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二年级语文上25苏雅的画儿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47 KB
- 文档页数:9
《苏雅的画儿》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苏雅情感的变化,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课前准备课件一套,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由画引入,提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幅画(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两幅画),你们觉得哪幅画更好呢?为什么?关于这两幅画,还有一个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苏雅的画儿》。
(板书课题)2、新课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语文书上,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翻开课本第25课,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找切入点,深入课文。
刚才,我们读了一遍课文,你觉得课文中爸爸说的哪句话很有道理,让你印象最深刻?(出示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
1.你知道爸爸说的“坏事”在课文中指什么事吗?2.带着这个问题观看课文动画1。
3.指名回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贴弄脏的楼梯画在黑板,并板书:“弄脏了”、“坏事”。
4.画弄脏了,苏雅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板书:哭了)5.指导学生带着哭腔朗读句子:“我的画弄脏了,再画也来不及了……”6.可是,画没弄脏前,苏雅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了?(板书:满意)7.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朗读句子:“好了,好了,还有一笔就画完了。
”学习课文第11——15自然段。
1.再次出示句子:“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问:爸爸说的“好事”,在这里指什么事?2.带着这个问题观看课文动画2。
3.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得了第一”、“好事”。
苏雅的画儿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用不一样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需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为好事。
教课要点学习生字词。
指导朗诵课文,理解文中包含的道理。
教课难点经过不一样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一样心情。
教课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课时间课时。
教课过程一、引入课题。
出示课题并读,谈谈你想知道什么?你从这个课题中知道了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请你自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流畅、正确,想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画坏以后,苏雅和爸爸都有什么样的表现?请你读一读。
(指导看图)从文中勾划出你喜爱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把你喜爱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
沟通词语:端量楼梯参加客堂弄脏卧下可是评选懂事变为全班满意竞赛道理坏事(自由读、齐读、抽读)学习会认字。
1)小组长主持学习会认字。
2)指导学习一:比一比组词。
洋弟叁丁庄苹详梯参厅脏评(3)指导学习二:连一连。
艹立臣讠忄卜廾董平端()()()()()()4)卡片识字(抽读、开火车)。
三、理解文中包含的道理。
抽学生疏角色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虑,文中苏雅懂得了什么道理?你能举些“只需肯动脑,就会把坏事变为好事”的例子吗?四、练习加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爸爸的想法很妙().爸爸()你的想法真妙(1苏雅()你怎么会想到画小狗呢()五、作业。
熟读课文。
会写字描红,想想哪些字特别需要注意,为何?是个颇 悬念小孩事。
事从乌龟找一工作始,吸引学生。
“小乌龟 找一什么的工呢?接下去小乌 到邮、消队应工作又紧学生心。
“乌龟被录吗?”经历 和小龟同的失后,生们不由和小鼠、猴子样惦:小乌上哪去了?最,小龟终找到适合己的作,事有一个满的局。
欢欣余,生们多或能领到一:每人都自己优点找到螃蟹找工作螃蟹别妈,出去找工作。
猫剪发需要位理师,螃蟹:“这个工 我倒适合。
”小螃 的两大螯像两灵巧剪刀但它喜爱个工,它持续前走。
《苏雅的画儿》教案《苏雅的画儿》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苏雅的画儿》教案,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苏雅的画儿》教案1【内容简析】本课先讲小伴侣苏雅在画一幅楼梯的画儿,可是在画最终一笔时,水彩笔掉在了纸上,把画儿弄脏了,正在焦急之际,爸爸出了个好方法,让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上了一只小花狗。
其次天评比会上,苏雅的画儿得了第一名。
这件小事说明: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设计理念】以同学为主体,给同学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自读、感悟、同学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共享学习的欢快;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育同学的语感,激发同学的学习情感。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课文叙述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观看插图,谈话引入1.仔细看看文中的两幅图画:谁在哪里干什么?2.揭示课题。
看了插图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诞生字词,读准字音。
2.互读生字词,相互正音。
3.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4.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快速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
6.指名读课文,正字音。
7.再读课文,要求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自由认读生字词。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3.看课后字表,你发觉了什么?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样记住的?你能示范写一写吗?4.指导书写。
其次课时一、复习引入,激发爱好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终写什么?2.小声读课文,用横线标出苏雅的话,用曲线标出爸爸的话,用括号标出同学们的话。
《苏雅的画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读课文,理解苏雅和爸爸的想法。
2、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读课文,理解苏雅和爸爸的想法。
2、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准备三幅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爱画画的小姑娘,她是谁?(苏雅)看,这就是苏雅准备要参赛的画(出示画1),可是一不小心却被弄脏了变成这个样子了(出示画2)。
