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4.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件北京课改版
- 格式:ppt
- 大小:4.63 MB
- 文档页数: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材分析:由于本节内容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逻辑严谨,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有关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例子,以此加深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在前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有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知识,请你举出生活中熟悉的生物,说出它的生存都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比如班级的盆栽植物会受到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非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生物因素的影响等一些常见例子。
老师:回答的很好!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我们知道生物离不开它所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学生: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又在影响着环境。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学情分析: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日常经验的积累,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有一定的认识,本章的教学目标则在于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将感性知识提升到理性知识,并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深入分析和认识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观念。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是本章的开篇,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共同阐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本节前言中提出环境的概念,并阐明本节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课堂的伊始,让学生通过分析动物生活的条件,使其了解环境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组成的。
然后,通过解析典型的例证,使学生认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都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2)说出自然界环境中非生物因素的主要类别,列举各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能力目标:(1)通过探索东北虎栖息环境的组成因素、分析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等活动,学会解读生物图片提供的信息,进一步强化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察温度对蚂蚁产生的影响等实验,进一步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中,体会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增强保护环境的生态学意识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阳光和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决方法:利用大量图片、文字、视频等事例资料帮助学生了解2.实验观察温度对蚂蚁产生的影响解决方法:讲清实验步骤,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四、教学媒体:1.鱼生活的图片2.环境的图片3.光的录像片4.暴雨可以使蚜虫大量死亡的小录像片五、板书设计第十六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物的生活和生存一、非生物因素水阳光空气土壤温度六、教学过程。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14.1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03)一、选择题(共14小题)1. 关于生物的分类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B.同科单位比同种单位的生物具有更多的共同特征C.同纲单位的生物比同科单位的生物数量少D.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门B.种C.纲D.属3.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物依次吻合的是()A.大白菜,酵母菌,木耳B.水螅,大肠杆菌,青霉C.香菇,枯草杆菌,乙肝病毒D.水绵,甲烷细菌,H7N9病毒4. 以下生物在分类上正确的是()A.葫芦藓B.簕杜鹃C.鲸D.鸽子5. 在我国特有的动植物中,将银杉和珙桐分成一类,将金丝猴、朱鸚和中华鲟分成另一类,这样进行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A.界B.科C.属D.种6.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7. 位于苏州石湖蠡岛的华南虎培育基地将迁址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纲猫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中,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A.属B.种C.门D.目8.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单位的特征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D.动物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纲9.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A.种、界B.界、种C.门、界D.种、科10. 在下列分类等级中,同属哪一等级中的生物个体之间共同特征最多()A.属B.科C.纲D.种11. 有关图示三种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上三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与图一相比,图三细胞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C.以上三种细胞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只有图二D.以上三种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有图三,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只有图一和图二12. 小明同学建立了如图生物分类表解,表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A.大黄鱼、蝙蝠、大熊猫、白鳍豚B.鲸、朱鹮、金丝猴、家蚕C.鲫鱼、朱鹮、东北虎、枯叶蝶D.鱿鱼、丹顶鹤、藏羚羊、蜜蜂13. 近期,北京国检局截获来自德国邮寄入境的100多只活蟑螂和501只活蜘蛛,避免了它们入境形成生物入侵等危害.蟑螂和蜘蛛在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A.界 B.门 C.纲 D.目14. 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