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47.64 KB
- 文档页数:6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耐久性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而冻融循环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对一次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详细记录。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物理性能变化,包括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以及外观损伤情况,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二、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的标准为《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
三、试验设备1、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循环变化,并记录温度和时间。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3、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四、试验材料与配合比1、水泥:采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细度模数为 26 的中砂,含泥量小于 2%。
3、石子:粒径为5-2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值小于10%。
4、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_____%。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用量(kg/m³)|||||水泥|_____||砂|_____||石子|_____||水|_____||外加剂|_____|五、试件制备1、制作了尺寸为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若干,每组 3 个。
2、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养护 28 天。
六、试验步骤1、试件养护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初始相对动弹性模量。
2、将试件放入冻融试验机中,试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冷冻液能够充分循环。
3、设定冻融循环制度:一次冻融循环包括在-18℃下冷冻 4 小时,然后在 5℃的水中融化 4 小时,为一个循环。
MPa)
未包未切就是没有外包纤维正常高度(155mm)的混凝土试块,未包已切就是没有外包纤维已经切掉15mm(即140mm)的混凝土试块,从上表得知芳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贡献不大,我个人认为是芳纶直径较大,没有很好的起到套箍作用,红色字体试块都是未切正常高度型,绿色字体是14Omm高度型,可见,试块变矮,减小了高宽比,促使抗压强度较155mm 试块略大,并且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都能起到很好的套箍作用,外包纤维是未包纤维的3到4倍。
下面是我按照规范修改的测量循环次数(具体次数见下面表格),冻融循环一次要10个小时,125天完成300个循环,硫酸盐侵蚀干湿循环一次要24个小时,150天完成150个循环。
总之,整个试验完成要5个多月(中间加上测量数据时间)。
建科院老师说,慢冻法不需要测量弹性模量,只需测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
建科院老师解释:慢冻法测弹性模量误差较大,数据没有代表性,测弹性模量也需要指定尺寸。
试块入机时间8月14日
冻融损伤实验数据记录表
硫酸盐侵蚀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四。
冻融实验方案
一、冻融破坏机理
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会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冻胀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而开裂的裂缝在冰溶解之后会渗透更多的水,在下一次水结冰之后会产生比上次一更大的膨胀,以此循环最终导致混凝土破坏。
三、试验内容
(1)、按照要求制作直径69mm,高154mm的圆柱体混凝土试块,并养护。
(2)、养护完成之后,取出放在温度为15-20度的水中。
浸泡时水面至少高出试件顶部20mm,4天之后进行冻融实验。
(3)、在试件中心预留或者钻出之间为12毫米,深度为150的孔,插入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中心温度。
(4)、箱内防冻液的高度要高出试件盒内水溶液的高度,且试件之间要保持20mm的空隙,以保证防冻液能在冻融箱内顺畅流动
(5)、试件箱内如果没有有空余的试件位,需要用其他试件填充,以保证盒内温度均衡稳定。
冻融循环过程要符合以下要求
(1)、每次冻融在2-4小时之内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少于整个冻融的1/4
(2)、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分别控制在-19〜-15度和6-10度
(3)、每块试块从6度降低到-15度的试件不得少于真个冻结时间的1/2,每个试块从-15
度升到6度的试件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试件的1/2,试件内外温差不得超过28度
(4)、冻和融之间转换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图2.7快速冻融箱装置术意图
冻融达到以下三种情况即可停止试验:
1、已达300次
2、相对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
3、质量损失达5%。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共3篇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1冻融循环是混凝土在极端环境下遭受冻结和融化的过程,常常出现在寒冷地区或者高海拔区域。
混凝土力学性能是混凝土的重要特征之一,经过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混凝土冻融循环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等多个方面。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压强度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混凝土中水的持续冻融,内部水分会逐渐增多,导致混凝土孔隙性增加,微观结构疏松,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
同时,循环过程中云母、石英等矿物物质疏松变形,也会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造成影响。
2. 抗拉强度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有影响。
在循环过程中,混凝土会受到温度变化和水分变化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这种结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细观孔隙度增加,内部应力增加,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3. 弹性模量冻融循环会导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发生变化。
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在冻结时形成冰晶。
当冰晶解冻时,它们会膨胀并改变混凝土内部的应力状态。
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降低。
4. 氯离子渗透性冻融循环会加剧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
在冻融循环的过程中,混凝土中水分不断地冻结和融化,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这种结构变化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更加迅速,从而加剧了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
总之,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以建立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2冻融循环是指混凝土在环境温度变化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冷却和加热的循环过程。
