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41
第十讲河图洛书在当代的科学价值河图洛书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成果,经过历代学者的解说和研讨,它又不断增加着新的文化内容。
河图洛书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蕴含着历代圣贤哲人的聪明才智,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对河图洛书采取轻率否定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不客观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事实上,历代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文章与著作,已经对河图洛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但是,这并不能说河图洛书的文化价值已经被完全彻底地认识了。
对于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每一项重大的文化成果来说,它不仅具有能够被人们明显认知的价值,也通常具有一时不能够被人们认知的潜价值。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人们的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会逐步认识到某些文化成果的潜价值。
对前人创造的某些文化成果进行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并利用其潜价值的过程。
河图洛书正是具有巨大潜价值的文化成果,它的科学价值在当代正在逐步被发现和利用。
一、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理念重新认识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用图象的视觉效果以及图象所表示的次序与数字关系来显示其含义的。
它传递出来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浓缩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图象的形态是一种符号,而符号的排列又表现出一定的结构,整齐有序的直观特征及其所包容的含蓄意蕴,具有神秘性和不确定性。
符号显示的信息需要进行破译和重新解读,这就给后世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可以为今天重新认识河图洛书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出版了它的专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1977),评述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理论的本质与发展,讨论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基本问题和原则,对于西方一些研究该问题的著名学者及其成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根据书中阐述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概念及主要观点,联系河图洛书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可以说,河图洛书是比较典型的体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实例。
关于河图洛书的讲座(转载)根据现在河图洛书的这种画法,结合我们所学的黄元御《四圣心源》,给大家讲一讲这种上古文化对于现在来说的应用。
我们现在老说是上古文化,其实不是什么上古文化,它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这个空间之中,对事物生长发生道理的一种最朴实、最朴素、最真切的一种描述。
只是我们现在由于接触的知识太多,各种心理生理的障碍更加纷杂了,致使不能够对河图洛书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关于河图首先讲河图。
管理员把这个河图贴出来,大家一块看看。
现在贴出来的就是河图,旁边的是洛书。
河图就是我们左边所看到的图形,这个图形四四方方的,它代表着五行分布的一种现象。
中间是中土,左木右金,上火下水。
在上古伏羲这个时代,有龙马出于梦河,伏羲根据龙马背上的这个纹理有所感应,然后产生了河图现在的这种模样。
这个河图呢,它主要讲的是五行顺生,大家可以看看。
由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生东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大家看,水生木;而上面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生火;火又生金;然后金—西方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然后金气敛凝。
他这里面讲的这个道理呢,是用五行顺生的。
而我们看的是,有个缺口就是说,这个火应该是火生土而土生金,由金水相生,偏于中土五行的话,这样子顺生到中土,这恰恰讲的是五行顺生归于中土的这个道理。
按黄元御学说去理解,这是一种自然生化之道。
排列是自然生化,自然代表了一个这种方位,方位定了以后,然后由这个方位而产生出来每种数,就是说每种方位有他具体的变化之间的变化。
这个数呢,可以类比他的时间的变化进度。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数用十天干的角度来描述出来。
壬水癸水,甲乙之木,然后从这个角度来把它描述出来。
有人也许要问说,河图里面这个数要怎么样类比在我们日常生活、看病角度来应用。
现在这个河图,我们利用它,根据它的数类比四季、类比四时的变化,然后产生出来不断的这个时间,大家可以这样的去类比。
本身从十天干,从一到十它就描述的是一个事物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而这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有他方位的变化也有他时间的变化。
