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浅谈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浅谈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浅谈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浅谈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吴茱萸,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 止痛,咳逆寒热, 除湿, 血痹, 逐风邪, 开腠理,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石虎 E.rutaecarpa (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 (Dode) Huang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8~11 月果实尚未开裂时, 剪下果枝, 晒干或低温干燥, 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其味苦, 性辛热, 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症的治疗。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研究发现, 生物碱类成分为吴茱萸中主要成分, 药理研究则证明生物碱为其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1 生物碱成分化学研究

1. 1 吲哚类生物碱吴茱萸果实中吲哚类生物碱目前分出的共有14 个, 包括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 evodiamine)、雷特西宁(rhetsinine)、二氢吴茱萸次碱(dihydrorutaecarpine)、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羧基吴茱萸碱(carboxyevodiamine)、N, N- 二甲基-5- 甲氧基色胺(N,N-dimethy-5-methoxytryptamine)、吴茱萸酰胺甲(goshuyuamide-I)[I]、吴茱萸酰胺乙

(goshuyuamide-II)[II]、吴茱萸酰胺(evodiamide)[III]、去甲吴茱萸酰胺N(N-(2-methylaminobenzoyl)-tryptamine)[IV]、-carbolinehe 1, 2, 3,4-tetrahydrol-oxo--carboline。

1. 2 喹诺酮类生物碱吴茱萸中另一种喹诺酮类生物碱目前已知的共有16 个, 包括吴茱萸卡品碱(evocarpine)、二氢吴茱萸卡品碱(dihydroevocarpine)、1-methy-2-undecyl-4-(1H)-quinolone、1-methy-2-pentadecyl-4-(1H)-quin-olone、1-methyl-2[(Z)-6-undecenyl]-4(1H)-quinolone、1-methyl-2-[(Z)-10-pentadecenyl]-4(1H)-quinolone、1- methyl-2-[(Z)-6-pentadecenyl]-4(1H)-quinolone、1-methyl-2-[(6Z, 9Z)-6, 9-pentadecadienyl] -4(1H) - quinolone、1-methyl-2-[(4Z, 7Z)-4, 7-tridecadienyl]-4(1H)-quinolone、3-dimethylally-4-methoxy-2-quinolone、1-mefilul-2-dode-cvl-4-(1H)-quinolone、1-methyl-2-(Z-5-undecenyl)-4-(1H)-qumolone、1-methyl-2-(z-7-tridecenyl)-4-(1H)-quinolone、1-methyl-2-(z-9-pemed-ecenyl)-4-quinolone、2-tridecyl-4-(1H)-quinolone、1-methyl-2-nonul-4-(1H)-quinolone。

1. 3 其他生物碱吴茱萸中除了上述两大类生物碱外, 还含有dl- 去甲乌药碱(hingenamine)、N- 甲基酰胺(N-methylanthranylamide)、辛内弗林(synephrine ) 等生物碱。

2 生物碱成分药理研究

2. 1 免疫抑制作用吴茱萸中生物碱可以通过Bcl-2 和CDK2 下调, 抑制小鼠体外培养的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增殖, 同时降低细胞分泌IL-2 和IL-12 的生物活性, 增高细胞内活性氧簇(ROS) 水平, 但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细胞死亡率升高, 死亡细胞内的ROS 水平降低。

2. 2 抗肿瘤作用吴茱萸中生物碱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 如SPC-A1、HsLa、A375-S2、PC-3等,针对不同的肿瘤株, 其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如对SPC-A1 肿瘤株, 其通过浓度变换可以使肿瘤细胞周期停留在G2/M,进而诱导发生阻滞的细胞凋亡而表现其抑制肿瘤作用;对HeLa 细胞株则通过caspase-3、8、9 的激活以及上调Bax 的同时下调Bcl-2 等途径进行, 从而将HeLa 细胞周期阻滞在G2/M 期, 进而诱发细胞凋亡;对人黑色素瘤A375-S2 细胞则为作用24 h 前启动Caspase 依赖型凋亡途径, 24 h 后启动Caspase 意外的死亡途径, 抑制瘤细胞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与实践依赖性, 而对人黑色素瘤A375-S2 细胞的正常生长周期无影响。

2.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对豚鼠心房有正性变力作用, 其作用与辣椒素相似, 在使用钌红、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拮抗剂预处理后, 可明显减少与辣椒素的作用, 表明吴茱萸的这一作用可能与辣椒素受体相互作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有关;同时, 吴茱萸生物碱能对抗苯福林引起的血管收缩内皮依赖性, 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2. 4 其他作用吴茱萸中生物碱可以刺激牛肾上腺素髓质茶酚胺的分泌, 并改变细胞对Ach、高K+ 刺激性的不敏感性, 吴茱萸次碱可以松弛由乙酰胆碱引起的兔肛门括约肌收缩, 并呈浓度依赖性, 此作用不依赖于黏膜, 与NOcGMP系统无关, 可能涉及钙的作用, 对人的肛肠括约肌作用更明显,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此外, 吴茱萸中喹诺酮类生物碱可以选择性的抑制幽门螺杆菌, 作用于阿莫西林相似, 有抗蠕虫作用。

