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摩口诀

按摩口诀

按摩口诀
按摩口诀

按摩口诀

古人留下按摩经,一般手法人不明,人身经络有十二,三百六十五络通,周流一日零一夜,气滞血凝病即生。肿痛有余古来理,酸麻之间气血行,不用汤药来导引,按摩顺得手法平,手法深浅按住病,重按轻抬要少停。余今按摩已多载,酿作歌诀传後生,学者如能明此诀,疗病犹如火化冰,庸医多不明此理,莫把按摩术看轻。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此乃要摧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承扶闭结用脚踩,此穴阴股绾中央,腿上酸麻气血降,患者不觉细参详。阳陵泉在膝外侧,振动小筋痛难当。承山能治五脏病,伸手摸捏痛非常。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难言不要忙,此穴能调周身气,寒火腹痛立消亡。按摩能调阴阳气,总使气血归位乡,运妙手功胜良药,著手成春变安康,救灾济世行方便,存仁施德寿延长。【此训为先师胡秀璋教授所传授,余结合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整理如上】

完整版按摩操口诀

晨会按摩操 各位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放松,一起来做个按摩操。 请伸出你的双手,没带的可以和旁边的伙伴借一双! 请把双手放在你前面伙伴的肩膀上,一起放松我们的身体。 1.伸出你们的九阴白骨爪,帮你前面的一位伙伴按摩一下我们的大脑,放松一下! 口令:摸摸你的头啊,奖金不用愁; 摸摸你的头啊,好多的油啊; 摸摸你的头啊,今年你最牛啊;摸摸你的头啊,工作要加油啊; 2.按摩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轻轻的,让他感受我们真诚的服务。 口令:揉揉你的肩啊,平时少抽烟啊; 揉揉你的肩啊,早晨要锻炼啊; 揉揉你的肩啊,工作要领先啊;揉揉你的肩啊,业务要熟练啊; 3.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后面的伙伴用你的两个小拳头帮他捶捶背。 口令:拍拍你的背啊,干活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晚上早点睡啊; 拍拍你的背啊,快乐永相随啊; 拍拍你的背啊,事业有所为啊; 拍拍你的背啊,喝酒不能醉啊; 拍拍你的背啊,睡觉要盖被啊; 拍拍你的背啊,拓展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烦恼全都没啊; (上敲敲,下敲敲,左敲敲,右敲敲,随便再敲敲,我继续往下敲,再敲,不停敲,好了,不能再敲了!再敲就出事了!) 问一下前面的伙伴,爽吗?爽! 4.大家双手举起来,沿着前面伙伴的身体慢慢往下,再往下,好,停,让我一起帮我们的伙伴拍拍腰,放松下腰部! 揉揉你的腰啊,工资要上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好多的肥膘啊; 揉揉你的腰啊,计划按时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永远不会老啊; 5.好的,我们继续,下面把左手放在伙伴们的肩膀上,右手伸出来,伸出其中的一个指头,慢慢的画两个圈,接下面,我们要考验一下大家的反应能力,做一个快速反应题,以最快的速度在你前面一位伙伴的腋窝下,挠痒痒! 好的,全体下后转!中国有句古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下面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抱怨了! 1、双手伸出来,帮我们的伙伴们按摩一下太阳穴,放松一下! (双手伸出来,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活的长久,佛说人的耳垂越大就越会活的越久,下面让我们一起帮我们的伙伴轻轻的拉拉耳垂,祝福他活的更加长久。) 3、按摩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轻轻的,让他感受我们的服务。 4、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后面的伙伴用你的双手帮他拍拍背。 (上拍拍,下拍怕,左拍怕,右拍拍,随便再拍拍,我继续往下拍,再拍,不停拍,好了,不能再拍了!再拍就拍到屁股了!) 问一下前面的伙伴,爽吗?爽! 5、双手举起来,沿着前面伙伴的身体慢慢往下,再往下,好,停,让我们一起帮伙伴拍一拍大腿的外侧,注意还是外侧,不是内侧哦!(有人发出了邪恶的笑声。) 6、下面请各位把双手举起来,轻轻的画两个圈,想象一下今天的工作一定是收获多多,快乐多多!好的、听清口令做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在你前面一位师父徒弟的腰部,挠痒痒!

小儿推拿三字经

小儿推拿三字经

————————————————————————————————作者:————————————————————————————————日期:

原文地址:小儿推拿三字经摘自《幼科推拿》赵鉴秋编著作者:阿瑞 《推拿三字经》为光绪年间(1877年)徐谦光所著,尚未见刊本。青岛市中医院于1958年根据李德修老师收藏多年的抄本,油印了数十册,作为学习李老小推拿经验的资料。因李老已谢世多年,作者曾向其后人寻求原手抄本而不得。现仅以青岛市中医院1958年的油印本为依据,作以浅释。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推拿三字经》所记载的推拿技法,多为治疗当时民间流行的某些成人及小儿疾病时所用,尤其对痢疾、腹泻、脱肛、霍乱、瘟疫、痨瘵、痰喘、疮肿、惊风,癫狂、牙痛、腹痛等病的症状、诊断、取穴、预后、疗效等方面,叙述较详。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些认识和提法,显然不适合于当代。为尊重原著,全面反映推拿三字经派的特色,作者一并作以浅释,而不只拘于小儿。仅供参考。 清代民间无钟表,推拿计时靠计数,故《推拿三字经》中有“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等词句,均指推拿次数而言。推拿次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是根据病人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灵活掌握,临床治病不必拘泥此数。 徐谦光名宗礼,字谦光,号秩堂公。 奉萱堂侍奉母亲治病。 药无缘母亲服药即吐,无法治疗。 推拿恙用推拿治疗母病,不药而愈。 自推手从此开始用推拿为人治病。 辨诸恙辨明证候,确定推拿治法。 定真穴找出治病的有效穴位。 画图彰画图明示各穴的部位,以备后人学习。 上疗亲对上治疗双亲或长辈之疾。 下救郎对下解救百姓孺婴之患。 推求速推拿应速度快,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宜,速度快可加强气血进行,消除病邪,推大人从应快且重,推小儿应快而轻。 惟重良推拿注重良方,辨证取穴、手法轻重适当,即可见效。 独穴治独穴是指只取一个穴位治病,久推,以取效为度。 大三万16岁以上为大人,推按3万次,约相当150分钟,成人皮坚、感觉较钝,推拿次数宜多,时间宜长,临床不必拘泥定数。 小三千5岁至15岁为小,小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推拿次数宜少。 婴三百4岁以下为婴,婴儿气血脆弱、皮肤较嫩,感觉灵敏,推拿次数更要减少。 加减良推拿次数,应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情轻重,灵活运用。 分岁数区分病人年龄大小。 轻重当看明病的轻重,选用适当手法进行治疗。 从吾学自从我学习、动用推拿治病以来。 立验方不断总结经验,创立用独穴治病的有效良方。 宜熟读对已有的良法,应熟读牢记。 勿心慌临床施治认真仔细,切勿粗心大意。