第一讲魔方起源一、河图洛书《易传·系辞》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传说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伏羲时代,一龙马从黄河跃出,其身刻有“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的数字,此为河图。
今河南洛阳孟津老城西北之负图寺(亦名伏羲庙),据说为当年“龙马负图”之处。
大禹治水时,一神龟从洛河爬出,背上的数字排列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这就是洛书,如图1所示。
今河南洛宁洛河岸边西长水村旁,有“洛出书处”的古碑,据说为当年“神龟贡书”之处。
河图洛书奇妙地组合排列了9个基本数字,涵盖了自然界周期性和对称性的特征,反映出东方哲学思想的精髓。
2001年8月8日新华社报道,在安徽凌家滩出土的一块玉片和一只玉龟,经测定制作于五千三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二者紧紧叠压在一起,形象是龟托着玉。
玉龟分背甲和腹甲,由孔和暗槽相连。
玉片呈长方形,正面刻有两个同心圆,小圆内刻有方心八角星纹;大圆对着长方形的四角各刻有一圭形纹饰;两圆之间被平分为八等份,每等份雕刻一圭形纹饰。
这与文献记载中的“河图洛书”相吻合。
有关“龟背图”的传说较早记载于春秋时期的《尚书》,说的是远古的一天,一只大龟驮着洛书出现在中国北方的洛河。
河图洛书后来成为《周易》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二、洛书走入数学1977年,在我国安徽省阜阳地区出土了一件汉代文物,称为“太乙九宫占盘”,如图2所示。
其实盘上的图就是洛书,据此,洛书可简化为图3的形式,称为九宫图。
由于古人给洛书赋予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从而引起了后人对九宫图的极大兴趣,作了大量的研究,其结果形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内容—幻方。
最早把九宫图引入数学的,是汉代(公元2世纪)的徐岳。
徐岳在他的《数术记遗》中讲到14种算法,其中之一是九宫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
到了北周(公元557年),甄鸾在《数术记遗》对九宫图算作了一段注释:“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易学讲堂】河图洛书天地合一的宇宙图式华夏文化的千古之谜河图洛书——无字天书:中华文化之源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中华传统文化、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
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龙马出现的时候,前面是七个白点、两个黑点;尾部呈现的是一个白点和六个黑点;左方出现三个白点和八个黑点;右方出现四个黑点和九个白点。
圣人以此作出了河图的图形。
神龟出现的时候,身上的符号出现了变化,头上的点数变成了九,尾部是一点,左右两肩各带四点和二点,左右两足各带六点和八点,圣人以此制定了洛书的图形。
河图洛书是以黑点或白点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两幅图式,如图所示。
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它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公认为是华夏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谜。
河图,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
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汉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行者老师讲中医:河图洛书(20081022)我回头又把河图洛书仔细看了一下,根据现在河图洛书的这种画法,结合我们所学的黄元御《四圣心源》,给大家讲一讲这种上古文化对于现在来说的应用。
我们现在老说是上古文化,其实不是什么上古文化,它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这个空间之中,对事物生长发生道理的一种最朴实、最朴素、最真切的一种描述。
只是我们现在由于接触的知识太多,各种心理生理的障碍更加纷杂了,致使不能够对河图洛书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关于河图首先讲河图。
管理员把这个河图贴出来,大家一块看看现在贴出来的就是河图,旁边的是洛书。
河图就是我们左边所看到的图形,这个图形四四方方的,它代表着五行分布的一种现象。
中间是中土,左木右金,上火下水。
在上古伏羲这个时代,有龙马出于梦河,伏羲根据龙马背上的这个纹理有所感应,然后产生了河图现在的这种模样。
这个河图呢,它主要讲的是五行顺生,大家可以看看。
由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生东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大家看,水生木;而上面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生火;火又生金;然后金—西方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然后金气敛凝。
他这里面讲的这个道理呢,是用五行顺生的。
而我们看的是,有个缺口就是说,这个火应该是火生土而土生金,由金水相生,偏于中土五行的话,这样子顺生到中土,这恰恰讲的是五行顺生归于中土的这个道理。
按黄元御学说去理解,这是一种自然生化之道。
排列是自然生化,自然代表了一个这种方位,方位定了以后,然后由这个方位而产生出来每种数,就是说每种方位有他具体的变化之间的变化。
这个数呢,可以类比他的时间的变化进度。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数用十天干的角度来描述出来。
壬水癸水,甲乙之木,然后从这个角度来把它描述出来。
