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61.57 KB
- 文档页数:6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耐久性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而冻融循环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对一次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详细记录。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物理性能变化,包括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以及外观损伤情况,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二、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的标准为《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
三、试验设备1、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循环变化,并记录温度和时间。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3、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四、试验材料与配合比1、水泥:采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细度模数为 26 的中砂,含泥量小于 2%。
3、石子:粒径为5-2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值小于10%。
4、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_____%。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用量(kg/m³)|||||水泥|_____||砂|_____||石子|_____||水|_____||外加剂|_____|五、试件制备1、制作了尺寸为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若干,每组 3 个。
2、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养护 28 天。
六、试验步骤1、试件养护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初始相对动弹性模量。
2、将试件放入冻融试验机中,试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冷冻液能够充分循环。
3、设定冻融循环制度:一次冻融循环包括在-18℃下冷冻 4 小时,然后在 5℃的水中融化 4 小时,为一个循环。
MPa)
未包未切就是没有外包纤维正常高度(155mm)的混凝土试块,未包已切就是没有外包纤维已经切掉15mm(即140mm)的混凝土试块,从上表得知芳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贡献不大,我个人认为是芳纶直径较大,没有很好的起到套箍作用,红色字体试块都是未切正常高度型,绿色字体是14Omm高度型,可见,试块变矮,减小了高宽比,促使抗压强度较155mm 试块略大,并且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都能起到很好的套箍作用,外包纤维是未包纤维的3到4倍。
下面是我按照规范修改的测量循环次数(具体次数见下面表格),冻融循环一次要10个小时,125天完成300个循环,硫酸盐侵蚀干湿循环一次要24个小时,150天完成150个循环。
总之,整个试验完成要5个多月(中间加上测量数据时间)。
建科院老师说,慢冻法不需要测量弹性模量,只需测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
建科院老师解释:慢冻法测弹性模量误差较大,数据没有代表性,测弹性模量也需要指定尺寸。
试块入机时间8月14日
冻融损伤实验数据记录表
硫酸盐侵蚀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四。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方法研究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然而,混凝土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其中冻融循环是混凝土易受的一种环境。
因此,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的研究对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获取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相关数据,以便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为混凝土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三、试验材料与设备1.试验材料(1)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细砂、粗骨料、减水剂等。
(2)试件规格: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2.试验设备(1)冻融试验箱:温度范围:-40℃~+50℃,温度控制精度:±1℃。
(2)万能试验机:最大负荷50kN,试验精度:0.001kN。
(3)振动台:可进行混凝土试件的振动。
(4)电子天平:最大称量量:2000g,称量精度:0.01g。
(5)压力计:用于测量试件的温度和湿度。
四、试验方法1.试件制备(1)按照配合比将混凝土原料混合拌和均匀。
(2)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分层振实,使混凝土密实均匀。
(3)在混凝土表面平整后,用平刮板将混凝土表面刮平,使其平整光滑。
(4)将模具放置在恒温恒湿室中浸泡28天,待试件养护完成后取出模具,进行试验。
2.试验参数设定(1)冻融试验箱内温度设定为-18℃和23℃,循环周期为6h。
(2)试件在冻融条件下循环10次。
3.试验过程(1)将试件放置在冻融试验箱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2)记录试件的温度、湿度和质量等数据,并定期进行测量。
(3)在试验结束后,进行试件的力学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
五、试验结果分析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1)抗压强度:计算试件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损失率。
(2)弹性模量:计算试件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弹性模量损失率。
混凝土冻融循环实验方案一 实验背景和目的根据中国水科院的定义,冻融破坏是指水工建筑物已硬化的混凝土在浸水饱 和或潮湿状态下,由于温度正负交替变化(气温或水位升降),使混凝土内部孔 隙水形成冻结膨胀压、渗透压及结晶压力等,产生疲劳应力,造成混凝土由表及 里逐渐剥蚀的一种破坏现象。
我国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呈现“南锈北冻”的分布, 冻融破坏是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病害之一,除“三北”地区外,华东、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南高山寒冷 地区均存在此类的病害。
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和冻融循环交替作用是发生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般发生于寒冷地区经常与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物,可见,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验将对室内快速冻融和室外自然环境下的冻融循环进行对比实验,来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实际工程服务。