推拿口诀

推拿小儿总诀歌(清)骆如龙 推拿小儿如何说。只在三关用手诀。 掐在心经与劳宫。热汗立至何愁雪。不然重掐二扇门。大汗如雨便休歇。 若治痢疾并水泻。重推大肠经一节。侧推虎口见工夫。再推阴阳分寒热。 若问男女咳嗽诀。多推肺经是法则。八卦离起到干宫。中间宜手轻些些。凡运八卦开胸膈。四横纹掐和气血。五脏六腑气候闭。运动五经开其塞。 饮食不进儿着吓。推展脾土就吃得。饮食若进人事瘦。曲指补脾何须歇。 直指推之便为清。曲指推之为补诀。 小儿若作风火吓。多推五指指之节。 大便闭塞久不通。盖因六腑有积热。小横肚角要施工。更掐肾水下一节。 口出臭气心经热。只要天河水清彻。 上入洪池下入掌。万病之中都去得。 若是遍身不退热。外牢宫上多揉些。 不问大热与小炎。更有水底捞明月。天门虎口肘诀。重揉顺气又生血。 黄蜂入洞医阴病。冷气冷痰俱治得。 阳池穴掐心头痛。一窝风掐肚痛绝。威灵总心救暴亡。精宁穴治打逆噎。 男女眼若往上翻。重掐小天心一穴。二人上马补肾经。治得下来就醒些。 男左女右三关推。上热退下冷如铁。 寒者温之热者清。虚者补之实者泄。 仙人留下救儿诀。后学殷勤谨慎些。 [推拿]小儿推拿常例手法 小儿推拿疗法的常例手法包括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拿肩井,无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其中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拿肩井一法在每次推拿结束时应用。在推拿时,可蘸用少许清水、葱姜汁或麻油。 2.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二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等症。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