有人也许要问说,河图里面这个数要怎么样类比在我们日常生活、看病角度来应用。
现在这个河图,我们利用它,根据它的数类比四季、类比四时的变化,然后产生出来不断的这个时间,大家可以这样的去类比。
本身从十天干,从一到十它就描述的是一个事物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而这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有他方位的变化也有他时间的变化。
河图洛书之象(三)
我们要熟悉河图洛书要从三个方面下手,象,数,理,河图为四方形,由黑色白色圆点构成。
为什么有黑白
之分呢。
黑白之分便是阴阳之分单数为阳是白点,双数为阴是黑点。
黑点白点的安排变化便形成神秘博大的
河图洛书。
其中有阴阳五行有四象图像的摆放时按照我们做北朝南的老传统。
后方为北,前方为南。
北方一个
白点在内。
六个黑点在外。
表示玄武圣兽星象。
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
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圣兽星象,五行为木南方两个黑点在内。
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圣兽星象,五行为火西方四个黑点在内。
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圣兽星象,五行为金中央五个白点在内,是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属土。
五行为土东南西北四象之中按古人的做北朝南的方位便是。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
右白虎,每一象个统领七个
星宿,共二十八星宿。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
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
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
河图洛书(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
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
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
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
宋初陈抟创“龙图易”。
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
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
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
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图》中载其图。
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
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
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
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
众说不一,尚在继续探求中。
(2)河图,洛书的关系。
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
”(《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敌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
”“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
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
”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
我的风水讲义第14讲:理气为用(2)河图洛书中华传统堪舆学传人/云中子易学馆路江云/作《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则之”的'之’就是指代河图洛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河图、洛书以及阴阳等理气知识。
河图、洛书都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两种神秘的符号。
我在前面的讲义中提到了:他们俩可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易的根本,是万事万物的总纲,是阴阳术数的起点。
搞懂了河图洛书,对堪舆的意义也是非同小可。
首先,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河图。
一、河图汉朝的孔安国说,这个河图,是伏羲氏时期,有一龙马从黄河里出来,圣人伏羲看见这龙马的背上有花纹,就按照龙马背上的这个花纹来画八卦,直到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一个成语就叫做“龙马精神”,其实原意就是赞叹先圣伏羲见微知著的创举。
河图不仅是八卦的分野,而且归类了五行,是术数之根,是理气之体。
下面我就用用图来说明。
图如下:★圣人伏羲则《河图》画卦之图★坎7o---o---o---o---o---o---o27之中有3为少阳巽2●-----------● o10-7=3 少阳│●o|3●---●---●---●------●●4│●85-2=3少阳│9o|之105o5 10之│●中|││││●中o|有o83o--o--o4 9│●2 |‖‖│‖‖│4兑有 o 9乾震8 |为离3 o2 2o11│●少|少少太 1 ●为o|阴o阴阴5-1=4太阴阳太│太│●●---●---●---●------●阳●阳 o|│●10-6=4太阴o|坤1 │●o o16之中有4为太阴●─--●----●----●---●---●艮6注:此图十分重要,由于本人电脑技术不好,花了三天的时间,才勉强弄成这个模样,红圈代表阳,黑点代表阴。