本实验是依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进行设计二 实验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试块的原料及配合比采用之前抗拉实验的实验材料及配合比进行制作 减水剂 水泥 水 粉煤灰 沙子 小石 中石 密度1.716 171.6 132 92.4 761.26 591.096 886.6442636.716三 试件的成型,养护以及初始值的测定成型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性能试验制作试件,关于养护箱:标准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成型后的带模试件宜用湿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标准养护箱中养护24h 。
然后拆模并编号。
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试件的尺寸:mm 400mm 100mm 100⨯⨯①本次试验以3个试件为一组,试验龄期为28d (查水利口的规范是90d ,之后也查了普通的混凝土试验规范是28d ,倾向于使用28d ,90d 周期太长),到达试验龄期的前四天将试件在20℃±3℃的水中浸泡四天。
混凝土低温冻融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但在低温环境中,混凝土的性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冻融循环环境下,混凝土易受到破坏。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需要进行低温冻融试验。
本文将提供混凝土低温冻融试验的标准。
二、试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低温冻融试验。
三、试验设备1. 混凝土试块模具:尺寸为100mm×100mm×100mm;2. 低温箱:可控制温度范围为-20℃至-30℃;3. 热水箱:可控制温度范围为20℃至30℃;4. 恒温箱:可控制温度范围为20℃至30℃;5. 大气温度计:量程为-30℃至50℃;6. 电子天平:分辨率为0.01g;7. 摆锤冲击试验机:能够控制冲击能量;8. 液氮桶:用于制备液氮。
四、试验方法1. 制备混凝土试块:按照GB/T 50082的要求,在标准试块模具中制备混凝土试块,并进行养护;2. 预处理试块:将试块放置于温度为20℃至30℃的恒温箱中,养护时间为28天;3. 冻融试验: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块放置于低温箱中,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冻结时间为2小时。
之后将混凝土试块取出放置于热水箱中,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融化时间为2小时。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试块表面出现破坏;4. 冲击试验:在混凝土试块表面进行冲击试验,冲击能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记录试块的冲击强度和破坏形态。
五、试验结果1. 冻融试验:记录试块经过多少次冻融循环后出现破坏;2. 冲击试验:记录试块的冲击强度和破坏形态。
六、试验评定1. 冻融试验:根据试块经过的冻融循环次数和破坏形态,评定混凝土的低温冻融性能;2. 冲击试验:根据试块的冲击强度和破坏形态,评定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七、试验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块在制备和养护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2. 冻融试验过程中,应避免试块受到外部力的影响;3. 冲击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试块表面,避免出现明显的人为痕迹;4.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气候条件较恶劣的地区,混凝土易受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其强度和耐久性下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试验设计1. 试件制备选取普通混凝土作为试验材料,按照标准要求配制混凝土,并制备成标准试件。
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
制备的试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裂缝和缺陷。
2. 试验条件将试件置于-18℃的低温环境中,保持24小时,然后将其移至20℃的室温下,保持24小时。
重复以上操作,模拟混凝土在低温和室温环境中的冻融循环过程,共进行50次试验。
3. 试验指标测量试件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渗透性等指标,并对试件进行断面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探究混凝土冻融循环对其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三、试验结果1. 抗压强度经过5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前10次试验后,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小,约为7%~10%。
50次试验后,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达到30%~40%。
2. 弹性模量冻融循环试验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有较大影响。
试验前10次,弹性模量下降幅度约为5%~8%,50次试验后,弹性模量下降幅度达到15%~20%。
3. 渗透性经过5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混凝土的渗透性明显增强。
试验前,混凝土的渗透系数约为1.5×10^-11m/s,50次试验后,渗透系数增加到2.5×10^-10m/s。
4. 显微结构冻融循环试验后,混凝土试件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缝和麻面,试件内部出现多个小孔和空洞。
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试件内部混凝土颗粒的连接状况受到破坏,且大量孔隙和空洞出现,导致试件整体强度下降。
四、结论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微观结构都有较大的影响。
混凝土的冻融性能检测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的冻融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受到冻融循环作用后的破坏性能。
混凝土的冻融性能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可靠性,需要对混凝土的冻融性能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冻融性能检测方法。
二、常用的检测方法1. 冻融试验冻融试验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检测混凝土冻融性能的方法。
该试验的原理是将混凝土试件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冻结,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解冻,反复进行数次,观察试件的破坏情况。
根据试件的破坏情况,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冻融性能。
