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下第二单元认识钟表(二)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4.94 KB
- 文档页数:7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教案范文(精选7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范文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
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感受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认读半时时,分针指着“6”说清时针“走过了几”。
2、规范学生语言,将学生口语化的“几点”、“几点半”,说成“几时”、“几时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先给你们猜个。
“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睡觉。
”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呀?(钟表)2、我们通过看钟表,就能合理的安排时间,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看钟表。
(板书:学看钟表)(二)新授:1、观察钟面。
这是没画完的一个钟表,钟面上少了些什么呀?(1)少数字。
还有谁和他有一样的发现?看来你们在家里经常看钟表。
:(1~12)快伸出小手,指着屏幕上的数字数一数吧。
(课件,空表盘)刚才你们数的可认真了,还记得钟面最上面的数是几吗?(每次叫两三个学生)(课件:12)最下面是?(6),右面是?(3)左面是(9)这四个数在我们看钟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2和6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看看还缺点什么?(2)时针和分针。
预设:1、少了三根针哪三根针呀,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2、秒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有些表盘上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分针和时针,这两根针可重要了,要想知道几点,就需要他们的帮助。
a、除了12个数,钟面上还有什么?预设一:时针和分针。
你真了不起,都知道时针和分针了。
这两根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呀?(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你说的真准确,谁再来说说?(找三个同学说: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预设二:有两根针。
数学一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学看钟表教学目的: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重点难点: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和半时。
教法学法:操作法教具学具:钟表教学过程:活动一:师:下午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活动二:师:能把你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吗?让学生在全班进行汇报。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要学会看钟表。
板书课题:学看钟表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分别看时针和分针,得到整时。
师小结:钟面上的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在数学里我们叫几时。
师: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看钟表互相交流,分别看时针和分针指向几,得到半时。
师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师: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得到快几时。
师小结:时针指着几,分针快指着12的时候,叫快几时。
师: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自己得到答案,并进行全班汇报。
生组织并进行小结: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的数字过了12,就是几时刚过。
师:这四个同学谁先到家呢?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比较时间的早晚。
活动三: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汇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色,说出时针、分针分别指着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活动四: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学看钟表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整时半时快几时几时刚过作业布置:练习册习题教后记: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钟表》二、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了解整时的简便写法,会辨认“快到几时”、“刚过几时”。
2.在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4.渗透人文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整时”。
2.教学难点:认读“快到几时”、“刚过几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教具钟表模型、学具钟表模型、练习纸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想不想听个故事?一天,放学的时候,天下起雨来,班主任王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出校门口,叮嘱他们路上要注意安全,早点回家…….过来一会儿,王老师还是放心不下,就拨通了小力家的电话……叮铃铃铃~~~你好,小力,我是王老师,你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可以找学生配合表演小故事)小力说:“我到家时,钟面上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呢?要知道他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展示钟表)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钟表吗?(见过)关于钟表,你都知道些什么?1.认识钟面:生1:分针长长的,时针短短的。
师:请在你的小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
同位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提问:为什么你说它是分针?为什么你说它是时针?(分针长,时针短)生2: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板书:1-12数字)我们能不能从小到大数一数呀?师引导:手指数数的方向就是表针转动的方向,也叫顺时针方向。
(示范拨表针的方向2圈)2.认识“整时”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字、分针、时针。
那么怎样利用它们知道小力到家的时间呢?(屏幕显示钟面)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钟表的分针指着哪个数,时针指着哪个数?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就是5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整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师:星期一的早上,喜羊羊去叫懒羊羊上学,却看到懒羊羊还在睡懒觉,怎么也叫不醒,等他自己到学校后已经迟到了。
懒羊羊上课总是迟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大家给懒羊羊送了个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滴答提醒你,时间要珍惜。
学生们都猜到是闹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钟表。
