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言语、汉语与普通话 《幼儿教师口语教程》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2.50 KB
- 文档页数:33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四章“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详细内容将涵盖: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以及如何运用游戏、故事、童谣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
2. 学会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学习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3. 能够运用游戏、故事、童谣等多种形式,设计和组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设计和组织富有成效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重点: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卡片、故事书、童谣集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际场景,引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语言教育活动,并展示成果。
5. 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一个与语言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教育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2. 创设语言学习环境3. 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七、作业设计答案:活动名称:快乐故事会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教师选取一本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绘本故事,如《爱心树》。
2. 讲解阶段: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3. 讨论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的第三章“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
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教师的发音技巧、语言表达规范、情感传递方法以及与幼儿沟通的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幼儿教师的发音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理解并运用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规范,提升与幼儿沟通的效果。
3. 学会运用情感传递方法,增强与幼儿的情感互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发音技巧的掌握和情感传递方法的运用。
重点:幼儿教师语言表达规范和与幼儿沟通的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音响设备、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幼儿教师的发音技巧、语言表达规范和情感传递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场景。
5. 互动讨论(10分钟)6. 情感传递训练(5分钟)教师示范情感传递方法,学生模仿并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口语》第三章2. 内容:a. 发音技巧b. 语言表达规范c. 情感传递方法d. 与幼儿沟通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设计一个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2. 答案:b. 沟通场景:学生自行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幼儿教师口语表达的知识。
同时,关注幼儿园教学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发音技巧的掌握2. 语言表达规范的运用3. 情感传递方法的实践4. 与幼儿沟通策略的实施5. 作业设计一、发音技巧的掌握1. 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
2. 咬字清晰,语速适中,避免方言和口音。
《幼儿教师口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幼儿园日常用语,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2. 学会运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技巧,提高教学效果;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师口语技巧,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幼儿园日常用语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挂图等;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2. 讲解:结合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详细讲解幼儿园日常用语和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技巧。
3.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幼儿园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段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日常用语:问候语指令语鼓励语提醒语2.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技巧:提问引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作业答案:1.(1)幼儿园日常用语:问候语:如“早上好,小朋友们!”;指令语:如“请小朋友们坐好,我们要开始上课了”;鼓励语:如“你真棒!继续努力!”;提醒语:如“请记得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哦”。
(2)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技巧:提问:如“你们知道春天有哪些花开放吗?”;引导:如“让我们一起观察图片,看看有哪些动物在草地上玩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口语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口语表达不清晰、技巧掌握不熟练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幼儿园日常用语和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技巧,与同学进行分享,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地观摩,了解幼儿园教师口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