3 小结

吴茱萸按药性分类在中药中属于温里药范畴, 主要化学成分除了生物碱类之外, 还含有挥发油、氨基酸、苦味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扩张血管、抗肿瘤、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溃疡等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的应运日趋广泛,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靶点靶器官相互间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等, 因此, 有必要采用现代药物分析与筛选手段对吴茱萸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为寻找药物前体并有效的利用吴茱萸服务于临床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

https://www.doczj.com/doc/5010136040.html,
海洋生物碱研究进展1
那广水1 2,叶亮2,奚涛,姚子伟1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2.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E-mail:gsna@https://www.doczj.com/doc/5010136040.html,
摘 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抗菌,抗病毒 生物碱是一类生物体中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不仅存在于植物中,而且也存在于动物、微生 物和海洋生物中,人们已经发现很多的有活性的生物碱且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碱类药物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海洋药物研究日益 受到专家学者关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高盐、高压、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结构独特而又有显著药理作用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在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1. 抗肿瘤生物碱
抗肿瘤是海洋生物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主要来自海绵,其次是海鞘、海洋微生物 等。 Aoki S等人[1]研究一种海绵中的五环胍类生物碱 crambescidin 800对慢性骨髓瘤细胞K562的 影响,发现它在细胞周期S期发挥作用,0.15-1μmol?ml-1时增加了 K562细胞血红素的量,当治 疗24小时时有p21蛋白表达,(p21蛋白是p53蛋白诱导的WAF1基因表达产物,与肿瘤增殖细胞 核抗原结合,阻抑DNA多聚酶delta的功能,从而抑制DNA复制;p21蛋白也抑制细胞周期素/细 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的底物磷酸化,阻止细胞周期从G1到S期,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 在48小时表达量增加,而对p27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 激酶抑制蛋白,在哺乳动物有丝分裂G1期转化到S期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恶性肿瘤中都存 在p27的降低)。 从Kuchinoerabu-jima岛附近捕获的海绵(Neopetrosia sp)中,Oku N等人提取出来一种新 的四氢异喹啉生物碱Renieramycin J,在86nmol?ml-1对3Y1细胞作用6小时发现细胞核萎缩或消 失,同时明显抑制伪足生长,当处理12小时时细胞界限模糊,细胞开始死亡,这种现象在用放 线菌素D(RNA合成抑制剂)和放线菌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此细胞系时也观察到。另 外,Renieramycin J对宫颈癌细胞和P338癌细胞也有细胞毒作用[2]。 Warabi K等人从日本Nagashima岛采集的海绵(Dictyodendrilla verongiformis)中分离出5种 新的生物碱dictyodendrins A-E(图1),它们在50μg?ml-1时完全抑制端粒酶活性,这时首次从 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天然产物,因为90%的癌症病人都表现为端粒酶活性
1
本课题得到国家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6)的资助。 -1-

2014年生物碱类药物分析考试试题

生物碱类药物分析考试试题 一、X型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1.0分,共12.0分。以下每题由一个题干和 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生物碱类药物的测定方法有 A 提取中和法 B 非水溶液滴定法 C 碘量法 D 酸性染料比色法 E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 【正确答案】:A,B,D,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生物碱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 A 碱量法 B 非水碱量法 C 离子对比色法 D 紫外分光光度法 E 色谱法 【正确答案】:A,B,C,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非水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的反应条件为 A 冰醋酸-醋酸为溶剂 B 高氯酸滴定液(0.1mol/滴定

C 1mol的高氯酸与1/3mol的硫酸奎宁反应 D 仅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E 溴酚蓝为指示剂 【正确答案】:A,B,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提取中和法中所用提取溶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A 与水不相混溶 B 对生物碱及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均大 C 与生物碱不起反应 D 与碱化试剂不起反应 E 沸点高,不易挥发 【正确答案】:A,C,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的反应条件为 A 冰醋酸-醋酐为溶剂 B 高氯酸滴定液(0.1mol/滴定 C 1mol的硫酸奎宁与3mol的高氯酸反应 D 电位法指示终点 E 溴酚蓝为指示剂 【正确答案】:A,B,C,D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酸性染料比色法中常用的酸性染料有 A 亚甲蓝