1、感冒 平肝清肺10 天河水15 掐五指节3遍 发热重:+推六腑15 提捏大椎10次 鼻塞重:+揉阳池10 呕吐:+清胃10(运八卦) 咳、痰:+运八卦10 痰盛+清补脾10 伴惊风:平肝30 清肺15推天河水30 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2分钟斜视相反方向捣 夹滞:+运八卦15 清脾(胃)10 便有食:+清大肠10 2、寒热往来 分阴阳10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 3、急性支气管炎 运八卦15 平肝清肺10 清胃10 天河水10 发热超38.5+推六腑10 喘重改为逆八卦 喘重湿罗音+小横纹10 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10 慢性支气管炎 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 揉二马10 补脾10 平肝清肺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清胃5推六腑15 方法二:揉二马10 补脾10 清肺10天河水10 4、肺炎 逆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 高热惊厥+捣小天心2 头痛鼻塞+揉阳池10 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推大四横纹10天河水10 5、顿咳(百日咳) 逆运八卦15揉小横纹15清胃10天河水或推六腑10 +-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改用逆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捣小天心5 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改用揉二马10清补脾10 揉小横纹10天河水10 6、厌食 运八卦10清胃10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脊5-7遍 7、鼻炎 寒症:平肝清肺10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5 热症:天河水10平肝清肺10揉阳池10 8、鼻窦炎 平肝清肺20推六腑15揉阳池10 9、扁桃体炎 平肝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 热重+推六腑20-30 10、口腔炎 发热者:清胃10天河水20推六腑10 不发热:去推六腑 11、口疮 选择一:清胃15天河水15推大四横纹10 选择二:清脾15清胃15天河水10 发热+推六腑20 流口水+揉小横纹10 烦躁惊悸+捣小天心2分钟 外用西瓜霜、冰硼散 12、哮喘 寒性:逆运八卦15揉外劳宫10推大四横纹10清肺5 热性:逆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缓解期:揉二马15清补脾15运八卦10 热重:+推六腑15 13、脘腹痛 气郁腹痛:平肝15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揉板门10 食积腹痛:平肝10清胃10清脾10运八卦15揉板门15清大肠15 寒性腹痛: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运八卦 15推天河水10 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10 热性腹痛:平肝10清胃10推天河水10揉板门15 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清脾10清胃10 清大肠15推大四横纹15 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 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平肝15第二次15清胃 10清大肠10 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天河水 10 虚寒腹痛:揉外劳宫15清补脾10揉板门15推大四横纹 10 14、呕吐 伤食呕吐:揉板门15运八卦15清胃10清补脾10 胃热呕吐:清胃15平肝10推天河水10运八卦15 腹痛+揉板门15 便秘+清大肠10 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10揉板门15清胃10运八卦15 清补脾15 夹惊呕吐: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揉板门15天河水 10揉外劳宫10 胃寒呕吐:揉外劳宫15揉板门15平肝10清胃10运八 卦15 外中寒邪兼腹痛+揉一窝风15 有形寒积+清大肠15 寒伤脾胃+清补脾10兼冷泻亦同 15、呃逆 实证有热者: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 虚证有寒者: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清补脾15 16、疳积 揉二马15补脾15平肝5 腹胀重+推大四横纹10 有痰者+运八卦10 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5平肝5 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 17、自汗盗汗 自汗:揉二马15清补脾10运八卦10清肺5 盗汗:运八卦10揉二马10天河水10平肝5 18、遗尿 揉二马20清补脾10揉外劳宫10 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 尿 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5、推 天河水10 19、脱肛 补脾15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0 大便干+运水入土10 脾肾不足便溏+揉二马10 20、便秘 选择一:清补脾10清大肠15运水入土10平肝5 选择二:独揉神阙15 略带热像:运水入土10清大肠15平肝清肺10天河水5 腹胀+推大四横纹10 21、腹泻 伤食泻 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利小便10 +-腹痛重者+揉外劳宫10-15 轻症(5-6次) 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 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运八卦10揉二马10清胃10推六腑10 脾虚泻 轻症:揉外劳宫10清补脾10平肝5 +-有热者+天河水15 重症:揉二马10清补脾10清补大肠15 寒泻 揉外劳宫20清胃10天河水10 热泻 选择一:推六腑15清大肠15清脾胃10下推七节骨2 分 选择二: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 +-推1-2次减轻,可酌情改用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 15平肝5 22、痢疾 慢性痢疾 选择一:揉外劳宫15清补大肠15揉二马10平肝5 选择二:清补大肠,独穴推40效佳 急性痢疾 白痢: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5清补脾10 +-有热者+推天河水20平肝5 体虚者+揉二马10 23、赤痢 选择一:推六腑15清脾10清胃10清大肠15利小便5 下推七节骨2分 选择二:推六腑15运八卦10清大肠15平肝5下推七节 骨2分 高温退后 选择一:清大肠,独推40 选择二:清补大肠15运水入土10利小便10 急惊风 抽风缓解后,推六腑20平肝清肺10推天河水10捣小天 心5 +-胸闷+运八卦10 头痛或角弓反张+揉阳池10掐精灵、威灵,掐五指 节(每节5次) 急救或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 24、慢惊风 揉阳池10揉二马15补脾10捣小天心5平肝5 +-痰盛+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 腹痛+揉外劳宫10 腹痛泄泻完谷不化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0清补大 肠10平肝(或捣小天心)5 推拿结束后均掐五指节,掐精灵、威灵。抽风缓解后禁 睡 25、惊风变证 惊风前仆:上捣小天心,李老当时以100下为一次;揉 二马、阳池, 各100下;掐左右合谷,各100下。以上为一次治疗程 序。但上捣小 天心不能过用,如过用,症状反成后仰。 胎风:治法一平肝15揉阳池15清肺10天河水 15掐五指节2分 治法二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 揉板门15天河水10揉外劳宫10 洗浴受惊 平肝15揉阳池15掐五指节2-5分钟 26、惊风后遗症 目睛不正:向相反方向捣小天心2-5。左斜右捣,右斜左 捣,上斜下捣, 下斜上捣,斗睛由中心向两侧分 捣,中病即止。 余风未尽:平肝15揉阳池10 余热不清:平肝15清肺15天河水15 耳聋:平肝15补肾15 痰多: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捣小天心10 下肢失灵:揉二马15清补脾(多推取效)20 喑哑:天河水15清肺10,最后加清补脾15, 以助肺金 四肢拘挛:(病因复杂,须依次治疗) 治法一风热尚盛,平肝15清肺10天河水10 治法二醒镇清窍,揉阳池15下捣小天心10 治法三舒筋,益脾肾,平肝10清补脾10 治法四补肾,调和气血,推大四横纹10,掐五指节2-5 治法五最后揉二马10补益肾中水火收工 余邪成痫:轻平肝15清补脾10揉二马10捣小天心10 掐五指节一遍收尾 重平肝15清补脾15推六腑15 捣小天心10掐五指节一遍收尾 27、癫痫(羊癫疯) 重平肝15清补脾15推六腑15捣小天心10 轻平肝15清补脾10揉二马10捣小天心10 两种方法最后都要掐一遍五指节 28、水痘 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 +-热重者去天河水改用推六腑30 头痛+揉阳池10 呕吐+揉板门10 29、痄腮(腮腺炎) 推六腑20清胃10每日1次,3-4次可消 +-男孩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疼痛下坠。治法改用: 选择一:揉二马15补脾10利小便10 选择二:揉二马15平肝10清胃10天河水10 30、麻疹 一般疹子 发热不高(39℃以下):平肝清肺10天河水10清胃10 高烧(39.5℃以上,麻疹不透并发肺炎):推六腑20平 肝清肺10清胃10 +-咳喘重+运八卦15 黑疹子 揉外劳宫20推六腑30平肝清肺10清胃10 +-喘重+推大四横纹10 惊悸抽风+捣小天心1-2分钟 白疹子 揉外劳宫15平肝清肺10揉二马15推天河水30 +-体温不升,体质虚弱者,去二马、天河水,+推三关10 再服香菜水,一般可出 麻疹后腹泻 清胃5清补大肠10平肝清肺10天河水15,临表消失, 用清补脾15揉二马10善后 麻疹后咳喘 平肝清肺10天河水10运八卦10,症状消失后用清补脾 15揉二马10 麻疹逆证 逆证阴证:平肝清肺15天河水30 +-兼泻+利小便穴10(即膀胱穴和小肠穴),清补大肠穴 15 兼喑哑仍用平肝15(手法力量加重),清肺15(手 法力量加重), 加清胃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唇干口渴过甚,加清胃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咳嗽较重,仍用清肺15(加重),加运八卦20 兼咽喉红肿,仍用天河水30(加重),加清胃5-10 兼目赤太甚,仍用平肝15(手法力量加重) 服食热性发物,发疹上多下稀,加清胃5-10(不可 过用) 发痒发喘+运八卦15 误食酸凉,体温渐减,加揉二人上马15 伤热,适当+清胃5,重者+推六腑20 伤凉,+揉二马10,也可加揉外劳宫10 如麻疹仍不畅透,+揉二马15 逆证阳证: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仍不畅透,加揉二 马15 邪毒入血:推六腑20揉二马10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 +-体温陡降,未见疹色变黑,先强心助阳,如体温渐复, 为有转机,在议他治,穴 用推三关15揉二马15,或揉外劳宫15。如体温陡降, 汗出如珠或疹色已黑者不救。 邪闭不出:拿列缺2,回生之后如能得汗,为有转机, 然后平肝清肺10天河水15 并加揉二马10助之。 麻疹变证 麻疹倒回:拿列缺2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揉二马10 +-如见寒象+推三关10 腹痛+揉外劳宫10 如见透出,仍用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 麻疹肺炎:平肝清肺10天河水15运八卦20 +-热盛+推六腑20 如见其他兼证+穴与肺炎相同,唯清胃不宜过重,恐 碍麻疹透发。 31、夜啼症 1、面部现青色者,平肝10(为主)天河水15揉外劳宫 15 2、消化不良者,上法加清补脾10 32、夜惊症 病程短者,取平肝10清补脾10天河水15运八卦15 迁延日久者,取平肝10清补脾10天河水15运八卦15 揉二马15 33、新生儿黄疸 1、湿热型:平肝5推六腑10利小便5 2、寒湿型:揉外劳宫10平肝5清补脾10 +-热像不重者,推六腑改用天河水10。以上均可间断用 揉二马5-10,以免过于寒凉。 34、新生儿吐乳 1、热者:运八卦10清胃5天河水10揉板门5 2、寒者:揉外劳宫10清补脾10揉板门5 +-热重者,去天河水改用推六腑10 腹胀者+推大四横纹10 35、囟门闭合晚 选择一揉二马15揉阳池10推三关10补脾15平肝5推 大四横纹10;以上二马、补脾为主穴, 其他可轮流加用1-2穴 选择二独用揉二马30-60 36、脑发育不全 平肝10揉二马15揉阳池10捣小天心1-2分钟 37、疝气 平肝10揉二马15补脾10揉外劳宫10;或独用揉二马 30以上 38、鞘膜积液 平肝10揉二马15清补脾10清补大肠10 保健 益气健脾 主穴:清补脾15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 配穴: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平肝5 益气健脾温中散寒消积 用法:2-3天一次或一周1-2次。推拿时主穴一般全用, 配穴则可选用1-2个。 益气补肺 主穴:平肝清肺10 清补脾15 推大四横纹10 配穴:天河水10揉二马10揉外劳宫10 益气固表培土生金 用法:如上 益气补肾 主穴:揉二马15补脾15揉外劳宫10 配穴:平肝5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固元气壮水火 用法:如上 安神益智 主穴:揉二马20揉阳池10 配穴:平肝5-10天河水10捣小天心1-2 安神益智补肾填精 用法:如上

