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强化006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考生注意: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卷”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一暴.十寒(pù)执拗.(niù)人才济.济(jǐ)忖度..(cǔn duó)B.不落窠.臼(kē)戏谑.(xuè)锲.而不舍(qì)炮烙..(páo lào)C.孝悌.之义(tì)饿莩.(piǎo)畏葸.不前(sī)纨绔..(wán kù)D.数.罟洿池(cù)爪.牙(zhuǎ)撒手人寰.(huán)倔强..(juè jià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有错的一组是()A.穿流不息默契度长絜大战栗B.委屈求全寒喧再接再励暇想C.膏谀之地苍海笑靥如花歆享D.努马十驾厮打痒序之教逡巡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
”四婶慌忙地说。
她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②她张着口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③她很胆怯……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A.怔怔讪讪惴惴B.讪讪惴惴怔怔C.讪讪怔怔惴惴D.怔怔惴惴讪讪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席地而坐)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苦恨:愁苦怨恨)C.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D.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闻:只是听说)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望民之多与邻国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C.无能小将,不足挂齿.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D.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6.下列划线句子中,句式特征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身死人手,未天下笑者李氏子蟠,不拘于时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相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四君子”是指战国时期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的四位公子,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
一、选择题(分). .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文言文语句翻译(分).翻译《钜鹿之战》中文言文语句(分,每题分)()(如果)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项羽自此真正成了诸侯地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课内文言文翻译(分,每题分)()(晋)在东边让郑国成为了自己地边地以后,又想扩大它西边地领地,如果不让秦国土地减少,又将从哪里取得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派遣将领守卫函谷关地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地盗贼进入以及意外事故地发生.三、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分).解释下列加点字(分,每空分)()荆轲奉樊於期头函(两手捧着)()至陛下(台阶下)()群臣怪之(认为……奇怪)()前为谢曰(谢罪)()北蛮夷之鄙人(见识浅陋地人)()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自引而起(挣扎)()卒起不意(通“猝”,仓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沛公不胜杯杓(承受)()再拜献大王足下(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指出下列句子地句式特点(分,每空分)()状语后置()判断句()宾语前置四、默写常见地名句名篇(分).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地空缺部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敢于直面惨淡地人生五、诗歌鉴赏(分).()此联选取了“暮霭(湘烟)、岸苇(芦苇)、楚田(田野)”三个意象,(答对两个就得分)营造了一种阔大地意境,气象雄浑,(分)而用弥漫着凄冷压抑地氛围.(分)(意思对即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大雁孤飞于飞雪暮霭中,天地苍茫,孤苦伶仃,(分)象征着友人归乡旅途地寂寞艰辛,(分)表达了作者地伤别之情(对友人归乡地不舍和担忧).(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六、文化经典(分).()()(分)()“服其劳”“先生馔”只是从物质上或外在地形式方面践行“孝”,这容易做到,而“色难”则是要和颜悦色,要求子女对父母地孝顺是从内心发出地.(分)这启示我们今天在继承传统地孝道时不仅要奉养父母更要注意从心灵深处关爱父母.(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七、散文文阅读(分).(分)答:刘和珍是反抗黑暗地勇士,是革命地首领,(分)是一个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地人.(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分)答:作者写了自己地渺小,写了自己地胆怯,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分)以自己地渺小衬托出和珍地伟大,以自己地胆怯衬托出和珍地英勇无畏.(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分)答:鲁迅地话表达地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地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分)作者地话表达地主要是悲哀,刘和珍地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地悲哀,永久地悲哀.(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分)八、作文:略附:译文章邯打败项梁军队以后,认为楚地地军队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大败赵军.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楚怀王召见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非常欣赏他,因而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地.”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地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地,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个个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地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地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地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次不是国家真正地贤良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地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地,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地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地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地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厦门一中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厦门一中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厦门一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
B. 厦门一中成立于20世纪初,是厦门市最早的中学之一。
C. 厦门一中只提供高中教育,不包括初中部。
D. 厦门一中是厦门市唯一的重点中学。
答案:A2. 厦门一中在以下哪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A. 体育竞技B. 艺术表演C. 科技创新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国际竞赛中获得了金牌?A.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B.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C.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D. 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答案:A4. 厦门一中的特色课程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统文化课程B. 国际交流课程C. 环境科学课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厦门一中的学生社团活动包括以下哪一项?A. 科技创新社B. 模拟联合国C. 音乐剧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厦门一中在以下哪个领域与国外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A. 教育交流B. 学术研究C. 文化交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全国性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A.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B.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 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厦门一中的教学理念是什么?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考试为中心D. 以成绩为中心答案:A9.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活动中表现出色?A. 社区服务B. 环境保护C. 文化传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厦门一中的学生在以下哪个领域获得了国家级奖项?A. 科技创新B. 文学创作C. 艺术设计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厦门一中成立于________年,至今已有________年的历史。