(板书并出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二、主动探索1.你能读出下面的时刻吗?(出示几个钟表)学生互相讨论得出每个钟表的时刻2.你从这几个钟表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预设1:分针都是指着12预设2:时针指的数字都不一样预设3:分针指的数字都一样,时针指的不一样……通过多次讨论得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3.游戏巩固(1)我拨你说同桌之间,一个拨时钟,另外一个说出是几时,说对5个以后角色互换。
(2)我说你拨同桌之间,一个说几时,另外一个在钟表上拨出相应的时刻,说对5个以后角色互换。
4.你能写出下面的时刻吗?让孩子体会用电子表的形式写出几时三、巩固练习1.连线,把对应的钟表和时刻连起来。
4:00 11:00 7:00 1:002.图形出示小明的一天,根据钟表填写完成,分别几时做什么事情3.出示两幅图,周末的时候,都是9时,怎么一个在写作业,一个在休息?学生讨论明白:一个是在早上,一个是在晚上4.这些钟面上的时刻,再过一时是几时?3:00 9:00 5:00 11:00再过1时:4:00 10:00 6:00 12:005.猜谜语(1)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时针、分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6时)(2)太阳公公当空照,大地一片金灿灿,时针、分针叠一起,请问这时几时整?(12时)四、知识拓展介绍以前没有钟表的时候,人们是通过日晷来判断时间,后来慢慢发明了钟表,从机械钟到电子钟,计时越来越准确了。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半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师:在开始本节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先来听一首歌,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做一做。
(播放课件)师:同学们听完以后,谁来说说这首歌和什么有关?预设:钟表。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啦,今天高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钟表,你们喜欢吗?预设:喜欢师:那谁来说说钟表有什么作用呢?预设1: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预设2:还可以告诉我们几点师:既然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就要好好学习它,好好利用它。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孩子喜爱的音乐动画引出钟表,激发学生强烈的亲切感和探究欲,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1、师:同学们要想准确的认识时间,首先我们要先来认识钟面。
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啊?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2、师: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预设1:时针(短、粗)预设2:分针(长、细)预设3:12个数字、12个大格(课件出示钟面:依次出现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
师板书:时针、分针。
3、师:你知道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转动的吗?演示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用你的小手比划一下(明确表针转动的方向,为操作钟表打基础)[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钟面,并用实物钟表演示时针和分针并进行比较,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掌握指针和分针的特征观察是儿童发现和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孩子养成平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很重要。
第二课时
第6题:你发现了什么?
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使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
第7题:选一选。
学生先仔细观察图中小朋友的一天作息时间,再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我学会了吗?
学生观察情境图,小动物赛跑,根据图中出现的钟表,来判断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
三、课堂小结
这一单元你有哪些收获?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教学反思:
学生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但学生在理解钟表上画出时针和分针时,出错较多,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钟表》教学学案1认识钟表(一)项目内容1.钟表上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 )个大格。
2.读教材第19页例1和例2,回答下面问题。
分析与解答:钟面上的短针是( ),长针是( )。
(1)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是( )时。
(2)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5和6的中间是( )。
3.整时时,分针刚好指向( ),半时时,分针刚好指向( )。
4.整时时,时针刚好指向一个数,半时时,时针指向两个数的( )。
5.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认识整时、半时。
学具准备:钟面图。
1 认识钟表(一)1.12. 时针 分针 (1)5 (2)5时半3.12 64.中间5.2时 3时 5时 1时半 2时半 7时2 认识钟表(二)项目 内 容1. 写出钟面上显示的时刻。
2.小青和小林分别是什么时间到家的?(1)小青到家时,钟面上时针接近( ),分针位置接近12,我们就说小青快到( )时到家的。
(2)小林到家时,钟面上时针指向( ),分针在12的右侧不远,我们就说小林刚过( )时到家的。
(3)快到5时和刚过5时都可以说成大约( )时。
3.分针在12左边一点,时针指向几,我们就可以说( )几时;分针在12右边一点,时针指向几,我们就可以说( ) 几时。
4.填空。
大约 时 大约 时大约 时 大约 时 大约 时大约 时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学具准备:钟面。
2认识钟表(二)1.10时12时10时半8时半2.(1)5 5(2)55(3)53.快到刚过4.7108510 2。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4、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渗透人文思想。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2、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出示谜语生:钟表师:没错,就是钟表,也可以说是闹钟、表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和神奇的钟表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师:生活中钟表有很多种,你知道哪些呢?生自由回答,说说自己对钟表的认识,可以交流自己的关于钟表、时间的生活经验。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面师:老师也找了一些钟表来,他们长得真是各种各样!但其实钟表很多地方都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钟表。
仔细观察看看这些钟面上都有什么?生:数字,时针分针。
师:这上面有数字,那说能说些下都是那些数字,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数。
师:其实啊,钟表上的指针他转动的方向是有一定规律的,不是随便转动的,他转动的方向是按照数字从小大到达顺序来转动的,大家先来数一数。
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指针的转动,是这样。
走过1,再走过2,师:刚才有学生说这上面有时针和分针,那你能说一下你是怎么区分的吗?生:长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钟表了,那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钟表说我来帮你们,你们只要学会了看我,就知道时间了!(一)学习整时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钟表,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教案2 青岛版六三制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的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钟表模型、ppt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教师提出上课的要求:动手、动脑、动口。