------五百钱解穴--(口诀)------

五百钱解穴(附:案例) (又名:拿奇推拿、推宫过血、开关解锁) 卷一;人体全身概论 人之所生存,其理在于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气与血为人 生养命之源,循行全身, 而经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规,经行 之时亦有一定之序。气在前走血在后行,和时在血较交和处,长短分寸.丝毫不差。人生十二经,气血沿经络循环一周, 气血必有一度,其经行侧以十二时为准。对人身施其拍.摸. 拿可制人于生死。 世人周身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 计一百零八穴。合为一百零八关,内有八穴无救,为龙泉穴,左右燕窝穴,金钱穴,风海穴,左右笑腰穴,仙鹅取血穴, 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伤人,损阴德也。 看症,男左女右,不论男女老少从中指放一箭,眼活心 惊方可动手用药,眼木心死不可乱动手用药,此症大小、夫妇、周身骨节、人龙毫毛孔穴各有差别。 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天有 日月,人有两目(日月为明);天有十万八千星斗,人有十

万八千毫毛孔窍。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天有日月循环,人有气血周走,凡人周身气血轮流行走十二宫,星夜行走五十三度;天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层楼;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骨节,无人长得齐.牙齿三十六个,无人生得齐。毫毛有十万八千零四根,无人算得齐; 胸肋骨八长四短,女人多有二根乘夫骨。背龙骨二十四气皆通。 气为云,血为雨。肝肺为曰月,心胆为星斗,主五脏六腑。五脏者,心,肝,脾,肺,肾。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肝气通目,能视万物,胃通气口,能知五味,肺气通鼻,能闻香臭,肾气通耳,能听音心,心气通舌,能说能言。此为五脏,胆乃肝之腑,胃乃脾之腑,膀胱乃肾之腑,命门乃三焦之腑,小肠乃心之腑,大肠乃肺之腑,此为六腑。左为肾,右为命门,何为三焦,自上膻中为上焦,自肚脐为中焦,自脐下为下焦。脾气过脐,能消食化,脾为气母,肺为气口。将台为泰山,两手为前山,两脚为恒山,眼泪为肾水 ,汗为潮水,鼻液为生水,口液为阴水,大便为青水,小便为金水,一份田为丹田。眼目左为太阴,右为太阳。天有曰月星辰,人有目珠光明,胆属金木水火土,清净内应胆一寸三分,无血无肉无骨。 人日夜有三万六千次进出气,行走五十三度。排骨八长四

小儿推拿三字经原文.

徐谦光奉萱堂药无缘推拿恙自推手辨诸恙定真穴画图彰上疗亲下救郎推求速惟重良独穴治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分岁数从吾学立验方宜熟读勿心慌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幼婴者加减量治缓症各穴量虚冷补热清当大察脉理宜详浮沉者表里恙迟数者冷热伤辨内外推无恙虚与实仔细详字廿七脉诀讲明四字治诸恙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细心详色红者心肺恙俱热症清则良清何处心肺当退六腑即去恙色青者肝风张清补宜自无恙平肝木补肾脏色黑者风肾寒揉二马清补良列缺穴亦相当色白者肺有疾揉二马合阴阳天河水立愈恙色黄者脾胃伤若泻肚推大肠一穴愈来往忙言五色兼脾良曲大指补脾方内推补外泻详外泻良泻大肠 立去恙兼补肾愈无恙若腹痛窝风良数在万立无恙流清涕风寒伤蜂入洞鼻孔强若洗皂 鼻两旁向下推和五脏女不用八卦良若泻痢推大肠食指侧上节上来回推数万良牙痛者骨髓伤揉二马补肾水推二穴数万良治伤寒拿列缺出大汗立无恙受惊吓拿此良不醒事亦此方或感冒急慢恙非此穴不能良凡出汗忌风扬霍乱病暑秋伤若上吐清胃良大指根 震艮连黄白皮真穴详俱此方向外推立愈恙倘泻肚仍大肠吐并泻板门良揉数万进饮食亦称良瘟疫者肿脖项上午重六腑当下午重二马良兼六腑立消亡分男女左右手男六腑女三关此二穴俱属凉男女逆左右详脱肛者肺虚恙补脾土二马良补肾水推大肠来回推久去恙或疹痘肿脖项仍照上午后恙诸疮肿照此详虚喘嗽二马良兼清肺兼脾良小便闭 清膀胱补肾水清小肠食指侧推大肠尤来回轻重当倘生疮辨阴阳阴者补阳清当紫陷阴 红高阳虚歉者先补强诸疮症兼清良疮初起揉患上左右揉立消亡胸膈闷八卦详男女逆运八卦离宫轻痰壅喘横纹上左右揉久去恙治歉证并痨症歉弱者气血伤辨此症在衣裳人著褡伊著棉亦咳嗽名七伤补要多清少良人穿褡他穿单名五痨肾水伤分何脏清补良在学者细心详眼翻者上下僵揉二马捣天心翻上者捣

