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新闻传播
- 格式:ppt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61
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在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口头传播:在古代,大部分新闻传播是通过口头传播的方
式进行的。
消息和信息通常是由官员、传令使者或其他人
员亲口传达给民众。
这种方式对于远距离传播限制较大,
主要依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递。
2.社交网络传播:社交网络在古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人们
通过家族、朋友、邻里和各种社会团体来传递消息。
重要
的信息通常通过社会网络的联系迅速传播开来。
3.宣传碑志:政府通常会以石碑、木牍等形式来记录一些重
要的政令、法律和官方公告,并在重要地点供人参观。
这
种宣传形式对于固定和长期的信息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4.书面文献传播:书面文献在古代新闻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
政府和官员常常使用书写的方式来记录一些重要信息,并将其传播给其他官员或传令人员,以便进一步传达给民
众。
5.流浪艺人歌谣:流浪艺人以歌谣、故事等形式传唱着当前
的新闻和事件。
他们通常在市集、集市和农村进行表演,
将新闻和故事传递给民众,成为一种流动的新闻传媒。
6.传统媒体形式:除了上述形式外,古代还出现了一些传统
媒体形式,如木刻画、壁画和叫做“报”的书面文献。
这些
媒体形式起初主要用于政府宣传和信息传达。
总的来说,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主要依靠口头传播、社交网络、宣传碑志、书面文献、流浪艺人歌谣等方式进行。
这些特点展示了古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多样性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
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是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开始出现较为明确的迹象。
在那个时期,政府开始使用木牍和石碑等媒介,记录一些重要的政令和公告,用于传达给民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报纸的逐步诞生可以追溯到唐朝(618年-907年)。
唐朝时期,政府官员常常需要将新闻、政令、宣传信息等传达给皇室和官员,而且区别于直接口头传播的方式,他们开始使用书面文献形式的报告,用以记录并传达这些信息。
这些书面报告被称为"报",并成为古代报纸的前身。
在唐代,报纸主要由官员和文人撰写,通常通过手工抄写的方式传播。
当时的报纸内容涵盖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用以宣传官方政策和政府的决策。
随着宋朝(960年-1279年)的兴起,报纸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宋代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书籍形式被称为"通志",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关政府命令、文告、奏章等的内容,这也可以视为古代报纸的一种形式。
通志通过印刷技术的使用,大规模地传播给官员和公众。
总的来说,古代报纸的诞生与政府的宣传和信息传播
需求紧密相关。
它们起初以书面形式记录政府信息和宣传内容,后来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报纸得以更广泛地传播给大众。
古代报纸在中国的发展为后来的新闻传播事业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木铎:木铎为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
《尚书》中有“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的记载。
据说早在夏商周时期,曾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了解民情。
可以说,这种形式是我国新闻行业的一种原始形态。
布告与露布:布告是一种政府文告,以在固定地方悬挂或张贴为主。
露布作为传播载体,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
邸报:通常指历代朝廷发行的官报。
邸报是朝廷传知朝政和臣僚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
主要登载皇帝谕旨、臣僚奏章和朝廷动态等方面的内容。
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一种以刊载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小本:流行于元代,在民间雕印发卖,主要刊载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
但元代的言禁很严,元太宗时期还曾有过“诸公事非当言而言者,拳其耳;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的禁令,因而,这种“小本”的编印和发行都是私下进行的,范围不会太广泛。
旗报、牌报:旗报源于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奔驰传送,供沿途军民阅览。
牌报则是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方式。
京报:主要流行于清代,与朝廷发布的邸报大体相同。
主要在北京发行,外地有翻印。
新闻传播的历史与演变新闻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它经历了许多变革。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的历史与演变,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以及对现代传媒产业的影响。
一、朝代时期的新闻传播在古代,新闻传播主要通过口头交流和书信传递。
在中国,亭子和牌坊上常常张贴着重要的告示,它们起到了新闻传播的作用。
此外,民间故事、戏曲等也成为了一种新闻传播的方式。
在古罗马帝国,运送军情的马车充当了新闻传播的角色。
二、印刷术的发明与新闻传播的变革15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印刷术的发明,这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大突破。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新闻可以通过印刷品的形式迅速传播。
报纸、杂志等印刷品开始成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这一时期,新闻报道开始呈现出较高的客观性和准确度。
三、电报、电话与无线电的出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电报的发明使得新闻可以通过电信网络传输,大大加快了新闻的传递速度。
而电话则使得新闻可以进行即时的声音传播。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新闻广播开始兴起,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收听最新的新闻。
四、电视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中叶,电视开始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电视以其音像并茂的特点,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和直观。
同时,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格局。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实时的新闻资讯,各种数字媒体也涌现出来,如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
这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多样化和民主化。
五、多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现代媒体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新闻阅读体验。
然而,面临着信息泛滥、虚假新闻等问题,如何保持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挑战。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始终在不断变革与演进中。
从朝代时期的口耳相传,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新闻传播的方式不断更新。
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一、最早出现的传播新闻消息的方式是口头传播。
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
它是进行宣传鼓励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它直接面向大实效。
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
开元杂报: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此也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代报纸,通称为“邸报”,还有“状”、“报”、“朝报”、“塘报”等多是: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
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不仅设有专文、专讯,甚至连专门采访的新闻都没它的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
它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也没有消息字体裁的分野。
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版面,没有广告。
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
它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不是由报馆出版、发行的。
说,它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宫文书色彩,但是毕竟不是作为具有行政效而是作为人们满足了解朝廷延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
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敦煌进奏院状:一种和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
(1)没有报头,开编和留着官文书的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3)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的地区有关的大事。
(进奏院状的基本内容是谕旨、奏折、官方动态等)。
邸报:是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由都进奏院负责要是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官僚的奏章;军事情报、刑罚等。
它出来,成为一种宫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定本制度:是一种为了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立的制度。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主要分为六部分,即唐代之前的传播媒介、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唐代之前的传播媒介。
①夏商周时期:木铎,用来宣达政令、进行采风的特殊媒介。
其他传播媒介:甲骨(主要用于占卜和祭祀)、金石(帝王诏书和国家常法)。
②汉代:邮驿制度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条件。
传播媒介:竹简和木简。
(东汉时期“蔡侯纸”的出现)。
③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布告:主要内容是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
露布: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
其他传播媒介:烽燧(用于军事方面,主要是为了防备西北少数民族武装入侵)、谣言、木简、竹简、木牍等。
2、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在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中央:①”开元杂报”:开元年间流传在外的官报,多为政事信息的杂乱报道。
②”进奏院状”:封建机构内部发行的官报,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的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敦煌进奏院状”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报纸)。
③其他:烽燧、露布、榜文、告示等。
地方:诗赋、语言等。
1唐代报纸的特点:①没有报头,开头和结尾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
②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长官。
③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己采集的。
3、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央:邸报:宋代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官方报纸。
发布机构:都进奏院(主要传播朝廷政事)。
地方:小报: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非官方报纸。
主要刊载新闻和政治材料。
新闻制度:“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的各种信息经本院监官编好,送枢密院或宰相省察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
其他传播媒介:“榜”(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
【备注】:1、宋代小报出现的意义:它的出现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封闭,打破了官报“邸报”一统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