指着屏幕中正在转动的钟表,问学生认识吗?直接板书课题:认识钟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18页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用数学眼光观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二、解决问题1、认识钟面首先咱们先来看看钟面上都有哪些小秘密?请看要求(屏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观察交流情况)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学生说完后)下面咱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同学们的发现,请看屏幕钟面上有12个数字,(边说屏幕边闪烁数字),有指针,其中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板书:1—12,长:分针短:时针)钟面上还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叫秒针,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跟时针和分针有关的知识。
同学们注意看,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转动的,你用手比划一下,对,它们是这样(手势)转动的,从1转到2,从2转到3……从11转到12,从12转到=1,这样重复转动,我们把钟表转动的这个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
2、认读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1)认读整时同学们已经认识钟面了,那我们如何根据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数字不同来读出某一个时刻呢?下面我们就通过解决这几个问题来学习怎样认读时间。
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样认的?请同学们先在钟面上拨出这个时间,同桌交流一下这是什么时间?谁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一听?你能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请你试一试:屏幕出示3时、7时、10时让学生认读。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教学教案二、下雨了——认识钟表■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表,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下雨了”这一生活情境为素材,以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
“自主练习”第3题给奶奶过生日、第5题观看马戏团,第7题上学放学等素材更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通过设计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练习,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增强其用数学的眼观看待生活的意识。
2、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钟表以前,已经积累了一定关于钟表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对时间并不陌生。
部分学生已经会认读整时,知道长针、短针等。
教材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长针、短针的规律,正确探索出“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的认读方法。
3、练习设计丰富多彩,重视观察、比较、操作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自主练习”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有根据钟面填写时间、给钟面补画时针、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
这些练习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巩固数学知识。
4.人文思想贯穿教材中,重视思想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
认识钟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8-22页信息窗1.第20页自主练习1-5题教学目标: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初步认识“大约几〞(“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 在借助生活经历, 知识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培养观察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3.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养成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4.体会到教师的关爱, 渗透人文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整时〞和“半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半时〞、“大约几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教具、学具:教师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每组一个〕。
教学过程:一、利用情境图, 提出问题谈话引入。
师: 一天, 下着大雨, 下午放学了, 教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 由于在放学的时候, 小力、小云、小青、小林四位同学没有家长来接, 是自己回家的, 教师放心不下, 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请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画面〔出示情境图〕, 你能用几句话来表达这个画面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
【培养能看懂图意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师: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1)师: 你能根据刚刚了解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板书: 以下三个问题。
(3)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4)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青和小云分别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提了这么多问题, 你知道小力、小云、小青和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吗?【依据“下雨了, 教师给学生打询问四个学生打架的时间〞这一情景,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在师生的交流中有机渗透了师生情, 让学生明确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及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二、你问我说1.认识钟面。
学生自由说四个同学到家的时间, 并且让学生自己判断的理由。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
导学案
设计人:姓名: 班级:
教学目的: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快几时”
重点难点:认识钟表,认识快几时。
教法学法:操作法
教具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师:钟表上长针叫_________,短针叫___________.
那么如何认识整时呢?如何认识半时?
2、你知道分针和时针是怎样转动的吗?
活动二: 1、
( )
2、这个钟表表示的是什么时刻?先自己想一想,再说给同位听。
3、小结:分针快指着(),时针快指着几,就是快几时。
活动三:自主练习
1、写出时刻。
()
( )
( ) ( )
最早的时刻是( ),最晚的时刻是()。
你能把它们从早到晚排起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根据时刻在钟表里画出时针,分针吗?