培训按摩操口诀升级版

按摩操顺口溜 方案一: 摸摸你的头啊,奖金不用愁; 摸摸你的头啊,好多的油啊; 摸摸你的头啊,今年你最牛啊;摸摸你的头啊,工作要加油啊; 揉揉你的肩啊,平时少抽烟啊; 揉揉你的肩啊,早晨要锻炼啊; 揉揉你的肩啊,工作要领先啊;揉揉你的肩啊,业务要熟练啊; 拍拍你的背啊,干活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晚上早点睡啊; 拍拍你的背啊,快乐永相随啊; 拍拍你的背啊,事业有所为啊; 拍拍你的背啊,喝酒不能醉啊; 拍拍你的背啊,睡觉要盖被啊; 拍拍你的背啊,拓展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烦恼全都没啊; 揉揉你的腰啊,工资要上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好多的膘啊; 揉揉你的腰啊,计划按时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永远不会老啊; 版本二: 各位亲爱的伙伴(家人)们,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扭动我们的身体!在今天培训开始前,先彻底的享受一下!我们一起来做个按摩操。 请伸出你的双手,没带的可以和旁边的伙伴借一双! 请把双手放在你前面一位伙伴的肩膀上,一起扭动我们的身体。 1、伸出你的左手,那支是左手,千万注意哦,还没有开始呢,大家都有点晕了!(伸出你的“九阴白骨爪”)帮你前面的一位伙伴按摩一下智慧的源泉,我们的大脑。 2、双手伸出来,帮我们的伙伴按摩一下太阳穴,放松一下! 3、按摩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轻轻的,让他感受我们的服务。 4、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后面的伙伴用你的两个小拳头帮他捶捶背。(上敲敲,下敲敲,左敲敲,右敲敲,随便再敲敲,我继续往下敲,再敲,不停敲,好了,不能再敲了!再敲就出事了!) 问一下前面的伙伴,我的服务你满意吗?满意就大声的告诉他! 5、双手举起来,沿着前面伙伴的身体慢慢往下,再往下,好,停,让我一起帮我们的伙伴拍一拍大腿的外侧,注意是外侧,不是内侧哦!(有人发出了邪恶的笑声。) 6、好的,我们继续,下面把左手放在队友的肩膀上,右手伸出来,伸出其中的一个指头,慢慢的画两个圈,接下面,我们要考验一下大家的反应能力,做一个快速反应题,以最快的速度在你前面一位伙伴的腋窝下,挠痒痒! 好的,全体下后转!中国有句古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下面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抱怨了! 1、好的,同样伸出你的左手,帮你前面的一位伙伴按摩一下智慧的源泉,我们的大脑。(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备注:一般情况4个八拍) 2、双手伸出来,帮我们的伙伴按摩一下太阳穴,放松一下! (双手伸出来,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活的长久,佛说人的耳垂越大就越会活的越久,下面让我们一起帮我们的伙伴轻轻的拉拉耳垂,祝福他活的更加长久。) 3、按摩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轻轻的,让他感受我们的服务。 4、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后面的伙伴用你的双手帮他拍拍背。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中医推拿与养生2019-02-21 15:54:23 冬季属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盛阳衰状态,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中医认为,冬季的养生,以补阳、藏阳为主。在中医外养法中,艾灸补阳在冬季尤为重要的。而艾草属阳,加热或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艾灸超厉害的八句口诀! 一、“ 肚腹三里留” 也就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 位置:外膝眼下3 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腰背委中求 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委中穴在腿腘窝横纹线中间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虚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虑这个穴位。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功效: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头项寻列缺

列缺穴在手腕横纹以上(尺骨陷中),在这个部位,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 位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取穴时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四、“ 面口合谷收” 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位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 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主治:头痛,眼睛疲劳、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 指压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完整版按摩操口诀