抗冻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慢冻法适用于检验以混凝土试件在气冻水融条件下,以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的混凝凝土的抗冻性能。
1.2快冻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试件在水冻水融条件下,以经受的快速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的混凝凝土抗冻性能。
2检测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2009)3试验方法3。
1慢冻法3.1.1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应采用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
3。
1。
3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所用设备应符合下列定。
冻融试验箱应能使试件静止不动,并应通过气冻水融进行冻融循环。
在满载运转的条件下,冷冻期间冻融试验箱内空气温度保持在-20℃~—18℃的范围以内。
融化期间冻融试验箱内浸泡混凝土试件的水温保持在的范围18℃~20℃以内。
满载时冻融试验箱内各点温度极差不应超过2℃。
试件架应采用不锈钢或者其他耐腐蚀的材料制作,其尺寸应与冻融试验箱和所装试件相适应。
称量设备的最大量程应为20公斤,感量不应超过5克.压力试验机精度至少为±1%,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各垫以钢垫板,两承压面均应机械加工与试件接触的压板或垫板的尺寸应大于试件承压面,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2毫米。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范围不应小于(—20℃~20℃),测量精度应为±0。
5℃。
3。
1。
4慢冻法试验步骤1。
在标准养护室内或同条件养护的冻融试验的试件应在养护龄期为24d时提前将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随后应将试件放在(20±2)℃水中浸泡,浸泡时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20~30)mm,在水中浸泡时间应为4d,试件应在28d龄期时开始进行冻融试验。
始终在水中养护的冻融试验的试件,当试件养护龄期达到28d时,可直接进行后续试验,对此种情况,应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说明.2.当试件养护龄期达到28d时应及时取出冻融试验的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后应对外观尺寸进形测量,试件的外观尺寸应满足本指导书第3.1.1节的要求,应分别编号、称重,然后按编置入试件架内,且试件架与试件的接触面积不宜超过试件底面的1/5。
混凝土冻融循环实验方案一 实验背景和目的根据中国水科院的定义,冻融破坏是指水工建筑物已硬化的混凝土在浸水饱 和或潮湿状态下,由于温度正负交替变化(气温或水位升降),使混凝土内部孔 隙水形成冻结膨胀压、渗透压及结晶压力等,产生疲劳应力,造成混凝土由表及 里逐渐剥蚀的一种破坏现象。
我国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呈现“南锈北冻”的分布, 冻融破坏是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病害之一,除“三北”地区外,华东、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南高山寒冷 地区均存在此类的病害。
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和冻融循环交替作用是发生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一般发生于寒冷地区经常与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物,可见,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验将对室内快速冻融和室外自然环境下的冻融循环进行对比实验,来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实际工程服务。
本实验是依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进行设计二 实验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试块的原料及配合比采用之前抗拉实验的实验材料及配合比进行制作 减水剂 水泥 水 粉煤灰 沙子 小石 中石 密度1.716 171.6 132 92.4 761.26 591.096 886.6442636.716三 试件的成型,养护以及初始值的测定成型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性能试验制作试件,关于养护箱:标准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
成型后的带模试件宜用湿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标准养护箱中养护24h 。
然后拆模并编号。
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试件的尺寸:mm 400mm 100mm 100⨯⨯①本次试验以3个试件为一组,试验龄期为28d (查水利口的规范是90d ,之后也查了普通的混凝土试验规范是28d ,倾向于使用28d ,90d 周期太长),到达试验龄期的前四天将试件在20℃±3℃的水中浸泡四天。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气候条件较恶劣的地区,混凝土易受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其强度和耐久性下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试验设计1. 试件制备选取普通混凝土作为试验材料,按照标准要求配制混凝土,并制备成标准试件。
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
制备的试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裂缝和缺陷。
2. 试验条件将试件置于-18℃的低温环境中,保持24小时,然后将其移至20℃的室温下,保持24小时。
重复以上操作,模拟混凝土在低温和室温环境中的冻融循环过程,共进行50次试验。
3. 试验指标测量试件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渗透性等指标,并对试件进行断面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探究混凝土冻融循环对其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三、试验结果1. 抗压强度经过5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前10次试验后,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小,约为7%~10%。
50次试验后,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达到30%~40%。
2. 弹性模量冻融循环试验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有较大影响。
试验前10次,弹性模量下降幅度约为5%~8%,50次试验后,弹性模量下降幅度达到15%~20%。
3. 渗透性经过5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混凝土的渗透性明显增强。
试验前,混凝土的渗透系数约为1.5×10^-11m/s,50次试验后,渗透系数增加到2.5×10^-10m/s。
4. 显微结构冻融循环试验后,混凝土试件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缝和麻面,试件内部出现多个小孔和空洞。
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试件内部混凝土颗粒的连接状况受到破坏,且大量孔隙和空洞出现,导致试件整体强度下降。
四、结论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微观结构都有较大的影响。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一、前言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使用中,抗冻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和质量,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抗冻试验的目的、方法、过程以及结果分析,为相关工程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抗冻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混凝土在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从而评估其抗冻性能,为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质量保证。
