下,国内的核电项目越来越多,核电厂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电源点,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时钟同步系统是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为电厂的重要设备,如仪器控制设备、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录波设备、通信设备等提供时钟基准信号授时,以保障其正常运行,还在电网调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时钟同步系统简介1.1 时间同步过程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条交点互隔60°的轨道面上,军民两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以GPS/北斗系统卫星上载有的精确时钟作为定时基准源,采用超短波无线电波授时的方法传播发布时间和频率的基准信息。
电厂的时间同步系统通过天线和信号接收器接收和恢复基准信息,或通过光缆等有线传播接收其他(如调度端)外部基准信号,将基准信号与本地钟相应信息比对,扣除在传播路径上的时延及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实现时钟同步。
电厂时钟同步系统接收外部基准信息须能够在GPS、北斗系统和其他基准信号源之间无缝切换。
当时钟同步系统接收到外部基准信息时,与基准信息同步;当时钟同步系统接收不到外部基准信息时,系统本身保持一定的走时准确度,使输出的时间同步信号仍能保证一定的准确度。
当外部基准信息从消失到恢复时,系统自动切换到正常状态工作,与外部基准信息同步。
1.2 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时钟同步系统主要包括主时钟(也称一级母钟)、从时钟(也称二级母钟)、子钟和时间服务器(其中一级母钟、二级母钟可根据需要配置扩展钟)等,系统采用树状的时间信息传递方式,由前端到后端逐级传递,后级与前级同步,同级之间相互独立,确保系统可靠工作。
时钟同步系统结构可分为基本式、主从式、主备式3种。
1.2.1 基本式结构[1]基本式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拓扑图如图1所示,当时钟同步系统授时对象较少或授时对象分布较为紧凑时,通常会采用这种结构。
1.2.2 主从式结构[1]主从式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拓扑图如图2所示,相较基本式结构,这种结构更灵活,也更能适应较为分散的授时对象。
从时钟与主时钟之间采用光缆连接,可以方便地拉开物理距离,而不必过多的考虑信号的衰减和误差等因素。
DOI:10.16109/ki.jldl.2016.06.013图1 基本式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拓扑图图2 主从式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拓扑图1.2.3 主备式结构主备式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拓扑图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既有充分的灵活性,能够适应较为分散的授时对象,又增加了信号源的数量,保证了基准信号的可靠性[1]。
图3 主备式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拓扑图一级母钟作为时钟同步系统的基础核心设备,接收和处理外部基准信号,对接收的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标准时间信息,产生基准的时间和频率信号,将自身的时间精度校准,通过传输系统定期发送给本系统的下级设备、时间服务器及其他系统需要授时的设备,如仪控设备、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录波设备、通信设备等,并且通过控制管理计算机终端对时钟同步系统的主要设备及主要模块进行监控管理。
一级母钟可配置主机1套,或采用2套主机热备用的方式,每套主机均包含GPS信号接收器、北斗系统信号接收器、天线、时间保持单元、时间输出单元等。
二级母钟接收并放大(如有必要)来自母钟的时间信号,扩展输出各种标准时间信号,为子钟和其他系统需要授时的设备提供时钟同步信号。
二级母钟内配置主、备模块,具有守时功能,以保证在外部时钟同步信号失去时仍能保证高精度的时钟信号输出。
扩展钟是一级母钟及二级母钟的同级扩展设备。
子钟作为时间信息显示单元,为各区域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时间信息。
子钟分为两种类型:室内型和室外型。
正常工作状态下,子钟自动接收一级母钟/二级母钟的时间信号作为校时信号,对自身时间进行校准后正确显示,并发送本机工作状态的信息至母钟;异常情况下,子钟与上级母钟通讯中断后,仍能采用自身晶振产生的时间信号独立运行。
时间服务器接受来自母钟的时间信号,按照一定的网络时间协议,如NTP/SNTP、time/UDP,对其他网络设备进行授时。
IRIG-B直流B码信号是现今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录波设备等较常采用的信号种类。
2 时钟同步系统方案分析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核电厂项目很多,各核电厂时钟同步系统方案也不尽相同,但大致上设计方案可以归结为以下3种类型:按机组设置时钟同步系统,辅助车间控制系统(BOP)范围(包括网控楼)的授时对象接入某台机组时钟同步系统;按系统设置时钟同步系统,如按电气相关系统和仪器控制系统来考虑,电气相关系统包括继电保护、励磁、网络化控制系统(NCS)、故障录波、同步相量测量、通信等,仪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汽轮机控制和保护设备等,另外,某些工程也会为部分设备设置单独时钟,如事件顺序记录(SOE)设备;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
