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印象派画家塞尚的色彩,他的作品,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精)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塞尚的部分静物画赏析前言:说句实话在开始上美术欣赏这课前我对塞尚这个人还是不太知晓的,为了完成好这次的作业,我也在网上收索了许多他的资料,看了他的许多作品,也仔细地分析了他的画所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我毕竟没有所过专业的美术知识的培训,没有深层次的美术欣赏的能力,所以在欣赏这位大家的画作是也只是停留在表层。
希望老师同学看了能见谅我的不足,我也会在以后多多欣赏一些名人大家的画作,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丰富自己的人文生活。
摘要:在塞尚的静物作品中,苹果常常成为他写生的“静物”,几枚苹果凌乱地放在铺着台布的桌子或者果盘里,是一幅特别有意味的画面。
当塞尚的静物苹果出现时,西方美术界为之震惊。
这是只没有政治,没有所谓思想,没有雄心壮志,不急不躁,不会故作深沉的苹果,它清新芬芳真实可触,忠实于自己的自然属性,安静而光泽。
塞尚画笔下的所有女人,似乎都有着苹果般的气质,她们坐在那里,没有所谓为了前途而疯狂打拼的野心,她们安静到只是一只苹果。
从静物可以看出保罗·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画风特色。
对此西方曾有人评论说:“如果试想从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中拿一个东西,立即就好像到了你手里;而如果想从塞尚的静物画里挪动一只桃子,它就会连带把整幅画一起拽下来。
”塞尚的静物之美是得到公认的,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确凿地证明:他的“变形”观察比普通人对现实事物的知觉要更真实、更可信和更生动。
关键字:静物、苹果、映像正文:《埃斯泰克的海湾》的中景部分是海湾,这是一片强烈浓重的色块,各种各样的蓝色,从画布的这端延展到另一端,建立起经过细致融合的笔触。
海湾的后面,是一排蜿蜒起伏的小山,山的上空是淡淡的、柔和的蓝天,里面只加了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笔触,象是落日的余辉。
艺术家在画的边缘切断了空间,这种切断空间的手法具有否定在深度中消退幻觉的效果。
海湾的蓝色,甚至比前景的褐色和红色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结果空间变得模棱两可又相类似。
我们必须把它当做深度中的全景画来理解,同时又把它当做在画表面上搞色形排列组合来理解。
论塞尚为什么会被称为“现代绘画艺术之父”摘要:印象派则是现代绘画的起点,它在19世纪科学技术“光学理论”的启发下,十分注重对物体外光的研究与表现,印象派在色彩表现上打破了“固有色”概念,科学客观分析色彩关系,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印象派对我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印象派;艺术特征;理论;色彩;影响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70-01艺术家只是一个吸收的器官,一个对感觉印象登记的器具,但是一个好的、很复杂的器具。
——它是一个敏感的照相底版,但是这底版却须预先经过多次地冲洗,进入敏感的状态……但假使他(艺术家作为主观的意识)插手进去……作品将减低价值。
保罗·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
他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
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因此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塞尚永他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
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同时也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的绘画是具象的,他的绘画题材有人像、静物和风景,但他无意描摹对象的外在形貌,也不揭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
在他眼里,人像和静物的意义是相同的,他只注重它们共同的作为形体的物理学价值。
他要透过对象的外表,揭示出对象内在的带有普遍性、永恒性的结构形体——亦即他所说的圆柱体、球体和锥体。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是一位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他的色彩方法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色彩观念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塞尚认为,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是色彩表现的关键。
他强调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和协调来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
他经常使用明亮的颜色来突出画面的主题,同时使用暗色调来衬托背景和阴影,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2. 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塞尚非常注重色彩的纯度和明度。
他认为,色彩的纯度和明度是色彩表现的基础,它们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反应。
在他的画作中,色彩的纯度和明度经常被用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从而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3. 色彩的空间感:塞尚通过色彩表现空间感。
他认为,颜色的深度可以传达画面的深度,他经常使用丰富的色彩层次和重叠的形状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通过这种方法,他能够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深度感,使观众感到画面的每个元素都是三维的。
在具体操作上,塞尚有以下的一些手法:首先,他倾向于将画面色调固定在一个统一的色彩背景下,这样可以为后续的色彩对比提供基础。
