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激励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325.50 KB
- 文档页数:21
第十章激励理论一、判断题:1.保健因素是多与工作结果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2.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具有激励的力量。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主导需要是变化的,既可以由低层次的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也可能由高层次需要倒退为低层次需要。
(×)4.在五种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工作的自主性能够让工作者体验到工作的意义。
(×)5.相比因低报酬产生的不公平感,高报酬会使人感到较为公平,而且无论是否公平,高报酬对员工的行为都有正面的影响。
(√)6.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
(√)7.认知型激励理论认为行为是内在需要与激励的函数;行为改造理论则认为外在的或环境的结果决定行为,它强调的是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关系。
(√ )8.努力和工作绩效的结果未必能带来期望的报酬。
(√ )9.在工厂里,采用X理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研究所里,运用Y理论进行管理效果较好。
(√ )10.根据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员工同时被多个需要所激励。
(× )12.自我实现是一种比生理或安全更重要的需要。
(× )13.文化层次不同,人们的需要层次也会不同。
(√ )14.茨伯格认为,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情绪就会消除,对职工会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 )15.激励因素对维持员工的激励水平是必要且充分的。
(× )16.份即使当惩罚没有被平等地应用于所有违纪员工时,它仍然是有效的。
( ×)17.据公平理论,平均分配是最合理的。
(×)18.根据Y 理论,多数人都不愿主动地去承担责任。
(× )19.领导者无法激励没有需要动机的员工。
(√)二、单项选择:1.处于需要最高层次的是 E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2.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C 。
第十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其应用[内容概要]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
强化理论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衰减四种类型,具体的方式有固定间隔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可变间隔强化、可变比率强化。
挫折理论主要包括挫折产生的原因分析、挫折的行为表现形式、挫折的容忍力、消除挫折的方法等。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真正涵义;理解强化理论、挫折理论的实质内容;掌握强化方法使用的技巧和消除挫折的方法。
人的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一切有意识的行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心理活动的支配。
而人的心理的积极能动作用的发挥,也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实现。
因此,研究如何激励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问题,应把研究人的内隐的心理活动与研究人的外显的行为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在管理活动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使被管理者在生产、工作中积极的建设性行为增加,消极的破坏性行为减少以至消失。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正是研究如何巩固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如何改造和转变人的消极行为,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系统理论。
关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改造和转变人的行为的问题,各学派试图从不同的途径去分析和解决。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就可以达到改造行为的目的;归因理论认为,是人的内在的思想认识指导和推动着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就可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挫折理论则认为,人的行为是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的思想认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只有改变外部环境刺激与改变内部思想认识相结合,才能达到改变人的行为,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目的。
以上三种理论,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和解决行为改造问题,为管理工作培养和发展被管理者的积极行为,削弱以至消除被管理者的消极行为提供了多种思路和多种方法。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
第一节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第十章激励和奖赏员工1)激励是实现目标的过程。
答案:正确解释:根据定义,激励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个人的努力被调动、指向和持续到目标的实现。
2)动机是一些人具备而其他人不具备的内驱力。
答案:错误解释:所有人都有动机,只是针对不同的事物,动机的强烈程度有所不同。
一个人可能有很强的动机去承担一项任务,却毫无动机去承担另一项任务。
所以,把一些人笼统地称为“有动机”或“没有动机”是不正确的。
3)激励的三个关键要素是:努力、指向和成就。
答案:错误解释:正如本书所说,激励的关键要素是努力、指向和持续性。
4)持续性是内驱力的大小和一个人投入到一项任务中的热情。
答案:错误解释:持续性是测量一个人努力持久性的指标,而不是测量他或她投入努力的强度。
5)某个人对一项任务有强烈的动机,而对另一项任务却有微弱的动机。
答案:正确解释:一般而言,激励因任务而异。
例如,一个人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承担销售任务,却毫无动机去开展他或她销售的产品背景的研究。
6)大多数美国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充满激情。
答案:错误解释:教材上说73%的美国员工对他们的工作缺乏激情,所以这一陈述错误。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任何时候人们都同等程度地追求五种需要。
答案:错误解释:马斯洛的理论认为人们的需要形成一个心理层级。
首先是基本需要,一旦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其他需要就会成为更迫切的需要。
在任何时候,某个层次的需要会盖过所有或者大多数其他需要,即任何时候人们都不同等程度地追求五种需要。
8)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中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下一层次的需要才成为主导需要。
答案:正确解释:马斯洛主张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个体才会设法满足下一层次的需要。
例如,如果基本的安全需要都未被满足,一个人很难有社交需要或者自尊需要。
9)马斯洛主张较低层次的需要从内部使人获得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从外部使人获得满足。
答案:错误较高层次的需要更大程度上是心理需要,通过内部感受和感知获得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