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多系列成像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962.56 KB
- 文档页数:4
MR灌注成像评价发育性静脉异常脑组织血流动力学
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发育性静脉异常(DV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脑血管畸形,它通常被认为是血管形态发育的正常变异,并且其大多数患者是没有症状的。
然而,也有一些情况下DVA可导致脑出血、癫痫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DVA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MR灌注成像是一种常用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然而MR灌注成像在DVA评价中的应用仍不清楚。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使用MR灌注成像评价DV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并探讨MR灌注成像在DVA评价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
收集10例DVA患者的MR灌注成像数据和10例对照组的MR灌注成像数据。
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包括动态对比增强和纯灌注成像。
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预期结果:
我们期望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使用MR灌注成像可以准确地评价DV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
2.MR灌注成像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砒诊断评价张学军,孙睿,邢成,任何(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分析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对16例MR诊断为DV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6例平扫显示引流静脉,12例增强扫描均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并呈特征性表现,5例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发现3例粗大引流静脉。
结论MR平扫能显示引流静脉;MR增强扫描可以显示细小髓静脉,是诊断DVA准确、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发育性静脉异常;诊断中图分类号R742;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193(2009)05—0811—03Doi:10.3969/j.isstr1672—7193.2009.05.003DiagnosticEvaluationofMR/forCerebral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iesZhangXuejun-SunRui。
XingCheng。
RenHe。
KunmingGeneralHospitalofChen#uMilitaryCommand。
Kunming。
YmmanProv-inee650032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MRImanifestationofcerebral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ies(DVA)andthediagnosticvalueofMRI.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wasmadetotheclinicaldataof16withD"CAdiagnosedbyMRI.ResultDrainingveinswerefoundin16byplainscanning-drainingveinswellmedullaryveinswithcharacteristicmanifestationwerefoundin12byeIlllaneedscanning;outthe5receivingMRA。
MRI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中的诊断价值徐玉琴;陈跃平;张来顺;蒋永建;唐淑慧;汤华娟【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各种方法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17处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经MRI诊断为脑静脉畸形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过磁共振常规T1WI、T2WI、T2FLAIR、DWI和T1WI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做过SWI、MRV扫描.结果DVA位于幕上区有12个,幕下区5个;引流静脉在T1WI、T2WI、T2FLAIR均表现流空低信号,髓静脉大部分为细条状或丝瓜囊状长T1、长T2信号、T2FLAIR低信号;DWI、SWI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区域均为斑点状或细条状低信号;TIWI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见髓静脉呈轮辐状或树枝状汇入引流静脉;MRV直观而形象地显示引流静脉及其引流方向,类似于脑血管造影表现,但对髓静脉的显示不及增强扫描.16例患者中6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MRI 常规扫描结合T1WI增强扫描及MRV可明确诊断脑DVA及其并发症,可替代脑血管造影检查.【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3(013)006【总页数】4页(P528-530,587)【关键词】颅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磁共振成像;血管畸形【作者】徐玉琴;陈跃平;张来顺;蒋永建;唐淑慧;汤华娟【作者单位】363000 福建漳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363000 福建漳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363000 福建漳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363000 福建漳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363000 福建漳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363000 福建漳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ent venous anomaly,DVA)又名脑静脉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或脑静脉血管瘤,以往因为临床症状少,检出率较低,曾被认为是少见病[1],但随着近年来CT和MRI新技术的应用,DVA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已成为目前公认的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