但是就是这样一张画最后竟然拿了班级第一!究竟里面藏了什么奥秘,让我们快快去寻找答案吧!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苏雅的画儿》。
(生齐读课题)2、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同几个老朋友打个招呼。
(复习词语,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端详满意弄脏哭了笑了评比高兴楼梯参加拍手最妙道理3、看来大家对它们已经不陌生了,你们再看看这些词语,老师想跟你们分享一个秘密,其实啊,词语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就像我们一样会哭也会笑,来比比看,谁的眼睛最亮,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出跟心情有关的词语。
(满意、哭了、笑了、高兴)1、品读课文2、其实啊,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苏雅的心情。
那么苏雅的心情之所以能变好,有一个人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谁?(爸爸)特别是爸爸说的一个道理给她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哪个道理?(生找,课件出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生齐读。
)3、那么爸爸所说的“坏事”指哪一件?(板书:坏事)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4、生找,自由读。
(生找到后,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及文中插图1)5、真是糟糕,一张好看的画一不小心就被留下这么个污点,看图,此时的苏雅怎么了?(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体会苏雅心情。
)她可能会说些什么?6、对呀,她的心情多难过啊,谁能把这样难过的心情放入文字里,把这段话读得有感情?(1)生1读。
苏雅的画儿(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苏雅的画儿》这篇课文写苏雅画画时,不小心将画弄脏,爸爸给她出主意,巧妙地弥补了过失这样一个故事。
让学生从中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以学生的读为主,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回答出来,采用学生练读、指名读、小组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理念】“读”是新课标极为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朗读除了是一种阅读技能外,更重要的是理解课文的手段。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一步步走入文中去,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并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演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爸爸讲的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心情。
【教学难点】明白爸爸讲的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引路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导出课文。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5.苏雅的画儿。
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词。
二、泛读解文听课文录音,补充课文内容句子,师巡视指导。
三、细品文本(一)看图一,品读苏雅心情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对应描写的句子(理解“端详”)2.图文结合,体会苏雅的心情。
(二)看图二,感同身受苏雅的心情1.出示图二,提问:①看看苏雅画的画发生了什么变化?②苏雅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2.师:苏雅的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分角色朗读爸爸和苏雅的对话,从读中领悟苏雅伤心心情。
二年级上册语文苏雅的画儿《苏雅的画儿》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三册第25课的教学内容。
为了方便这篇课文的讲解,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苏雅的画儿》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学目标:1、能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8个会写字(另加2个,共10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2、指导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课题并读,说说你想知道什么?你从这个课题中知道了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1、请你自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想一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画坏之后,苏雅和爸爸都有什么样的表现?请你读一读。
(指导看图)3、从文中勾划出你喜欢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把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
4、习会认字。
(1)小组长主持学习会认字;(2)卡片识字(抽读、开火车)三、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1、熟读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
(开火车读、齐读)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说)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分角色朗读,苏雅和父亲的对话。
3、理解词语“端详”。
4、谈一谈读后的体会。
5、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四至十自然段。
1、分组朗读第四至十自然段。
《苏雅的画》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苏雅的画》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画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自己的画作。
2.学生将画作与同学分享,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教师点评并引入新课。
二、课堂讲解1.教师分析课文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2.教师讲解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画作。
三、课堂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一幅画作。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继续创作自己的画作。
2.学生将画作与同学分享,互相评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教师点评并引入新课。
二、课堂讲解1.教师分析课文中的绘画风格,引导学生学习。
2.教师讲解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画作。
三、课堂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一幅画作。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继续创作自己的画作。
