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无答案)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5.05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解读,历史图片解读,提高学生分析历史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多难民族产生的雄健的精神。
近代农民阶级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开展斗争,铸就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南京天王府、西天王宝座、太平天国天王府复原图,太平天国运动如急风暴雨,曾席卷江南的半壁江山,而后,在如日中天时急转而下,迅速瓦解......今天一起走进,感受这段历史。
(二):讲授新课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了许多条约,让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量的战争赔款,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腐败无能,让更多的有识之士不满其统治,农民起义不断.2、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先后攻占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在山区贫困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4、永安建制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出示文字材料,通过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本课将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转折和失败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转折和失败的过程。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转折。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3.投影仪和计算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宣传画和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转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转折。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包括对清朝政权、中国近代史进程等方面的影响。
6.小结(5分钟)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要的总结,强调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包括其原因、过程、转折和历史影响等方面。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材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洪秀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貌,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段历史,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主要事件。
3.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具体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资料:教师收集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太平天国吗?太平天国运动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史实: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与西征天京变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湘军攻陷天京2、史能:(1)编制年表:太平天国运动的大事年表。
(2)比较辨异:太平天国运动同秦末、明末等古代农民战争相比,有何新特点。
(3)讨论评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所留下的启示。
3、史识:(1)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2)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之道,探索近代化之路的可贵努力。
(3)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复杂性,更说明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艰巨性,也显示出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二、教学要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三、教学过程导入: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有那些?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一、金田起义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激化社会矛盾。
(1)、西方商品的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人民破产失业,这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2)、清政府的兵费支出、赔款和大肆搜刮,使百姓困苦不堪,这是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2、太平天国运动的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宗教为旗帜,组织发动群众。
3、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金田起义(1)、时间:1851年1月(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3)、国号:太平天国(4)、军队:太平军(5)、领袖:天王洪秀全4、太平天国的建制:永安封王,整顿军旅、设官封王,奠定太平天国的立国规模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各王受东王节制。
5、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6、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性质:太平天国的一个纲领性文件(2)、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见教材第13页)(3)、作用: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4)、无法实行的原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和文字等。
2.教学资料:收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历史事件。
提问:“你们听说过太平天国运动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如鸦片战争、清朝腐败等。
通过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如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政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件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失败。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概念和术语感到陌生,如“拜上帝教”、“天京事变”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过程,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原因及其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领导层的变动。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老师提供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课件。
4.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
5.视频资料: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或片段。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政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和鸦片战争后的国家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影响较多,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后的清朝社会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 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展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的历史记录。
本课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事迹。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样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具体内容和影响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根据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农民起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过程。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事迹。
3.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看法。
3.讲授法: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史实和人物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和插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图片:准备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插图。
3.课件:制作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历史背景。
3、《太平天国运动》
一、学习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知道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目标3:知道《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影响,了解《资政新篇》。
目标4:知道太平天国建立政权的过程及结果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重点、难点)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自主学习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1851年1月,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称“太平军”,建号____________。
2.太平天国建立后,洪秀全称______,封杨秀清为______、萧朝贵为______、冯云山为_______、韦昌辉为______、石达开为______。
定都天京
1.______年太平军北上,并攻克武汉三镇。
_____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在此定都,并改名“________”。
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_______________。
2.1859年冬,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轩制定了______________。
天京陷落
1.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的权力之争日趋尖锐。
1856年秋,_________发生,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_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侵略势力,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它的经验与教训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合作探究
1.金田起义背景及过程?
2.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的概况?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经过?
4.归纳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战果、影响5.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
6.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四、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五、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