2009年10月第16卷第19期论著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诊断李迎春,李乐才,刘军,李云(th东省兖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兖州272100)【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的MR典型表现。
探讨其静脉解剖基础。
方法:回顾分析了14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总结其典型MR表现,记录DVAs的部位、引流方向,并分析其静脉解剖。
结果:14例共发现15个DVAs及16个引流静脉。
5例位于皮层下,9例位于脑室旁或深部。
位于额部3例,顶部4例,小脑半球7例。
其中4个DVAs为深部引流,1个DVAs同时有深部及表浅引流,其余9个为表浅引流。
结论:DVAs的头部和引流静脉有其典型的发生部位及MR表现,最常见于脑室旁和皮层下区域,可由T2WI像发现病变,初步做出诊断,并由增强T,WI像得到证实。
『关键词1颅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磁共振;静脉解剖【中图分类号1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0(a卜005—03MRdiagnosisof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iesLIYingchun,LILecai,LIUJun,LIYun(Im画ngDepartmentofthePeople"sHospitalofYanzhouinShandong,Yanzhou272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presentcharacteristicMRfindingsofdevelopmentalanomalies(DVAs),andinvestigatethevenousanatomy.Methods:Wereviewedtheroutineandcontrast-enhancedMRexaminationsof14pa-tientswithDVA.ThecharacteristicMRfindingsandsiteoftheDVAanddirectionofdrainingveinswererecorded.Re-suits:FifteenDVAs诵tll16drainingveinswerelocated.5Ctll捌gSweresubcortical.9wereperiventricularordeep.Threewasfrontal,4wereparietaland7wereinthecerebellarhemisphere.Thedrainingveinsweredeepin4DVAandSU·perficialin9.and1DVAshadbothdeepandsuperficialdrainingveins.Conclusion:ThecaputsanddrainingveinsofDVAsoccurredintypicallocations,withtheperiventricularandsubcorticalregionsbeingthemostcommonlocations.枷ightedMRimagescouldfindtheDVAsfirst,butdiagnosiscouldbemadefromcontrast--enh帅cedTl—weightedMRimages.【Keywords]Brain;DVAs;MR;Venousanatomy脑发育性静脉异常(cerebraldevelopmentalvenousano—malies。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曹尚超【摘要】@@【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3(035)006【总页数】2页(P879-880)【关键词】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作者】曹尚超【作者单位】072750,河北省涿州市人民医院核磁共振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4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DVA)是一种由异常静脉组成的脑血管畸形。
随着磁共振检查的普及,DVA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本文通过对12例脑DVA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的报道,以及SWI序列的应用,希望提高DVA的认识和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5岁;反复头痛8例,癫痫3例,眩晕伴听力下降1例,偶然发现6例。
1.2 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检查和增强扫描,并进行TOF法行MRA成像,4例患者同时进行PC法MRV成像,其中10例患者进行过CT平扫检查,行CT增强扫描3例。
MRI采用德国Siemens Magnetom ESSENZA 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CT采用Siemens SOMATON欢悦双排、E-motion 16排螺旋CT机。
2 结果2.1 病变分布 12例患者共6个病灶(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和AVM),其中位于桥脑1例,位于小脑半球5例,位于半卵圆中心额顶叶皮层下6例。
2.2 密度或信号 4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CT表现为局限稍高密度,其余平扫未见异常;3例CT增强扫描患者表现为局部异常强化血管影及斑片影。
12例患者MRI平扫,4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在T1WI、T2WI及FLAIR序列上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DWI序列为低信号;5例患者表现为分叉样稍长T1稍长T2信号,3例患者未见异常信号;有粗大引流静脉的8例患者在T2像上具有血管流空效应;12例患者在SWI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在最小信号投影(mIP)上均可见扩张的髓静脉所汇集形成的“海蛇头征”,伴发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可见局部类圆形低信号影,在MRA上扩张的髓静脉不表现,在mIP上可以显示,直径约2~4 mm;粗大的引流静脉在MRA、MRV上可以显示;部分病例仅在MRV上能够显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图1.2为同一患者。
右侧小脑半球DVA并脑干海绵状血管瘤:cT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的扩张髓静脉(图1)汇人一粗大的引流静脉(图2),中脑右侧可见强化的海绵状血管瘤存在图3.4为同一患者,左侧枕叶DVA:MRJ平扫示DVA在T2ⅥⅡ呈高信号改变(图3),2阻TOF静脉成像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汇人一粗大的引流静脉,呈典型的水母状改变(图4)图5—7为同一患者。
双侧小脑及脑干多发DvA并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双侧小脑半球DVA在T2wI病灶呈高信号,同时可见脑干右侧的cA(图5);在DWI序列上DVA和cA均呈低信号改变(图6),增强扫描横断位(图7)可见双侧小脑半球及脑干DvA明显强化。
表现典型图8左侧额叶DvA.DsA静脉期显示左侧额叶。
水母头”样扩张的髓静脉和引流静脉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占23.5%,与文献相一致。
DvA多数为单发,但部分可以多发,uchino等报道大约12%的存在两个DvA【9|,本组中3例为多发;DvA好发年龄为20一50岁,其好发位置不一定,好发部位多为额叶、顶叶、小脑、枕叶和颞叶等。
文献报道不一。
k等回顾性分析6l例72个D、强中,31个为浅型(近皮层区18个和皮层下区13个),41个位于侧脑室旁或深部。