河图透露出的信息很多,全靠自己心悟。
在这里,我仅仅从风水理气的角度给大家归纳几点。
1、生成之理坐北朝南,左东右西,1、6水生3、8木;3、8木生2、7火;2、7火生5、10土;5、10土生4、9金;4、9金生1、6水。
易学根源——无字天书《河图洛书》
易传《系辞》中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礼记》中也有:“河出马图”,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中多处有记载。
河图是伏羲时代黄河所出现的龙马身上所负的图案,伏羲记录下来后,与八卦相结合,使八卦与五行融合在一起,相互参照使用,所以河图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八卦和五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无字天书——河图洛书
如何来理解这个河图呢?首先,从马图可以看出,河图里有黑点和白点之分,黑点代表“阴数”(即偶数),白点代表“阳数”(即奇数)。
用连线串起来的点为一组,从图上可以看出共有10组,下面两组为(1和6),上面两组(2和7),左边两组为(3和8),右边两组为(4和9),中间两组为(5和10)称之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
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之。
这样就将五行的方位确定了下来,北方水、南方火、东方木、西方金,中间为土。
本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图,后人却“悟”出了许多所谓的“道理”,引出了许多名词,什么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什么生数、成数等。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一是生数、六是成数;地二生火,地七成之,所以二是生数、七是成数,同理类推得出,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
先天八卦生成图
伏羲先天八卦图。
【自动保存】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源自天上星宿,蕴含着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被誉为'宇宙魔方',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河图'的这个'河',其实指的是星河、银河。
二十八星宿也是从银河里面出来的,'河出图'不是黄河出图,而是星宿从星河里出来。
河图最初的原型是一条白色旋转的龙,将银河画成白龙,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
这幅图在后来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逐渐成为了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
在古人的观测中,其它所有的星星都是动的,包括太阳和月亮,只有北极星是唯一不动的,这个唯一不动的星,古称为'天极',也就是天极神。
东西南北和四面八方,交叉点的那个地方叫'中'。
这点从河图纹上来看,它正是北极星的这个位置。
天上的位置,和地下的位置是对应的。
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
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是表述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
洛书,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这个方向。
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
第一次给这两幅图命名的是北宋易学家刘牧,他精研陈抟所传《龙图易》,著书《易数钩隐图》,于是,河图洛书才为世人所知。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2)河图之谜《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说:“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孔安国还对龙马负图而出作了如亲临其境般的描述,说龙马为天地间的精灵,它的外形非常奇特,在马身上长有龙鳞,故称龙马。
这匹龙马赤文绿色,高八尺五寸,似骆而有翅,踏水不没。
伏羲在位,“龙马出于孟河”,所谓孟河就是黄河孟津段。
据记载,这匹龙马的旋有次序,形数有异别。
排列是一、六在后,二、七在前,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背中,这就是河图。
河图中的点数是五十五,其中一、三、五、七、九是天数,二、四、六、八、十是地数,天数累加是二十五,地数累加为三十,两数之和为五十五。
河图中的天数是奇,是阳;地数是偶,是阴,阴阳相索。
据古代哲学家的解释,河图中上、下、左、右、中五组数目分别与火、水、木、金、土五行有关。
金、木、水、火、土这几种物质基本形态的生成与转换,甚至万物发育都可以从这图上得到启示。
由此定义这十个自然数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
从而得出五行相生之理,天地生成之道。
伏羲氏创造的八卦是从河图演变而来的。
据文献记载,伏羲,又称太昊,是三皇之一。
其母为华胥,在雷泽踩着了天神足迹,于是怀孕生下伏羲。
伏羲有圣德,故代燧人氏而做了天下之王。
也许他的圣德感动了天神,龙马负图出于河,将河图献给伏羲。
除了伏羲氏时代外,传说这匹龙马还有另外几次负图而出。
轩辕黄帝时,帝尧时,这种神迹都出现过。
河图究竟是什么含义,他与八卦及文字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历代争论的话题。
但相比而言,河图来历更是千古之谜。
虽然古人对龙马负图而出是深信不疑的,但我们对这个事迹仍只能当神话看待。
真实的历史往往可能很简单,就是河图不是上帝遣龙马所赐,而是河洛先民的伟大创造。
近年,有学者提出“河出图”的“河”不是黄河,而是活动于河洛地区的古老部族有河氏,“出”是奉上、进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