2.学生将画作与同学分享,互相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七、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苏雅的画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苏雅的画儿》是S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课文。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感受,去体验“优秀品格”的。
《苏雅的画儿》这篇课文写苏雅画画时,不小心将画弄脏,爸爸给她出主意,巧妙地弥补了过失这样一个故事。
让学生从中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
二、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二年级的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其次是理解课文内容。
围绕教材和本单元的特点,第二课时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
其中第1点既是教学的重点,第2点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读”是新课标极为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去体会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
做到真正用心读好书,提高感受的能力和朗读的水平。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个小朋友是谁?2、出示词语:(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课文是按画坏——改画——明理的顺序叙述的,全文共15个自然段,我是分为三个部分讲的:第1——4自然段写苏雅画画时,不小心,彩笔掉到了纸上,弄脏了即将完成的画。
第5——11自然段写爸爸给苏雅出主意,再弄脏的地方画上一只小花狗,变坏事为好事。
第11——15自然段写苏雅的画儿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她从中明白了爸爸说的话的道理。
在讲画坏一部分时,我通过各种形式去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熟读课文去把握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如:“苏雅满意地端详自己画的图画”我让学生拿起手上的书本当作是一幅自己画得相当满意的图画去满意地端详;“苏雅哇的哭起来”我让同学随着苏雅的心情变化由高兴变得又气又急,读出非常难过又非常着急的语气。
讲第二部分改画的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爸爸和苏雅的对话,其次提问让学生找出爸爸想的办法及体会苏雅听到爸爸意见时恍然大悟、高兴的心情,我是让学生通过拍手做动作说出“爸爸,你的主意真妙!”。
苏雅的画儿教案徐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苏雅的画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情感的把握。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故事情节。
2. 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绘画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苏雅的画儿》。
2. 画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雅的画儿》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苏雅的画儿》,理解故事内容。
3. 故事讨论: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分析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
5.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创作能力。
3. 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八、作业布置:2. 让学生画一幅以故事情节为主题的画作。
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的绘画作品质量和创意。
3. 学生关爱他人的表现和评价。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开展关爱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3. 邀请美术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回顾《苏雅的画儿》故事,重点讨论苏雅的绘画对她自己和其他人的影响。
2. 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如何将苏雅的画儿中的情感和故事主题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3. 绘画技巧讲解:教师示范如何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4. 创作时间: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和个人想法,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苏雅的画儿》
原文及教案
【导语】《苏雅的画儿》这篇课文写了苏雅画画时,不小心将画弄脏,爸爸给她出主意,巧妙地弥补了过失,
【原文】
晚上,苏雅在自己的房间里画画儿。
她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楼梯。
这幅画儿明天要参加比赛呢。
“苏雅,”爸爸又在客厅里催她了,要再画了,快去睡吧!”
“好了,好了,还有一笔就画完了。
”
可是,就在画最后一笔的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
苏雅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爸爸连忙走进来。
“我的画儿弄脏了,再画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我看可以在这里画一只小花狗,正好卧在楼梯上,要不了几笔就成。
”
嘿,对呀!苏雅想了想,笑了。
很快,楼梯上的小花狗就画出来了,苏雅不由得拍着手叫起来:“爸爸,您的主意真妙!”
“看到了吧,孩子,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
第二天评比的时候,苏雅的画儿一拿出来,全班同学就嚷开了:
“这一张最妙!”
关注我谢谢。
二年级语文上25苏雅的画儿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kj.com 教学要求.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端详、参加、弄脏”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能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苏雅的画儿􀀋晚上,苏雅在自己的房间里画画儿。
她满意①地端详②着自己画的楼梯。
[句导读:写苏雅画好了自己的画儿。
]这幅画儿明天要参加比赛呢。
[句导读:这句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苏雅,”爸爸又在客厅里催③她了,“不要再画了,快去睡吧!”[句导读:“又”“再”说明了苏雅画画儿的时间长,说明她画画儿很认真。
]段导读:写爸爸催苏雅早点儿睡觉。
􀀍“好了,好了,还有一笔就画完了。
”[句导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可是,就在画最后一笔的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
[句导读:写苏雅画画儿时出现了意外。
]苏雅哇地哭了起来。
[句导读:“哇”要重读,说明苏雅很伤心。
]段导读:写苏雅的画儿弄脏了。
第一部分:写苏雅画画儿时不小心彩笔掉在了纸上,弄脏了即将画完的画儿。
􀀏“怎么了?”爸爸连忙④走进来。
[句导读:“连忙”点明爸爸十分疼爱苏雅。
]􀀐“我的画儿弄脏了,再画也来不及⑤了……”[句导读:要读出苏雅的焦急。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我看可以在这里画一只小花狗,正好卧在楼梯上,要不了几笔就成。
”段导读:写爸爸给苏雅出主意,在弄脏的地方画上一只小花狗。
􀀒嘿⑥,对呀!苏雅想了想,笑了。