2.1 按机组设置时钟同步系统[2]某核电项目1,一期共2台机组,共设置2套时钟同步系统,均采用主备式结构。
时钟同步系统拓扑图如图4所示。
图4 按机组设置时钟同步系统拓扑图 从图4可以看出,1号机组时钟同步系统负责1号机组核岛、1号机组常规岛、网控楼和其他BOP范围授时对象;2号机组时钟同步系统只负责2号机组核岛、2号机组常规岛范围授时对象。
每套时钟同步系统只设置1套主时钟,两套时钟同步系统之间各自独立。
本工程方案的优点是一台机组的时钟同步系统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另一台机组的时钟同步系统的运行,保证了其授时对象时钟信号的稳定可靠。
本工程方案的缺点:首先是1号机组时钟同步系统负责的范围超过整个厂区的70%,分区不够合理,若该系统故障,将直接影响厂前区及BOP的运行,进而影响到整个核电厂的运行情况;其次是每套时钟同步系统只设置1套主时钟,一旦主时钟发生故障,将造成该系统的授时对象彻底失去时钟信号源,给核电厂的生产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核岛的主时钟只能接收GPS信号,时间基准信号源过于单一,导致系统对此单一信号源的依赖性过强,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2.2 按系统设置时钟同步系统某核电项目2,一期共2台机组,电气相关系统(含继电保护、励磁、NCS、故障录波、同步相量测量、通信等)与仪器控制系统(DCS、汽轮机控制和保护设备等)分别设置自己专用的时钟同步系统,两套时钟同步系统相互独立。
图5是电气相关系统时钟同步系统拓扑图。
图5 按系统设置时钟同步系统拓扑图从图5可以看出,电气相关系统时钟同步系统为2台机组共用。
本系统采用主备式结构,主时钟采用2套主机热备用的方式。
该核电厂二期工程扩建时在一期的时钟同步系统上扩展,增设了扩展钟、二级母钟及子钟。
本工程方案的优点是各机组及BOP电气相关系统设备时钟信号来源相同,不会出现由于不同时钟信号源的时钟漂移规律不同而导致的精度差异,同时主时钟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并且每套主机均包含独立的GPS信号接收器、北斗系统信号接收器、天线、时间保持单元、时间输出单元等,因此能可靠地保证时钟同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工程方案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核服务厂房的二级母钟限于种种原因而接在了汽机房二级母钟的下游,一旦汽机房二级母钟发生故障或者网控楼主时钟到汽机房二级母钟之间的连接光缆出现问题,则同一机组的汽机房二级母钟和核服务厂房的二级母钟将一起失去时钟信号源,因此系统的可靠性略差;其次是电气相关系统和仪控系统分别设置时钟同步系统,部分功能重复而并非冗余设置,不但增加了核电厂的初期投资,也增加了后期系统的维护及升级成本,经济性略差。
2.3 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某核电项目3,一期共2台机组,共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
时钟同步系统拓扑图如图6所示。
图6 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拓扑图从图6可以看出,本工程两台机组全部授时对象共用1套时钟同步系统,该系统采用主备式结构,主时钟采用2套主机热备用的方式。
本工程方案的优点是全部授时对象时钟信号来源相同,不会出现由于不同时钟信号源的时钟漂移规律不同而导致的精度差异,同时主时钟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并且每套主机均包含独立的GPS信号接收器、北斗系统信号接收器、天线、时间保持单元、时间输出单元等,因此能可靠保证时钟同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考虑到核电厂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的特点,按本方案实施时,后续工程建设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原有的时钟同步系统进行扩展设计,这就涉及到了各期工程之间的接口配合,比如光缆/电缆通道设计、主时钟屏光缆/电缆接口扩展或接线增加、以及新增的主时钟扩展屏(根据主时钟屏设备布置的需要考虑)的布置等等。
这是本工程方案的不足之处,设计中需加以注意。
3 结论通过目前国内3个核电厂时钟同步系统设计方案相比较,全厂设置1套时钟同步系统的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其不足之处也较容易弥补。
从这3个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核电厂的时钟同步系统设计方案的发展和改进方向是:建立一套覆盖全厂的时钟同步系统;采用主备式结构;两路无线授时基准信号,宜采用不同的授时源;虽然目前各个核电厂的时钟同步系统是各自独立运行的,但考虑到建立电力系统时钟同步网的技术发展需求,核电厂主时钟应可以接收上一级(如调度端)时钟同步系统下发的有线时间基准信号。
参考文献:[1]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一部分:技术规范:DL/T1100.1—2009.[2] 陈红艳.关于AP1000核电厂时间同步系统的方案研究[J].电气技术,2014(5):86-91.(编辑 李健平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上接第38页)KKS码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二三维的一致性,降低三维出错的风险,也减少了校核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