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法测设数据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596.71 KB
- 文档页数:6
极坐标法点位测设步骤及原理1. 极坐标法概述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一聊一个很酷的测量方法——极坐标法。
可能你会问,这和你我有什么关系?哎呀,别小看它!极坐标法可是我们在进行点位测设时的得力助手,像是你口袋里的万能工具,不论干什么都能派上用场。
特别是在一些开阔的地区,极坐标法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有趣又实用。
1.1 极坐标法的基本原理首先要理清楚这极坐标法的原理,听起来有点难,但其实简单得很。
一句话,极坐标法就像是把地球上的点变成了数值,这样一来,测量就变得更精准了。
有点儿像你在购物时用条形码扫描器,瞬间就可以看到商品的信息。
极坐标法把一个点的位置用一个角度和一个距离来表示,简直就像是在描绘地图上的“宝藏所在地”。
1.2 极坐标法的优势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极坐标法的好处了。
你想啊,当我们在野外测量地形,或者测设建筑位置时,极坐标法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目标,省去很多麻烦。
别以为只是理论上的优势哦,实际操作中,它能让测量变得高效,不像传统方法那样走弯路。
就好比你和朋友们约好在某家新开的餐厅,极坐标法告诉你怎么走能最快到达,而不是让你绕到局。
2. 点位测设的步骤那么,既然原理和优势都了解了,接下来就来说说具体的测设步骤。
说到这儿,大家可得集中精神哦,因为这可是重头戏!2.1 第一步: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得进行准备工作。
这就好比出门前你要检查背包,看有没有带水、食物和地图。
极坐标法也一样,首先得确认测量设备是否齐全,比如经纬仪、尺子,最大的敌人就是没准备好,浪费时间就不好玩了。
2.2 第二步:设定基准点接下来,我们要设定一个固定基准点。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片茫茫大海中,找到一个信号岛,才能更好地定位。
这个基准点就是我们这次测量的“信号塔”,从这里出发,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通过测量基准点到目标点的角度和距离,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位置。
2.3 第三步:实地测量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到实地测量的环节了!这时候,大家要把极坐标法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极坐标法测设方法极坐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设方法,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它以定义坐标系的方式来测量物体或点的位置和方向,与直角坐标系不同,极坐标系更适用于描述圆形或环形的物体。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极坐标系是通过距离(r)和角度(θ)来描述点的位置。
其中,距离可以从原点(极点)到点的水平距离来表示,角度则是以极轴(通常是正向x轴)为基准,在逆时针方向测量的角度。
在实际测设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来获取极坐标系下的测量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一个起点作为参考点,并设置一个可调节的测量臂,即测量装置。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测量臂的角度和长度来测量点的位置。
为了说明这一测设方法的应用,我们以轮胎测量为例。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测量轮胎的直径和圆心位置。
使用极坐标法进行测设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这些数据。
首先,我们将测量装置固定在轮胎上的一个固定点,称为测量点。
然后,通过调整测量臂的角度和长度,在不同角度上测量离测量点最近的轮胎边缘的距离,并记录下这些距离。
接下来,我们绘制出极坐标系,并根据测得的距离数据,在相应的角度上标注出每个点。
通过连接这些点,我们可以获得一个近似的轮胎轮廓。
然后,我们通过观察连接的点之间的形状和趋势,来确定轮胎的直径和圆心位置。
如果连接的点呈现出一个凸起的形状,那么轮胎的直径可能偏小;如果连接的点呈现出一个凹陷的形状,那么轮胎的直径可能偏大。
圆心位置可以通过测量点与最外侧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当我们确定了轮胎的直径和圆心位置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之,极坐标法是一种全面、准确的测设方法,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极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和方向,我们可以快速获取物体的数据,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希望本文对于理解极坐标法的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指导。
O第10讲教学目标:掌握曲线坐标计算公式,掌握坐标变换的公式和测设数据计算的方法以及测设方法。
重点难点:曲线点坐标计算,曲线点在两种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测设数据计算5—5 曲线详细测设的直角坐标法(自学) 5—6 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一. 任意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的原理优点:设站灵活,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主点和曲线细部点可同时测设。
关键:统一直角坐标系下的控制点、曲线点直角坐标的计算以及测设数据的计算。
原理: 首先计算曲线点A 在ZH-xy 坐标系中的坐标(x,y ),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出其在O-XY 坐标系中的坐标(X ,Y),当已知控制点M 、N 在O —XY 坐标系中的坐标时,即可用坐标反算的方法计算出MN 的坐标方位角以及MA 的坐标方位角αMA 及其水平距离d MA ,将仪器安置在M 点后视N 点,设置度盘读数为αMN ,然后转动照准部,当度盘读数为αMA 时得到MA 的方向,在此方向上测设水平距离d MA ,就可以测设出曲线点A.二. 坐标计算坐标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控制点的情况.如果控制点是为测设曲线而布设的,则坐标系一般采用ZH —XY 坐标系统;如果控制点是既有控制点,则控制点所在的坐标系就是统一坐标系,即既有坐标系统。