吴茱萸挥发油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10136040.html, 吴茱萸挥发油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雯婧李国军王智魏宝阳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 摘要:以吴茱萸挥发油为研究对象,进行空气抑菌、平板抑菌、液体培养等试验,并通 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吴茱萸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挥发油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7.86%和99.5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效果,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弱,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强;经4.5%的挥发油作用24 h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与细胞间界限模糊,菌体结成团块,并且有不规则凸起或凹陷,结构破坏严重,菌内物质外漏,最后裂解成碎片。GC-MS检测的色谱峰超过100个,经鉴定吴茱萸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月桂烯、β-蒎烯、柠檬烯及罗勒烯,占总成分的78.66%。 关键词:吴茱萸;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抑菌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10-0016-03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米辣子等;其果实含挥发油[1-2],气味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吴茱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常用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该中药有“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等作用。近代研究表明,该植物还具有镇痛、镇静、抗菌、降压、抗缺氧等药理作用[3]。吴茱萸挥发 油作为天然防腐剂,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作用范围广等化学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其研究和开发利用成了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抗菌作用是吴茱萸挥发油多种生理活性中最重要的活性之一,作为天然的抗菌药物开发的来源,研究挥发油的抗菌作用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样品吴茱萸于2011年10月初采自贵州铜仁。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挥发油,收集的挥发油用无水Na2SO4干燥,密封,4℃保存备用[4]。 1.1.2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由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1.3 培养基细菌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真菌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浅谈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浅谈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吴茱萸,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 止痛,咳逆寒热, 除湿, 血痹, 逐风邪, 开腠理,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石虎 E.rutaecarpa (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 (Dode) Huang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8~11 月果实尚未开裂时, 剪下果枝, 晒干或低温干燥, 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其味苦, 性辛热, 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症的治疗。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研究发现, 生物碱类成分为吴茱萸中主要成分, 药理研究则证明生物碱为其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1 生物碱成分化学研究 1. 1 吲哚类生物碱吴茱萸果实中吲哚类生物碱目前分出的共有14 个, 包括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 evodiamine)、雷特西宁(rhetsinine)、二氢吴茱萸次碱(dihydrorutaecarpine)、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羧基吴茱萸碱(carboxyevodiamine)、N, N- 二甲基-5- 甲氧基色胺(N,N-dimethy-5-methoxytryptamine)、吴茱萸酰胺甲(goshuyuamide-I)[I]、吴茱萸酰胺乙