完整版按摩操口诀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晨会按摩操 各位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放松,一起来做个按摩操。 请伸出你的双手,没带的可以和旁边的伙伴借一双! 请把双手放在你前面伙伴的肩膀上,一起放松我们的身体。 1.伸出你们的九阴白骨爪,帮你前面的一位伙伴按摩一下我们的大脑,放松一下! 口令:摸摸你的头啊,奖金不用愁; 摸摸你的头啊,好多的油啊; 摸摸你的头啊,今年你最牛啊;摸摸你的头啊,工作要加油啊; 2.按摩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轻轻的,让他感受我们真诚的服务。 口令:揉揉你的肩啊,平时少抽烟啊; 揉揉你的肩啊,早晨要锻炼啊; 揉揉你的肩啊,工作要领先啊;揉揉你的肩啊,业务要熟练啊; 3.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后面的伙伴用你的两个小拳头帮他捶捶背。 口令:拍拍你的背啊,干活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晚上早点睡啊; 拍拍你的背啊,快乐永相随啊; 拍拍你的背啊,事业有所为啊; 拍拍你的背啊,喝酒不能醉啊; 拍拍你的背啊,睡觉要盖被啊; 拍拍你的背啊,拓展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烦恼全都没啊; (上敲敲,下敲敲,左敲敲,右敲敲,随便再敲敲,我继续往下敲,再敲,不停敲,好了,不能再敲了!再敲就出事了!) 问一下前面的伙伴,爽吗爽! 4.大家双手举起来,沿着前面伙伴的身体慢慢往下,再往下,好,停,让我一起帮我们的伙伴拍拍腰,放松下腰部! 揉揉你的腰啊,工资要上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好多的肥膘啊; 揉揉你的腰啊,计划按时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永远不会老啊; 5.好的,我们继续,下面把左手放在伙伴们的肩膀上,右手伸出来,伸出其中的一个指头,慢慢的画两个圈,接下面,我们要考验一下大家的反应能力,做一个快速反应题,以最快的速度在你前面一位伙伴的腋窝下,挠痒痒! 好的,全体下后转!中国有句古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下面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抱怨了! 1、双手伸出来,帮我们的伙伴们按摩一下太阳穴,放松一下! (双手伸出来,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活的长久,佛说人的耳垂越大就越会活的越久,下面让我们一起帮我们的伙伴轻轻的拉拉耳垂,祝福他活的更加长久。) 3、按摩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轻轻的,让他感受我们的服务。 4、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后面的伙伴用你的双手帮他拍拍背。 (上拍拍,下拍怕,左拍怕,右拍拍,随便再拍拍,我继续往下拍,再拍,不停拍,好了,不能再拍了!再拍就拍到屁股了!) 问一下前面的伙伴,爽吗爽! 5、双手举起来,沿着前面伙伴的身体慢慢往下,再往下,好,停,让我们一起帮伙伴拍一拍大腿的外侧,注意还是外侧,不是内侧哦!(有人发出了邪恶的笑声。) 6、下面请各位把双手举起来,轻轻的画两个圈,想象一下今天的工作一定是收获多多,快乐多多!好的、听清口令做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在你前面一位师父徒弟的腰部,挠痒痒!

小儿推拿速记歌诀

小儿推拿速记歌诀 为了便于初学者及在校学生学习记忆,结合教学及临床,我们把平时自己便于记忆而整理编写的顺口溜分享给大家。 天门(攒竹) 天门穴在额中央、拇指下上做直推 疏风解表又开窍、醒脑镇静可安神 坎宫 坎宫穴在两眉上、眉头眉梢成直线 疏风解表可明目、治疗头痛是一绝 太阳 太阳穴居头两侧、眉梢后陷穴是真 疏风解表同前穴、清热明目止头痛 耳后高骨 耳后高骨已定位、耳后发际高骨下 疏风解表治感冒、加上前三称四法 山根、人中(水沟) 山根居在两眼间、鼻之根部低洼处 开窍醒神可急救、临床也可做诊 人中穴在鼻之下、临床急救常用之 惊厥抽搐最惧怕、原是阴阳交界处 迎香 迎香鼻两旁、宣肺通鼻窍 本属手阳明、亦能通大便 囟门 囟门发际上二寸、祛风镇惊可安神 后囟最迟四月闭、前囟生后十八合 百会 百会人体最高穴、正中两耳交接点

安神镇惊可开窍、升阳举陷有奇功 风池 风池项后枕骨下、两肌之间凹陷中发汗祛风解表寒、针刺深部须谨慎天柱骨(天柱) 天柱项后发际中、降逆止呕有奇功 桥弓 桥弓耳后至缺盆、胸锁乳突肌成线行气活血消肿坚、肌性斜颈最为良 天突 天突胸骨窝正中、宣通肺气化痰喘 膻中 膻中乳头连中间、气之会穴在此居宽胸理气止咳痰、推揉手法不一般 乳根、乳旁 乳根乳旁在胸部、疗效同于膻中穴 胁(胁肋) 胁肋腋下至天枢、穴呈面状搓摩按性开而降散积聚、顺气化痰除胸闷 中脘 中脘肚脐上四寸、可推可揉又可摩健脾助运利消化、消食化积又开胃 腹 腹为面状全腹称、摩与分推均可作健脾和胃消食积、摩推功效各不同 脐 脐属任脉居腹中、温阳散寒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滞、中药外敷常在此 天枢

天枢本属阳明胃、脐旁二寸左右取调理大肠止紊乱、和中消滞调不和 丹田 丹田脐下小腹处、古今说法各不一培肾固本温下元、泌清别浊医慢疾 肚角 肚角脐中二寸旁、治疗腹痛是克星只因刺激强度大、一般放于收工时 大椎 大椎第七棘突下、清热解表功效强 脊柱(脊) 脊柱胸一尾成线、自上而下能清热自下而上调诸病、无病强身可保健 七节骨 七节腰四至尾端、推上推下功不同推上温阳可止泻、推下泄热可通便 龟尾(长强) 龟尾末椎成点状、针灸学中称长强通调督脉调大肠、便秘泄泻皆可施 大肠 大肠食指桡侧缘、指尖虎口成一线涩肠固脱温止泻、清肠除热导积滞 小肠 小肠五指尺侧缘、指尖指根一条线泌别清浊功效强、清热利尿止水泻 肾顶 肾顶居在小指段、固表止汗敛元气 肾纹 肾纹小指面、二指间关节 明目散瘀结、亦能治尿床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