2. 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混凝土的冻融性能。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确定混凝土的冻融性能。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无损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3. 热重分析法热重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质量变化,来评估混凝土冻融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混凝土试件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冻结,然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加热,测量试件的质量变化情况。
根据试件的质量变化情况,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冻融性能。
三、冻融试验的具体步骤1. 制备试件首先,需要制备混凝土试件。
试件的制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试件的尺寸、配合比、拌合时间等。
制备好试件后,需要进行标号,并记录试件的相关信息。
2. 冻结试件将试件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结。
冻结的温度和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冻结过程中,需要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冻结和解冻。
3. 观察试件破坏情况在试件进行完冻融循环后,需要观察试件的破坏情况。
观察的重点是试件表面的龟裂情况和试件内部的裂纹情况。
根据试件的破坏情况,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冻融性能。
4. 记录试验结果根据试件的破坏情况,记录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包括试件的标号、冻融循环次数、试件的破坏情况等信息。
四、冻融试验的注意事项1. 试件的制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试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在寒冷地区使用时,常常会遇到冻融循环引起的损坏问题。
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以了解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确定适合寒冷地区使用的混凝土配方。
试验方法1.材料准备:–使用标准试验方法制备混凝土样品。
–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设计不同的配合比。
–考虑到抗冻性能,适当调整水灰比和掺合料的使用量。
3.样品制备:–按照设计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样品。
–使用标准模具制作标准尺寸的试样。
4.抗冻试验:–将混凝土试样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在每个循环中,以恒定速率降低温度至冷冻点以下,然后迅速回温至常温。
–重复多个冻融循环,记录每次循环前后的混凝土试样的性能指标。
5.性能评估:–通过测量混凝土试样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变化等指标,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比较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样的性能差异,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配合比密切相关。
水灰比和掺合料的使用量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重要影响。
2.通过适当调整水灰比和增加掺合料的使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中表现出更好的抗冻性能。
4.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质量损失逐渐增加。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建议在寒冷地区使用具有适当水灰比和掺合料含量的高强度混凝土,以确保其较好的抗冻性能。
结论本次试验通过冻融循环试验评估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提出了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建议。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选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抗冻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抗冻机理,以及其他因素对抗冻性能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研究摘要: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混凝土结构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得混凝土遭受着较为严重的冻融循环破坏,冻融循环引起的耐久性损伤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试验将研究冻融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混凝土;循环;试验试验目的:探讨在相同配合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情况;试验材料:1.水泥:采用太行山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1)粗骨料:试验采用5~20mm连续级配石子,石子颗粒均匀,针状、片状颗粒分布少,级配良好,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1500kg/m3和2740kg/m3;(2)细骨料:试验采用干燥的河沙,细度模数为2.4,级配Ⅱ区,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1550kg/m3和2590kg/m3;3外加剂:(1)减水剂:保定慕湖恒源新型建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固含量为40%。
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相关配制规范及经验结论确定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及胶凝材料用量。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按照强度/水灰比/砂率/水泥(kg/m3)/砂子(kg/m3)/石子(kg/m3)/水(kg/m3)组一:C30/0.54/38%/370/695/1134/200 组二:C40/0.42/36E2/633/112/190组三:C50/0.35/34%/514/588/1140/180根据配合比设计指标,试验测试试配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
根据3d、7d、28d强度等指标优化确定该工程实际应该采用的(C30、C40、C50)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
二、试块制作明细及材料用量 1.试验计划混凝土搅拌、成型依照GBJ107一87方法进行,试件24h后拆模,随后将试件置于标准养护室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论文通过试验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1)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按GB/T50081-2002标准试验规范进行试验。