吴茱萸穴位贴敷

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其性温热,味苦、辛,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燥湿止泻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高血压或胃脘疼痛等症。 1.口腔疾病 1.1口腔溃疡:吴茱萸贴敷涌泉及神阙 俞梦瑾,宋玉娟,余秀梅。吴茱萸外敷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12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324—1325. 马贵廷,马平,刘志省,等。复方吴茱萸脐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94—95. 1.2鹅口疮:吴茱萸贴敷涌泉 陈晓红。吴茱萸与冰硼散外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30例【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2):42—43. 1.3牙痛:吴茱萸贴敷涌泉 金央,章勤,孙津津,等。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早期妊娠牙痛39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796—797. 2.呼吸系统疾病: 2.1急性咽炎及急性扁桃体炎:吴茱萸贴敷涌泉 葛善为。吴茱萸肉桂涌泉穴贴敷配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赵长江。生大黄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胃火炽盛证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3,9(5):48—50. 2.2咳嗽:吴茱萸贴敷大椎、肺腧、天突、脾腧、膻中 王晶。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许坚,庚慧,许桂媚。吴茱萸末穴位贴敷治疗咳嗽86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889. 2.3排痰:吴茱萸贴敷天突、定喘、肺腧 许媚媚,尹闺琛。吴茱萸粉外敷穴位促进呼吸衰竭病人肺部排痰的效果观察【J】。 江西中医药,2014(7):40—42. 2.4呼吸道感染性发热:吴茱萸贴敷涌泉、大椎 韩选明,杨茹,郭建春,等。吴茱萸穴位贴敷配合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4(3):295—296.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第32卷第2期2013年4月 中国海洋药物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DRUGS Vol.32 No.2 April,2013 Roquefortine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汤枝鹏,朱天骄,顾谦群,李德海* (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 要:Roquefortine是由真菌生产的一类结构复杂生物碱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来源于组氨酸和色氨酸,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此类化合物具有抗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抗肿瘤活性。本文主要从化合物的发现,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化学合成这几个方面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作全面的回顾。 关键词:Roquefortine;次级代谢产物;真菌 中图分类号:R9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461(2013)02-076-09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结构类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菌,免疫抑制,促进生长等,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同时某些次级代谢产物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损害,被称为真菌毒素[1]。Roquefor-tine类生物碱都是从来源于各种环境下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roquefortine C在高浓度时具有神经毒性,是1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包含由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吲哚环的3位有异戊烯基取代,咪唑基通过单键或双键与四环母核相连。其复杂的结构特征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研究工作正在广泛开展。 1 Roquefortine类化合物的发现 Roquefortine C(1)是第一个被分离得到具有吲哚吡咯二酮哌嗪骈合而成的四环母核结构的roquefortine类化合物。1975年日本的Ohmomo等人在1株Penicillium roqueforti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命名roquefortine A-C。其中只有roquefortine C的结构符合本文论述的结构类型。1976年法国的Scott等人在1株青霉中再次分到了化合物(1),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至此以后roquefortine C多次被不同的课题组重 复分离[2-5]。1978年Ohmono再次从上述真菌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2)[6],它是化合物(1)的3位和12位双键被还原的产物,被认为是roqueforti-ne C生物合成的前体。1994年Musuk等从来源于木薯的1株Penicillium verrucosum var.cy-clopium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它是化合物(1)6位N的甲醛基取代物[7]。化合物(4)是Ko-zlovsky等于1996年分离得到的,它是化合物(1)14位N的乙基化衍生物[8]。2003年Kozlovsky等从来源于俄罗斯冻土的Penicillium aureovi-rens中分离到了化合物(5),它是化合物(2)16N的羧乙基衍生物[9]。化合物(6)是2005年由BenClark等人从澳大利亚土壤中的Gymnoascusreessii中分离得到,它是该类化合物中唯一从非青霉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10],它是化合物(1)17位C上发生异戊烯基化的产物。2009年Du等从1株深海来源的青霉属真菌F23-2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7~10)[11-12],其中16位N上来源于乙酸甲羟戊酸途径的侧链取代以及11a位的甲氧基取代都是首次报道,也是首次从深海来源样品中发现该类化合物。化合物(11)不是天然产物,而是化合物1在酸碱作用或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发生双键异构化生成,其双键构型是Z式[13]。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132120026);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BS2010HZ027);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汤枝鹏(198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通讯作者:李德海,男,副教授Tel.:0086-532-82031619;fax:0086-532-82033054;E-mail:dehaili@ouc.edu.cn  收稿日期:2012-09-18 DOI:10.13400/https://www.doczj.com/doc/5010136040.html,ki.cjmd.2013.02.013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海洋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 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它具有十分独特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深海,具有高温(低温)、高压、低光照、寡营养等特点。海洋环境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共同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海洋真菌作为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洋真菌既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蛋白修饰性能,又具有微生物操作上简便、快速的优点,作为新的真核生物表达系统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从海洋真菌的研究现状,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石油降解、环境修复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其重要性,并详述目前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的研究,助于其尽快找到切入点。 正文: 一、海洋真菌研究现状 自1929年发现青霉素G 来.陆栖真菌已成为主要的医药产品 的来源。但是对海洋真菌研究相对很少。直到1991年,只对321种海洋真菌进行了相关研究。相比较,同期研究过的陆栖真菌已达69 000种。在这一领域最早期的研究报道是由一种木素色子囊菌Leptosphaeria oraemaris培养物中分到的一个小内脂Leptosphaerin,

该菌常见栖息在水淹的木头表面。为比较同一环境组种间的化学相似性.Stragnman 1987年比较了l21株木素色子囊菌的抗真菌活力,发现所有的27株菌除了产Obioninene和Oreamann外,都产倍半萜二元醇大镰刀孢菌素,另外其中4株苗还产生抑制性物质。 1991年Pooh 等从以前未进行过研究的Kirschstemothelia 中分离到一系列化学结构上类似的萘醌,二聚体Kirsehsteinin和两种新的氯化的二苯酯。二聚体Kirschsteinin的两个不对张单体之间通过亚乙基桥连结,这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几种肿瘤细胞系细胞有毒性。1991年,日本Sugano 报道从海洋动物中分离了一批能产生新化合物的真菌。这类化台物具有细胞毒性,并显示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刺激作用。 除了从海洋真菌培养物中分离新的医药品和代谢产物之外,近几年来,对海洋真菌所产酶类的分离与克隆已有所报道,如Burtseva 报道从海洋丝状真菌Chaetomrum indicum液体培养物中分离到多种糖苷酶和葡聚糖酶。 鉴于海洋真菌重要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事近年来已开展海洋真菌的研究工作。对海洋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筛选等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已从深海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若干株海洋真菌,目前正在对菌株的生长特性与低温水解酶酶学性质等进行研究,进一步分离具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工作正在进行中【1】。 二、海洋真菌在药物合成方面的作用