1.ZH —X Y 测量坐标系下曲线点坐标计算ZH ~HY 段曲线点的坐标根据缓和曲线方程计算:当曲线右偏时y A 坐标为正,左偏时y A 坐标为负.HY ~YH 段曲线点的坐标为:⎭⎬⎫+-±=+=])cos 1([sin p R y mR x B B B B αα3366403037032025⎪⎪⎭⎪⎪⎬⎫⎪⎪⎭⎫ ⎝⎛-±=-=l R l Rl l y l R l l x AA A A A A式中0βα+-=RK K HYB B ,曲线右偏时y B 坐标为正,左偏时y B 坐标为负。
YH ~HZ 段曲线点在以HZ 点为原点,以HZ 点切线为X 轴,交点至HZ 方向为正向的测量坐标系(HZ —X'Y' )下的坐标为式中,l C 为C 点到缓和曲线起点的曲线长;按里程增加方向,当曲线右偏时y ’C 坐标为正,左偏时y'C 坐标为负。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3)2 线路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5)2.1地形图上选线(踏勘) (5)2。
2测绘带状地形图(初测) (5)2.3设计路线中线(定线) (6)2。
3.1 纸上定线 (6)2.3。
2 现场定线 (7)2.4放线、中线测量、测纵断面图(定测) (7)2。
4。
1 放线 (7)2。
4.2 中线测量 (8)2。
4。
3 纵断面高程测量 (8)2.4。
4 横断面测量 (8)2。
4。
5 路基设计 (9)3 曲线测设 (9)3.1极坐标法 (10)3。
2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 (11)3。
2.1 坐标正算公式 (11)3.2.2 坐标反算公式 (12)3.3曲线的种类 (12)3.4圆曲线要素及应用公式 (12)3.4。
1 线上点线名称 (13)3。
4。
2 曲线的放样步骤 (13)3.4。
3 圆曲线要素计算 (14)3。
4。
4 圆曲线主点里程的计算 (14)3.4。
5 圆曲线主点的放样 (14)3.4。
6 圆曲线的详细放样 (14)3。
5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及其应用公式 (15)4 中线坐标的模型及理论 (18)4.1现在介绍缓和曲线部分的中线点放样方法 (18)4.2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中线点的放样方法 (19)5 程序使用说明及实例 (20)5.1程序使用说明 (20)5.1。
1 程序设计窗体 (20)5.1.2 程序的使用说明 (20)5。
2计算实例 (21)5.2。
1 圆曲线的计算 (21)5。
2.2 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22)5。
3程序代码 (22)参考文献 (40)极坐标法线路测设摘要由于受地形地物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限制,线路总是不断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所以线路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多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而成。
在直线段与曲线段之间用缓和曲线过渡。
曲线测设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偏角法及切线支距法.此外,还有弦线支距法、弦线偏角法、正矢法及割线法等,在测距技术与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以极坐标法,尤其是在电子速测仪配合下的极坐标法放样曲线更具其优越性。
《建筑工程测量》测设点位的方法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是根据已布设好的控制点的坐标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反算出测设数据,即控制点和待测设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水平角,再利用上述测设方法标定出设计点位。
本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测设点位的常用方法。
一、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是建立在直角坐标原理基础上测设点位的一种方法。
当建筑场地已建立有相互垂直的主轴线或建筑方格网时,一般采用此法。
图8-12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如图8-12所示,A, B, C, D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控制点,1, 2, 3,4点为待测设建筑物轴线的交点,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分别平行或垂直待测设建筑物的轴线。
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可以汁算出两者之间的坐标增量。
下面以测设1、2点为例,说明测设方法。
首先,计算出A点与1、2点之间的坐标增量,即81 = “皿力]=力-力测设1、2点平面位置时,在A点安置经纬仪,照准C点,沿此视线方向从A沿C 方向测设水平距离△ yAl定出1'点。
再安置经纬仪于1'点,盘左照准C点(或A点),转90°给出视线方向,沿此方向分别测设出水平距离Mu和Ax⑵定1、2两点。
同样的方法以盘右位置定出,再定出1、2两点,取1、2两点盘左和盘右的中点,即为所求点位置。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测设3、4点的位置。
检查时,可以在已测设的点上架设经纬仪,检测各个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并丈量各条边长。
如果待测设点位的精度要求较高,可以利用精确方法测设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二、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根据控制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点平面位置的方法。
在控制点与测设点间便于使用钢尺量距的情况下,釆用此法较为适宜;而利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设水平距离,则没有此项限制,且工作效率和精度都较高。
如图8-13所示,4(x知*)、3(x心)为已知控制点,l(xi r yi)> 2(x Zf y2)点为待测设点。
根据已知点坐标和测设点坐标,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测设数据,即:Di_,D2i6i=aAr(XABi^2=ClA2-^AB^测设时,经纬仪安置在A点,后视B点,置度盘为零,按盘左盘右分中法测设水平角队、0S定出1、2点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2、2则可以在地面标定出设计点位1、2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