1、感冒 3 遍清大肠 15 10 揉外劳宫 10 揉板门 15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 掐五指节寒性腹痛:揉一窝蜂运八卦发热重: +推六腑 15提捏大椎 10次15 推天河水 10 鼻塞重: +揉阳池 10如有形寒积 +清补大肠 10 呕吐: +清胃 10(运八卦)热性腹痛:平肝10 清胃 10推天河水10 揉板门 15 咳、痰: +运八卦 10痰盛 +清补脾 10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 清脾 10清胃 10伴惊风:平肝 30 清肺 15 推天河水 30清大肠 15 推大四横纹 15 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 2 分钟斜视相反方向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 捣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 平肝15 第二次15 清胃夹滞: +运八卦 15清脾(胃) 1010 清大肠 10 10 揉外劳宫 10 揉板门 15 天河水便有食: +清大肠 10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 10 15 清补脾 10 揉板门 15 推大四横纹2、寒热往来虚寒腹痛:揉外劳宫 分阴阳 10 推大四横纹10 揉外劳宫 1510 3、急性支气管炎 10 清胃 10 天河水 1014、呕吐 15 运八卦 15清胃 10 清补脾 10 运八卦 15 平肝清肺伤食呕吐:揉板门 发热超 38.5+推六腑 10胃热呕吐:清胃15 平肝 10推天河水10 运八卦 15 喘重改为逆八卦腹痛 +揉板门 15 喘重湿罗音 +小横纹 10便秘 +清大肠 10 喘重干罗音 +大四横纹 10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10 揉板门 15清胃 10 运八卦 15慢性支气管炎清补脾 15 10 清胃 10运八卦 15 揉板门 15 天河水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夹惊呕吐:平肝 揉二马 10 补脾 10平肝清肺 1010 揉外劳宫 10 15 揉板门15 平肝 10 清胃 10 运八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胃寒呕吐:揉外劳宫 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 10推大四横纹10清胃 5卦 15 推六腑 15外中寒邪兼腹痛 +揉一窝风 15 方法二:揉二马 10补脾 10清肺 10 天河水 10有形寒积 +清大肠 15 寒伤脾胃 +清补脾 10 兼冷泻亦同 4、肺炎 逆运八卦 10 平肝清肺10 揉小横纹 10 推六腑 1015、呃逆 10 清胃 10推六腑 15 高热惊厥 +捣小天心 2实证有热者:运八卦 头痛鼻塞 +揉阳池 10 10 平肝清肺 10 推大四横纹虚证有寒者:运八卦10 揉外劳宫 10清补脾 15 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 10 天河水 1016、疳积 揉二马 15 补脾 15 平肝 5 5、顿咳(百日咳) 15 清胃 10 天河水或推六腑 10腹胀重 +推大四横纹 10 逆运八卦 15 揉小横纹有痰者 +运八卦 10 15 补脾 15平肝 5 +-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改用逆运八卦10 揉小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 横纹 10 推六腑 10 捣小天心 5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 肺养阴。改用揉二马10 清补脾 1017、自汗盗汗 15 清补脾 10运八卦 10 清肺 5 揉小横纹 10 天河水 10自汗:揉二马 盗汗:运八卦10 揉二马 10天河水 10 平肝 5选择一:推六腑15 清大肠15 清脾胃 10下推七节骨 2 分 10 清胃 10 推六腑 15 选择二:运八卦 +-推 1-2 次减轻,可酌情改用运八卦10 清胃 15 天河水 15平肝 5 22、痢疾 慢性痢疾 选择一:揉外劳宫15 清补大肠 15 揉二马10平肝 5 选择二:清补大肠,独穴推40 效佳 急性痢疾 10 清补大肠 15 清补脾 10 白痢:揉外劳宫 +-有热者 +推天河水 20 平肝 5 体虚者 +揉二马 10 23、赤痢 15 清脾 10清胃 10 清大肠 15 利小便 5 选择一:推六腑 下推七节骨 2 分 选择二:推六腑 15 运八卦 10 清大肠 15 平肝 5 下推七节 骨2 分 高温退后 选择一:清大肠,独推 40 选择二:清补大肠 15 运水入土 10 利小便 10 急 惊风 抽风缓解后,推六腑 20 平肝清肺 10 推天河水 10 捣小天心 5 +-胸闷 +运八卦 10 头痛或角弓反张 +揉阳池 10 掐精灵、威灵,掐五指 节(每节 5 次) 急救或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 24、慢惊风 15 补脾 10 捣小天心5平肝 5 揉阳池 10 揉二马 +-痰盛 +运八卦 10揉小横纹 10 腹痛 +揉外劳宫 10 15补脾 10 清补大 腹痛泄泻完谷不化改用揉外劳宫 肠10 平肝(或捣小天心) 5 推拿结束后均掐五指节,掐精灵、威灵。抽风缓解后禁 睡 25、惊风变证 100 下为一次;揉 惊风前仆:上捣小天心,李老当时以 二马、阳池, 各 100 下;掐左右合谷,各100 下。以上为一次治疗程 序。但上捣小 28、水痘 清肺 10 清胃 10 天河水 20 +-热重者去天河水改用推六腑30 头痛 +揉阳池 10 呕吐 +揉板门 10 29、痄腮(腮腺炎) 推六腑 20 清胃 10 每日 1 次, 3-4 次可消 +-男孩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疼痛下坠。