电喷雾解吸电离质谱快速测定吴茱萸中生物碱

电喷雾解吸电离质谱快速测定吴茱萸中生物碱陈焕文 1,3 郑健 32,3 王伟萍1 陈昌林1 王志畅11(东华理工学院,抚州344000) 2(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089)3(吉林大学化学院,长春130023) 摘 要 生物碱是许多中草药的活性有效成分,其含量的多少和种类的差异是导致中草药品质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电喷雾解吸电离质谱(DESI 2MS )能够在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进行复杂基体样品分析的特点,采用酸性甲醇2水混合溶液作为喷雾试剂,在优化了的实验条件下快速获得了吴茱萸的DESI 2MS 指纹谱图,然后利用串联质谱对其中有重要活性的5种生物碱进行了结构鉴定。实验表明,基于固体表面解吸电离质谱分析的方法不需要萃取2分离手续,单个样品测定时间不超过1.5m in,大幅度提高了分析速度,有望在药品品质的在线监测和工艺过程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喷雾解吸电离质谱,吴茱萸,快速测定,生物碱  2008203226收稿;2008211224接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505003)资助项目 3E 2mail:zhjianhb@g mail .com 1 引 言 吴茱萸(F ructus Evod iae )是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其品质最好的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疏肝、散寒、止呕等多种功效。吴茱萸在中成药中需要粉碎后制作散剂或丸剂,临床上多作单方或复方用于治疗胃腹冷痛、高血压、寒疝疼痛、神经性皮炎、口腔溃疡及疥疮等[1]。研究认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吴茱萸生物碱[1,2] ,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与吴茱萸的品质相关。到 目前为止,对吴茱萸生物碱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薄层扫描,毛细管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法[2~4]。这几种测 定方法为吴茱萸中的两种主要生物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提供了较为满意的定性定量信息,由于灵敏度、参照物等方面的影响,对吴茱萸中尚缺少标准物质的生物碱成分的检测显得无能为力。液2质联用技术具有极强的定性能力,可有效地分析复杂混合物的单个和多个组分,曾经用来对吴茱萸生物碱进行分析[5]。但在常规LC 2MS 联用中,首先要将制药工艺中已经粉碎的样品进行萃取,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最后才能够用电喷雾电离(ESI )或大气压化学电离(APC I )质谱检测。 电喷雾解吸电离(DESI )是一种新兴的离子化技术[6~8],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在大气压下直接对固体 表面的痕量物质进行解吸电离,形成离子后被质谱检测。由于在大气压下进行操作(样品更换等较便利)和不需要样品预处理,使得DESI 适合于进行现场、在线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特异性好等特点。自DESI 于2004年后期问世以来,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爆炸物现场检测[9,10]、生物组织的质谱成 像[11]、植物中生物碱分析[12]、各种形态的化学药品在线分析[13]、食品分析[14]和临床样品分析[15]等领域。本实验将DESI 2MS 用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干燥未成熟果实的快速分析。结果表明,DESI 2MS 不但 可用于化学制药工业中对成药品质进行监测[12],还可根据吴茱萸中主要生物碱组分对吴茱萸的真伪进 行快速鉴定。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LT Q 线性离子阱质谱仪(美国热电菲尼根质谱公司);电喷雾解吸电离(DESI )离子源(自制);红外光谱仪的制样器(天津天光光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吴茱萸、曼陀罗等药材(南昌开心人中药房);甲醇、甲酸、氨水,均为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第37卷2009年2月 分析化学(FE NX I HUAXUE ) 研究报告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 m istry 第2期237~241