快7时快10时快3时大约3时
快1时
快 6时大约6时快12时
快8时 快9时 快11时 大约11时
大约4时 大约5时 大约 2时 快2时
3、画出下面时刻的钟表。
快6时 快3时 快9时 快11时 快12时
大约5时 大约2时 大约8时 大约10时 大约6时
快8时 快9时 快1时 大约4时 快5时。
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大单元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主题是“下雨了——认识钟表”。
本节课主要通过认识钟表,使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时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读取和表示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4. 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以下相关知识:1. 学生已经认识了数字,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排序和比较。
2. 学生已经学习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如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等。
3. 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如下:1.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集中在直观、形象的事物上,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学习。
2.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上,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表现为直观型和动手型,喜欢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来学习。
学生在本节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下:1. 学生可能对钟表的读取和表示方法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读取和表示时间。
2. 学生可能对时间的抽象概念感到难以理解,不知道如何将时间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3. 学生可能对钟表的操作和调整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操作和调整钟表。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时间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时间的读取和表示方法。
【教学设计】《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具钟面。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一个学具钟。
【学情分析】《认识钟表》是一年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一般来说,一名7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
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游戏激趣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谜面: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好吗?“一家三兄弟,高矮各不齐,嘀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
这是什么?(钟表)。
2、师:你在哪儿见过钟表?老师这儿也搜集了一些钟表的图片。
一起欣赏一下。
3、师:钟表有什么作用呢?师小结:钟表的作用真大呀,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为了能更好的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所以我在引入课题的时候,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更快的溶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
认识钟表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教学过程:一、回忆呈现,理解知识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联系生活举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想不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意思的问题?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钟表王国。
2.看时间涂色,课件出示自主练习1(1)谈话:你们看,钟表王国里的表漂亮吗?你都看到了哪些形状的表呢?学生可能回答:会很漂亮,钟表有小狗、小兔等。
谈话:你们想得到自己喜欢的表吗?那得先听听钟表王国国王的意见。
(2)声音动画:小朋友,欢迎你来钟表王国,想得到好看的表吗?那你就用你敏锐的眼睛观察一下各个钟表,上面的时间各是多少呢?你认识吗?(3)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汇报(学生回答,师指图)学生回答时让学生说出这样回答的理由,进一步复习学看表的方法,并及时奖励。
3.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了钟表王国里的钟表,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钟表王国国王夸你们真聪明,你们高兴吗?(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发现已学知识,进一步辨认整时、半时以及不到几时和几十刚过。
)三、提升练习,加深理解1.认一认、说一说(1)谈话:咱们一道小红家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2)谈话:这是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你能仔细观察,把它连成一个故事说一说吗?先自己说一说,再在小组里面交流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谈话:你能说一说自己的生活安排,制定出作息时间表吗?全班交流,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规律。
2 认识钟表(二)
项目 内 容
1. 写出钟面上显示的时刻。
2.小青和小林分别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1)小青到家时,钟面上时针接近( ),分针位置接近12,我们就说小青快到( )时到家的。
(2)小林到家时,钟面上时针指向( ),分针在12的右侧不远,我们就说小林刚过( )时到家的。
(3)快到5时和刚过5时都可以说成大约( )时。
3.分针在12左边一点,时针指向几,我们就可以说( )几时;分针在12右边一点,时针指向几,我们就可以说( ) 几时。
4.填空。
大约
时 大约 时 大约 时
大约
时 大约 时 大约 时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学具准备:钟面。
2 认识钟表(二)
1.10时12时10时半8时半
2.(1)5 5 (2)5 5 (3)5
3.快到刚过
4.7 10 8 5 10 2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1.3.133.13.202114:4214:42:15Mar-2114:42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三日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423.13.202114:423.13.202114:4214:42:153.13.202114:423.13.2021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3.20213.13.202114:4214:4214:42:1514:42:15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Saturday, March 13, 2021March 21Saturday, March 13, 20213/13/2021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时42分2时42分13-Mar-213.13.2021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21.3.1321.3.1321.3.13。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三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4:4214:42:153.13.2021Saturday, March 13, 2021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1.3.133.13.202114:4214:42:15Mar-2114:42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三日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423.13.202114:423.13.202114:4214:42:153.13.202114:423.13.2021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3.20213.13.202114:4214:4214:42:1514:42:15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Saturday, March 13, 2021March 21Saturday, March 13, 20213/13/2021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时42分2时42分13-Mar-213.13.2021
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21.3.1321.3.1321.3.13。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三日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4:4214:42:153.13.2021Saturday, March 13, 2021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