在选定基本色调后,他会对画面进行精细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比和调和的方式调整色彩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其次,塞尚善于运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他将颜色分为冷色和暖色两类,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效应。
他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调整色彩的比例和搭配,利用暖色系来强调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利用冷色系来平衡画面整体的色彩关系和情感氛围。
此外,塞尚在运用色彩时还注重对比关系的应用。
他会选择互补色或者近似色作为对比对象,通过控制它们之间的纯度和明度的差异来突出画面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他会使用一个高纯度的红色调作为主体色,再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蓝色调进行调和,以此突出主体物并弱化背景色对主体的影响。
综上所述,塞尚的色彩方法主要体现在对色彩和谐与对比、纯度和明度、空间感的把握上,以及善于运用色彩的冷暖关系和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的效果。
塞尚和他的静物摘要。
塞尚。
静物画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出现使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体系土崩瓦解。
塞尚将画笔当作认识自然本质、探索自然规律的武器,从而将西方艺术引上了一条以科学研究为主旨的现代形式主义艺术之路。
对于塞尚来说,静物画就是他策动造型、透视革命的发源地。
“以一枚苹果,我就能震慑全巴黎。
”保罗·塞尚如此说。
塞尚对苹果情有独钟,就像梵高钟情向日葵,莫奈钟情睡莲,莫迪利阿尼钟情女人的身体一样。
在他的那些静物画中,很多情况下总是有苹果出现。
这些苹果聚集在画的中央,或是散落在画的边缘,不管是怎么样的一种姿态,总是惹人注目和爱恋。
塞尚不仅以他的苹果震慑了全巴黎,而且还包括巴黎以外的世界。
就像现在,我对着塞尚的一堆苹果发呆,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些苹果带给我心灵的撞击。
在塞尚之前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隶。
但塞尚则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
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
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在作品《苹果和橘子》中,塞尚完全抛弃了以明暗造型的传统手法,只用色彩的冷暖转折来造型。
画面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光影,也缺少空间透视。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
2021-11-30 16:47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作为现代艺术先驱,使绘画领域正式出现纯粹艺术,因此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最大的成就,是对色彩与明暗前所未有的精辟分析,颠覆以往的视觉透视点,是任何绘画流派都无法做到的。
他说:只有源于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
如果让我简要定义「艺术」,它应该是将感官在自然界中所感知的东西,透过灵魂的再现。
评判作品时,我会将其与上帝的创造物并置,如树或花。
如果有所冲突,那么绝不是真正的艺术。
浅析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1839-1906)保罗·塞尚(1839-1906)出生于法国的埃克斯。
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塞尚多画静物,在摆静物时也十分讲究,他会把不同的对象安排在一起,从而获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谐。
他把衬景布铺在台面上,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个水果的调子形成对比从而造成互相补色的震动感。
更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表现真实自然的某一部分,他在探索将对象多层次、多视点地进行变形并统一在画面中,让画面具有更宽泛、更广袤、更全面的内涵。
这幅《静物》中放在桌上的两个水果盘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线上,似乎所有的摆设都要向画面的前方跌落,整个透视关系完全被打乱。
这种探索导致了后来立体主义的诞生。
塞尚不像其他印象派画家那样关心光和大气的效果,他更关心的是景物结构。
圣维克图瓦山位于塞尚的故乡,他曾经数十次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来画这座山和周围的风景。
塞尚的绘画自1890年以后更具有抽象的表现性,轮廓线也变得更破碎、更松弛。
色彩飘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于对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
每块笔触都根据自身的作用,很得当地存在于画面之中,但又服从于整体的和谐,既有结构又有抒情,达到了古典和浪漫、结构和色彩、自然和绘画的综合。
他将所有的元素分解成抽象的成分,重新组织成绘画的真实。
塞尚在1890年以后笔触变变化很大,更具有抽象表现性。
轮廓线也变得更破碎、更松弛。
色彩飘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于对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
这些倾向,导致了他临终前几年的那些奇妙的自由绘画。
《圣维克多山》就是这样一类绘画的杰作之一。
每个笔触都根据自身的作用,很得当存在于画面之中,但又服从于整体的和谐。
这幅画里既有结构又有抒情味,人们可以看到,艺术家达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结构和色彩、自然和绘画的综合。
它属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景画的伟大传统,然而,又象眼睛所看到的那样,它又被看成是个人知觉的极大积累。
塞尚绘画的色彩语言探析作者:黄哲浩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06期摘要:保罗·塞尚通常被列为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他追求的“印象”绝非印象派的印象。
他在同行的压力与批评家的讥讽中,始终坚守自己的冷傲与孤独,掀起了一场影响整个现代艺术的绘画革命。