海洋生物海绵中溴吡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海绵中溴吡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高荔 (山东省体检办公室?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海洋生物海绵是海洋中最简单的动物?从海绵中分离纯化出的溴吡咯生物碱?是众多海洋学家和天然药物学家的研究对象?在系统地归纳和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将对近年来海洋生物海绵中的溴吡咯生物碱在提取分离和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海绵?溴吡咯生物碱?分离?合成 中图分类号:R282.77一文献标识码:A一文章编号:2095-5375(2019)10-0600-008 doi:10.13506/j.cnki.jpr.2019.10.010 ResearchprogressofbromopyrrolealkaloidinmarinelifeSponge GAOLi (ThePhysicalExaminationOfficeofShandongProvince?Jinan250014?China)Abstract:Themarinespongeisthesimplestanimalintheocean.Thebromopyrrolealkaloidisolatedandpurifiedfromthespongeistheresearchobjectofmanyoceanographersandnaturalpharmacologists.Itsystematicallysummarizesandor ̄ganizesalargeamountofliteratureandexperimentaldata.Onthebasisofthis?thispaperreviewedtheresearchprogressofextraction?separationandsynthesisofbromopyrrolealkaloidsfrommarinebiologicalspongesinrecentyears. Keywords:Marinesponge?Bromopyrrolealkaloids?Separation?Synthesis 一一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海洋面积十分广大?占地球的四分之三?众多的海洋生物在海洋中共生共存?相互依赖?它们在这样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广阔无垠的海洋?科学家从众多的海洋生物中提取到了许多有效成分?这些成分与陆地生物中所提取的成分截然不同?因此?海洋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方面也与陆生生物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医药领域有着无限的开发潜力和巨大的研究价值[1]海洋生物品种多二数量大?海绵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作为最原始多细胞动物的海绵?细胞已经发生分化?但仍未形成组织?因为机体表面存在很多小孔?所以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多孔动物门?海绵大多生活在海洋中一些非常坚硬的物质(如:礁石二珊瑚等)上?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海绵与放线菌等微生物形成了极其密切的共生关系?进而产生了许多化学结构新颖且多种多样二药理活性丰富且良好的次级代谢产物[2]?长期以来?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已经研究了地球上不同海域海绵的活性化学化学成分?对于那些有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科学家们还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进一步探究?试图找到该类化合物的人工合成方法?造福人类?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即具有丰富的氯离子(Cl-)?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溴离子(Br-)和较少量的碘离子(I-)?这些卤素离子?广泛参与海洋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各种卤化反应?最终产生大量带有卤素原子的化合物?含有卤素原子的天然药物?例如抗生素金霉素和氯霉素二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等?它们均具有较为独特的生物活性?由此可见?含有特殊结构的生物碱成分也可能含有某种特别的药理活性?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目前?结构独特二在海绵中广泛存在且药理活性多样的生物碱成分?已经成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化合物[3-5]?近年来?研究已经发现这些溴吡咯生物碱具有镇痛二抗组胺[6]二抗菌[7]细胞毒及免疫抑制[8]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将对目前已分离纯化得到的溴吡咯生物碱类成分按不同结构进行分类介绍?并对相关的提取分离合成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1一目前已分离得到的溴吡咯生物碱 1.1一简单链式溴吡咯生物碱 1.1.1一吡咯环α-侧链为链状结构的溴吡咯生物碱一海绵中分离得到的简单链式溴吡咯生物碱?结构相对简单的一种便是吡咯环α-侧链为链状结构的溴吡咯生物碱?文献中有不 006 药学研究 JournalofPharmaceuticalResearch2019Vol.38?No.10 一作者简介:高荔?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学?E-mail:sdsgaoli@126.com

吴茱萸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吴茱萸 药材名称: 吴茱萸 拼音名称: WUZHUYU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随萸子、吴萸、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科属: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产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 功效: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杀虫。 中成药: 共有99种中成药使用吴茱萸:复方木香小檗碱片癣湿药水小儿健脾贴膏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左金胶囊胃逆康胶囊泻痢消胶囊小儿腹泻外敷散消食贴痛经软膏等。 应用:

1、寒凝腹痛。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每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疗厥阴 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等;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疗寒 疝腹痛;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治疗寒凝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 2、胃寒呕吐。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 逆止呕,兼能制酸止呕。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霍乱心腹痛,呕吐不止; 与半夏、生姜同用,治疗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配伍黄连,可治疗肝郁 化火、肝胃不和之胁痛口苦,吞酸。 3、虚寒泄泻。本品性味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 配伍效用: 1、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 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 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2、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疏肝行气、温中散寒,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补血行血,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 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 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3、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 合用,温中寓补,有散寒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4、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5、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 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2013级民族药物化学李波130703212528 1新药来源宝库——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可达300 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在我国的海域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1]。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高盐度, 高压, 缺氧, 避光) , 使得海洋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酶反应系统与陆地生物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 导致海洋生物往往能够产生一些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 为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 我国海域辽阔,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未来新药来源的宝库已成为一种共识。据初步统计, 我国海洋生物经分类鉴定的有2万多种, 其中, 仅我国近海发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就有700 多种。许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物活性物质先后被分离、提纯, 其中部分先导化合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 一些海洋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2]。 2 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成果 当前国际上海洋药物开发的主要有十个方向,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抗风湿、类风湿方面的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过敏药物;抗病毒类药( 包括艾滋病药物);防治肥胖和有益健美药物;抗衰老和妇幼保健药物;身体机能紊乱调节药物( 包括抗抑郁、内分泌失调、性功能障碍等);补益类营养保健药。按照化学结构又可以分为大环内酯类、聚醚类、肽类、C15乙酸原类、前列腺类似物、甾体化合物等[3,4]。 2.1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是海洋生物中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大环内酯类结构中含有内酯环,环从十元环到六十元环均有。根据结构类型不同还可以分为:简单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多聚内酯和其他大环内酯类。 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通常有抗肿瘤活性。如早期发现的Ecteinascidin 743 (Et-743) 为含有四氢异喹啉的海洋大环内酯类生物碱, 对晚期软组织癌症如直肠癌、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等疗效显著, 2007年9 月欧盟已批准该药(商品名Yondelis) 用于晚期软组织肿瘤的治疗, 从而成为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5]。从Amphidinium 属不同的菌株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5 个含12~26 元环不等 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如amphidinolides B、C、J、H、N 和amphidinolides B4等, 这几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 对L1210和KB细胞的IC50最低分别可达到0.14 和0.06 ng·mL?1 [6]。 此外, 还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出一些含有硼、镁和镍等原子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对已知海洋大环内酯化合物的各种活性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行之中, 有报道[7]称发现著名的大环内酯azaspir acids (AZAs) 类毒素中的azaspiracid-2 对P388 细胞显示很强的毒性(IC50 = 0.72 ng·mL?1), 并能在S 期抑制细胞分裂。