治法改用: 选择一:揉二马15 补脾 10 利小便 10 选择二:揉二马15 平肝 10 清胃 10 天河水 10 30、麻疹 一般疹子 发热不高( 39℃以下):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0 清胃 10 高 烧(39.5℃以上,麻疹不透并发肺炎):推六腑20 平肝清 肺 10 清胃 10 +-咳喘重 +运八卦 15 黑疹子 揉外劳宫 20 推六腑 30 平肝清肺 10 清胃 10 +- 喘重 +推大四横纹 10 惊悸抽风 +捣小天心 1-2 分钟 白疹子 揉外劳宫 15 平肝清肺 10 揉二马 15 推天河水 30 +-体温不升, 体质虚弱者,去二马、天河水, +推三关 10 再服香菜水,一般可出 麻疹后腹泻 清胃 5 清补大肠 10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临表消失,用清 补脾 15 揉二马 10 善后 麻疹后咳喘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0 运八卦 10,症状消失后用清补脾 15 揉二马 10 麻疹逆证 15 天河水 30 逆证阴证:平肝清肺 +-兼泻 +利小便穴10(即膀胱穴和小肠穴),清补大肠穴 15 兼喑哑仍用平肝 15(手法力量加重),清肺 15(手法 力量加重), 加清胃 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唇干口渴过甚,加清胃 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咳嗽较重,仍用清肺15 (加重),加运八卦20 兼咽喉红肿,仍用天河水30(加重),加清胃5-10 病程短者 久者,取 33、新生 1、湿热 2、寒湿 +-热像不 二马 5- 34、新生 1、热者 2、寒者 +-热重者 腹 35、囟门 选择一揉 大四横纹 其他可轮 选择二独 36、脑发 平肝 10 37、疝气 平肝 10 30以上 38、鞘膜 平肝 10 保健 益气健脾 主穴:清 穴:揉二 健脾温 6、厌食 运八卦 10 清胃 10 天河水 10 推大四横纹10 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脊 5-7 遍 7、鼻炎 寒症:平肝清肺 10 揉一窝蜂 10 揉外劳宫 5 热 症:天河水 10 平肝清肺 10 揉阳池 10 8、鼻窦炎 平肝清肺 20 推六腑 15 揉阳池 10 9、扁桃体炎 平肝清肺 10 清胃 10 天河水 20 热重 +推六腑 20-30 10、口腔炎 发热者:清胃 10 天河水 20 推六腑 10 不 发热:去推六腑 11、口疮 选择一:清胃 15 天河水 15 推大四横纹 10 选 择二:清脾 15 清胃 15 天河水 10 发热 +推六 腑 20 流口水 +揉小横纹10 烦躁惊悸 +捣小天心 2 分钟 外用西瓜霜、冰硼散 12、哮喘 寒性:逆运八卦 15 揉外劳宫 10 推大四横纹 10 清肺 5 热性:逆运八卦 15 推天河水 10 推大四横纹 10 缓解期:揉二马 15 清补脾 15 运八卦 10 热 重: +推六腑 15 13、脘腹痛 气郁腹痛:平肝 15 运八卦 15 推大四横纹 10 揉板门 10 食积腹痛:平肝 10 清胃 10 清脾 10 运八卦 15 揉板门 1518、遗尿 揉二马 20 清补脾 10 揉外劳宫10 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 尿 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 5、推天河 水 10 19、脱肛 补脾 15 揉外劳宫 10 清补大肠 10 大便干 +运水入土 10 脾肾不足便溏 +揉二马 10 20、便秘 选择一:清补脾 10 清大肠 15 运水入土 10 平肝 5 选 择二:独揉神阙 15 略带热像:运水入土 10 清大肠 15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5 腹 胀 +推大四横纹 10 21、腹泻 伤食泻 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运八卦 10 清胃 15 天河水 15 利小便 10 +-腹痛重者 +揉外劳宫 10-15 轻症( 5-6 次) 运八卦 10 清胃 15 天河水 15 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运八卦 10 揉二马 10 清胃 10 推六腑 10 脾虚泻 轻症:揉外劳宫10 清补脾 10 平肝 5 +-有热者 +天河水 15 重症:揉二马 10 清补脾 10 清补大肠 15 寒 泻 揉外劳宫20 清胃 10 天河水 10 热泻 天心不能过用,如过用,症状反成后仰。 胎风:治法一平肝15 揉阳池 15 清肺 10 天河水 15 掐五指节 2 分 治法二平肝 10 清胃 10 运八卦 15 揉板门 15 天河水 10 揉外劳宫 10 洗浴受惊 平肝 15 揉阳池 15 掐五指节2-5 分钟 26、惊风后遗症 目睛不正:向相反方向捣小天心 2-5。左斜右捣,右斜左 捣,上斜下捣, 下斜上捣,斗睛由中心向两侧分 捣,中病即止。 余风未尽:平肝15 揉阳池 10 余热不清:平肝15 清肺 15 天河水 15 耳聋:平肝 15 补肾 15 痰多:运八卦15 推大四横纹10 捣小天心 10 下肢失灵:揉二马 15 清补脾(多推取效) 20 喑哑:天河水15 清肺 10,最后加清补脾15, 以助肺金 四肢拘挛:(病因复杂,须依次治疗) 治法一风热尚盛,平肝15 清肺 10 天河水 10 治法二醒镇清窍,揉阳池15 下捣小天心 10 治法三舒筋,益脾肾,平肝10 清补脾 10 治法四补肾,调和气血,推大四横纹10,掐五指节 2-5 治法五最后揉二马 10 补益肾中水火收工 余邪成痫:轻平肝 15 清补脾 10 揉二马 10 捣小天心 10 掐 五指节一遍收尾 重平肝 15 清补脾 15 推六腑 15 捣 小天心 10 掐五指节一遍收尾 27、癫痫(羊癫疯) 重平肝 15 清补脾 15 推六腑 15 捣小天心 10 轻 平肝 15 清补脾 10 揉二马 10 捣小天心 10 两种 方法最后都要掐一遍五指节 兼目赤太甚,仍用平肝15(手法力量加重) 服食热性发物,发疹上多下稀,加清胃 5-10(不可过用) 发痒发喘 +运八卦 15 误食酸凉,体温渐减,加揉二人上马 15 伤 热,适当 +清胃 5,重者 +推六腑 20 伤凉, +揉二马 10,也可加揉外劳宫 10 如麻疹仍 不畅透, +揉二马 15 逆证阳证: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仍不畅透,加揉二 马15 邪毒入血:推六腑20 揉二马 10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20 +-体温陡降,未见疹色变黑,先强心助阳,如体温渐复, 为有转机,在议他治,穴 用推三关 15 揉二马 15,或揉外劳宫 15。如体温陡降, 汗出如珠或疹色已黑者不救。 邪闭不出:拿列缺 2,回生之后如能得汗,为有转机, 然后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 并加揉二马10 助之。 麻疹变证 麻疹倒回:拿列缺 2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20 揉二马 10 +-如见寒象 +推三关 10 腹痛 +揉外劳宫10 如见透出,仍用平肝清肺10 天河水 20 麻疹肺炎: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 运八卦 20 +- 热盛 +推六腑 20 如见其他兼证 +穴与肺炎相同,唯清胃不宜过重,恐 碍麻疹透发。 31、夜啼症 1、面部现青色者,平肝10(为主)天河水15 揉外劳宫 15 2、消化不良者,上法加清补脾10 32、夜惊症 用法: 穴则可选 益气补肺 主穴:平 穴:天河 培土生金 用法:如 益气补肾 主穴:揉 配穴:平 固元气 用法:如 安神益智 主穴:揉 配穴:平 神益智 用法: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