马蒂斯、毕加索和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等艺术家,无不深受他的启发。
在他的语义场中,传统的绘画规则不再,其中尤为突出之处,在于他将绘画色彩语言进行了重新诠释。
从早期的一把调色刀开始,到后来色彩的动态绽放,最后至色彩的生命沉淀,塞尚將他的艺术热情灌注到色彩语言之上,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存在的空间。
关键词:塞尚;绘画;色彩19世纪,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仍然是一位举止粗鲁的人。
正如美国画家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对他的评论,他无视举止字典。
然而这样的人却能背诵维吉尔和奥维德的拉丁文长篇。
可见,塞尚骨子里流淌的是优雅的品质,他追求的是内在生命的高贵。
塞尚的艺术创作也是如此,他用相对比较粗糙的笔触,他用调色刀刮擦并拍打,将自己的情感融贯于丰富的色彩,就这样随心所欲地创作了一幅幅静物画,当时的艺术家谁能接受?遑论对他投之以轻蔑与嘲笑的评论家与公众。
当他的朋友马奈(douard Manet)、莫奈(Oscar-Claude Monet)、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和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一个一个被世人接受,走向功成名就的人生巅峰,塞尚不为所动,仍然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疯狂地进行他的异样创作。
这位魔怔的疯子艺术家,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终于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评论家和艺术家开始看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英国评论家克莱夫·贝尔高度肯定塞尚,并认为其作品与他著名的美学命题“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高度契合。
现代艺术之父画家塞尚的绘画特点保罗·塞尚是法国著名的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那么你知道现代艺术之父画家塞尚的绘画特点吗?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提供的现代艺术之父画家塞尚的绘画特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现代艺术之父画家塞尚的绘画特点塞尚,就是保罗·塞尚,小商人的孩子、法学院毕业生,年轻时爱画画却遭到了家人的阻挠,后来因为实在是没有从商的天赋,才终于不再用偷偷摸摸的画,最终成为了法国有名的画家。
后人把他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塞尚绘画的特点,跟当时的主流画家有比较大的区别,也因此成为了后印象派的主要人物。
塞尚的绘画特点主要表现在理念、色彩、形式这三个方面。
塞尚绘画特点其一是艺术与自然十分和谐。
塞尚认为,艺术就是艺术,自然就是自然,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但是当画出来的画能够表现出一种极致的感觉的时候,就会与自然很和谐。
这种和谐,不是塞尚之前的画家说的能够“逼真呈现自然”的模仿式作画,而是把“对自然的主观感觉融入绘画”的和谐式作画,是模仿理念的革新。
塞尚绘画特点其二是色彩画出空间感和体积感。
印象主义在绘画上处理空间感和体积感的方法是用光和色彩的融合,但是塞尚不是,它只用“色彩”。
他认为,在绘画中没有光的明暗度、没有线,只有色彩对比。
只要把色彩把握好,即使没有透视和光影,也能很好的画出空间感和体积感。
塞尚绘画特点其三是形式构成十分具有纯粹性。
塞尚在绘画中坚持把物体画的更简单、有秩序。
在作画时他注重三个方面:第一要把物体画的清晰再清晰,哪怕是雾哪怕是水;第二让物体呈现简单的球体或者方体比起繁琐的勾画细节更自然;第三,为了艺术,可以突破限定的约束,人可以变形、透视可以不准等等。
现代艺术之父画家塞尚的艺术成就保罗塞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
他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在创作当中也一直保持着对色彩的特殊应用和对空间的合理构造。
浅析塞尚的艺术风格摘要保罗·塞尚,他认为“绘画不意味盲目的去复制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觉译成他特有的光学语言,给他所再现的自然以新的意义”,因此,他追求“一种牢固的、经久的、博物馆艺术”,追求画中物体的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运用补色关系去表现画面的深度。
而他总是全力以赴,下笔滞重,然而就是这种纯朴的笔下,蕴含着一种张力和别具深度的理解。
他常说:“要运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描绘对象。
”在他的作品中都富于一些几何意味,这便形成了塞尚式结构绘画的独特风格和面貌。
关键词:塞尚艺术风格立体色彩Analyses the artistic style CezanneAbstractPaul Cezanne, he thinks "painting not mean blind reproduced reality", but "to make myself feel translated into his own optical language, to his natural with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new meaning" and, therefore, he pursuing "a solid and lasting, museum of art, the amount of objects in pursuit of painting sense, volume feeling, stability and use the color relations to express the depth of the picture. And he always do your best, ZhiChong writing, however is the wording of simplicity, contain a tension and don't have deep understanding. He often says: "to use the cylinder, the sphere and cone to portray objects." In his writings are abound geometrical means, then this some Cezanne type structure formed the unique style of painting and outlook. Keywords: Cezanne art style stereo colour前言 (4)一、作者介绍 (4)二、塞尚的创作特点及追求理念 (5)三、作品介绍与分析 (6)结语 (6)谢辞 (7)参考文献 (8)对于很多人来讲,艺术上的一些机智小巧轻盈总是更容易的招来人们的喝彩和拥护,而那些浑浊有力的笔触在当时却不被理解和接受,而塞尚就属于后者。