答案:1906年,100多年12. 厦门一中的校训是“________,________”。
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强化002《论语·为政篇》答案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翻译画横线的句子1.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2.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孔子说:“[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 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
[这样去了解, ] 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4.孔子说:“君子能[ 在道义上] 团结人但不[ 以私情而] 互相勾结;小人[ 以私情]勾结而不[ 在道义上]团结人。
”5.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 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 那就危险了。
”6.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7.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 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二、高考真题或模拟题1.(1)C。
孔子对子贡的提问并没有不满意,而是耐心解答,充分说明理由。
(2)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粮食、军备、取信于民。
而这三者当中,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2.(1) ①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
②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
(2) 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人,他的回答都不一样。
3.参考答案:(1)A。
孔子主张并没有主张取消等级观念。
(2)①孔子认为君子应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②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语文试卷命题教师高一备课组第Ι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懵.懂(měng)伺.候(sì)悚.然(sǒng)锲.而不舍(qì)B.逡.巡(qūn)炮烙.(luò)栈.道(zhàn)三省.吾身(xǐng)C.饿殍.(fú)鞭笞.(chī)拓.本(t uò)商贾.云集(gŭ)D.庠.序(xiáng)句读.(dú)谬种(miào)漂沦憔悴.(c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残羹冷灸走投无路欲盖弥彰B.赦造度长絜大哀声叹气孽根祸胎C.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雕粱画栋D.歆享少不更事弃甲曳兵瓮牖绳枢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一生创作了三个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小说《祝福》选自《彷徨》。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其代表作《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叫格里高尔。
B.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C.韩愈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主张性善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
4.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5.下列各项两个语句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强化001《论语·学而篇》一、填空题1.写出以下文段中包含的成语,并把原文或成语翻译成现代文①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意思: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吗?②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犯上作乱意思: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司,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③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意思:花言巧语,一团和气的脸色,这类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④原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意思:在工作之余,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的话再学一些文化。
⑤原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贤贤易色意思: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⑥原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言而有信意思:说话靠得住,讲信用。
⑦原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意思: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先祖。
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⑧原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温良恭俭让意思: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⑨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小大由之意思:礼的运用,贵在能和。
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其妙的地方正在于此。
(但)小事大事都按此去做,是有行不通的时候的。
⑩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食无求饱敏于事慎于言意思:君子对吃饭和居住条件要求不要过高。
做事要机敏勤快,说话则要小心谨慎。
⑾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意思:子贡问:贫穷不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答道:马马虎虎,但不如贫穷依然快乐,富裕而爱好礼仪的人。
⑿原文: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告往知来意思:赐呀,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
二、高考模拟题1、(1)C。
“人人就都能为统治者尽忠了”有误,这里的“尽忠”不只是为统治者尽忠,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为他人尽忠。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语文试卷第Ι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文采喋血噩梦绿草如茵B、形骸扼腕堕落陨身不恤C、黯然作辑追溯婆娑起舞D、和霭震慑戮力桀骜不驯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文意的一组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它。
③然而,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④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使我觉得悲哀。
A、品位款待因为尤B、品位款待既然尤C、品味招待既然也D、品味招待因为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C、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4.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王还柱而.走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③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5.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函.封之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③沛公欲王.关中④箕.踞以骂曰⑤沛公已去,间.至军中⑥太子迟.之⑦项伯杀人,臣活.之⑧范增数目.项王⑨孔子登山而小.鲁⑩阙秦以利.晋A、①②③④/⑥⑨/⑤⑩/⑦⑧B、①②④⑤/③⑧/⑥⑨/⑦⑩C、①②③/⑤⑧⑨/④⑥⑦⑩D、①②④/⑥⑦⑧/⑨⑩/③⑤6.选出与“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相同的一项()A、夫晋,何厌之有?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不然,籍何以至此?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7.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张良出,要项伯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选择8——10题,并完成第Ⅱ卷相关翻译题钜鹿之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强化06《论语·雍也篇》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一)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 公西赤出使到齐国去,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粮食。