段导读:写苏雅同意了爸爸的建议。
􀀓很快,楼梯上的小花狗就画出来了。
苏雅不由得⑦拍着手叫起来:“爸爸,您的主意⑧真妙!”[句导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段导读:写苏雅改画儿。
“看到了吧,孩子,只要肯动脑筋⑨,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句导读:“只要……就……”说明了坏事变成好事的条件是要肯动脑筋。
]段导读:写了爸爸对苏雅的教育。
第二部分:爸爸指点苏雅把弄脏的地方画成小狗,并说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
第二天评比的时候,苏雅的画儿一拿出来,全班同学就嚷开了:“这一张最妙!”“瞧,这小花狗多逗!”“苏雅,你怎么会想到画小狗呢?”段导读:写苏雅的画儿得到了同学的称赞。
苏雅的画儿得了第一,同学们都起劲地为她鼓掌。
苏雅很高兴。
苏雅更高兴的是,她懂得了爸爸讲的道理。
段导读:总结全文,写苏雅明白了爸爸讲的道理。
第三部分:苏雅的画儿得了第一,她懂得了爸爸讲的道理。
字词导读☜①满意:觉得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
我非常满意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
②端详:仔细地看。
他端详着这张老照片,仿佛又回到从前的时光。
③催: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
每天早上,学习委员都催我们快交作业。
④连忙:表示动作行为迅速急迫,相当于“赶紧”。
⑤来不及:因时间短促,无法顾到或赶上。
⑥嘿:表示赞叹、惊讶。
⑦不由得:不禁。
⑧主意:办法。
⑨脑筋:指思考、记忆等能力。
⑩评比:通过比较,评定高低。
起劲:情绪高、劲头大。
高兴:愉快而兴奋。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明天我们要去春游。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重点语句投影。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儿吗?有个小姑娘非常喜欢画画儿。
她的名字叫苏雅。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件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苏雅的画儿二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自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要求掌握的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纠正生字的读音。
3.再读课文,巩固读音。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名朗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读了这篇,你懂得了什么?把有关的语句在课文里标画出来。
3.出示投影:看到了吧,孩子,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四学习课文,体会爸爸说的话的含意.苏雅的爸爸为什么会对她说这样的话呢?发生了什么坏事?坏事怎样变成好事的?2.读课文第1~6自然段,分析事情的起因。
3.学生汇报:苏雅第二天参加画画儿比赛。
晚上在房间里画画儿时,一支水彩笔掉在了画好的画儿上。
她的哭声引来了爸爸。
4.苏雅对自己的画儿满意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5.学生汇报有关的语句:她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楼梯。
追问:什么是端详?6.读这句话,尝试把苏雅满意的感受读出来。
7.苏雅的画儿弄脏后,爸爸给她提出了什么建议?8.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9.讨论:你认为爸爸的建议怎么样?为什么?0.苏雅是怎样想的?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1.教师应告诉学生文中的坏事不是指违法的事,而是指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了的事。
课文中苏雅不小心地把画好的画儿弄脏了,这就成了一件坏事;在爸爸的指点下,经过苏雅的努力,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又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儿,使它变成了好事。
让学生明白当我们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不能慌张,要积极开动脑筋想想补救的办法,这样,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2.进行实践训练。
提问问题,如: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端详、参加、弄脏”等词语。
生字卡片。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指名朗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苏雅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二学习事件的结果.苏雅接受了爸爸的建议,她画的画儿得奖了吗?2.学生朗读课文第11~15自然段。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结局如何。
4.苏雅为什么高兴呢?5.从苏雅的经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巩固识字方法.看生字卡片,读出生字。
2.自学生字,想一想运用什么方法才能记住生字。
3.学生汇报。
用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方法:办—苏羊—详弟—梯丁—厅庄—脏猜字谜的方法:“田”出头—由给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纱—妙瑞—端斑—班数笔画记忆法:参四指导书写.指导学生写“班”字。
2.观察老师写的范字,找到书写规律并描红。
3.教师指导、点评。
1.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游戏激趣法,可采用“大转盘”的游戏,从而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2.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先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再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如出示句子:“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这里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可不可以去掉?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
.照样子,写词语。
例:由由于—于是—是非—非常评———变———2.用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小猴子再偷桃去小兔时被捉住了小猴子再去偷桃时,被小兔捉住了。
经常小兔给浇水桃树施肥小兔经常给桃树浇水、施肥。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您的主意真妙”?一关于思考的名人名言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华罗庚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二阅读教学指导配合指导朗读。
.“怎么了?”爸爸连忙走进来。
2.“我的画儿弄脏了,再画也来不及了……”3.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慢点儿,读出爸爸亲切的语气,体会爸爸遇事不慌的处事作风。
4.第8自然段抓住“嘿”字,读出苏雅恍然大悟的心情。
5.第9自然段抓住“拍着手叫起来”,读出小狗画成后苏雅高兴的心情。
并在读后体会一张被弄脏的画儿经过爸爸的指点和苏雅的巧手,又变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儿,从中感悟“坏事”经过动脑筋、想办法,变成了好事的道理。
www.5y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