三、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进行:1、《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四、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采用_____产地的碎石,粒径 5-25mm,连续级配。
3、细骨料:选用_____产地的中砂,细度模数 26。
4、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用量(kg/m³)||::|::||水泥|_____||砂|_____||石|_____||水|_____||外加剂|_____|五、试验设备1、快速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冻融循环的温度和时间,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试件的质量。
3、动弹模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六、试验试件1、试件尺寸:采用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
2、试件数量:每组 3 个试件,共制作_____组试件。
七、试验过程1、试件制作与养护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在试模中,振动密实。
试件成型后,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下养护28 天。
2、冻融循环前的准备将养护 28 天的试件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研究摘要: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混凝土结构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得混凝土遭受着较为严重的冻融循环破坏,冻融循环引起的耐久性损伤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试验将研究冻融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混凝土;循环;试验试验目的:探讨在相同配合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情况;试验材料:1.水泥:采用太行山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1)粗骨料:试验采用5~20mm连续级配石子,石子颗粒均匀,针状、片状颗粒分布少,级配良好,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1500kg/m3和2740kg/m3;(2)细骨料:试验采用干燥的河沙,细度模数为2.4,级配Ⅱ区,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1550kg/m3和2590kg/m3;3外加剂:(1)减水剂:保定慕湖恒源新型建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固含量为40%。
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相关配制规范及经验结论确定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及胶凝材料用量。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按照强度/水灰比/砂率/水泥(kg/m3)/砂子(kg/m3)/石子(kg/m3)/水(kg/m3)组一:C30/0.54/38%/370/695/1134/200 组二:C40/0.42/36E2/633/112/190组三:C50/0.35/34%/514/588/1140/180根据配合比设计指标,试验测试试配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
根据3d、7d、28d强度等指标优化确定该工程实际应该采用的(C30、C40、C50)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
二、试块制作明细及材料用量 1.试验计划混凝土搅拌、成型依照GBJ107一87方法进行,试件24h后拆模,随后将试件置于标准养护室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论文通过试验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1)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按GB/T50081-2002标准试验规范进行试验。
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一、前言在寒冷地区,混凝土承受着频繁的冻融循环作用,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因此,进行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二、试验设备1. 冻融试验箱:用于模拟冬季寒冷天气,产生冻融循环作用。
2. 混凝土试件模具: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
3. 混凝土试件振动台:用于振动混凝土试件,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4.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5. 试验室温度计:用于测量试验室温度。
三、试验步骤1. 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试件制作规范》GB/T 50080的要求,制备规格为100mm×100mm×100mm的混凝土试件。
2. 养护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在拆模后,应放入水中养护7天以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
3. 测量混凝土试件质量:用电子天平称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精确到0.1g。
4. 确定试验参数: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确定试验箱中的冻融循环参数,包括温度范围、冻融循环次数、升温降温速率等。
5. 安装混凝土试件: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放入试验箱内,注意试件之间的间隔,避免试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6. 开始试验:启动试验箱,按照确定的试验参数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7. 观察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试件的表面是否出现龟裂、剥落等现象。
8. 测量试验结果:在试验结束后,取出混凝土试件,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尺寸和形状,记录试件的表面龟裂情况。
9. 计算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抗冻性能指标。
四、试验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试件的强度、密实度等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2. 冻融试验箱的温度范围、冻融循环次数、升温降温速率等参数应根据混凝土使用环境确定,试验参数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混凝土试件的安装应注意试件之间的间隔,避免试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制品的冻融循环试验是评定混凝土制品耐久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的方法和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混凝土制品的冻融循环试验,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管、混凝土板、混凝土墙板、混凝土砖、混凝土路面砖等。
三、试验原理混凝土制品的冻融循环试验是通过模拟混凝土制品在冬季低温和春季高温交替的环境下的耐久性能进行的。
试验过程中,混凝土制品的吸水性和干燥收缩性会引起内部应力,从而导致微裂缝的形成和扩展,最终影响混凝土制品的性能。
四、试验设备和材料1. 冻融试验箱:温度范围为-20℃~60℃,湿度范围为30%~90%。
2. 夹具:用于夹持混凝土制品。
3. 计时器:用于记录试验时间。
4. 平衡器:用于称量混凝土制品。
5. 水:用于试件浸泡。
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混凝土制品应按照相应的标准制备。
2. 混凝土制品的养护:混凝土制品应养护至规定的强度。
3. 试件的制备:试件应根据相应的标准制备,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试验要求。
4. 试件的标记:试件应在制备后标记,以便于后续的识别和记录。
六、试验方法1. 在室温下,将试件放入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设定为-20℃,湿度设定为30%。