B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吧。
”结果冉求却给了子华的母亲八十斛。
C 孔子认为周济他人应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D 儒家一贯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
孔子提倡周济贫者而非富人。
(解说: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宽恕‛与‚仁爱‛思想的分析与理解。
D项应该是‚儒家一贯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
)2、结合上面的语段,你认为这两段体现的孔子思想有什么相通之处?答:这两章都是讲救济贫苦。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但他注意把握分寸,做到适度而为;也就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B、“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C、“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D、孔子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由此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解说:孔子只是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而不是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这不符合他的‚仁‛的处世原则。
)2.针对君子,孔子提出怎样的教育目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厦门六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1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接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语文试卷(本试卷分六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4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寒衣处处催刀尺,。
(4),生长明妃尚有村。
(5),渚清沙白鸟飞回。
(6),初为《霓裳》后《六幺》。
(7),血色罗裙翻酒污。
(8)此情可待成追忆,。
(9),无复鸡人报晓筹。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4)吾师道也,?(二)课内文言文选择题(10分)2.下列各句其字与例句中其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其.如土石何?3.下面对意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④登泰山而小.天下⑤邑人奇.之⑥稍稍宾客..当年万户侯..其父⑦粪土A.①⑤/②⑥⑦/③④B.①②⑥⑦/③④⑤C.①⑤/②⑦③/④⑥D.①②/③⑥⑦/④⑤4.下列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④却.匈奴七百余里⑤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⑥/②/③④⑤5.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B.①以致.天下之士②致.万乘之势C.①约从.离衡②于是从.散约败D.①蒙故业,因遗策.②振长策.而御宇内6.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①北收要害之.郡②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C.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辞天下之士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D.①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三)文言文阅读和课内翻译(15分)白云先生传明·钟惺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
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强化06《论语·雍也篇》
班级姓名座号得分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一)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公西赤出使到齐国去,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粮食。
B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吧。
”结果冉求却给了子华的母亲八十斛。
C 孔子认为周济他人应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D 儒家一贯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
孔子提倡周济贫者而非富人。
(解说: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宽恕‛与‚仁爱‛思想的分析与理解。
D项应该是‚儒家一贯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
)
2、结合上面的语段,你认为这两段体现的孔子思想有什么相通之处?
答:这两章都是讲救济贫苦。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但他注意把握分寸,做到适度而为;也就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B、“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C、“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D、孔子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由此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解说:孔子只是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而不是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这不符合他的‚仁‛的处世原则。
)
2.针对君子,孔子提出怎样的教育目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孔子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在孔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这是一种将心
比心、推己及人的做法。
B.面对子贡“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问,孔子肯定地说:“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
(解说:对‚何事于仁?必也圣乎!‛的解释有误,孔子认为,能做到子贡所说的那样,不止是仁人,已经达到圣人的境界了。
)
C.孔子认为,就是尧、舜,对百姓也很难做到广泛地施与,因为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只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在做仁的事情了。
D.孔子要求仁者做到:要把别人放在心里--要想自己立足,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立足;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2.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答:孔子认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
可见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同时孔子强调,仁德的人应该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
如此看来,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到让他人好,要尽社会责任。
四、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1.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贫贱而“不改其乐”,也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B.孔子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任何问难,好象很傻。
等孔子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足以发挥自己所教诲的道理,才发现颜渊大智若愚。
C.孔子认为颜渊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D.在众多弟子中,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一个,孔子对他没有任何不满。
认为他好学而不
违仁,最有可能继承自己的理想。
(解说:‚对他没有任何不满‛错。
在做学问方面,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主张彼此切磋探讨,但颜渊却唯师是从。
)
2.后代儒家把颜回列入七十二贤之首,请简要分析原因。
答: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道德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而且勤奋好学不断提高品德修养。
五、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1.《论语》里有这样的记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与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不矛盾。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内心虔诚。
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