其中26个位于额叶,顶叶16个。
桥脑臂或齿状核13个,颞叶7个,小脑半球、枕叶和基底节各3个,脑桥1个【m】。
本组中以幕下小脑半球为主,占58%,其次是额叶(26%)。
在分型上浅型和深型的接近。
在临床上大部分DvA为偶然发现,仅有极少数有症状。
一些作者认为DvA可以引起颅内出血、癫痫、局部神经症状和头痛,但这些有症状的患者可能伴有海绵状血管瘤,在Cr和DSA上难以检出,而在Mm上可以显示。
本组中虽然有12例有临床症状,但仅有4例其临床症状可能与D、n相关。
以往文献认为D、,A临近的脑组织多数正常,但新近的研究1352发现约大约65.4%的患者在D、,A引流区域的局部脑实质存在异常,包括脑萎缩(29.7%)和白质病变(28.3%),13.3%的在MRI可见CA,9.6%的在CII上可见钙化,2例患者有急性出血。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诊断刘红军;梁长虹;黄飚;王广谊;张水兴【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08(23)9【摘要】目的:评价MRI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R诊断为DVA的患者51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1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51例DVA中发生于额叶白质27例,顶叶白质9例,颞叶4例,基底节区2例,小脑半球9例;合并出血2例,均位于幕下;并发海绵状血管瘤2例.MR平扫显示病灶14例,其中表现为条状流空信号者10例,表现为T2WI放射状高信号者4例;MR增强检查显示所有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强化特征.11例行SWI者均能清晰显示病灶,表现为"海蛇头"样低信号影.结论:DVA多发生于幕上额顶叶白质及小脑半球,合并出血少见,可并发海绵状血管瘤.MR平扫难以显示细小病灶,MR增强检查是显示DVA的有效方法,SWI对小静脉病变较敏感,能取代MR增强检查用于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和随访.【总页数】4页(P984-987)【作者】刘红军;梁长虹;黄飚;王广谊;张水兴【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影像医学部;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影像医学部;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影像医学部;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影像医学部;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影像医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4;R445.2【相关文献】1.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在磁共振不同常规成像序列中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J], 王文杰;王文广2.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3.0T MR诊断 [J], 陈鑫;刘玉品;唐梅丽;冉鹏程;张树平3.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诊断 [J], 李迎春;李乐才;刘军;李云4.双胎妊娠胎儿脑异常的MR诊断价值(附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逄利博;陈刚;郭荣婕;刘敏5.SWI与CTV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 [J], 周林;唐诚;张绍金;杨林;穆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评价CT、MR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目的:分析CT、MR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
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确诊为颅内静脉畸形的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的动脉期(CTA)以及静脉期(CTV)对其实施扫描采样处理,使用MIP技术以及SSD 技术进行重建以及MRV和MRA的检查。
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检查后,发现使用CTA的手段能够将所有病灶进行显示,但并没有发现患者出现引流静脉影像学特征。
CTV能够在显示患者病灶的前提之下显示引流静脉影像学特征。
使用MRV技术能够发现所有患者以及引流静脉影像学特征。
使用MRA无法显示引流静脉影像学特征。
结论:CTV以及MRV技术可以作为诊断颅内静脉畸形的首选方法,其效果要明显的优于CTA以及MRA。
标签:CT、MR血管造影;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价值与限度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由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特点,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临床症状,例如出血、抽搐、头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的症状。
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其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颅内动静脉导致的相关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极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因此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为了保证到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对患者的诊断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但目前在实际的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诊断时,方法非常繁多,其诊断的效果以及准确程度也并不相同[2]。
为了进一步分析对颅内静脉畸形患者实施诊断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诊断方法,本次研究中分析了CT、MR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静脉畸形中的价值与限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已经得到确诊的颅内静脉畸形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9~65岁,平均(42.52±3.95)岁。
幕上2例,幕下8例,所有患者均出现出血症状,并对其实施DSA检查确诊。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MRI诊断[ 11-04-19 14:15:00 ] 编辑:studa20作者:马永华许守利孙建刚刘华张荣坤【摘要】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MRI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
方法搜集经病理及DSA证实的DVA 38例,7例手术病理证实,31例DSA证实,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