2. 经过24小时的低温处理后,将试件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中24小时。
3. 将试件放入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设定为60℃,湿度设定为90%。
4. 经过24小时的高温处理后,将试件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中24小时。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试验结束。
6.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件的重量和尺寸变化,并观察试件表面是否有裂缝等损伤。
七、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按照相应的标准计算试件的吸水率和干燥收缩率。
2. 分析试验结果,评价试件的耐久性能。
八、试验注意事项1. 试件应制备规范,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试验要求。
2. 试件应在制备后标记,以便于后续的识别和记录。
混凝土耐冻融性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的持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其中,混凝土的耐冻融性是影响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建立混凝土耐冻融性试验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耐冻融性试验的标准,包括试验原理、试验方法、试验设备和试验结果的判定标准等方面,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二、试验原理混凝土中的水分在低温环境下会结晶成冰,冰的体积会扩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膨胀,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和破坏。
因此,混凝土的耐冻融性试验是通过模拟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结冰和融化过程,来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中的性能表现的。
三、试验方法1.试验前准备(1)混凝土试件的制备试验所用的混凝土试件应符合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件制备规范》的要求。
试件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应在试制后28天以上的时间内进行试验。
(2)试验室环境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18℃至+2℃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5%以上。
2.试验步骤(1)试件的称重将试件在试验前先进行称重,记录其质量。
(2)试件的浸水将试件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以充分吸收水分。
(3)试件的冷冻将试件放入低温环境中,冷冻24小时以上。
(4)试件的融化将试件取出,放置在室温环境中进行融化,融化时间应控制在3小时以内。
(5)试件的干燥将试件在室温下晾干,直至其重量不再发生变化。
(6)试件的称重将试件再次进行称重,记录其质量。
3.试验数据的处理根据试件的质量变化情况,计算出试件的干燥收缩率和吸水率,进而评估混凝土的耐冻融性能。
四、试验设备1.低温环境设备低温环境设备应能够控制试验室温度在-18℃至+2℃之间,相对湿度在95%以上。
2.称重设备称重设备应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试件质量的准确测量。
3.试件存储设备试件存储设备应能够在试验前将试件充分吸收水分,并在试验过程中对试件进行冷冻和融化操作。
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人们对混凝土制品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其耐久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混凝土制品冻融循环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制品的耐久性而制定的。
二、试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制品,如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混凝土管道、混凝土路面砖及混凝土涂层等的冻融循环试验。
三、试验设备1.冻融循环试验箱2.温度控制器3.湿度计4.天平5.计时器6.冷却水箱7.电动搅拌器8.试样模具9.压力机四、试验样品1.试验样品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制品,试样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每组试样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
五、试验步骤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将试样在常温下静置28天,然后将试样放入水中浸泡至试样表面完全湿润。
将试样放入试样模具中,并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振实。
2.试验过程将试样放入冻融循环试验箱中,控制温度在-18℃至4℃之间循环变化,每个温度区间维持12小时,共进行25个循环。
在每个循环结束后,从试验箱中取出试样,将其放置在常温下24小时。
取出试样后,用天平称重,记录试样质量。
然后将试样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力试验,记录试样破坏负荷值。
3.试验结束后的处理将试样放置在常温下静置7天,然后进行试验后的观察和记录,包括试样表面的开裂情况、颜色变化、重量损失等。
六、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分析1.试样的冻融循环损伤系数(Kf)的计算公式如下:Kf=(m0-m1)/m0×100%其中,m0为试样初始质量,m1为试样经过冻融循环试验后的质量。
2.试样的抗冻性等级的评定标准如下表所示:抗冻性等级Kf值范围F25 ≥90%F20 ≥80%F15 ≥70%F10 ≥60%F5 ≥50%七、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2.试验前应检查试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试验样品的数量应充足,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以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性。
参赛统一试验原始记录3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试验编号:试验日期:年月日第1页共1页样品配合比编号原材料样品编号水泥样品名称及等级 C 混凝土拌合物掺合料样品数量 L 砂样品来源( )石搅拌方式外加剂样品描述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原材料型号规格水泥混凝土使用部位掺合料试验依据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砂( )石试验条件温度:℃湿度: % 外加剂主要仪器设备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检测项目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第一组第二组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 (g)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n (%)试件承压面积A(mm2)对比试件破坏荷载P0(kN)对比试件抗压强度f c0(MPa)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破坏荷载P n(kN)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f cn(MPa)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确定抗冻等级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检测项目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第一组第二组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g)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 n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f0(Hz)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横向基频值f n(Hz)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P×N/300确定抗冻等级备注本表格填写完整后加盖单位试验室公章技术负责人:复核人:试验人:。