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 1.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原料药的含量,1摩尔硫酸奎宁可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为 A.1 B.2 C.3 D.4 E.5 答案:C [解答]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生物碱盐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时两者反应分子关系的掌握。 2. 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检查是利用了两者 A.旋光性质的差异 B.溶解度差异 C.酸碱性的差异 D.紫外吸收光谱差异 E.吸附性差异 答案:A [解答] 本题考查重点是药物为外消旋体时,即使有不对称碳原子,也无旋光性。阿托品为莨菪碱的外消旋体,故无旋光性。利用阿托品中引入的莨菪碱具有旋光性的特点,采用旋光度法检查。 3. 具有苯烃胺结构的药物 A.麻黄碱 B.奎宁 C.阿托品 D.可待因 E.吗啡

[解答]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生物碱药物结构特点的掌握。麻黄碱具有苯烃胺结构;阿托品属于托烷类生物碱;吗啡和可待因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奎宁为喹啉的衍生物。 4. 硫酸奎宁中其他金鸡纳碱检查采用的方法是 A.PC B.GC C.HPLC D.TLC E.UV 答案:D 5. 能发生绿奎宁反应的药物是 A.盐酸吗啡 B.硫酸李宁 C.盐酸麻黄碱 D.磷酸可待因 E.硫酸阿托品 答案:B [解答]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硫酸奎宁的专属鉴别反应的掌握。硫酸奎宁在微酸性水溶液中与溴试液作用生成醌式结构,再与氨试液作用生成翠绿色化合物。该反应为硫酸奎宁的专属鉴别反应。 6. 盐酸吗啡中检查的特殊杂质有 A.阿扑吗啡和罂粟酸 B.阿扑吗啡 C.阿扑吗啡、莨菪碱和其他生物碱 D.阿扑吗啡、罂粟酸和有关物质 E.阿扑吗啡和其他生物碱

[解答]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盐酸吗啡特殊杂质检查项目的掌握。特殊杂质的来源与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有关。 7.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测定的《中国药典》方法是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有机溶剂提取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C.可见分光光度法 D.双波长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答案:C [解答]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掌握。硫酸阿托品属于生物碱类药物,在一定的pH条件下,生物碱类药物与氢离子结合成为生物碱的阳离子,酸性染料解离成为染料阴离子,阴阳离子定量地结合形成有色的离子对,可以定量地用三氯甲烷提取离子对,用比色法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生物碱的含量 8. 取供试品约0.5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与醋酐各10ml,加结晶紫指示液1~2滴,用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滴定。用此方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 A.磺胺嘧啶 B.硫酸阿托品 C.盐酸麻黄碱 D.丙酸睾酮 E.阿司匹林 答案:B 9. 供试品与硝酸共热,得黄色产物,放冷后加醇制氢氧化钾少许,即显深紫色。此反应可鉴别的药物是 A.盐酸麻黄碱

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一)A型题 1.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 B.凝胶 C.硅胶 D.聚酰胺 E.硅藻土 2.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成分常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单体式() A.三氧化二铝 B.纤维素 C.硅藻土 D.硅胶 E.聚酰胺 3.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A.10%硫酸-乙醇溶液 B.茚三酮试剂 C.硫酸钠试剂 D.硫酸铜试剂 E.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4.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 B.薄层色谱法 C.气象色谱法 D.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E.分光光度法 5.不宜采用直接称重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类型是() A.强碱性生物碱 B.若碱性生物碱 C.挥发性生物碱 D.亲脂性生物碱 E.亲水性生物碱 6.生物碱成分采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主要依据是() A.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B.生物碱在醇中的溶解度 C.生物碱在低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D.生物碱在酸中的溶解度 E.生物碱PKa的大小 7.使生物碱雷氏盐溶液呈现吸收特征的是()

A.生物碱盐阳离子 B.雷氏盐部分 C.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络合物 D.丙酮 E.甲醇 8.生物碱雷氏盐比色法溶解沉淀的溶液时() A.酸水液 B.碱水液 C.丙酮 D.氯仿 E.正丁醇 9.含有下列药材的中药制剂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是() A.黄连 B.麻黄 C.防己 D.附子 E.黄柏 10.雷氏盐(以丙酮为溶剂)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1.苦味酸盐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2.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生物碱及染料存在状态的是() A.溶剂的极性 B.反应的温度 C.溶剂的PH D.反应的时间 E.有机相中的含水量 13.酸性染料比色法溶剂介质PH的选择是根据() A.有色配合物(离子对)的稳定性 B.染料的性质

