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183.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1)殷墟甲骨卜辞带有新闻的成分。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种接近于新闻传播的形式——情报信和“悬书”。
(3)甲骨卜辞、情报信、“悬书”虽然传递了一定的信息,但均与新闻传播相距甚远。
(4)先秦时的新闻传播几乎完全依赖口头形式。
(5)以书面形式传播新闻开始于汉代。
其典型方式是颁发诏书。
但汉代还没有专用于新闻传播的媒介。
(6)原始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性。
只有当报纸这一传播媒介产生之后,人类的新闻传播才能称得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传播。
(7)关于原始形态报纸产生的确切时间,学术界存在着较大争议。
①一种观点认为,早在商周之际,我国即有报纸的萌芽。
如王安石曾经把《春秋》称为“断烂朝报”,意为残缺的政府公报。
②有人认为采诗官采集《诗经》是古代的采访活动,《诗经》中的许多民歌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的变迁,带有新闻成分。
③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汉代已有报纸。
理由是:汉代各郡、国在京都设“邸”,而“邸”的主要任务就是向诸侯或藩镇通报消息、传递文书。
因后来出现的原始报纸,大多由“邸”这样的机构颁布,据此认为,汉代已有邸报。
(8)以上观点缺乏充足的史料依据,很难视为科学论断。
据目前材料,中国的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
二、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1)唐代出现报纸,与进奏院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唐代中期各藩镇在京都设邸,后改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
进奏院的负责人为进奏官,亦称邸官、邸使或邸吏。
邸是地方上在京城设立的办事处,其任务是上呈章奏,下报上情,传发信息。
由于地方非常需要了解中央信息,这便出现了“进奏院状报”。
(2)“进奏院状报”是由进奏官发至地方藩镇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其性质接近于后来的邸报。
这种“进奏院状报”之类的报纸,在唐人的许多著作中均有记载。
比较详细的材料要数唐人孙可之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读开元杂报》为研究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1新闻事业:一种有规模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
由专业人士通过新闻机构与媒介,运用新闻手段(如报刊、图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及时、真实、公开地反映自然和社会的变动。
2新闻事业史,就是新闻事业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的事实。
3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是指从中国古代报刊出现到近代报刊产生之前的新闻事业。
4中国古代报纸通称邸报,也有“邸钞”、“朝报”、“阁钞”、“杂报”、“条报”、“除目”、“状”、“报状”、“京报”等别称。
第一节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一、古代早期传播方式口头传播;符号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以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是殷墟甲骨卜辞;情报信和“悬书”二、古代早期传播载体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帛即绢绸;露布1、先秦时依赖口头形式2、汉代开始以书面形式传播新闻(汉武帝晋封萧庆是中国历史上以诏书形式向民众发布官方新闻的最早记录。
)3、汉代没有专用于新闻传播的媒介第二节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于初唐“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闻多说战争功)2、唐人的著作中,至今还没有发现“邸报”字样。
“邸报”是宋人对当时的“进奏院状报”等古代报纸的称呼。
3、唐代报纸的特点:不具备中央统一官报的性质;唐代报纸一开始就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传播工具;唐代报纸均为手抄形式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
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这些报状无报头、无固定名称,有的称为“进奏院状”,有的称为“邸吏状”,有的称为“报状”或“状报”等等。
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录。
新闻来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他们所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一、宋代邸报的改革(一)加强中央集权1、加强对官报的控制2、取消各路、州、郡在京设的进奏院,设立钤辖诸道都进奏院。
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非文字载体:(1)口头传播(2)旗鼓(3)烽火(4)木铎文字载体:(1)甲骨(2)青铜器(3)刻石(4)竹简和帛(5)露布2、促使唐代出现早期报纸的条件有哪些?(1)交通发达,驿传空前发展,制度完备,有专人掌管。
(2)唐代藩镇制度使地方节度使对朝廷十分关心,他们需要了解朝廷信息。
(3)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
(4)文化发展,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步入仕途也需要了解朝廷信息。
3、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什么?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都进奏院,它是由封建王朝中央政府设置,对各州进奏院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职责:(1)按照统一的新闻来源,收受和传递官文书。
(2)在封建政府机构内部传递信息。
4、与唐代进奏院状相比,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特点?(1)它是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统一编发,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2)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3)它的读者已经不仅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子。
(4)从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5、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1)皇帝的诏旨(4)臣僚的章奏(2)皇帝的起居(5)军事情报(3)官吏的任免(6)刑罚6、宋代中央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判报:凡是朝廷需要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和文件,交给门下省的官员给事中负责编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
(2)定本:进奏院要将编好的邸报稿样呈送枢密院审查,然后按照审查通过后的邸报样本向地方发布消息,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定本"所框定的范围。
7、宋代"小报"有哪些基本特点?(1)"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名称。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一)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第一节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一.传播渊源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1.非文字形式:口头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大铃)2.文字:利益(西周)甲骨文、金器、刻石3.竹、露布第二节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进奏院状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手抄新闻——开元杂报一.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1.古代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
周朝说、汉朝说、东晋说二.孙樵和开元杂报三.敦煌的进奏院状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一.邸报的出现和有关邸报的制度。
宋太宗设都进奏院正式发行邸报。
快件:急脚递,摆铺“定本”制度:经过官方审定的邸报。
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意义: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2.冲破封建王朝对新闻体制的专制。
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一.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二.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明代邸报的发行日刊,小册传播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2.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3.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急选报:中国最早的印刷报纸(现存)4.起义农民的新闻传播活动竹筹、揭帖、旗报、排报第五节清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一. 清代官方新闻转播制度1.发行渠道:通政使司——六科——提塘(收受)(发抄)(抄传发行)2.清代提塘分京塘和省塘3.官报的内容:官门抄:朝廷的动态消息。
上谕:臣僚章奏:4.提塘报房:雍正5.小报(小抄):非法报纸(被禁)清何遇恩、邵南山二.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出现在乾隆中叶以后的事,以“公慎堂”为最早,聚兴,公兴两家开业最早,创于咸丰年间。
三. 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四. 古代报纸没落的原因主观: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而采取压制政策。
客观:满足不了人民对报纸内容和形式的需求。
需要新的突破。
*总结: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的基本特点17.封建官报占据封建报纸的主导地位。
27.第二章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一.背景二.《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8.5 马六甲米怜,马礼逊内容:宗教、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各国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