结果发生于幕下11例,幕上27例。
8例行CT检查中,4例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2例可见右侧小脑半球出血灶,1例右侧额叶见高低密度混杂病灶。
1例增强扫描见右侧额叶条纹状异常增强血管影及粗大的引流血管相连。
MR扫描显示清晰,T1WI、T2WI表现为条状血管流空影32例,并发海绵状血管瘤5例,表现为不均匀短T1长T2异常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的髓静脉及引流静脉,呈典型“水母头”状。
幕下DVA引流静脉汇入脑表面静脉者4例,汇入第四脑室的室管膜下静脉7例,幕上DVA引流静脉经皮层静脉汇入脑表面静脉窦者15例,汇入室管膜下静脉者12例,即汇入脑表面静脉又汇入脑深静脉者1例。
结论 CT诊断对该病特异性较小,MRI增强扫描多方位观察,可清楚显示DVA的典型表现,MR检查可完全替代DSA成为DVA首选及确诊检查手段。
【关键词】脑;发育性静脉异常;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rain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 of the CT, MRI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maging diagnosis. Methods DSA collected by pathology and DVA 38 confirmed cases, seven cases of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DSA confirmed 31 cases, all cases underwent plain and enhanced MRI scan, 8 of routine CT examination, thei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T, MRI performance. Results Occurred in 11 cases of the next screen, 27 cases of supratentorial. 8 cases CT examination, four cases of abnormal CT density had no obvious lesions, 2 cases of hemorrhage can be seen the right cerebellar hemisphere lesions, one cases of the right frontal lobe lesions, see high-density mixed. 1 cases of CT-like stripes see the right frontal lobe abnormal vascular shadow to enhance drainage and large blood vessels connected. MR scan revealed a clear, T1WI,T2WI showed vascular flow void film strip 32 cases, complicated by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five cases, showed a short T1 uneven mixing length abnormal T2 signal.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T shows medullary veins and the venous drainage, showing a typical“medusa head”shape. DVA unde r the screen into the cerebral venous drainage from the surface of four cases of vein, into the fourth ventricle subependymal veins in 7 cases, supratentorial DVA draining veins into the brain by the cortical vein from the surfaceof 15 cases of venous sinus, into the subependymal From 12 cases of vein, that is, into the brain surface and into the cerebral vein deep vein in 1 case. Conclusion CT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specific small, MRI scan to enhance multi-directional observation, DVA clearly showsa typical example, MR examination can be a perfect substitute for DSA as a first choice and DVA inspection means confirmed.[Key words] brain;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e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DVA)又称为静脉血管畸形或静脉瘤,1963年由Courville[1]首先报道。
MR多系列成像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施优波;童竑章;陈孟达【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0(048)027【摘要】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脑发育性静脉异常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2例行B-FFE技术及MRV检查,MRV采用2D-TOF、3D-PCA及3D-CEMRA.结果 26例均为单发DVA,其中幕上15例,幕下11例.引流静脉和髓静脉增强扫描及MRV呈典型的"海蛇头"样表现,即多条扩张的髓静脉形如枯树枝样呈辐射状向引流静脉汇聚,B-FFE图像上静脉的信号强度及髓静脉的分支优于2D-TOF、3D-PCA 的原始图像.结论 MR能明确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及其并发症,B-FFE技术可以作为脑静脉系统成像的一种补充.【总页数】4页(P54-55,64,封3)【作者】施优波;童竑章;陈孟达【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宁波,31504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宁波,31504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宁波,315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4;R445.2【相关文献】1.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在磁共振不同常规成像序列中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J], 王文杰;王文广2.MR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J], 梁长松;陈忠;叶文钦;陈泽文;李伟峰3.MRI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J], 徐玉琴;陈跃平;张来顺;蒋永建;唐淑慧;汤华娟4.磁共振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J], 盛能洲;徐敬峰5.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脑发育性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J], 王启发;陈海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