我喜爱印象派画家塞尚的色彩,他的作品,“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
”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
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
塞尚的《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为他夫人画的肖像。
在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虑西方传统肖像画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
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
而是采用色彩造型法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体的结合。
色彩与形体的表现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
他的这种重在艺术形式的追求的创作倾向,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被人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虽然塞尚曾受到当时占绘画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响,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光住,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并于1877年放弃了印象主义。
塞尚早期大多以写实的手法,真实且疑难的情景作为绘画的题材。
晚年画风有所改变,留下了多幅温和,光明并富含古典注意庄严气息的风景及景物画。
塞尚说过要“使印象主义成为象博物馆的艺术一样巩固的东西”,被文艺复兴所激发出的这句议论常被引用又屡遭非难。
在他的作品中,所寻找的就是真实,即绘画的真实。
由于他逐渐感到,他的源泉必须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
他希望,把这些源泉里出来的东西转换成绘画的新真实。
塞尚的成熟见解,是以他的方式经过了长期痛苦思考、研究和实践之后才达到的。
在他的后期生活中,用语言怎么也讲不清楚这种理论见解。
他的成功,也许更多地是通过在画布上的发现,即通过在画上所画的大自然的片断取得的,而不是靠在博物馆里所做的研究。
他的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的中景部分是海湾,这是一片强烈浓重的色块,各种各样的蓝色,从画布的这端延展到另一端,建立起经过细致融合的笔触。
海湾的后面,是一排蜿蜒起伏的小山,山的上空是淡淡的、柔和的蓝天,里面只加了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笔触,象是落日的余辉。
艺术家在画的边缘切断了空间,这种切断空间的手法具有否定在深度中消退幻觉的效果。
海湾的蓝色,甚至比前景的褐色和红色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结果空间变得模棱两可又相类似。
我们必须把它当做深度中的全景画来理解,同时又把它当做在画表面上搞色形排列组合来理解。
尽管塞尚有过不停的斗争和犹豫不决以及不满意的时候,但在这一件作品中他要干的事无疑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
塞尚这所以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绘画概念,并对二十世纪绘画的行程发生了六十多年的影响,乃是靠了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和瞬间幻象,以及古代大师们的训练和坚实的结构,更重要的是靠了他那观察自然的强烈而敏感的知觉。
塞尚是那样一心一意地献身于风景、肖像和静物各个主题,世界上的艺术家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对艺术史的贡献。
为了理解这个事实,就有必要弄懂他的主题所包含的共同问题。
他参予了所有主题的再创造,或景色、物体和人物的再现。
在《静物苹果篮子》以及其它许多静物中,塞尚在表现上所获得的成功甚至超过了巴尔扎克的言语描述。
对于塞尚来说,如同其他的前辈和后辈艺术家一样,静物的魅力显然在于,它所涉及的主题,也象风景或被画者那样是可以刻划和能够掌握的。
塞尚仔细地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一些苹果随便地散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间,将盛有步糕点的盘子放在桌子后部,垂直地看也是桌子的一个顶点,在做完这些之后,他只是看个不停,一直看到所有
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开始形成某种关系为止,这些关系就是最后的绘画基础。
这些苹果使塞尚着了迷,这是因为散开物体的三度立体形式是最难控制的,也是难融汇进画面的更大整体中。
为了达到目标,同时又保持单个物体的特征,他用小而偏平的笔触来调整那些圆形,使之变形或放松或打破轮廓线,从而在物体之间建立起空间的紧密关系,并且把它们当成色块统一起来。
塞尚让酒瓶偏出了垂直线,弄扁并歪曲了盘子的透视,错动了桌布下桌子边缘的方向,这样,在保持真正面貌的幻觉的同时,他就把静物从它原来的环境中转移到绘画形式中的新环境里来了。
在这个新环境里,不是物体的关系,而是存在于物体之间并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变成为有意义的视觉体验。
我们现在能在不同的水平上领悟到他所达到的美了。
这幅静物象他的许多静物一样,也可以说是幅风景。
赭色的前景、淡蓝的背景、桌布的“雪峰”以及散落在场景之中的苹果的偶然秩序,所有这些都使我们联想起《埃斯泰克的海湾》使人想到他在绘画中追求厚重、封闭的建筑感。
在《穿红背心的男孩》中,包围着空间的装饰帘子亦是如此。
1890年以后,塞尚的笔触变大,更具有抽象表现性。
轮廓线也变得更破碎、更松弛。
色彩飘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于对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
这些倾向,导致了他临终前几年的那些奇妙的自由绘画。
《圣·维克多山》就是这样一类绘画的杰作之一。
笔触在这里起了优秀交响乐团里独奏家的作用。
每个笔触都根据自身的作用,很得当存在于画面之中,但又服从于整体的和谐。
这幅画里既有结构又有抒情味,人们可以看到,艺术家达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结构和色彩、自然和绘画的综合。
然而,又象眼睛所看到的那样,它又被看成是个人知觉的极大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