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摘要:检索大量文献基础上,对食物中常见生物碱的种类、主要活性及利用价值等方面进 行了概述,以及介绍了2000年以来海洋生物碱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近几年国内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绵和微生物中新发现的海洋生物碱及其生物学功能。 关键字:生物碱食物中的生物碱海洋生物碱药理作用生物学功能 正文:生物碱(alkaloid)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 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学活性。生物碱对人体的生理学作用 生物碱对机体的作用具有特异性,且与摄入量有关。适量对人体具有止痛、欣快、催眠等功效,过量或反复摄入,将导致成瘾。毒品就是一大类特殊生物碱品种。[1] 1食品中常见生物碱及其利用价值 1.1 罂粟壳中的阿片生物碱 许多食品中都包含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生物碱,对这些生物碱的分析将有助于防止生物碱滥用或中毒。罂粟壳中含有大量吗啡碱,易成瘾,不宜常服。近年来,发现有不少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罂粟壳,损害消费者健康的案例。通过测定食品中阿片生物碱,可判断是否掺入罂粟壳,其测定方法主要有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法、快速ELISA检测法、气相色谱法等。 1.2 番茄中的生物碱 番茄中青果生物碱含量较高,具有抑菌抑虫、抗炎、降低胆固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良好开发前景[2]。 1.3 绿茶中的生物碱 茶叶中咖啡碱含量较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人体具有强心、利尿、解毒等作用。可取代部分添加剂和药物,有巨大开发潜力。茶梗和纤维废料作为燃料使用没有经济价值,但是在特定条件下提取咖啡因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环保[3]。 1.4 荷叶中的生物碱 荷叶总碱具显著降血脂和降胆固醇活性,在减肥降脂产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其富集和分离方法、制定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在离子液体中用微波辅助萃取,已从荷叶中成功提取了3种生物碱[4]。 1.5 莲子心中的生物碱 莲子心含有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等生物碱。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体外抗氧化活动、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 1.6 槟榔中的生物碱 槟榔中主要含有的生物碱为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等,均与鞣酸结合存在。槟榔碱具有免疫抑制、肝毒性、致突变和畸形作用,在大鼠体内可能干扰某些内分泌器官[5]。2海洋生物中的生物碱 海洋生物碱作为海洋生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同样具有以上的生物学活性,它们有很多 可能成为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药用前景。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第五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药物分析教研室 第一节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一, 概述 生物碱是生物界除生物体必须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之外的所有含氮有机化合物,因其结构中氮原子上的未共享电子对而大多具有碱性. 生物碱绝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且活性是多方面的,因此中药制剂中有含有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时,常选择该中药含有的生物碱成分作为定性定量的依据. 二, 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 (一)结构特征 生物碱大多由C,H,N,O元素组成,极少数分子中尚含有其他元素;大多结构复杂,结构类型较多,主要有杂环类,大环类,萜类,甾类及有机胺类等. 结构中的氮原子有多种形式:脂氮,芳氮;季胺,叔胺,仲胺及伯胺;游离状态和与酸结合状态;还有以氮氧配位键形式存在的. 此外,结构中除烷烃,羟基取代外还有羧基,酚羟基等酸性官能团及酯键的取代. (二)理化性质 1,物理性状

多数生物碱为结晶型固体,少数为无定型粉末,还有一些小分子生物碱为液体,例如槟榔碱,菸碱等;液体状的生物碱及个别小分子生物碱尚有挥发性甚至升华性,如麻黄碱具有挥发性,咖啡因具有升华性等. 一般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但结构中具有较长共轭体系,并有助色团的,可显不同颜色. 生物碱结构中如有手性碳原子或为手性分子的具有旋光性,并大多与生物碱的生理活性有关,通常左旋体比右旋体生理活性强. 2. 溶解性 由于生物碱结构复杂,生物碱的溶解性也是多样化. 大多数生物碱成分极性较小,游离状态下难溶于水,易溶氯仿,乙醚,乙醇,丙酮及苯等有机溶剂, 与酸结合生成生物碱盐后水溶性增加,但与生物碱结合的酸不同,生成的盐水溶性也有差异,一般含氧无机酸及小分子有机酸的生物碱盐水溶性较大. 季铵型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易溶于水, 液体生物碱及一些小分子固体生物碱则既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剂. 含有酸性官能团或酯键的生物碱还可溶于一些碱液或热苛性碱液. 此外一些液体状态的生物碱和分子量较小的固体生物碱,如麻黄碱等具有挥发性. 因此,以中药制剂中的生物碱为指标性成分或特征性组分测定时,要注意结合生物碱成分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提取分离及净化方法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