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一、前言在寒冷地区,混凝土承受着频繁的冻融循环作用,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因此,进行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二、试验设备1. 冻融试验箱:用于模拟冬季寒冷天气,产生冻融循环作用。
2. 混凝土试件模具: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
3. 混凝土试件振动台:用于振动混凝土试件,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4.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5. 试验室温度计:用于测量试验室温度。
三、试验步骤1. 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试件制作规范》GB/T 50080的要求,制备规格为100mm×100mm×100mm的混凝土试件。
2. 养护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在拆模后,应放入水中养护7天以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
3. 测量混凝土试件质量:用电子天平称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精确到0.1g。
4. 确定试验参数: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确定试验箱中的冻融循环参数,包括温度范围、冻融循环次数、升温降温速率等。
5. 安装混凝土试件: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放入试验箱内,注意试件之间的间隔,避免试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6. 开始试验:启动试验箱,按照确定的试验参数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7. 观察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试件的表面是否出现龟裂、剥落等现象。
8. 测量试验结果:在试验结束后,取出混凝土试件,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尺寸和形状,记录试件的表面龟裂情况。
9. 计算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抗冻性能指标。
四、试验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试件的强度、密实度等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2. 冻融试验箱的温度范围、冻融循环次数、升温降温速率等参数应根据混凝土使用环境确定,试验参数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混凝土试件的安装应注意试件之间的间隔,避免试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人们对混凝土制品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其耐久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制品的耐久性而制定的。
二、试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制品,如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混凝土管道、混凝土路面砖及混凝土涂层等的冻融循环试验。
三、试验设备1.冻融循环试验箱2.温度控制器3.湿度计4.天平5.计时器6.冷却水箱7.电动搅拌器8.试样模具9.压力机四、试验样品1.试验样品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制品,试样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每组试样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
五、试验步骤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将试样在常温下静置28天,然后将试样放入水中浸泡至试样表面完全湿润。
将试样放入试样模具中,并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振实。
2.试验过程将试样放入冻融循环试验箱中,控制温度在-18℃至4℃之间循环变化,每个温度区间维持12小时,共进行25个循环。
在每个循环结束后,从试验箱中取出试样,将其放置在常温下24小时。
取出试样后,用天平称重,记录试样质量。
然后将试样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力试验,记录试样破坏负荷值。
3.试验结束后的处理将试样放置在常温下静置7天,然后进行试验后的观察和记录,包括试样表面的开裂情况、颜色变化、重量损失等。
六、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分析1.试样的冻融循环损伤系数(Kf)的计算公式如下:Kf=(m0-m1)/m0×100%其中,m0为试样初始质量,m1为试样经过冻融循环试验后的质量。
2.试样的抗冻性等级的评定标准如下表所示:抗冻性等级Kf值范围F25 ≥90%F20 ≥80%F15 ≥70%F10 ≥60%F5 ≥50%七、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2.试验前应检查试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试验样品的数量应充足,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以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性。
混凝土耐冻融性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但它的耐久性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冻融循环是混凝土结构在寒冷地区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需要对其耐冻融性进行试验。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耐冻融性试验的标准。
二、试验目的混凝土耐冻融性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性能,以确定其耐久性。
三、试验方法1.试验设备(1)混凝土试件模具: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或150mm×150mm×150mm。
(2)混凝土试件振动台:振动频率为50Hz,振幅为0.5mm。
(3)试验箱:温度范围为-18℃至4℃。
(4)天平:精度为0.01g。
(5)混凝土试件破碎机:用于破坏试件,精度为0.1N。
(6)电子温度计:用于测量试验箱内的温度,精度为0.1℃。
2.试验步骤(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混凝土试件,标准要求试件的水灰比应小于0.5。
(2)养护试件:将试件放置在室温下养护28天。
(3)振动试件:将试件放置在振动台上振动2小时。
(4)测量试件质量:用天平测量试件质量。
(5)放入试验箱:将试件放置在试验箱中,温度设置为-18℃。
(6)保持-18℃温度下的时间:试件在-18℃温度下保持4小时。
(7)升温:将试验箱温度升至4℃,保持4小时。
(8)恢复室温:将试验箱温度升至20℃,保持4小时。
(9)测量试件质量:用天平测量试件质量。
(10)破坏试件:用混凝土试件破碎机破坏试件,记录破坏力。
4.试验结果与分析(1)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步骤得到试件的质量变化和破坏力。
(2)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破坏力损失率,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评估。
五、试验标准1.试件尺寸:试件尺寸应为100mm×100mm×100mm或150mm×150mm×150mm。
2.水灰比:试件的水灰比应小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